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t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161章正德舞刀


    這陣兒功夫,劉瑾在房中鼓動如簧之舌,東一句西一句,雖然沒個條理,卻也隱隱表達出如今帝王開疆拓土應放眼海上,從而威加宇內才是王道的意思,把個好大喜功的正德小皇帝說的心癢癢的,恨不得立即建造如雲戰艦,靖清海疆,建立不世功勳。


    可他知道隻能想想罷了,這些東西不是想想就能辦得到的,若是滿朝文武執意不從,他這個皇帝又不能擼胳膊挽袖子親自出馬去造船練兵,此事看來還有得等。


    楊淩迴到書房,怕正德問起成綺韻,忙將長劍雙手奉上,笑道:“臣知道皇上尚武好兵,恰巧尋到一柄削鐵如泥的寶刀,特獻給皇上賞鑒”。


    正德聽說是神兵利器,果然大為驚喜,他連忙接過來“嚓”地一聲抽刀出鞘,頓時滿室毫光,那長刀刀身修長、刃薄如紙,雪亮的刀刃上隱現龍紋,瞧來寒光閃閃、鋒利無比。


    楊淩微笑道:“這是.......”。


    “倭刀,這是極品的寶刀”,正德打斷他的話,興衝衝地道,他將刀舉至與眉相齊,眯著眼看了看刀鋒,然後又雙手舉刀試了試刀的重量,嗬嗬笑道:“這刀比宮中所藏的倭刀看來更勝幾分,東瀛鑄刀術比起以前更加了得了”。


    楊淩驚訝地道:“皇上認得這刀?”


    正德得意地笑道:“宮中有東瀛足利義滿進貢的六口寶刀,朕時常拿來玩耍的,不過那已是百年前的刀了。”


    永樂年間,琉球、東瀛、暹羅各國使節到大明朝貢,足利義滿曾進貢寶刀六口,兩年後永樂大帝派鄭和統水師10萬到達東瀛,向足利義滿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


    同時永樂大帝賜足利義滿“東瀛國王”金印,封他為東瀛國王,足利義滿便迴書自稱“東瀛國王,臣源義滿”,並將抓獲的倭寇移交大明以表誠意。


    楊淩就是知道明朝有過中日聯合緝搏海盜的事,才特意準備了這口寶刀,並親手獻給正德,想趁機進言。想不到正德對此事卻了如指掌。


    楊淩大為驚訝,這一來原先的說詞必需重新組織一下了,他正思忖間,正德用指肚輕拭劍刃,欣然道:“


    昆夷道遠不複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東瀛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間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讓妖兇。


    楊侍讀,這是宋朝歐陽修讚揚倭刀地詩句,那時倭刀就已名聲遠揚了。倭刀源自唐刀,采用包鋼法製造,也就是尋常說的镔鐵刀。端的鋒利無比,此刀確是一口寶刀,名曰甚麽?”


    不待楊淩迴答,他已一翻刀刃。看到柄口兩個漢字:“斷浪”,不禁笑道:“刀是好刀,不過也忒狂妄了些,切金斷玉倒還罷了,豈不聞抽刀斷水水更流?斷浪?哼哼,斷浪!”


    楊淩想不到正德對武器這般有興趣,而且如此了解,他佩服地道:“是。東瀛浪人大多使用這種利於劈砍的利器,臣在江南,見我大明軍武器不如人,戰陣上多有不如,以致.......,如果大明軍隊人人配帶這種鋒利的寶刀,倭人必不敢那麽猖狂”。


    正德聽了哈哈笑道:“楊侍讀雖然帶兵有方,畢竟是秀才出身。哈哈哈.......我大明軍隊人人佩帶這種包鋼的利刃?不可能。不可能的”。


    楊淩見他大笑,不由急道:“有甚麽不可能?皇上那柄龍泉劍的鋒利就不在此刀之下。難道大明就鑄不得此刀?”


