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t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374章害中取利


    士卒們頂盔掛甲一路疾行。一萬步卒、五千騎兵,其中三千是楊淩自京中攜來的外四家軍鐵騎,另外兩千是德州守軍。


    楊淩坐鎮德州,根本不是為了留在這座軍事重鎮督戰,其誌實在楊虎。他停駐德州,是因為德州的重要性不亞於濟南,不把這裏安頓好,他無法放心馳援泰安,同時又可藉此麻痹楊虎,暗暗調度各地守軍。


    劉六精騎三萬,軍隊素質要高於楊虎,但是人數較少,尤其不擅攻堅,按照常理,沒有數倍的精銳戰士,要攻下一座苦心經營多年的軍事要塞,難如登天。然而官軍的士氣低落導致戰力嚴重低下,再加上德州守軍魚龍混雜,來源不一,所以很難做到令行統一,其結果就是援軍多了,但是沒起到1+1=2的效果,反而比原來更弱。


    這就是木桶原理,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長短不一,那麽這個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決於長的木板,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守衛城池,需要部隊整體配合、協同作戰。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強弱、整個戰役的勝負,很大程度上不是取決於某幾個人或某一支隊伍的超群和突出,更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取決於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環節。


    德州軍有官軍、有巡捕、有鄉兵丁勇、有民壯,而且官兵來自四個地方,派係山頭眾多,將這麽一些人捏合起來,難度可想而知。楊淩在德州臨戰之際果斷以刑殺立威,整肅統屬不一的各路軍隊,樹立羅士權絕對的指揮權和個人威望,就是為了讓他能負起堅守德州的責任。


    他把保定、天津兩支數量最大的援軍分別安排到桑園口和十二連城。把德州本地守軍全部調迴德州城,同時把易於指揮和聽命的團練部隊也留駐德州,加強統一調度能力,保證了德州這座軍事要塞的安全。


    待軍心士氣穩步迴升,羅士權令出一門,足以統禦德州守軍,楊淩這才突然誓師,親率一路兵馬。趁夜悄然離開德州城,星夜馳往泰安。德州城頭楊字帥旗不撤,劉六劉七根本不知道楊淩已悄然離城,並帶走了一萬兩千人。


    此時德州城內還有兩萬六千官兵,正常情形下也能與劉六大軍僵持,何況還有桑園口、十二連城兩路大軍互為倚助,劉六大軍不知底細,加上自已傷亡慘重。於是轉強攻為僵持,表麵上仍氣勢洶洶,擺出意欲決戰地姿態,其實際意圖已轉變為拖住楊淩及德州軍隊、配合楊虎奪取泰安、濟南。


    楊淩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劃不可謂不大膽。但是為了減少楊虎在山東的流毒,將大明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這是唯一的辦法,否則山東地境越發潰爛。惡性循環,匪隻能越剿越多。


    官府對外宣傳響馬盜、白衣軍如何為非作歹、裹脅亂民,其實有些事是很難對外言明的。百姓從盜,楊虎、劉六短短數月間聚兵數萬,決不僅僅是靠裹脅利誘的辦法,朝廷施政過苛也是緣由之一。


    河北、山東百姓百餘年來為了保證明軍邊馬的供應,馬戶的徭役負擔極其沉重。為了保證養好馬他們要付出很大代價,不僅耽誤農耕。而且當所養馬匹死亡或種馬孳生達不到定額時,還要賠償損失,一貧如洗地農民不得不賣田產、鬻男女,以充其數,實是苦不可言。


    當邊軍暫時不需要那麽多馬匹時,官府也不會把成馬全部收繳,他們同樣承擔不起這麽龐大的軍馬飼養,於是仍要養在百姓家中。這些為了節省開支散養農戶家中的成馬。就是楊虎、劉六兩支隊伍迅速聚斂使用的大量戰馬來源。百姓負擔如此之重,以致當時有人慨歎“江南之患糧為最。河北之患馬為最”。


    同時河北山東一帶近京畿,富紳豪商不及南方多,但是官僚地主卻如過江之鯽。以衍聖公來說,作為山東的大地主之一,擁有百萬畝良田。那是什麽概念?附近幾縣的百姓統統都是他的佃戶,做為地主如果稍稍刻薄貪斂一些,就有數縣百姓飽受荼毒。


