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元年11月30日。


    大朝會。


    “臣彈劾內閣首輔方從哲......”


    “臣彈劾內閣大學士韓爌......”


    “臣彈劾內閣大學士劉一燝......”


    “臣彈劾鄭貴妃、西李......”


    “臣彈劾福王朱常洵......”


    大潮會一開始就像菜市場一樣熱鬧,朝堂上掀起紅丸案的高潮,彈劾方從哲、韓爌、劉一燝、鄭貴妃、西李、福王朱常洵、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潤、桂端王朱常瀛、王安、黃鈞庭、盧受、鄒義的奏折鋪天蓋地。


    朱由校坐在寶座上,一言不發,默默的看著這人人的表演,靜靜的聽了半個小時,文武百官的彈劾才結束。


    朱由校給了魏進忠一個暗示,魏進忠大聲的宣讀起來,“經過東廠仔細的查辦,鄭貴妃和西李密謀向泰昌皇帝進獻8名美女......”


    朱由校一改之前的態度,迎合百官的彈劾,安排魏進忠向大臣們宣讀了精心準備的紅丸大案審查材料,震驚百官。


    朱由校不按套路出牌,已經遠遠超出他們的計劃。百官彈劾目的是想套路皇帝,爭取功勞,名正言順排除異己,安排自己人上位,掌握更大的權力。


    “昭令免去內閣首輔方從哲、內閣大學士韓爌、內閣大學士劉一燝一切職務,居家配合紅丸大案審查。內閣大學士何宗彥代理內閣首輔。”魏進忠宣讀完紅丸大案審查材料,劉若愚立即宣布對內閣人事的調整任命。


    “任命袁可立、成基命、徐光啟、孫承宗入閣,協助何宗彥主持朝政。”


    文武百官聽到內閣三人被免除職務,一陣大喜,位置騰出來了。可還沒有高興多久,內閣已經安排了小皇帝的人接替。


    此舉無疑捅了馬蜂窩,朝堂立即又像菜市場一樣熱鬧起來。


    “皇上,袁可立、成基命、徐光啟、孫承宗入閣不符合祖製......”


    “皇上,臣彈劾袁可立......”


    “皇上,臣彈劾成基命......”


    “皇上,臣彈劾徐光啟......”


    “皇上,臣彈劾孫承宗......”


    一時間,20多人,人多勢眾,氣勢如虹,排山倒海的反駁起來。


    這些人一副浩然正氣、大義凜然,又憂國憂民、痛心疾首的樣子。這些人不去當演員拍戲,真tm是奧斯卡的巨大損失。


    “陛下,京城整肅,殺戮八千,有違天和......”


    “陛下,東廠栽贓陷害,殘害忠良......”


    “陛下,閹黨作亂,勿聽讒言,亂政誤國......”


    言官們逐漸向整肅內廷太監宮女、五城兵馬司、巡捕營、上直25衛、五軍都督府在京37衛、京師三大營、密雲鎮、昌平鎮方麵引導,明確批判小皇帝年幼不懂國事,亂政誤國。


    幕後的大佬們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沉默不語。心裏無比輕蔑的看著朱由校這個小皇帝,如何收場。乳臭未幹的小皇帝太嫩了,好好學學吧。


    朱由校裝著很認真的冷眼旁聽,等這些人批判了近半個小時,才安靜下來後。


    “給事中陳胤叢收受2000銀元賄賂,幫助商人劉畝強賣良田,逼死......”魏進忠再次站了出來大聲的宣讀道。


    “給事中朱欽相強搶一對母女......”


    “給事中周士樸為奪鄰居祖產,逼死鄰居......”


    “給事中明時舉......”


    “給事中韓繼思......”


    “禦史陸世科......”


    “禦史賈毓祥......”


    魏進忠按照剛才鼓噪的言官們的名單,一一講述起他們的違法犯罪事實,講完一個,東廠帶走一個,跳得最高、鬧得最歡的20多人全部被收押審查。讓幕後的大佬們目瞪口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況這些人沒有一個屁股是幹淨的。


    一個小時後,再無人跳出來反對。但又有了新狀況發生。


    “老臣餘啟元,年老體衰,懇請掛職還鄉,請陛下恩準!”77歲的鴻臚寺卿餘啟元站了出來,提出辭職。


    “老臣周嘉謨,體弱多病,懇請還鄉,請陛下恩準!”


