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86章於禁問,檄文反噬!
竇娥冤之所以流傳甚久,自古以來一直流傳,不隻是在於其字數少。
更在於在極短的字數之中,竇娥冤中的起承轉折實在太多。
因此,在臨淄書坊刊印這一雜劇散曲子的時候,其簡化版的故事也開始被各方所知道。
而竇娥冤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
隻有一點。
那就是其中的誇張修辭。
六月飄雪。
在之前,誰腦海中能有如此畫麵?
而兗州,恰好在這隆冬之際,開始下雪,各處都是白皚皚一片。
當城中的人們對視一眼之後,看到身旁的雪花,就問道。
“不知兄長可知六月飄雪?”
“不是吧,你連六月飄雪這個故事都不知道?”
“六月飄雪,指的是冤屈啊。”
“羞與曹孟德等人為伍!”
“什麽,討焦檄文是假的?我不信。你們不能僅憑一個竇娥冤的故事,就來否定太守大人。”
在有心人的渲染之下,很快,竇娥冤在周邊城池被人盡知。
一個無力迴天的冤屈形象,很快在人們心中佇立起來。
當人們看到下雪,想到竇娥這個故事之後,便下意識的想到了檄文,想到了即將開始的戰事。
想到了焦傑。
焦傑究竟有多冤屈,才會創造出如此故事?
此刻的焦傑開始與麾下整頓好兵馬,準備迎接與曹操之戰。
說老實話,焦傑怕曹操嗎?
怕。
曹操是中原的霸主。
但那是未來的事情。
曹操在曆史上真正的翻身是成為兗州牧之後,但那已經是在曹操拿下陳留之後,與當前的距離,還有幾年。
等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曹操擁有了金身。
但在之前,曹操所有的,不過是政治名聲和資本。
獻刀的紅利,曹操吃了很久。
但在東郡時,陳宮最終因為覺得與曹操並非誌同道合之人,將曹操麾下東郡獻給呂布,並跟著呂布離開,成為呂布的帳前第一幕僚。
這一次背刺,幾乎將曹操打的一蹶不振。
之後曹操才納入了幾名大才,最終成為曹操的左膀右臂,幫助曹操站穩腳跟,全數掌控了兗州。
這其中,鮑信居功甚偉。
正是因為鮑信作為濟北相的擁立,才使得王朗等人都開始傾向於曹操,最終在劉岱死後,被曹操拿下陳留。
雖然鮑信最後死了。
為救曹操而死。
但誰知道呢?鮑信死後,陳宮獻城,一切軌跡都是如此奇妙。
但在這個時代,鮑信已死。
流言已出。
曹操沒有辦法。
隻能出兵來正視角,讓人知道他並非貪權之人。
主動要拿下兗州成為兗州牧的野心是對的,但是在沒有人擁立的情況下,他主動提出,還被廣而告之,尤其是劉岱屍骨未寒,甚至還有兩個孩子,正常來說,這兗州牧,也輪不到曹操。
這個名聲不好聽。
他是治世之能臣,但不是貪權之惡狼。
是焦傑逼得他不得不如此做。
打焦傑,也是如此。
焦傑的行為,已經讓誌在拿下兗州的曹操,不可容忍。
這是勢必會到來的一場戰爭。
而曹操,無懼!
不與焦傑相爭,他在未來,便無法坐穩兗州,即便拿下陳留郡,他也坐不安穩。
焦傑,也正是因為如今的曹操,立足未穩,才敢如此做。
他和曹操是同一類人。
甚至說,他比曹操,眼光更毒辣,視線更超前。
目前的曹操,畢竟還是漢臣。
但焦傑不是,焦傑很清楚,以曹操之能力,如果拿下兗州,加上兗州的潁川書院有才之人的輔佐。
以曹操之雄心壯誌及能力。
他是比袁紹更為令人心寒的對手。
他會讓自己在青州,難以向西寸進!
焦傑怕。
他怕這一天會發生,所以他決定主動出擊。
主動扼住曹操兗州的喉嚨。
焦傑做到了。
所以惡了曹操!
那就唯戰而已!
……
竇娥冤的流傳,讓檄文的威力有些減弱。
此時,一個重要的見證人,站在了焦傑的身邊。
如今的濟北軍主帥於禁。
他聲稱是焦傑幫助濟北拿下了徐和軍,而徐和,也正是被他親手所殺。
至於鮑信,乃是徐和麾下所派殺手所殺死。
所用計策是詐降,通過幾名將領傳遞徐和的奔逃消息,聲稱徐和想要向北突圍匯合黑山軍。
從而騙得鮑信信任,就在營帳之中,為首之人用匕首刺破國相大人的喉嚨。
這一事情,鮑信麾下親衛將領均可作證。
雖然為首之人未被所殺,但他們抓住了徐和麾下的數百兵馬,這些兵馬被濟北軍進行了嚴刑拷打,確認的確是徐和麾下黃巾,檄文所述,實乃戲耍天下人。
於禁還通過校察司送來的消息,五問於曹操。
第一,為何劉刺史被殺之際,曹操並未立即動兵前來為劉刺史報仇?
