第317章 指點
從雙靈根到全屬性劍道天驕 作者:陪太子練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我在南海遇到的五行宗弟子肯定是上報了其宗門的,周醒必然也是受宗門指派。
如今我安然無恙,他們又怎會想不到,這幾人是落在我等手中。
即便認為我沒那個實力,也會懷疑是我天瀾宗做的局。”
修行幾百上千年的老怪物可沒那麽蠢,方霄相信,那些敵對宗門必然清楚此事。
“這隻有一種可能,這些叛徒已經被這五方勢力視作棄子,並沒有將真實情況告知他們。”
“所以宗門是打算借真傳大比,把這些家族一脈的叛徒一次性解決掉。
但如果諸宗沒有放棄,依舊有顛覆我天瀾宗之心,到時豈不是首尾難顧,無非就是多了護宗大陣這一屏障。”
方霄覺得如此是不是太冒險了。
“放心,並不是隻有東域三宗有盟友,我天瀾宗在中土亦是交好的聖地級勢力。
他們無非就是想來個出其不意罷了,可惜謀算暴露了出來,我等又豈會讓他們稱心如意。
到時中土自有其他宗門盯著他們。”
聞聽淩太初之言,方霄亦是放下心來。
倘若上清宗和公冶世家真敢前來東域,致使自身勢力出現空虛,相信他們在中土的敵對宗門也是會不吝出手的。
當然天瀾宗所交好的宗門可不會放任他們前來東域。
更何況,如今天瀾宗隨時可以召喚北冥劍宗進行支援。
除非他們背後還隱藏著更大的能量,在阻隔各方勢力的同時,還有餘力馳援東域。
“如此就好,那弟子便放心了,不知師尊是否將洞天布置好了,那炎天東估計這兩天便會抵達東域。”
再繼續深究,便是化神真君間的對弈了,以方霄如今的實力可沒資格涉身其中,他也是適時轉移話題,不在多問。
與其考慮這些,還不如盡快提升自身實際為好。
“已經布置好了,不過此洞天入口已被為師封閉了,想要進出便隻能依靠傳送陣了,玉簡中有傳送陣位置,以及開啟法訣,你當明白其重要性,切不可外傳。”
淩太初將一枚玉簡拋給方霄,雖未明說,但方霄明白,洞天可以借給炎天東使用,但其具體位置絕不能讓其知道。
“師尊放心,弟子曉得。”
方霄在將玉簡中的內容牢牢記在腦中後,便當著淩太初麵將其捏碎。
淩太初見此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嗯,正好為師無事,便考效一番你的修煉情況。”
“多謝師尊”
名為考效,實為指點,方霄自然明白。
雖然他覺得修煉過程十分順遂,並無問題,但那也是以自身如今的高度來審視的。
或許已經出現許多小問題,卻沒有能力發現罷了。
日積月累之下,可能就會變成危機道途的大問題。
以化神真君的經驗、閱曆,肯定要比方霄要看的更深。
隨即他便將自身修煉的大致方向、進度講述了出來,同時也提出了自身遇到的的一些問題。
待他將功法、劍道、神通逐一演練了一遍後,便躬身靜等淩太初指點。
“你的進步已經超乎為師的預料,精氣神三方麵皆已達到元嬰一級,想來你的實力絕不是普通的元嬰修士能對付的。
神魂方麵便繼續從的規劃修煉,不過要想在繼續推進純陽化的進度,隻有通過渡劫來凝練神魂了。
至於練體一道,五氣蘊仙經的缺失的確是一大麻煩,此事為師想辦法的。
倒是你的法力居然渾厚到這種地步,便是一品金丹怕也達不到這種程度,這雖是好事,但你在結嬰是還是要多加注意,無論是雷劫還是瓶頸恐怕都將空前的強大。”
淩太初沒有具體詢問方霄如何達成的,其中必然涉及到方霄自身的機緣,即便作為師尊貿然詢問亦是大忌。
“師尊放心,弟子突破之時定會多加注意的。”
試問方霄哪一次突破不是極難,此事他已經預見到了。
“至於你劍道上的造詣,卻是令為師相當的吃驚,這是我在劍道上的一些理解,你可以看看。