    “老臣陳道亨,身體有疾,懇請還鄉,請陛下恩準!”


    “老臣姚思仁......”


    “老臣林學曾......”


    “老臣陳禹謨......”


    77歲的鴻臚寺卿餘啟元、74歲的吏部尚書周嘉謨、73歲的刑部右侍郎陳道亨、73歲的通政司通政使姚思仁、73歲的太常寺卿林學曾、72歲的刑部左侍郎陳禹謨、71歲的兵部尚書黃嘉善、71歲的禮部左侍郎孫如遊、70歲的刑部尚書黃克纘、69歲的兵部左侍郎張鶴鳴、68歲的光祿寺少卿林熙春、68歲的光祿寺寺丞須之彥、66歲的工部尚書王佐、66歲的兵部戎政尚書許弘綱、65歲的戶部尚書李汝華、65歲的大理寺寺丞房壯麗、62歲的國子監祭酒公鼐、61歲的工科左給事中蔡思充、60歲的都察院左都禦史張問達、60歲的吏部左侍郎包見捷、60歲的戶部總督倉場尚書王紀、59歲的吏部右侍郎盛以弘、58歲的工部右侍郎董漢儒等50多人辭職。


    大明兩百多年曆史第一次,前無古人,不知後麵有沒有來者。50多名朝中重臣直接撂攤子,以辭職威脅新皇帝。


    “眾愛卿,剛剛都還好好的,怎麽突然一下都生病了?朕給你們診斷一下,都是心病吧?”朱由校終於開口,“君前無戲言,你們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朝廷棟梁。朕給你們一分鍾的時間,再考慮考慮?”


    隨著朱由校金口一開,整個朝堂安靜得針落有聲。


    一分鍾後,無人收迴辭呈。就算有,也礙於麵子不好收迴。


    “好,既然眾愛卿堅持,念在諸位為國操勞多年,朕就遂了你們的心意吧。為了表彰諸位為國奉獻,朕當庭親筆賜予諸位一副字,讓諸位衣錦還鄉,榮歸故裏。朝廷派人禮送迴原籍,享受退休待遇,按照上崗時的餉銀標準的五成發放退休金,直至終老。”


    “謝陛下!”


    “謝陛下!”


    辭職的眾臣沒有想到小皇帝這麽爽快的就同意了,還賜匾表彰,發放退休金,真有心啦。小皇帝你還是太嫰咯,走就走吧,看我們走了,這朝堂怎麽辦,到時候,不答應我等的條件,我等是不會迴來的。


    “皇爺,文房四寶已經準備好!”魏進忠早已經讀懂了朱由校的心思,一臉諂媚的做好了準備。皇上如果寫一副“屍位素餐”“禍國殃民”“遺臭萬年”那可就好玩咯。


    朱由校揮毫而就,“清正廉明”四個大字躍然紙上。


    “清正廉明!”魏進忠大聲的念了出來。


    “清正廉明!”


    “小皇帝實誠,這幾個字帶迴家,光宗耀祖了,今日辭職也不遺憾咯!”辭職的眾人小聲的議論起來。


    “皇爺,好字!”魏進忠大膽的拍著馬屁,“隻是這清正廉明若是賜予了貪汙腐敗之人,可是有損皇爺的英名啦!”


    這瞌睡來了有枕頭,朱由校正愁如何操作呢,魏進忠不愧是九千九百歲,太tm懂事咯。


    “哎呀,魏公公提醒得是。”朱由校裝著恍然大悟,想了想說道:“這樣吧,魏進忠你帶諸位愛卿去辦理一個辭職手續,搞一個離任審查。經離任審查,凡是沒有問題的,就發放清正廉明的匾額!”


    “奴婢遵命!”魏進忠秒懂朱由校的意圖,“諸位大人跟咱家走吧!”


    辭職的諸位大臣聽到小皇帝和魏進忠的對話,麵如土灰,僅有極少數人心態穩定,大部分人慌得一逼。如果眼神能夠殺人,魏進忠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次,這該死的閹人在小皇帝麵前亂說啥呢。


    沒一會兒,辭職的大臣們便被魏進忠禮請出了朝堂,所有人被請到指定地點監視居住,由新錦衣衛監察部進行離任審查。


    朝堂經過兩輪折騰,這一下清靜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東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東大王並收藏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