    馬政壓榨、土地兼並,土地兼並造成草場減少,反過來使馬政剝削更加嚴重,朝廷涸澤而漁的作法,使許多百姓對官府怨憎不已,這也是反叛隊伍一旦破壞了百姓生存希望,他們根本不寄望於朝廷,而選擇從匪地原因。甚至一些久被官紳地主壓迫的農民,主動接濟援助馬賊,而視官府如仇。


    因此,即便山東不是地理上太接近京師,就憑此地的社會環境容易滋生反叛者,容易成為白衣軍的穩定根據地,楊淩也不能不重視,不能不盡全力鏟除這個大患。


    戰馬嘶鳴,戰旗獵獵,輕裝快馬,雄壯剽悍的騎兵隊伍飛馳在前,喬四海率步卒尾隨與後,喬四海參加過抗倭戰爭,臨戰經驗豐富,而且善於打埋伏、打突擊,正堪重用。


    阿德妮一身戎裝,坐在楊淩身邊,她地頭盔放在一邊,一頭亮麗的長發披散下來,英武中透著柔媚,更顯明媚照人。


    楊淩輕輕攬住她的腰,撫摸著她的頭發,低聲道:“一會到了禹城,你還是隨喬參將行動吧。泰安那邊,兵馬眾多,我怕照顧不了你”。


    車子顛簸著,阿德妮輕輕握住楊淩地手,柔聲道:“楊,為什麽不讓我和你並肩做戰呢?我並不隻是會乘船打仗,我的馬術也相當不錯呢。你……..對戰果沒有把握?”


    楊淩搖搖頭,沉思道:“不,此戰楊虎必敗。他的軍隊猛則猛矣,不過這麽短的時間聚集這麽龐大的軍隊,他是沒有時間整合約束的,戰事順利時為了爭奪財物,他們個個驍勇如虎。一旦遭受重挫,立即土崩瓦解。匪,就是匪!”


    “局部來看,他們數量占優,實際上同朝廷大軍相比,他們仍是勢單力薄,軍隊作戰全憑一股氣勢,那些從匪的貧苦農民沒有多少作戰經驗。更沒有數十萬大軍混戰時彼此協調配合的能力。”


    楊淩冷誚地道:“他們地優勢是機動靈活,作戰可以出其不意,可是楊虎一直沒有考慮建立牢固的根據地,把山東作為大後方,士兵們一直疲於奔走,我想現在軍需補給已經出現了很大困難。這就便於我集中兵力,予以擊破。”


    阿德妮點點頭,輕輕靠在他肩上。說道:“這一戰能全殲楊虎叛軍麽?”


    楊淩搖搖頭,歎道:“談何容易,就是軍神,也做不到這樣的戰果,除非楊虎誓死一戰。決不後退。否則就算我調來百萬大軍,不惜財力步步設堡,層層包圍,封鎖所有交通要道。他要率一支輕騎快馬脫離我的圍剿包圍圈也易如反掌。”


    阿德妮的黛眉輕輕蹙了起來:“我明白的,就算在我們那麽小的國家,一支很小的反叛隊伍,圍剿起來也是相當困難地。不過……..這一來他們到處流竄,怕是會國家造成不小地麻煩”。


    楊淩在她頰上吻了一記,微微笑道:“也不盡然,戰爭如果能好好利用,造成的破壞未必就比利益大。”


    楊淩目光閃動著道:“北戰韃靼。我們和朵顏三衛還有女真三部建立了戰略聯盟,同時帶動了雙方互市交易,做為交換條件,我們在遼東設立了很多大型牧場。


    打倭寇,我們趁機壯大了水師,建造了新式戰船和火炮,把百餘年來淪落成賊窩地東海諸島全部拿了迴來,於琉球駐軍。北控東瀛。將黃海、東海置於手中,保障了海運通商。


    幫助滿剌加與佛郎機一戰呢?轄夷州。控南海,駐軍於滿剌加,隨時可以把勢力伸向印度洋。同時加快了東西方交流,即將而來的商業交流還將帶來東西方的文化碰撞和融合。


    就算是在四川平定都掌蠻,趁機徹底瓦解了這個百餘年來不斷作亂的部落,將雲貴川三省的戰略要衝敘州牢牢地控製住,同時震懾了越來越跋扈地巴蜀十五位土司。促使朝廷改變了容易引起民族爭端的固有政策。