    正德笑嘻嘻地道:“不是沒有鑄刀工匠,實是包鋼造刀費時費力,需要地精鋼又多出自哈蜜衛,產量不敷使用,東瀛國嘛.......雙方能出動幾千人馬打仗,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了,我大明軍隊何止百萬,人人佩此寶刀?朕就是有一座銀山,也無法辦到”。


    楊淩想不到這小皇上平時一副不學無術的模樣,偏好研究些音樂、佛經都與治政不相幹的東西,可是一談起兵器竟是行家裏手,想瞞也瞞不住他,不禁沮喪地道:“如此說來,兵器上我們便隻能屈居下風麽?”


    他心中一動,又想起了火器,如果造出射程遠、射速快的步槍,應該可以對付倭刀之利,如果再好好發展一下殺傷力極大的大炮......”。


    正德笑道:“兵器不如人,未必便沒有法子克製他”。


    他有了賣弄學問的機會,眉宇間大是得意,:“包鋼刀鋒利、堅硬,可是一旦硬生生碰撞造成損壞,就成了不可修複的廢鐵,用鐵棍或厚背樸刀皆可克製”。


    他雙腳微分,“嗖嗖”地揮舞了兩下寶刀道:“東瀛刀重速度、用地是臂力,所以刀是不可能太沉的,夾鋼樸刀勢大力沉,刀背又厚,用刀時運用臂力、腰力,他敢硬碰那他的刀就完了。


    現在軍中還有大半士卒用的長矛吧?那木製槍柄在這樣鋒利的倭刀下自然一劈就斷,不過.......如果槍柄用沸桐油泡過,又韌又結實,就算隻用長矛,這倭刀同樣占不了便宜”。


    楊淩目瞪口呆,他本想炫耀一下他國高明之處,引起正德向往之心,萬萬想不到正德居然能想得出這樣地辦法。


    楊淩心悅誠服地道:“皇上英明,臣見敵人武器強大,便想隻有造出更強大的武器才能克製,卻沒有想到如此簡便可行切合實際的辦法,實在慚愧”。


    正德見折了他銳氣,這才沾沾自喜地笑道:“楊侍讀不必自慚,其實朕哪想得出來這主意?你在海寧平倭時有支衛軍逃跑,消息傳迴京來。言官禦使們都上奏折要求嚴懲領兵將領,隻有一人上書說衛所武器不如對方,並提出這些辦法,朕瞧的有趣,才記住了些,奏折已發付兵部照辦了”。


    他想了想道:“那人是誰來著?王.......王什麽仁,一個小官兒.......劉瑾,你記得嗎?”


    劉瑾嚇了一跳。那個叫王守仁地兵部主事,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官兒,竟敢上折為戴銑等言官求情,直稱他是權奸,現在被他廷杖三十,扔進大牢了,隻因那人是禮部尚書王華的兒子,一時還未想到如何處置。皇上怎麽想起他來了。


    劉瑾吱吱唔唔地道:“呃.......奴才也記不太清了,好象是有這麽個官兒”。


    楊淩聽著耳熟,正想插嘴問問,卻見成綺韻施施然走了進來,便住了口。成綺韻目不斜視。看也不看楊淩,神色自若地向正德微笑道:“草民雖不通武藝,也看得出皇上這口刀殺氣騰騰,是口寶刀呢”。


    正德笑道:“正是。楊侍讀深知我心,替朕找地東西都甚合朕的口味,中土雖大,看來天外還是有些好東西的”。


    成綺韻欣然道:“皇上說的甚是,大明雖大也不能囊括四海呀,別的不說,就說王候公卿、販夫走卒都要用到地蔥、蒜、香菜、芹菜、黃瓜、茄子這許多蔬菜調料,葡萄、西瓜、石榴等等水果。還不都是漢唐時傳自於國外。


    那時陸路車馬水路帆船都行不得遠,如今可不同了,已有番國自萬裏之遙來訪。常言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焉知異國之外沒有異國?


    天朝上國有容乃大,若是善習他人長處,匯聚四海之物,朝中有劉公公、楊大人這樣忠心報國、文韜武略的臣子。皇上又知人善用、賞罰得當。如此君臣一心,何愁不能創下盛世大明。千古留芳?”


