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半個月,一宦官手持軸柄為黑牛角軸的白綾來到鎮撫司值房內,對著裏麵喊道:“錦衣衛副千戶劉勉接旨。”
鎮撫司值房內全體官校,包括正在處理事務的劉勉全部下跪叩首。那宦官打開皇榜,緩緩念道:“有上諭,四川定遠知縣高鬥南之事,朕已得知。現特派劉勉前往該地,查明實情。劉勉務必要勤懇公正,以慰百姓。欽哉。”
念罷,那宦官走到劉勉麵前道:“劉大人,起來吧。”
劉勉和其他官校都站起來,為首的千戶對一眾官校道:“大家該忙啥忙啥。”
接過聖旨,劉勉問那宦官道:“敢問公公,這上麵沒說我何時出發,具體怎麽辦,不知公公可否指點一二?”
那宦官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道:“哎喲,要麽怎麽說你們這宮外的人就缺根筋,永遠都不知道萬歲爺想什麽。這聖旨都給你了,你還想怎樣?”
“額,請公公明示。”劉勉低聲下問道。
那宦官這才不情不願道:“萬歲爺既然已經親自過問這件事情,那你就得以這件事情為重,其他的事情再大都是小事。你問何時開始?那自然是越快越好,最好是現在。剛剛聖旨上也寫了,對你的要求是:勤懇公正。至於如何做,應該不用灑家教你吧?”
“懂了。”劉勉立馬殷勤道:“謝謝公公指點迷津,下官感激不盡。”
“唉,真的是。”那宦官說著,一臉嫌棄地離開了。
劉勉將聖旨放到桌子上,收拾桌上物品,拿起聖旨,揣進懷裏,走到一旁的上差千戶邊上道:“大人,要不我先去處理一下這件事情?”
那千戶連忙答應道:“去吧,去吧,鎮撫使那邊我會跟他講。”
“好,謝過千戶。”劉勉說著走出鎮撫司值房,前往聚英館。
迴到住處,劉勉興奮地對劉爸道:“爹,朝廷已經了解了相關情況,安排我妥善處理。”
劉爸道:“那就好,我跟你娘在這兒待了這麽多天,是給你添麻煩了,明日我跟你娘就迴家。”
“先不急,我先安排一下相關事項,您跟娘今天晚上把東西收拾收拾明天跟你們一起迴家。”
“好,好。”劉爸激動道。
劉勉出了聚英館,來到經曆司。經曆司衙門前前後後忙忙碌碌,劉勉想起來經曆司開始了招新工作:年初,錦衣衛忙著皇太孫的婚慶大典,錦衣衛招新工作推遲了許多。
劉勉攔住一個典吏道:“唉,兄弟,找你打聽個事。”
那典吏手持公文道:“沒空,沒空。”說著便急匆匆走了。
劉勉無奈隻能自己進去,去找那經曆。
在公務堂內,劉勉看到裏麵坐著一個尖嘴猴腮模樣的令史,那令史一手放在桌子上,另一手托著腮幫子打瞌睡。聽到走路聲被驚醒,看到走來的劉勉,坐在那裏道:“請問這位大人來經曆司有何事?”
“我找你們經曆。”劉勉走進來站在那裏道。
那令史懶洋洋道:“你找我們經曆幹什麽?”
“借人。”
“借什麽人?”
“四名百戶,八名試百戶。”
“這麽多人?”那令史掰弄著手指,一副無所謂的表情道:“不知道我們衛開始招新,急缺人手?”
“你們經曆呢?”劉勉問道。
“我們經曆忙著核對文移,沒空管這借人的事情。”
“把你們經曆給老子找來!”劉勉吼道。
那令史冷漠呆板道:“大人您在我這裏耍官威可沒用。雖說我們經曆司品銜隻有從七品,卻和你們鎮撫司一樣直屬本衛,你們鎮撫司可管不得我們經曆司。”
沒想到這令史居然認識自己,劉勉知道自己的名聲臭成什麽樣了:看樣子,隻憑自己的身份無法調動所需人手,隻能掏出聖旨道:“那當今聖上管不管的了你?”