但要記住,劍招可以學,劍理也可以學,唯獨劍道需得自悟,絕不能走在別人的道路之上。
多看,多練,多戰,學以致用才是快速進步的不二法門。”
說話間,淩太初已來到方霄身前,隻見其指尖上凝縮出一道靈光,偶有劍影在其中閃現,似蘊有無窮劍理。
方霄還未反應過來,便被直接彈入眉心,靜靜懸停在他識海之中,仿佛可隨時供他取用。
自從他劍道境界達到煉劍成絲大成之後,雖靠著混元劍體,自身劍理及劍意與日俱增,但卻始終沒有跨入劍道下一境。
方霄大概清楚原因,一方麵肯定還是受修為所限,另一方麵他對劍道下一境並不了,還未尋得破入其中的路徑。
不過淩太初給予他的劍道心得,必然會對其詳細講述,隻要找對路徑,待到修為到了,劍道境界便會水到渠成進入下一階段。
方霄雖然想立刻開始參悟,但此刻顯然不是時候。
“多謝師尊,弟子迴去後定會仔細研讀,不負師尊厚望。”
“這一點我放心,畢竟你在劍道上的天賦已是當世第一等了,我唯一擔心的是你的神通。”
提到此處,淩太初麵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從九霄神煞劍光到混元一氣,再到如今的混元劍胎,我大致明白你這道神通的理念和最終的目的。
以劍道衍萬道,以劍道馭萬道,以劍道合萬道,最終達到一劍出萬法隨的境界。
這道混元劍胎從最開始的立意便很高。
你所衍化的諸般神通亦是非同凡響,便得其一者,都有縱橫太常界的可能。
但是,你太過於看中這些神通的變化和威能了,以至於你已經忘了混元劍胎的意義。
記事於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謂之混元。
你最初想到的是以混元衍化萬法,可如今再好好看看,你分明是在以混元劍胎掌控萬法,哪有重歸混元之意。走哪裏有歸於劍道之意。”
淩太初的話很輕,但傳入方霄耳中,卻如那洪鍾大呂一般,令他振聾發聵。
一時間竟呆立在原地。
如今我安然無恙,他們又怎會想不到,這幾人是落在我等手中。
即便認為我沒那個實力,也會懷疑是我天瀾宗做的局。”
修行幾百上千年的老怪物可沒那麽蠢,方霄相信,那些敵對宗門必然清楚此事。
“這隻有一種可能,這些叛徒已經被這五方勢力視作棄子,並沒有將真實情況告知他們。”
“所以宗門是打算借真傳大比,把這些家族一脈的叛徒一次性解決掉。
但如果諸宗沒有放棄,依舊有顛覆我天瀾宗之心,到時豈不是首尾難顧,無非就是多了護宗大陣這一屏障。”
方霄覺得如此是不是太冒險了。
“放心,並不是隻有東域三宗有盟友,我天瀾宗在中土亦是交好的聖地級勢力。
他們無非就是想來個出其不意罷了,可惜謀算暴露了出來,我等又豈會讓他們稱心如意。
到時中土自有其他宗門盯著他們。”
聞聽淩太初之言,方霄亦是放下心來。
倘若上清宗和公冶世家真敢前來東域,致使自身勢力出現空虛,相信他們在中土的敵對宗門也是會不吝出手的。
當然天瀾宗所交好的宗門可不會放任他們前來東域。
更何況,如今天瀾宗隨時可以召喚北冥劍宗進行支援。
除非他們背後還隱藏著更大的能量,在阻隔各方勢力的同時,還有餘力馳援東域。
“如此就好,那弟子便放心了,不知師尊是否將洞天布置好了,那炎天東估計這兩天便會抵達東域。”
再繼續深究,便是化神真君間的對弈了,以方霄如今的實力可沒資格涉身其中,他也是適時轉移話題,不在多問。
與其考慮這些,還不如盡快提升自身實際為好。
“已經布置好了,不過此洞天入口已被為師封閉了,想要進出便隻能依靠傳送陣了,玉簡中有傳送陣位置,以及開啟法訣,你當明白其重要性,切不可外傳。”
淩太初將一枚玉簡拋給方霄,雖未明說,但方霄明白,洞天可以借給炎天東使用,但其具體位置絕不能讓其知道。
“師尊放心,弟子曉得。”