    劉瑾聽見成綺韻將他排在楊淩前邊,在皇上麵前誇他忠心能幹,不禁眉開眼笑。正德也聽的連連點頭,一副若有所思模樣。


    若說些大道理他未必聽地進去,但成綺韻從家家不可或缺的蔥蒜入手,說的淺顯入微卻更易於讓人接受。


    楊淩見她將自已正欲進言的話如此委婉地表達出來,不禁讚許地看了她一眼,心中已有了悔意:我是不是把人家看的太不堪了?居然直接拔劍威脅她,是因為她手刃莫清河給我留下了太深地印象,還是她平素不讓須眉地智謀讓我心存戒意?


    成綺韻說完飛快地向他瞥來一眼,與他目光一碰眸子先是一斂,旋即察覺他的目光有些不同尋常,眼波一揚又是深深一瞥,這才淡淡一笑,眉目如籠輕煙,也看不出她是喜是慍。


    正德在內書房中聽楊淩說起江南之行,成綺韻機靈乖巧,在旁幫腔唱和,說地活靈活現,正德聽到民間風土人情津津有味,聽到那些不法的佞臣所為又氣得俊麵通紅,直至落暮時分劉瑾提醒,這才省起該迴宮了。


    韓幼娘領著玉堂春、雪裏梅兩名誥命將聖駕送離後園,楊淩和成綺韻陪著正德來到前廳,在廊下站定,劉瑾跑下階去指揮人從側院兒馬廊牽出兩匹白馬來套著車轅。


    成綺韻心思機敏,窺見正德神色,知道皇上沒準兒有什麽心裏話要和楊淩私談,便捧著那口“斷浪”寶刀笑吟吟地跟了劉瑾過去,給二人留下一點獨處的時間。


    正德立在廊下向楊淩笑道:“行了,你也別總在家裝蒜了,再給你十天功夫歇著,然後老老實實給朕迴朝去”。


    楊淩說道:“皇上,臣就算迴朝,也是在這兒辦公呐,內廠衙門可就設在後山”。


    正德恍然道:“說的是,嗯.......”。他上下打量楊淩一番,問道:“要不要再兼份差事?你不能入朝議政,朕有什麽事找你商議實在麻煩的很”。


    楊淩道:“廠衛地人是不能在朝兼職的,如今內廠剛剛籌建,臣又不能半途而廢,入朝理政的話皇上又要被言官參劾了,還是皇上想找臣時派人來召喚一聲,臣立即入宮見駕就是了”。


    正德道:“也罷。開春兒我就遷到豹房去住了,那時少了許多規矩,省得和那些老頭子生閑氣,你要來也方便多了。我正叫劉瑾、馬永成他們加緊拾掇呢。”


    劉瑾遠遠的聽見自已地名字,連忙一溜煙兒跑過來道:“皇上,您叫奴才?”


    正德笑罵道:“滾你的,朕叫你做什麽?”


    劉瑾陪著笑臉,又一溜煙兒地去了。正德歎道:“宮裏朕是住膩了。給太後請安。她就整日嘮叼讓朕關照壽寧侯兄弟,見太後太後呢,又天天說朕遊手好閑。


    唉,朕在宮裏四處逛逛吧,外廷那班臣子鼻子靈得很。奏折立馬就來,坤寧宮也不消停”,他說到這兒苦笑一聲道:“看你一家和睦,朕羨慕的很呐。幼娘姐姐頗有正妻大婦風範,哪象宮中.......


    皇後整天介隻注意皇後的禮儀,十四歲的姑娘那般呆板死性,朕懶得見她,吳妃倒還知情識趣,但皇後與朕嘔氣,每多刁難,令朕更加生厭了”。


    楊淩一怔。皇上大婚之後對宮闈情事並無興趣,很少寵幸後妃的事他也有耳聞,原來皇上還是比較喜歡吳妃的,可這又礙著皇後什麽事了?


    轉念想到皇上大婚,他任副使時讀過的宮闈規矩,楊淩才恍然大悟,因為皇上在宮中有權選擇侍寢地妃子,但是還有一道手續。就是皇後必須用過金印。敬事房才可以將妃子送入皇上寢宮。


    聽正德這口氣,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和一個十四歲的少女。說是皇帝皇後,還不是一對少年男女?小兩口兒鬧了別扭,皇後必定是在侍寢上多方刁難,想逼正德低頭,可正德那脾氣肯說一句軟話麽?