那令史看見眼前那軸柄為黑牛角軸的白色皇榜,定眼細視,用後世的話來講,不知是近視眼還是反射弧有點長,愣了一秒,趕緊站起來走下,俯首作揖道:“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向劉大人請罪。”
“請罪就不用了,去把你們經曆叫來。”劉勉收起聖旨道。
聽到劉勉執意要見經曆,以為是要跟自己上司告狀,嚇得連忙拜道:“小的得罪了劉大人,小的罪該萬死,還望劉大人寬宏大量,把小的當個屁放了吧。”
劉勉知道那令史怕什麽,便道:“我找你們經曆有事,你的事,我不跟你們經曆講。”
“謝大人!”那令史殷勤中帶著一絲笑意道:“那小的這就去請經曆大人來。”說著便出去了。
劉勉站在那公務堂內,轉了轉,在旁邊一把椅子上坐了下來。
不一會兒,一陣聲音傳來:“歡迎劉大人到訪,小司有失遠迎。”
劉勉見來的這人俯首作揖,也站起來還禮到:“經曆司這時正忙著招新,還勞煩大人,真是抱歉。但是皇上旨意,我也沒辦法。”
“明白明白。”那經曆忙道:“下官懂,都是為皇家辦事,各有各的難處。剛剛聽令史說,您需要四名百戶和八名試百戶?”
“是的。”
“就是這樣。”那經曆為難道:“衛裏正在忙著招新工作,八名試百戶倒是可以湊出來,但是四名百戶是真的沒有辦法。百戶以上名單,下官已經交給貴司,更改起來確實麻煩。這幾年錦衣衛擴招,人數越來越多,老的官校不夠用,今年更是缺人手。百戶以上能派的都派完了,實在是抽不出來。可否換成總旗?多給一點,十六名總旗如何?”
劉勉想要四名百戶隻是想裝個門麵,幹事的還得是總旗。現如今這經曆提出給十六名總旗,雖然級別降低,但是這人數也足夠撐門麵,更何況總旗比百戶能幹事,用起來比百戶順手,便答應道:“大人的難處我懂,能夠理解,既然實在是拿不出來四個百戶,那十六名總旗也是可以的。”
那經曆感激涕零道:“感謝劉大人的理解,下官感激不盡。”接著對身後剛剛那令史道:“趕緊去查查,哪裏能抽出來八名試百戶和十六名總旗。”
“得令!”那令史見劉勉沒有告狀,連忙答應離開了。
“不知劉大人何時要用的上?”那經曆問道。
“明天一早就要出發。”劉勉迴道:“明天早上就要看到他們。”
“得嘞,下官會通知到位。今天晚上就給指揮使大人簽字審批,明早就讓他們去聚英館。不會耽誤大人的事情。”
鎮撫司值房內全體官校,包括正在處理事務的劉勉全部下跪叩首。那宦官打開皇榜,緩緩念道:“有上諭,四川定遠知縣高鬥南之事,朕已得知。現特派劉勉前往該地,查明實情。劉勉務必要勤懇公正,以慰百姓。欽哉。”
念罷,那宦官走到劉勉麵前道:“劉大人,起來吧。”
劉勉和其他官校都站起來,為首的千戶對一眾官校道:“大家該忙啥忙啥。”
接過聖旨,劉勉問那宦官道:“敢問公公,這上麵沒說我何時出發,具體怎麽辦,不知公公可否指點一二?”
那宦官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道:“哎喲,要麽怎麽說你們這宮外的人就缺根筋,永遠都不知道萬歲爺想什麽。這聖旨都給你了,你還想怎樣?”
“額,請公公明示。”劉勉低聲下問道。
那宦官這才不情不願道:“萬歲爺既然已經親自過問這件事情,那你就得以這件事情為重,其他的事情再大都是小事。你問何時開始?那自然是越快越好,最好是現在。剛剛聖旨上也寫了,對你的要求是:勤懇公正。至於如何做,應該不用灑家教你吧?”
“懂了。”劉勉立馬殷勤道:“謝謝公公指點迷津,下官感激不盡。”
“唉,真的是。”那宦官說著,一臉嫌棄地離開了。
劉勉將聖旨放到桌子上,收拾桌上物品,拿起聖旨,揣進懷裏,走到一旁的上差千戶邊上道:“大人,要不我先去處理一下這件事情?”
