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藩王中僅剩下周王朱肅溱、魯王朱壽鋐、唐王世子朱器墭以及進入皇家軍事大學的大部分宗室子弟堅定的支持服從朱由校。
勳貴經過整肅後,僅剩下的英國公張維賢、恭順侯吳汝胤、懷遠侯常胤緒、寧陽侯陳光裕、定遠侯鄧紹煜、誠意伯劉藎臣、平江伯陳啟嗣、彰武伯楊崇猷、惠安伯張慶臻、新城伯王昇、宣城伯衛時春、永寧伯王天瑞、博平伯郭振明一公四侯八伯堅定的支持服從朱由校。
朱由校為了這一刻謀劃了多年,進行了長期的布局,已經陸續剪除了大量的潛在叛亂勢力。
叛亂的藩王們身邊都有探子時刻的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他們的任何動靜都會很快的傳到朱由校的辦公桌上。
朱由校完全掌握著整個局勢的發展。
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革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朱由校自己在造自己的反。
皇帝是宗室勳貴、地主官僚階級的代表,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皇帝率領窮苦老百姓革自己的命,造自己的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聞所未聞。
朱由校深知,自己不這樣做,用不了多久,自下而上的農民起義將如火如荼,自己將國破家亡。
與其被人革命,還不如自己革命。
這是一場慘烈的階級鬥爭,是一場大明內部的階級大洗牌。注定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朱由校親自頒布討伐檄文,號召大明所有的農民、手工業者、工匠、商販等被剝削階級,緊密的團結在皇家衛隊、新錦衣衛、警察部隊為首的朝廷周圍,反抗宗室勳貴、地主官僚等剝削階級的剝削壓迫,保護自己的利益。
皇家衛隊、新錦衣衛、警察部隊組織群眾、發動群眾,進行一場人民戰爭。讓發動叛亂的宗室勳貴、地主官僚等剝削階級,陷入一場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皇家衛隊宣布全國戒嚴。
在皇家衛隊總參謀部的統一部署下,各軍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包圍叛軍所在地區。
護國軍還未出動,就被大軍包圍了起來。
開玩笑,謀劃了這麽久,還讓這些人得逞,完全是有損重生者的英名。
朱盛浗早就是東廠的密探,楚王的一舉一動都被朱由校掌握著。
還有那些入股中華環球集團的士紳都被東廠、國安部、公安部收買,各地叛亂分子的一舉一動都被實時掌控。
時機成熟,該跳出來的基本都出來了,是時候清場收網咯。
叛軍所在地被圍得水泄不通,猶如甕中之鱉,就看各軍區怎麽吃而已。
各軍區根據具體情況自行製定清剿計劃,一個原則,凡是負隅頑抗的,一律格殺勿論。
大明各地的騷亂由轄區的軍警立即實施鎮壓,恢複老百姓的正常生活生產。停工停產停市這麽久,對大明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搞得各地的老百姓天怒人怨,老百姓必將全麵配合實施鎮壓。
借此機會整頓宗教、邪教,建立大明宗教新秩序。
因為與西洋人撕破了臉,大明對宗教進行嚴格管控。全麵推廣中華佛教和中華道教。
冊封憨禪師為護國大禪師,擔任第一任教主。
統領大明全國的所有佛教寺廟,整合改組漢傳佛教各宗派,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宣傳、規模化正規化集團化,將中華佛教做大做強。
然後走出大明,走向世界,普渡全世界受苦受難的人們。
冊封伍真人為護國大法師,擔任第一任教主。
統領大明全國的所有道教道觀,整合改組道教各宗派,像佛教一樣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人民信仰的宗教。
……
紫禁城建極殿。
“報告校長!”