    戰爭,如果隻是打個痛快,隻是取得戰場上的勝利,那才是真的失敗。你家相公我平北虜、平海盜、平倭寇、平南蠻、平西夷各有斬獲,那麽平匪呢?有什麽好處?美麗的海盜男爵閣下,你來說說看”。


    阿德妮嫣然一笑,攬住他地腰,懶洋洋的道:“親愛的,挨著你,人家才不願意想這些費腦筋的事兒呢。再說,對大明你遠比我熟悉地多,現在又是大明的公爵,人家給你一個表現的機會,你說來聽聽嘛”。


    楊淩被她的柔媚可人逗笑了,在她豐隆動人的臀上輕捏了一把,他才開口道:“同這些戰爭相比,這次白衣軍、響馬盜作亂,固然有為首幾個人的個人原因,可是他們能拉起這麽大的隊伍,就不能不叫人深思了。


    山東之亂,源於河北。河北之亂,源於朝廷。朝廷之由,起於體製。這才是此次叛亂的根緣,這個根緣不解決,就算我打一百次勝仗,殺上一百萬人,也不過是揚湯止沸,治標而不治本。


    就算劉六死了,楊虎亡了,說不定馬上又冒出來一個新地劉六楊虎,流賊殺之不絕,受苦的始終是百姓。隻有釜底抽薪,清除積弊,讓百姓有條活路,才能真正徹底平息流賊作亂。然而要治本談何容易?


    它要觸及的是整個大明統治階層的現有利益,這個階層包括公侯勳卿、朝中百官、天下士紳,甚至各地藩王、世家,豪門,就算是皇帝,也觸逆不了這麽龐大的力量。然而,藉由流賊叛亂,深受其害的不隻是平民百姓。


    整個高高在上的統治階級,都會深受觸動,他們自然會意識到要想長治久安,獲得長遠利益。就必須讓利於民,采取有力措施緩和社會矛盾。許多平時難以撼動的積習、舊製,就可以迎刃而解。”


    楊淩淡淡笑道:“說實話,我打過這麽多仗,在朝中費盡心思做了一些改革,還從未觸及大明體製上問題,這一次……..這一次是個好機會,這一仗。對我來說,才是最最重要地一仗。阿德妮,我地真正戰場不在這裏,而在朝中,打贏了那一仗,我才是真地取得了勝利”。


    阿德妮抬起頭來,望著楊淩地目光,忽然發現熟悉中增加了一點陌生的味道。那種眼神,睿智剛毅中帶著些無情的殺伐決斷,他在論政時不再帶著強烈的個人感情了,而是能夠冷靜地從長遠利益去考慮問題,這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應該具備的素質。


    “他是真的無力藉此一戰全殲白衣軍。還是故意縱匪為患,藉此推動他地政策施行,以達到利益更長遠的政治目的?”


    阿德妮心中忽地閃過這個荒誕的念頭,隨即暗暗自責:“我怎麽能這麽想呢?不會的。楊永遠做不了一個冷酷的政客。他隻是因勢利導,盡量利用無法製止的不利因素,來創造有益的事情”。


    楊淩倒沒想到阿德妮心中轉了半天念頭,居然會一時把他想象成一個冷血政客。他溫香暖玉滿懷,可是因為此時正在思忖著自已地打算,越想前途越是光明,興奮之下,雙手溫柔的撫慰隻是下意識的動作。他沒有思及與欲,阿德妮倒嬌顏酡紅,喘息漸漸粗重起來。


    楊淩仍無所覺,含笑說道:“你想不到也不怪你,戰爭運作的好,能對政治、科技、經濟產生巨大拉動作用,我也是從美國……..喔,從每……..每個國家的戰爭史中思考摸索出來地。


    臨戰不慌。盡量化不利為有利。自混亂中創造條件,就可以把戰爭的損害減至最低。甚至帶來的利益遠遠大於破壞。戰爭是國力的拚搏和消耗。為了應對戰爭,運籌得好,可以增長財富、拉動國民經濟發展,失去算計,則會導致窮兵黷武、禍國殃民。