第二,為何夏侯惇將軍駐兵於濟北百裏,卻未曾動兵向前援助濟北?
第三,為何曹太守生成鮑信乃其摯友,得知鮑信身死,未來吊唁,未來報仇?
第四,為何檄文中一樁樁一件件,似乎自己親眼所見,卻沒有為誅殺兗州黃巾,出一份力?
第五,曹孟德,你是否真如兗州各處流言一般,想要作壁上觀,從而拿下這兗州?
於禁五問。
振聾發聵!
一時間,兗州真正的亂成了一鍋粥。
曹操的檄文,雖然讓一部分人所認同,但也有一些人,開始質疑曹操的目的。
至於後來曹操麾下再詢問於禁何人之後,整個濟北軍麾下將領已經形成一團,聲稱於禁乃是鮑正鮑將軍親自委任之主將,擁有虎符,並且已經呈表入朝廷,希望朝廷準許。
再用一句,難道曹使君,連濟北國之事也要伸手來管嗎?
堵得百口莫辯。
曹孟德之檄文有多猛烈。
後果反噬就有多嚴重。
但輿論戰隻是手段,在曹操頒布檄文的不久,他就已經大兵盡起,到了泰山郡相隔不遠之處。
此戰,已無可避免。
無論檄文真實性與否。
無論五問曹操如何迴答。
重要的,仍舊要在輸贏上。
而於禁五問,也讓曹操知道了,如今的濟北,是偏向焦傑的。
是敵非友。
這就夠了。
大雪停滯了雙方的進攻。
大雪一連下了三日。
第四日,雪停。
夏侯惇收到了曹操的軍令。
曹操此刻距離夏侯惇,十餘裏。
軍令言簡意賅。
大雪封城,責令夏侯惇作為先鋒,率五千兵馬。
攻城,
攻泰山郡。
寒冬,也要打!
竇娥冤之所以流傳甚久,自古以來一直流傳,不隻是在於其字數少。
更在於在極短的字數之中,竇娥冤中的起承轉折實在太多。
因此,在臨淄書坊刊印這一雜劇散曲子的時候,其簡化版的故事也開始被各方所知道。
而竇娥冤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
隻有一點。
那就是其中的誇張修辭。
六月飄雪。
在之前,誰腦海中能有如此畫麵?
而兗州,恰好在這隆冬之際,開始下雪,各處都是白皚皚一片。
當城中的人們對視一眼之後,看到身旁的雪花,就問道。
“不知兄長可知六月飄雪?”
“不是吧,你連六月飄雪這個故事都不知道?”
“六月飄雪,指的是冤屈啊。”
“羞與曹孟德等人為伍!”
“什麽,討焦檄文是假的?我不信。你們不能僅憑一個竇娥冤的故事,就來否定太守大人。”
在有心人的渲染之下,很快,竇娥冤在周邊城池被人盡知。
一個無力迴天的冤屈形象,很快在人們心中佇立起來。
當人們看到下雪,想到竇娥這個故事之後,便下意識的想到了檄文,想到了即將開始的戰事。
想到了焦傑。
焦傑究竟有多冤屈,才會創造出如此故事?
此刻的焦傑開始與麾下整頓好兵馬,準備迎接與曹操之戰。
說老實話,焦傑怕曹操嗎?