錦衣衛國安部部長孫忠國匆匆來到朱由校辦公室。
“忠國來呐,過來坐。冰玉泡茶!”朱由校看了一眼孫忠國熱情的招唿了一聲,又低頭修改手中的材料。
最近幾個月,朱由校可是忙得要死。當一個中興的皇帝,真tmd的累。
“謝謝校長。”
“謝謝冰玉姐!”王冰玉很快端來泡好的茶。
……
“校長!”孫忠國等在一旁,待朱由校忙完後匯報道。
“據特務第9隊的確切情報,荷蘭人聯合了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法蘭西、奧地利、德意誌、奧斯曼,組成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朱由校重複了一遍,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八國聯軍不是兩百年後的事情嗎?
殖民強盜亡我之心不死啊,這麽早就開始打大明的主意。大明與殖民強盜之間看來是不可能友好交流了,注定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大明周邊海域大量的島嶼被大明海軍宣示主權,並立上主權碑石,派兵長期駐守或定期巡邏。
大明各海上巡邏隊以及和四大艦隊全麵清剿盤踞在各島嶼的叛軍、海盜海匪、走私集團,控製的海域越來越大,越來越廣。海上交通運輸線越來越安全。
東北亞、東亞、南海海域到處是大明的商船和軍艦。
荷蘭人一直在和日本進行貿易,因為澎湖之戰的失敗,在大明控製海域不得不按照大明皇家海軍製定的海上秩序行走,嚴重影響了荷蘭人的利益。
不僅荷蘭人,包括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歐洲列強在東北亞、東亞、南海海域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殖民強盜在亞洲掌控的香料貿易、殖民地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危機,他們的利益收到嚴重影響。
一旦香料貿易被切斷,西洋人沒有了香料,吃飯都會成大問題。
利益,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對,八國聯軍。八國聯軍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艦隊遠征我大明。目前正在裏斯本集結,並製定了瓜分大明的計劃。估計很快就將啟航。”
“另外,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在亞洲四處活動,遊說大明周邊各地的軍事力量,聯合進攻我大明。”
“據可靠情報,他們與緬甸阿那畢隆、暹羅大城王朝國王嵩貪、真臘王國國王哲塔、安南後黎朝權臣鄭梉、安南廣南主阮福源。”
勳貴經過整肅後,僅剩下的英國公張維賢、恭順侯吳汝胤、懷遠侯常胤緒、寧陽侯陳光裕、定遠侯鄧紹煜、誠意伯劉藎臣、平江伯陳啟嗣、彰武伯楊崇猷、惠安伯張慶臻、新城伯王昇、宣城伯衛時春、永寧伯王天瑞、博平伯郭振明一公四侯八伯堅定的支持服從朱由校。
朱由校為了這一刻謀劃了多年,進行了長期的布局,已經陸續剪除了大量的潛在叛亂勢力。
叛亂的藩王們身邊都有探子時刻的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他們的任何動靜都會很快的傳到朱由校的辦公桌上。
朱由校完全掌握著整個局勢的發展。
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革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朱由校自己在造自己的反。
皇帝是宗室勳貴、地主官僚階級的代表,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皇帝率領窮苦老百姓革自己的命,造自己的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聞所未聞。
朱由校深知,自己不這樣做,用不了多久,自下而上的農民起義將如火如荼,自己將國破家亡。
與其被人革命,還不如自己革命。
這是一場慘烈的階級鬥爭,是一場大明內部的階級大洗牌。注定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朱由校親自頒布討伐檄文,號召大明所有的農民、手工業者、工匠、商販等被剝削階級,緊密的團結在皇家衛隊、新錦衣衛、警察部隊為首的朝廷周圍,反抗宗室勳貴、地主官僚等剝削階級的剝削壓迫,保護自己的利益。
皇家衛隊、新錦衣衛、警察部隊組織群眾、發動群眾,進行一場人民戰爭。讓發動叛亂的宗室勳貴、地主官僚等剝削階級,陷入一場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皇家衛隊宣布全國戒嚴。