    比如說吧,天津港是朝廷試行開放地三個港口之一,可是北方不及南方開放,大的利益團體大多是地主階層,對此一直持抵製態度,所以天津港迄今還是軍港的作用大些。


    白衣軍之亂,使南北陸路交通斷絕,漕運受到了影響。然而現在海上平靜,就可以趁機擴大海運規模,等到人們嚐到了它的甜頭,即便戰爭停止,它仍然會繼續紅火下去,僅靠朝廷政令無法推動的事,這樣就可以輕易辦到了。


    山東百姓錯過了今年春耕,靠外運的糧食勉強能讓他們支撐到十月,明年怎麽辦?現在外逃的難民無地無產,隻能成為流民,要迴來還是無法生存,我會建議朝廷製訂一些優惠政策,把這些視家園土地如生命,輕易決不肯背井離鄉的百姓闖關東。


    遼東薄弱地漢民基礎將因此大大增強。當年太祖皇帝得把山西人綁到山東來落戶,現在利用這種不利形勢,百姓不但不會反對,反而會感激朝廷幫他們創造了一條活路。同時山東河北河南一帶許多巨富地主破家身亡,許多土地荒蕪,戰亂地區安置流民、推行新糧、加快工商也就方便了。


    軍事方麵,募兵製一直不能得到完全的貫徹實施,近在咫尺的民亂橫行,把衛所軍的潰爛無能完全暴露在京師權貴們的眼前,兵部要推行募兵製,逐漸取消衛所軍就容易的多。


    工商方麵,由於戰亂,朝廷對江南稅賦的倚重越來越大,可以趁機擴大商人們的限製桎梏,使他們形成規模和集團化。


    此外,陸路鬧匪將加強東西地區地江運河運。戰爭需要營帳兵甲,可以擴大朝廷設在遼東地手工作坊和牧場,同時解決移民就業,戰亂促進馬政解體,強化軍隊戰力等等。”


    楊淩得意地笑道:“由於戰爭破壞,各個部分的一切自然惰性和阻力,都將受到抨擊,如果施政者能看得到這些問題。積極利用這次內亂地衝擊去借勢而變,原本不積極的地方官府和官僚們也得積極響應,這就是四兩撥千斤,平時要花大力氣、花很多年才能做的事,就能迎刃而解。”


    “哦……..楊,你真偉大!”阿德妮氣喘籲籲的抱緊了楊淩:“我還真的沒想到可以利用戰爭做這麽多有益地事,隻懂得拿劍的人,隻配做一個武士。而你……..是一個真正的騎士”。


    大軍行進的速度緩緩慢了下來,前軍將領馳至楊淩車駕前,拱手稟道:“國公,前方已到禹城”。


    車廂內春光一片,二人雖未及於亂,可那親熱情景兒也夠讓人眼紅心熱的了。


    “快快,整理一下,軍容風紀要嚴整”,楊淩悄聲催促道,說完整了整袍袖,緩和了唿吸,清咳兩聲,威嚴地道:“大軍在城中停下暫歇,然後召請喬參將和各位將軍過來議事”。


    車外將領恭聲應是,一撥馬頭傳達將令去了。阿德妮態若春雲,媚眼如絲,一口雪白的貝齒輕咬著櫻唇,睨睇著楊淩嫵媚地一笑,悄悄自袖中取出一方絲帕,輕輕掩在濡濕紅潤的唇瓣上。


    禹城也被白衣軍攻掠過,現在雖然沒有匪了,不過縣治一片混亂,當地官員一部分逃去了濟南府,其他的也談不上管理地方了,不過朝廷大軍進城,偌大地動靜,這些官員自然聽說,不禁欣喜若狂。連忙從坑裏把官服刨出來,匆匆趕來拜見。


    楊淩簡單問了問當地情況,要求地方官員各負其責,迅速整頓地方,然後便屏退眾人與喬參將等人議事。


    楊淩將軍事部署重新確定了一遍,然後朗聲道:“楊虎屢屢戰敗官兵,一是我們各地駐軍各行其事,不能精誠合作。二是楊虎大軍多是騎兵,能戰則戰,不能即走,機動靈活遠非我軍所及。


    此次匯聚各路兵馬中的輕騎力量予以突擊,以騎兵對騎兵,以快打快,楊虎必重施故技,擇路而逃。各路援軍中的步卒分守各處要道、城池。設伏打擊。記住,你們是步兵,他們是騎兵,所以我不需要你們完勝,更不指望你們全殲潰逃的白衣盜。


    你們要利用設伏地點的地利。用弓箭、火器,盡可能地消滅逃竄的敵人,讓他們成為過街老鼠、驚弓之鳥,讓他們不敢在一座城池、一處山嶺、一道河渠、一片叢林處停留。要讓他們覺得處處有官兵、處處有埋伏,把他們變成疲兵、弱兵、怯兵!