那千戶連忙答應道:“去吧,去吧,鎮撫使那邊我會跟他講。”
“好,謝過千戶。”劉勉說著走出鎮撫司值房,前往聚英館。
迴到住處,劉勉興奮地對劉爸道:“爹,朝廷已經了解了相關情況,安排我妥善處理。”
劉爸道:“那就好,我跟你娘在這兒待了這麽多天,是給你添麻煩了,明日我跟你娘就迴家。”
“先不急,我先安排一下相關事項,您跟娘今天晚上把東西收拾收拾明天跟你們一起迴家。”
“好,好。”劉爸激動道。
劉勉出了聚英館,來到經曆司。經曆司衙門前前後後忙忙碌碌,劉勉想起來經曆司開始了招新工作:年初,錦衣衛忙著皇太孫的婚慶大典,錦衣衛招新工作推遲了許多。
劉勉攔住一個典吏道:“唉,兄弟,找你打聽個事。”
那典吏手持公文道:“沒空,沒空。”說著便急匆匆走了。
劉勉無奈隻能自己進去,去找那經曆。
在公務堂內,劉勉看到裏麵坐著一個尖嘴猴腮模樣的令史,那令史一手放在桌子上,另一手托著腮幫子打瞌睡。聽到走路聲被驚醒,看到走來的劉勉,坐在那裏道:“請問這位大人來經曆司有何事?”
“我找你們經曆。”劉勉走進來站在那裏道。
那令史懶洋洋道:“你找我們經曆幹什麽?”
“借人。”
“借什麽人?”
“四名百戶,八名試百戶。”
“這麽多人?”那令史掰弄著手指,一副無所謂的表情道:“不知道我們衛開始招新,急缺人手?”
“你們經曆呢?”劉勉問道。
“我們經曆忙著核對文移,沒空管這借人的事情。”
“把你們經曆給老子找來!”劉勉吼道。
那令史冷漠呆板道:“大人您在我這裏耍官威可沒用。雖說我們經曆司品銜隻有從七品,卻和你們鎮撫司一樣直屬本衛,你們鎮撫司可管不得我們經曆司。”
沒想到這令史居然認識自己,劉勉知道自己的名聲臭成什麽樣了:看樣子,隻憑自己的身份無法調動所需人手,隻能掏出聖旨道:“那當今聖上管不管的了你?”
那令史看見眼前那軸柄為黑牛角軸的白色皇榜,定眼細視,用後世的話來講,不知是近視眼還是反射弧有點長,愣了一秒,趕緊站起來走下,俯首作揖道:“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向劉大人請罪。”
“請罪就不用了,去把你們經曆叫來。”劉勉收起聖旨道。
聽到劉勉執意要見經曆,以為是要跟自己上司告狀,嚇得連忙拜道:“小的得罪了劉大人,小的罪該萬死,還望劉大人寬宏大量,把小的當個屁放了吧。”
劉勉知道那令史怕什麽,便道:“我找你們經曆有事,你的事,我不跟你們經曆講。”
“謝大人!”那令史殷勤中帶著一絲笑意道:“那小的這就去請經曆大人來。”說著便出去了。
劉勉站在那公務堂內,轉了轉,在旁邊一把椅子上坐了下來。
不一會兒,一陣聲音傳來:“歡迎劉大人到訪,小司有失遠迎。”
劉勉見來的這人俯首作揖,也站起來還禮到:“經曆司這時正忙著招新,還勞煩大人,真是抱歉。但是皇上旨意,我也沒辦法。”
“明白明白。”那經曆忙道:“下官懂,都是為皇家辦事,各有各的難處。剛剛聽令史說,您需要四名百戶和八名試百戶?”
“是的。”
“就是這樣。”那經曆為難道:“衛裏正在忙著招新工作,八名試百戶倒是可以湊出來,但是四名百戶是真的沒有辦法。百戶以上名單,下官已經交給貴司,更改起來確實麻煩。這幾年錦衣衛擴招,人數越來越多,老的官校不夠用,今年更是缺人手。百戶以上能派的都派完了,實在是抽不出來。可否換成總旗?多給一點,十六名總旗如何?”
劉勉想要四名百戶隻是想裝個門麵,幹事的還得是總旗。現如今這經曆提出給十六名總旗,雖然級別降低,但是這人數也足夠撐門麵,更何況總旗比百戶能幹事,用起來比百戶順手,便答應道:“大人的難處我懂,能夠理解,既然實在是拿不出來四個百戶,那十六名總旗也是可以的。”
那經曆感激涕零道:“感謝劉大人的理解,下官感激不盡。”接著對身後剛剛那令史道:“趕緊去查查,哪裏能抽出來八名試百戶和十六名總旗。”
“得令!”那令史見劉勉沒有告狀,連忙答應離開了。
“不知劉大人何時要用的上?”那經曆問道。
“明天一早就要出發。”劉勉迴道:“明天早上就要看到他們。”
“得嘞,下官會通知到位。今天晚上就給指揮使大人簽字審批,明早就讓他們去聚英館。不會耽誤大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