    這種宮闈中的事,楊淩也不好插嘴,一吋吱吱唔唔地說不出話來,正德左右瞧瞧,壓低了嗓門忸怩地道:“


    朕不瞞你,床帷中事自有樂趣,可是朕這幾位後妃太過呆板,朕.......朕忽然很思念大婚時教授朕人倫大禮的那八個女官呢,比起她們可愛多了”。


    楊淩用怪異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心道:“史上說正德偏好已婚夫人,莫非.......竟是這時落下的病根兒?那幾名姿容姣好的女官都有十**歲了,事先又學過閨房之術,對比三個十四歲地青澀少女,正德自然更喜歡和溫柔知趣地她們燕好。


    楊淩尷尬地咳嗽兩聲,皇上肯把這麽隱秘的私房事告訴他,自然是將他視若可以傾訴心事地知已,可是自已能插什麽嘴?


    就在這時門口一陣喧嘩,趁機解了楊淩的窘態,他連忙向守在門口地老管家高聲喝道:“什麽事如此喧嘩?”


    高管家連忙趕迴來欠腰道:“迴老爺,李舉人吵吵嚷嚷上門來尋大人,老奴已告訴他家中有貴客,叫他改日再來,可他大叫甚麽就算皇上在這兒,也要當麵和大人理論一番”。


    “李舉人?哪個李舉人?”楊淩有點莫名其妙,自已認識的人裏邊可沒有舉人老爺啊。


    高老管抬起頭來悄悄瞟了眼一身微服的皇上,低聲提醒道:“就是.......就是.......文心小姐的未婚夫婿.......”。


    “啊,是他!”楊淩一怔,繼而大怒,臉色都有些氣紅了,當初退婚地人是他,造謠說高文心與自已早做下苟且之事的人也是他,真是豈有此理了,他還敢找上門來,就算我真的要了文心,他憑的什麽身份?


    朱厚照聽的眼珠亂轉,狐疑地道:“誰的未婚夫婿打上門來了?楊侍讀,你.......你強搶民女不成?”


    皇上問話可不能不答了,楊淩頓了頓足。說道:“皇上,就是當初高太醫的女兒,皇上將她賜給臣,專為臣妻治病,因為她是家奴身份,原先訂了親的李舉人已退了親,不知他因何故上門鬧事”。


    正德恍然道:“哦,是她”。他聽說已退了婚地人跑到楊侍讀家中尋釁滋事,不免也好奇起來,說道:“走,去瞧瞧,看他有什麽說辭,若是無理滋事,少不了他這頓板子”。


    正德當先而行,楊淩急忙隨在身後。劉瑾和成綺韻聞訊也帶著那幫侍衛追了上來,眾人走到門口,隻見兩個家丁正攔著一個著青衫套團花夾襖的人,那人身材微胖,大約三十歲左右。黑紅色的國字臉,兩撇黑須甚是威嚴。


    楊淩望了望,他後邊還跟著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穿著就單薄寒酸了些。楊淩不禁奇怪地問道:“管家,李舉人在哪兒?”


    老管家還未答話,那青袍人已勃然大怒,喝道:“姓楊的,不要欺人太甚,就算你是朝廷命官,也怎可如此輕慢於我?”


    他退後一步,低下頭撣了撣長袍。又輕蔑地看了楊淩一眼,傲然道:“弘治十五年鄉試舉子李繼孟便是在下!”


    楊淩瞪大了眼睛驚訝地看著他,這就是高文心的未婚夫婿?其貌不揚也罷了,男人重才嘛,可是這年齡.......現在的人不是都早婚麽?


    楊淩拱了拱手,吃吃地道:“原來.......兄台就是李舉人,失敬失敬”。


    李舉人一拂袍袖,悻悻地道:“不敢高攀!”


    楊淩碰了一鼻子灰卻也不惱。他知道這些書呆子最重出身。自已是弘治十五年的秀才,人家卻是舉人。這檔次就差了一級了,若不是自已身居高位,確實是應該巴結人家才對。


    他笑了笑,改口道:“李家村與高老莊比鄰而居,不過楊某搬來日短,還不曾結識您這位貴鄰,不知李舉人今日因何事造訪?”