方霄在將玉簡中的內容牢牢記在腦中後,便當著淩太初麵將其捏碎。
淩太初見此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嗯,正好為師無事,便考效一番你的修煉情況。”
“多謝師尊”
名為考效,實為指點,方霄自然明白。
雖然他覺得修煉過程十分順遂,並無問題,但那也是以自身如今的高度來審視的。
或許已經出現許多小問題,卻沒有能力發現罷了。
日積月累之下,可能就會變成危機道途的大問題。
以化神真君的經驗、閱曆,肯定要比方霄要看的更深。
隨即他便將自身修煉的大致方向、進度講述了出來,同時也提出了自身遇到的的一些問題。
待他將功法、劍道、神通逐一演練了一遍後,便躬身靜等淩太初指點。
“你的進步已經超乎為師的預料,精氣神三方麵皆已達到元嬰一級,想來你的實力絕不是普通的元嬰修士能對付的。
神魂方麵便繼續從的規劃修煉,不過要想在繼續推進純陽化的進度,隻有通過渡劫來凝練神魂了。
至於練體一道,五氣蘊仙經的缺失的確是一大麻煩,此事為師想辦法的。
倒是你的法力居然渾厚到這種地步,便是一品金丹怕也達不到這種程度,這雖是好事,但你在結嬰是還是要多加注意,無論是雷劫還是瓶頸恐怕都將空前的強大。”
淩太初沒有具體詢問方霄如何達成的,其中必然涉及到方霄自身的機緣,即便作為師尊貿然詢問亦是大忌。
“師尊放心,弟子突破之時定會多加注意的。”
試問方霄哪一次突破不是極難,此事他已經預見到了。
“至於你劍道上的造詣,卻是令為師相當的吃驚,這是我在劍道上的一些理解,你可以看看。
但要記住,劍招可以學,劍理也可以學,唯獨劍道需得自悟,絕不能走在別人的道路之上。
多看,多練,多戰,學以致用才是快速進步的不二法門。”
說話間,淩太初已來到方霄身前,隻見其指尖上凝縮出一道靈光,偶有劍影在其中閃現,似蘊有無窮劍理。
方霄還未反應過來,便被直接彈入眉心,靜靜懸停在他識海之中,仿佛可隨時供他取用。
自從他劍道境界達到煉劍成絲大成之後,雖靠著混元劍體,自身劍理及劍意與日俱增,但卻始終沒有跨入劍道下一境。
方霄大概清楚原因,一方麵肯定還是受修為所限,另一方麵他對劍道下一境並不了,還未尋得破入其中的路徑。
不過淩太初給予他的劍道心得,必然會對其詳細講述,隻要找對路徑,待到修為到了,劍道境界便會水到渠成進入下一階段。
方霄雖然想立刻開始參悟,但此刻顯然不是時候。
“多謝師尊,弟子迴去後定會仔細研讀,不負師尊厚望。”
“這一點我放心,畢竟你在劍道上的天賦已是當世第一等了,我唯一擔心的是你的神通。”
提到此處,淩太初麵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從九霄神煞劍光到混元一氣,再到如今的混元劍胎,我大致明白你這道神通的理念和最終的目的。
以劍道衍萬道,以劍道馭萬道,以劍道合萬道,最終達到一劍出萬法隨的境界。
這道混元劍胎從最開始的立意便很高。
你所衍化的諸般神通亦是非同凡響,便得其一者,都有縱橫太常界的可能。
但是,你太過於看中這些神通的變化和威能了,以至於你已經忘了混元劍胎的意義。
記事於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謂之混元。
你最初想到的是以混元衍化萬法,可如今再好好看看,你分明是在以混元劍胎掌控萬法,哪有重歸混元之意。走哪裏有歸於劍道之意。”
淩太初的話很輕,但傳入方霄耳中,卻如那洪鍾大呂一般,令他振聾發聵。
一時間竟呆立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