在皇家衛隊總參謀部的統一部署下,各軍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包圍叛軍所在地區。
護國軍還未出動,就被大軍包圍了起來。
開玩笑,謀劃了這麽久,還讓這些人得逞,完全是有損重生者的英名。
朱盛浗早就是東廠的密探,楚王的一舉一動都被朱由校掌握著。
還有那些入股中華環球集團的士紳都被東廠、國安部、公安部收買,各地叛亂分子的一舉一動都被實時掌控。
時機成熟,該跳出來的基本都出來了,是時候清場收網咯。
叛軍所在地被圍得水泄不通,猶如甕中之鱉,就看各軍區怎麽吃而已。
各軍區根據具體情況自行製定清剿計劃,一個原則,凡是負隅頑抗的,一律格殺勿論。
大明各地的騷亂由轄區的軍警立即實施鎮壓,恢複老百姓的正常生活生產。停工停產停市這麽久,對大明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搞得各地的老百姓天怒人怨,老百姓必將全麵配合實施鎮壓。
借此機會整頓宗教、邪教,建立大明宗教新秩序。
因為與西洋人撕破了臉,大明對宗教進行嚴格管控。全麵推廣中華佛教和中華道教。
冊封憨禪師為護國大禪師,擔任第一任教主。
統領大明全國的所有佛教寺廟,整合改組漢傳佛教各宗派,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宣傳、規模化正規化集團化,將中華佛教做大做強。
然後走出大明,走向世界,普渡全世界受苦受難的人們。
冊封伍真人為護國大法師,擔任第一任教主。
統領大明全國的所有道教道觀,整合改組道教各宗派,像佛教一樣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人民信仰的宗教。
……
紫禁城建極殿。
“報告校長!”
錦衣衛國安部部長孫忠國匆匆來到朱由校辦公室。
“忠國來呐,過來坐。冰玉泡茶!”朱由校看了一眼孫忠國熱情的招唿了一聲,又低頭修改手中的材料。
最近幾個月,朱由校可是忙得要死。當一個中興的皇帝,真tmd的累。
“謝謝校長。”
“謝謝冰玉姐!”王冰玉很快端來泡好的茶。
……
“校長!”孫忠國等在一旁,待朱由校忙完後匯報道。
“據特務第9隊的確切情報,荷蘭人聯合了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法蘭西、奧地利、德意誌、奧斯曼,組成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朱由校重複了一遍,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八國聯軍不是兩百年後的事情嗎?
殖民強盜亡我之心不死啊,這麽早就開始打大明的主意。大明與殖民強盜之間看來是不可能友好交流了,注定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大明周邊海域大量的島嶼被大明海軍宣示主權,並立上主權碑石,派兵長期駐守或定期巡邏。
大明各海上巡邏隊以及和四大艦隊全麵清剿盤踞在各島嶼的叛軍、海盜海匪、走私集團,控製的海域越來越大,越來越廣。海上交通運輸線越來越安全。
東北亞、東亞、南海海域到處是大明的商船和軍艦。
荷蘭人一直在和日本進行貿易,因為澎湖之戰的失敗,在大明控製海域不得不按照大明皇家海軍製定的海上秩序行走,嚴重影響了荷蘭人的利益。
不僅荷蘭人,包括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歐洲列強在東北亞、東亞、南海海域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殖民強盜在亞洲掌控的香料貿易、殖民地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危機,他們的利益收到嚴重影響。
一旦香料貿易被切斷,西洋人沒有了香料,吃飯都會成大問題。
利益,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對,八國聯軍。八國聯軍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艦隊遠征我大明。目前正在裏斯本集結,並製定了瓜分大明的計劃。估計很快就將啟航。”
“另外,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在亞洲四處活動,遊說大明周邊各地的軍事力量,聯合進攻我大明。”
“據可靠情報,他們與緬甸阿那畢隆、暹羅大城王朝國王嵩貪、真臘王國國王哲塔、安南後黎朝權臣鄭梉、安南廣南主阮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