    現在,大軍在此休息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後,本國公率輕奇奔襲泰安城下,匯合各路援軍攻打楊虎大營。你們各自奔赴設伏阻擊地點,楊虎軍來,就是作戰命令。務必盡忠職守,英勇作戰。”


    眾將領轟然應是,楊淩掃視一眼,說道:“散了,各自準備去吧”。


    知縣衙門已經被白衣軍縱火焚毀,這裏是一處大酒樓,酒樓中被洗劫一空,店掌櫃也不知去向。所以被楊淩暫時當成會議場所。部署完畢出了酒樓。隻見滿街大軍來迴調動,百姓擁擠在路邊觀看著。


    阿德妮湊近楊淩身邊。低聲道:“楊,我和喬參將說過了,一會兒我跟你走”。


    楊淩把眼一瞪,斥道:“放肆,誰允許他做主了?我答應了麽?”


    阿德妮把嘴一嘟,倔強地道:“我就跟你走!”


    楊淩把虎軀一震,雙目又使勁瞪了兩瞪,見阿德妮毫無懼色,不由肩膀一塌,歎氣道:“跟吧跟吧,你能,我是管不了你了”。


    阿德妮聞言雀躍不已,歡喜地挽住了楊淩的胳膊,楊淩唬著臉不理她,阿德妮笑嘻嘻地渾不在意。


    由於受了楊淩地嚴令,各路軍隊秩序井然,不敢有絲毫擾民,楊淩一路遊走,見了甚是滿意。剛剛走到路口,隻聽一個人高聲嚷道:“楊虎不是東西,他地婆娘能是東西?做賊的沒有一個好東西,流裏流氣,全不是個玩意兒,你敢說有好地?”


    楊淩心裏一翻,扭頭望去,見是路邊看熱鬧地兩個百姓在那兒爭吵,瞧那落魄模樣都是外地的流民,全部行頭都穿在身上了。另一個被他揪住了衣服,漲紅了臉道:“俺……..俺沒說他們是好東西呀,俺隻是說和楊虎地白衣軍比起來,紅娘子軍還講點道義嘛”。


    那些穿上了從地裏刨出來的官服,人模狗樣跟在楊淩屁股後邊的地方官員們一聽,立即衝出去兩個,指著那百姓的鼻子罵道:“混帳!楊虎、紅娘子都是反賊,你敢講他們的好話?莫非你也是亂賊一黨?來呀來呀,把這個反賊抓起來”。


    那百姓一見,嚇的臉都白了,連忙擺手道:“老爺,俺沒說反賊是好東西,俺真的沒說,俺也不是反賊,你看看俺,要不是被他們害的,俺能逃難成了這樣子嗎?”


    楊淩走過去,擺擺手趕開了那些狐假虎威地官吏,和顏悅色地道:“不要害怕,你們這是從哪兒逃過來的?”


    兩個百姓見楊淩一擺手,那幾個小官立即退到了一旁,曉得這人官兒更大,那惹禍的百姓戰戰兢兢地道:“老爺,俺是從平原縣逃過來的”。


    另一個早鬆開了他的衣服,陪著笑道:“老爺,小地是從河間府過來的”。


    楊淩一聽,原來一個是山東、一個是河北的,便笑了笑道:“河間府,嗯,是因劉六劉七之亂避過來的”。


    那人陪笑道:“是是是,就是流裏流氣,他們領著兵攻打河間府。小地害怕呀,就一路逃過來了,這些賊招人恨呐”。


    楊淩呆了一呆,這才明白他是把劉六劉七念成了流裏流氣,楊淩心思一轉,忽地想起到了這世上還從未聽人形容人時用過流裏流氣這個詞兒,莫非流裏流氣就是從劉六劉七衍化出來的?


