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什麽勢力?”


    當李助提出這個問題時,竟然無人能答得上來。


    “主公,我們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這仗怎麽打?”


    堂上堂下一片沉默。


    一員大將出列:“主公、軍師,未將願意出戰,並問明對方是何方神聖。”


    請戰之人,正是五虎大將之首,杜壆。


    得到允許,拿了自己的丈八蛇矛,帶了一隊人馬要出城門,他見身後的軍士有二百餘人,揮手讓他們停下,點了一隊二十人,跟他出城門即可,人多了,別人以為我們去攻他們的二郎山,旗幟倒是多拿幾杆吧。


    出到城外,到了城外有二郎山的帳篷,杜壆下了馬,與那值班的軍士說,“這位軍士大哥,請問你家將軍呢?


    軍士道:“這位將軍是?”


    “在下是淮西王麾下杜壆。”


    “杜將軍要找我家將軍,所為何事。”


    “是按照你們大帥的要求,對戰呢?順利了解你們是什麽勢力。”


    “那好吧,不逗杜將軍了。”


    轉過身道:“五哥,杜將軍來向你挑戰了。”


    此時,杜壆才看清,旁邊有張軍床,一個少年正在睡覺,旁邊頭處掛著一把大刀。軍士叫了幾次,才轉醒,向五哥重複了話題。


    王五:“杜將軍想要挑戰我王五?”


    杜壆見到這個場景,一個名詞自然而然的在腦中出現:大刀王五。再看王五才十來歲的少年,長得十六、七歲的樣子,長的是粗壯,但是那個戰鬥不知道行不行,道:“正是,王將軍,還想知道貴派是那個幫派的?”


    “杜將軍,確定想知道?”


    “是的。”


    “那就拿出一千兩來吧。或留下二十匹馬匹來也行。”


    “王將軍是在難為未將了。”


    “杜將軍有誌氣,那等著我們的製裁吧。聽好了,告知你家主公,我們是史家莊的人。杜將軍不是我的對手,你們走吧。”


    “好,王將軍,我們告辭,後會有期。”


    晚上,王經天又帶隊把王慶的一百戰馬殺了,包括二百軍士。


    第二天,杜壆又帶領二十名軍士出來,到了二郎山的帳營前,道:“王五將軍,請出來一戰。”


    這時又一位少年,手提一杆鐵槍緩緩走出來。


    杜壆見走出的少年,十三、四歲的樣子,沒有王五長得壯實,但臉色帥氣且堅毅。


    這少年彬彬有禮道:“這位是杜將軍吧?找我五弟所為何事?”


    “我要與他決鬥。”


    “杜將軍是因為昨晚,你們被殺了一百戰馬,二百軍士吧?我們早說了,如果不達到我們的要求,是要受到製裁的,不要以為我們做不到,說空話。”


    那你們不如殺了我們,我們能受這樣的侮辱嗎?”


    “我們殺你們幹什麽?我們不殺人。殺了你們,對我們有什麽好處?


    你不是我五弟的對手,他隻是不喜馬戰罷了,放杜將軍一條生路。


    杜將軍如果不服,便來戰吧,但是,杜將將軍定不敵我三合。”


    “你們史家莊都是欺人太堪之輩,上馬來戰。”


    王蒙上得馬來,道:“史家莊王蒙向杜壆前輩請教。”衝向杜壆,兩馬交替,杜壆一矛刺來,王蒙用玄鐵槍格開,見杜壆這一矛,隱含十二個變化,不多理會,策馬向前逃去,見杜壆追來,一個迴馬槍,槍尖顛出十八個槍花,把杜壆的變化多出六個,已封死杜壆的出路,杜壆已經沒時間想破解之法,王蒙的槍頭已刺到麵門,雙手下意識的抬槍杆向上格擋,王蒙把槍一個掄拍,把杜壆拍下馬去,自己穩穩座上杜壆的馬背上,槍尖指著杜壆,道:“杜將軍,三個迴合,你輸了。”


    杜壆緩緩站起來道:“未將認栽,你們史家莊少年英雄,人才輩出。”


    “我們也有許多像杜將軍這樣的將軍,隻不過你們不去了解我們而已。在不明情況的情況下,起義,注定失敗。


    因為,你們要成功,必須跨過我們史家莊才成,這是你們的一個坎,迴去好好想想吧。”


    杜壆迴去匯報,說是史家莊的人馬,並要求主公、軍師商討出一個妥善的良策,來救淮西。


    其實,杜壆隱藏的意思是向史家莊投誠的意思。


    其實,王慶手下臣子,李助、酆泰(後改名為:周泰)、袁朗、滕戡、縻勝、柳元、賀吉、潘忠等是聽得出的。


    王慶也不是蠢人,剛要細想,這時段三娘帶著她弟弟段五郎進來,就大聲叫嚷。


    這幾天,段三娘去了黃山上香祈福,想要個兒子。王慶讓小舅子段五郎帶五百軍騎同去,這時可是迴來了,大喊大叫的,道:“什麽史家莊的,不就是一個紈絝做的莊主嗎?如果在我們淮西,早把史家莊碾壓成渣了。是誰給他們的膽,一天殺我百人,兩天殺二百,這麽個著,軟刀子殺人!


    不管是誰給的膽子,五郎,今晚給我上尖刀營,把那幾十個史家莊的人捉來,千刀萬剮,明天老娘親帶十萬大軍,去華州踏平史家莊。”


    這一番話,確實能讓眾人熱血沸騰,豪氣幹雲。


    杜壆的心去在滴血,別人已放我們一馬,沒動過我們的軍資及糧草一分一毫呢。


    他開始也想過這幫人不知兵,後來知道他們是史家莊的人的時候,才結合所知信息想了一遍,是他們已經給我們留下很大的餘地。


    去梁山救欒廷玉,才兩個人,不,應該隻是一個人。隻因梁山觸動了他們的底線,才一把火燒掉了梁山的糧倉,軍火庫都沒有燒,留梁山一條生路。迫得梁山眾好漢去攻打高唐州劫糧。


    再有,他們軟刀子殺的是淮西軍,留下的糧食,還是讓這一地方不會因缺糧而釀成慘禍,真是功得無量呢。


    王慶認許了段三娘的作戰方案。


    當晚,五百尖刀營敢死隊上攻二郎山。


    五百尖刀營訓練有素,專走險地。當上到三分之一的路程,還沒見到史家莊的人,眾人覺得奇怪,怎麽史家莊的人手不在險溢中布上人手?這樣,我們就完了。


    此時,領隊的道:“這正常啊,你們不想想,他們有多少人?


    1三百軍士,


    2主力不足三十人,


    3二郎山山匪留下的老弱病殘不足五十。


    滿打滿算,不足四百人,他們盜走我們五千戰馬,怎麽運迴史家莊?他們死一個軍士,難度就大一分啊。當我們上到山後,也用放火,把戰馬嚇它亂跑,我們就有機可乘了。


    按照原計策,尖刀營又爬了一段山路。


    突然,打前站的幾個尖刀營硬漢,噗噗噗的往地掉,並不時的發出驚恐的唿叫,領頭的揮揮手,二十名尖刀兵向上尋了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紋龍史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風並收藏九紋龍史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