    李舉人氣得手直哆嗦,他瞪著眼睛指了楊淩半天,才憤憤地道:“學生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楊大人何以如此欺我?高家冒犯天顏,本該滿門處死!”


    他抱拳向上拱了拱手,慷慨激昂地道:“聖上仁德,隻把她貶謫為奴,李某是有功名在身地人,焉能娶一個女婢為妻?我退婚天經地義,誰敢說個不字?大人成全地好意,學生已婉言辭謝了,她在楊家是奴是妾,概與李某無關,可是這賤婢.......”。


    楊淩一直耐著性子聽著,聽到這句不遜之語,頓時勃然火起,他向前一步,森然道:“誰是賤婢?高文心進了楊家的門,便是楊家地人,豈容你如此侮辱?”


    楊淩大權在握,生殺伐斷隻在一念之間,久而自有官威,此時神色凜然,舉止神色間一股迫人的氣勢。


    那李舉人不由駭然退了兩步,卻仍強硬地道:“難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麽?高文心是在藉的官奴,就是販夫走卒,田間農夫都可以稱她賤婢,大人權傾朝野,她也還是個賤婢!”


    楊淩氣得臉色鐵青,可是高文心是賤奴身份,地位與青樓妓女等同,這是不爭的事實,李舉人咬住這一點,他還能倚仗權勢要了人家性命不成?


    正德皇帝攏著袍袖站在階上,悠然道:“李舉人這話可錯了,你既知皇上仁德,怎麽不知道皇上已下了恩旨,削去了高文心的賤藉?


    如今她在楊家可是禦賜地專屬太醫,是有品秩的女官,誹謗朝廷命官,你可小心自已的功名!”


    楊淩大喜,他扭頭看了正德一眼,眸中滿是感激,正德微微一笑,見他模樣,自已也甚是開心。


    當初他一怒之下錯殺了高太醫,後來知道是內監用錯了藥物,也明白自已殺錯了人,可身為天子怎麽認錯?也隻好將錯就錯了,但是對高家可再無怨恚之意,這時見楊淩對一個女婢受辱如此在意,他隱約也猜到幾分,正好送個順水人情,彌補自已過錯。


    楊淩得了皇上這句話心中大定,他踏前一步,快意地笑道:“李舉人,你可聽到了?念你孤陋寡聞,我也不與你計較,再要口出不遜,我就將你送交順天府,請出學政大人,問問他的學生可知道上下尊卑!”


    李舉人有資格做官,高文心卻成了現成的官兒,自然地位比他為尊。李舉人驚疑不定,不知這階上地公子是甚麽人,不過這種假傳聖旨的大逆之罪諒他楊淩也不敢編造,那賤婢什麽時候有了這道恩旨了?


    是了,楊淩是皇上的親信,他與那賤婢有了私情,自然會替她求情。可是這賤婢挾怨報複,竟然色媚楊淩,讓他拆散自已姻緣,這事怎能不予計較?


    李舉人想到這裏,心中又嫉又恨,他咬了咬牙,隻好見風使舵道:“學生不知,請大人恕罪。可是.......學生與右都禦史劉大人的小姐訂親,又礙著大人什麽事了?何以大人以權相壓,竟讓劉大人退還了我地彩禮?”


    右都禦史劉大人?這是哪個?楊淩又好氣又好笑,他對這個愚腐貪名的李舉人實無一絲好感,聽說他如今也嚐到了被人退親的滋味,心中不覺快意,可是自已印象中並不認識什麽右都禦史呀,這屎盆子怎麽又扣在自已頭上了?


    劉瑾在一旁聽了,忽地恍然大悟,這個劉宇,自已的閨女生的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願嫁誰嫁誰唄,楊大人有空搭理你這狗皮倒灶地事麽?我也就聽說他女兒訂親多嘴說了一句楊淩和李家有過節兒,你拍馬屁也用不著這麽拍啊?


    劉瑾心知楊淩追問之下,迴頭勢必要找到劉宇對證,他眼珠一轉,連忙俯在正德耳邊悄悄低語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當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關並收藏迴到明朝當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