    他還真猜對了,隻聽那人又道:“流裏流氣。不是東西呀。他禍害了河北,又來鬧山東,小的都不知該往哪兒躲了,這迴看到這麽多軍爺,可算是放下心了”。


    楊淩笑笑,說道:“你們哪兒也不用躲了,這一迴,朝廷一定能大敗響馬盜、白衣匪”。他轉身走了兩步。忽地想起一事,猛地迴頭道:“平原縣?平原被紅娘子的隊伍攻打過?什麽時候地事?”


    那個禍從口出的百姓正想溜之乎也,被他一問趕緊又站住了,畢恭畢敬地答道:“迴老爺的話,俺也……..也不知道紅娘子打沒打過平原。俺是平原縣王鳳樓的人,紅娘子地人前天晌午經過俺們那兒。”


    楊淩一聽興趣頓起,連忙折迴來仔細問道:“你說說,到底怎麽迴事兒。紅娘子經過平原縣?她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你可知道些情形?”


    那人見這位大人甚是關心此事,忙答道:“迴老爺,紅娘子的人也是白披風,不過頭上裹紅巾,這個俺們都聽說過,前天晌午。突然有好幾千的人出現在俺們那兒,可把俺嚇壞了,後來看他們的模樣才知道是紅娘子地人馬。”


    “她……..”,這人看看楊淩臉色,放低了聲音道:“她的人和其他的強盜比,還挺講理的,不搶窮人家,也不準欺負女人。就是把鎮東頭王老財主家給砸了。老王家有錢,可讓他們一分。也沒剩多少,剩那點兒都給了鎮上幾個孤兒寡婦地人家了”。


    這人砸巴砸巴嘴,好象沒分給他還挺遺憾地,繼續說道:“他們在村子裏住了小半天,俺也沒看到據說一身紅的那個紅娘子,就聽他們地人嘮嗑,那些人也隨便,根本不背著人兒。俺就聽說他們是從曲阜一路殺迴青州,又繞到惠民、臨邑來地,說是跟楊虎合不來,要去吳橋那兒匯合那個流裏流氣。”


    楊淩吃了一驚,現在匪行迅速,各地據城自守,沒有大隊官兵保護,根本沒有信使探馬往來,如果紅娘子不走大城大阜,專門穿走鄉鎮之間,那些百姓現在又沒心思顧得上到府縣報告,消息遲滯之極。


    紅娘子去和劉六劉七匯合,那麽他們又要增加一支主力軍了。楊淩心中慌亂,定了定神才想到紅娘子招兵寧缺勿濫,現在的人數應該不到五千人,德州攻守之勢不會改變,這才定下心來,悵然道:“她……..去了吳橋?”


    那個老實巴交的百姓道:“他們沒去,不知他們從哪兒打聽了消息,說是德州來了位楊大人,還是個國公,他們的頭兒紅娘子忽然又改了主意了,不去和流裏流氣攙和,他們的人一路下去,走夏津、過青河,要去找一個叫趙瘋子地人”。


    楊淩呆了一呆:“從清河繞出山東,這是要奔山西去了,她……..她是在避著我麽?”


    那老農見這位官爺茫茫然地站在那兒,他也不敢走,就哈著腰站在跟前兒,楊淩過了許久才迴過神兒來,他見老頭還站在身邊,忙點點頭道:“嗯,多謝你了,你可以走了”。


    楊淩沒有心情繼續逛街了,他喟然一歎,收斂了笑容緩緩往迴走:“我來山東,她便避往山西,唉!造反大罪、滔天大禍,紅娘子呀紅娘子,你還要把這禍闖到幾時才肯罷休?”


    楊淩的心裏雖然有點失落,不過又沒來由地輕鬆了起來:“山東剿匪,不可避免地,打擊楊虎的白衣軍,就要捎帶上紅娘子的人馬,與她戰場兵戎相見,楊淩心中總是不是滋味兒。現在她離開了山東,自已正好放開手腳。


    不管怎麽說,國家大事要緊,尤其這場反叛,自已正要利用它,來對以往從來觸及過地朝廷政治體製來做一番改革。時運把自已推到了這個位置上,就不能辜負了上天的一番好意。人生不能行胸懷,雖壽百歲,猶為夭也!兒女私情,還是先擱在一邊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當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關並收藏迴到明朝當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