怕。
曹操是中原的霸主。
但那是未來的事情。
曹操在曆史上真正的翻身是成為兗州牧之後,但那已經是在曹操拿下陳留之後,與當前的距離,還有幾年。
等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曹操擁有了金身。
但在之前,曹操所有的,不過是政治名聲和資本。
獻刀的紅利,曹操吃了很久。
但在東郡時,陳宮最終因為覺得與曹操並非誌同道合之人,將曹操麾下東郡獻給呂布,並跟著呂布離開,成為呂布的帳前第一幕僚。
這一次背刺,幾乎將曹操打的一蹶不振。
之後曹操才納入了幾名大才,最終成為曹操的左膀右臂,幫助曹操站穩腳跟,全數掌控了兗州。
這其中,鮑信居功甚偉。
正是因為鮑信作為濟北相的擁立,才使得王朗等人都開始傾向於曹操,最終在劉岱死後,被曹操拿下陳留。
雖然鮑信最後死了。
為救曹操而死。
但誰知道呢?鮑信死後,陳宮獻城,一切軌跡都是如此奇妙。
但在這個時代,鮑信已死。
流言已出。
曹操沒有辦法。
隻能出兵來正視角,讓人知道他並非貪權之人。
主動要拿下兗州成為兗州牧的野心是對的,但是在沒有人擁立的情況下,他主動提出,還被廣而告之,尤其是劉岱屍骨未寒,甚至還有兩個孩子,正常來說,這兗州牧,也輪不到曹操。
這個名聲不好聽。
他是治世之能臣,但不是貪權之惡狼。
是焦傑逼得他不得不如此做。
打焦傑,也是如此。
焦傑的行為,已經讓誌在拿下兗州的曹操,不可容忍。
這是勢必會到來的一場戰爭。
而曹操,無懼!
不與焦傑相爭,他在未來,便無法坐穩兗州,即便拿下陳留郡,他也坐不安穩。
焦傑,也正是因為如今的曹操,立足未穩,才敢如此做。
他和曹操是同一類人。
甚至說,他比曹操,眼光更毒辣,視線更超前。
目前的曹操,畢竟還是漢臣。
但焦傑不是,焦傑很清楚,以曹操之能力,如果拿下兗州,加上兗州的潁川書院有才之人的輔佐。
以曹操之雄心壯誌及能力。
他是比袁紹更為令人心寒的對手。
他會讓自己在青州,難以向西寸進!
焦傑怕。
他怕這一天會發生,所以他決定主動出擊。
主動扼住曹操兗州的喉嚨。
焦傑做到了。
所以惡了曹操!
那就唯戰而已!
……
竇娥冤的流傳,讓檄文的威力有些減弱。
此時,一個重要的見證人,站在了焦傑的身邊。
如今的濟北軍主帥於禁。
他聲稱是焦傑幫助濟北拿下了徐和軍,而徐和,也正是被他親手所殺。
至於鮑信,乃是徐和麾下所派殺手所殺死。
所用計策是詐降,通過幾名將領傳遞徐和的奔逃消息,聲稱徐和想要向北突圍匯合黑山軍。
從而騙得鮑信信任,就在營帳之中,為首之人用匕首刺破國相大人的喉嚨。
這一事情,鮑信麾下親衛將領均可作證。
雖然為首之人未被所殺,但他們抓住了徐和麾下的數百兵馬,這些兵馬被濟北軍進行了嚴刑拷打,確認的確是徐和麾下黃巾,檄文所述,實乃戲耍天下人。
於禁還通過校察司送來的消息,五問於曹操。
第一,為何劉刺史被殺之際,曹操並未立即動兵前來為劉刺史報仇?
第二,為何夏侯惇將軍駐兵於濟北百裏,卻未曾動兵向前援助濟北?
第三,為何曹太守生成鮑信乃其摯友,得知鮑信身死,未來吊唁,未來報仇?
第四,為何檄文中一樁樁一件件,似乎自己親眼所見,卻沒有為誅殺兗州黃巾,出一份力?
第五,曹孟德,你是否真如兗州各處流言一般,想要作壁上觀,從而拿下這兗州?
於禁五問。
振聾發聵!
一時間,兗州真正的亂成了一鍋粥。
曹操的檄文,雖然讓一部分人所認同,但也有一些人,開始質疑曹操的目的。
至於後來曹操麾下再詢問於禁何人之後,整個濟北軍麾下將領已經形成一團,聲稱於禁乃是鮑正鮑將軍親自委任之主將,擁有虎符,並且已經呈表入朝廷,希望朝廷準許。
再用一句,難道曹使君,連濟北國之事也要伸手來管嗎?
堵得百口莫辯。
曹孟德之檄文有多猛烈。
後果反噬就有多嚴重。
但輿論戰隻是手段,在曹操頒布檄文的不久,他就已經大兵盡起,到了泰山郡相隔不遠之處。
此戰,已無可避免。
無論檄文真實性與否。
無論五問曹操如何迴答。
重要的,仍舊要在輸贏上。
而於禁五問,也讓曹操知道了,如今的濟北,是偏向焦傑的。
是敵非友。
這就夠了。
大雪停滯了雙方的進攻。
大雪一連下了三日。
第四日,雪停。
夏侯惇收到了曹操的軍令。
曹操此刻距離夏侯惇,十餘裏。
軍令言簡意賅。
大雪封城,責令夏侯惇作為先鋒,率五千兵馬。
攻城,
攻泰山郡。
寒冬,也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