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82章泰山郡,無人可過!
徐和,被於禁斬殺!
畢竟是曾經統禦十餘萬黃巾兵馬的一方渠帥,在這兗州穀間,隻是幾個來迴,就被於禁偶然間梟首掛在腰間。
若非徐和想緊緊的攥住手中這些兵馬,或許他已然逃出圍困。
但如今,他隻剩一顆頭顱。
甚至連屍體,都完全搜尋不到了。
黃巾賊逃的逃,散的散,降的降。
於禁將麾下兵馬召集起來,手中捏著徐和的首級。
眾人進入營帳之中。
於禁麵容淡然,看向眾人道:“諸位,我許諾之事,已然做到!”
一顆頭顱被於禁擲在地上,滴溜溜的滾了兩圈,正巧落在進來的幾員將領腳邊。
進來的將領瞳孔一縮。
定睛看去,發現此人乃是徐和。
“多謝……於將軍,為國相大人手刃此賊!”
他們拱手朝著於禁行禮。
此前,於禁拿著虎符,讓他們心中有些不甘心,此刻,徐和在於禁的統領和安排之下被斬殺,而且還是死在了於禁自己手裏,讓他們心中的不甘稍微輕鬆了些。
至此,他們對於於禁的觀感,上升了些。
“無須如此。”於禁朝著眾人說道,“徐和賊子,殺國相大人,又殺鮑將軍,也是我之仇敵,雖然殺掉此賊,但是濟北軍傷亡也有上千人,這些兄弟性命,禁無力償還,隻恨死去之人並非禁自己!”
於禁麵容悲切,觸動麾下將士心房。
“生死有命。於將軍不用太過悲傷。”
“我欲將開放濟北撫恤金製度,為死去兄弟發放撫恤,你等以為如何?”於禁開口問道。
“製度是有的。”
“我想多給點。”
“不知……於將軍,準備給多少?”
“我之前聽聞青州軍陣亡兄弟,撫恤金可供陣亡兄弟家人用十年之久,甚至於家人還有當地官府進行統計造冊,從而讓上陣兄弟心安,我想或許可以借鑒。”
“這……”有將領心中意動。
他們都是在戰陣之上搏殺之人,於禁想給他們更多福利,他們自然願意,隻是,實際上不允許。
“於將軍或許不止,濟北國沒有如此多的撫恤金,麾下兄弟還需要吃軍餉才能作戰,此次傷亡兄弟千餘人,若是如此,隻怕濟北國是吃不消的。”
“真若不夠,我便帶你們加入青州軍,這些撫恤金由青州軍出資。”
於禁沉吟了一下,假裝豁然開朗說道。
下麵的將士能混到如今地步,誰不是個妙人兒?
聽聞於禁此言,眾人心中大都有一杆秤,隻是沒有人點破。
“於將軍如此確信,青州軍會出這筆錢?”
“我不確定,但可以試試。”於禁表情平靜。
麾下將領對視一眼,互相從目光中露出一絲喜意。
如果真的能投身青州兵,他們倒是不抗拒。
在濟北國,他們聽到身邊最為震驚之事,就是焦傑的崛起,青州兵的崛起。
再多一個,就是東郡太守曹操和冀州牧袁紹。
不過袁紹眼高於頂,冀州當地糧足兵強,加上當地鮑信比較親近曹操,他們心中哪怕有些念頭,也沒有任何可行的操作。
至於曹操,他們確實想過。
不過鮑信已死,他們之中,誰又能跟曹操能直接溝通對話呢。
畢竟濟北軍中的高級將領,幾乎被於禁殺了個幹淨。
那於禁既然選擇了青州。
一切也大概能說得清了。
青州焦傑之名,如今在諸多將領的耳中,如雷貫耳。
一年時間,平定四部黃巾。
豫州陳到,東郡潘璋,高密管亥,甚至於最近才隱隱傳出來的,聲稱是焦傑麾下第一戰將的黃忠黃漢升,幾乎都是寒門子弟。
這對於他們這些將領,更容易接納。
雖然焦傑不太容易被世族接納,但是青州的世族,已經安插了不少職位在軍中,隻是還沒有一人能夠掌握一軍。
這是因為青州世族已然被黃巾幾乎殺沒了。
但這對於其他人,都是機會。
焦傑用人,不拘一格。
幾名將領下定決心,再度朝著於禁拱手道。
“願追隨於將軍。”
事已至此,總要選個邊來站。
青州兵福利好,還最便捷,於禁仿佛還能說得上話,何樂而不為呢。
……
數日以來。
焦傑一直在安排麾下防範泰山郡的戰事。
管亥是遺留下來對付黃巾賊的。
而陳到也在泰山郡和管亥兵馬之間,準備隨時進行支援。
其餘人等,幾乎都已經更靠近潘璋麾下兵馬了。
潘璋自從進了泰山郡,與泰山郡守之間進行了親密的問候。
泰山郡守相當配合。
而潘璋,也很快的拿下了泰山郡的實際掌控權。
雖然焦傑早已跟潘璋下令,要求潘璋務必要重視泰山郡的防範,因為從一開始,焦傑就下定了主意,要實際掌控濟北國和泰山郡。
再加上校察司打探到了夏侯惇兵馬的蹤跡,焦傑要求潘璋再多注意一點,也是正常。
不過夏侯惇兵馬的動作,卻令焦傑麾下大軍進行了變化。
至少如今焦傑麾下的最強戰力,幾乎所集中位置,都更靠近夏侯惇兵馬。
泰山郡,潘璋眯著眼睛,看著校察司給自己送來的消息,目光頓時瞪大,他的雙目悠長而深遠。
“夏侯惇來了!”
他出聲說道。
下一刻,潘璋握起了手中長刀。
“我等你好久了!”
……
城頭。
潘璋佇立於城牆之上。
城外,夏侯惇佇立在馬上,他身軀挺拔,朝上望去。
“潘將軍,我等想借道泰山,從而幫助濟北軍去清理兗州黃巾,還望潘將軍行個方便。”
夏侯惇雙目微眯,開門見山。
泰山郡,他知道已經被青州所拿下,因此完全沒有客套。
因為他也很清楚,自己要借道。
潘璋不見得會借給自己。
“閣下何人?”
“東郡太守麾下,夏侯惇。”夏侯惇麵色如常。
潘璋道:“不知何人,恕我不能開放城門。”
這話,其實有些羞辱意味了。
但夏侯惇顯然沒在意,道:“潘將軍來自東郡,卻不知獻刀之太守,真是令某不知說些什麽。”
潘璋完全沒有顧及夏侯惇的諷刺,輕聲道:“我不管你是東郡太守,還是西郡太守,此處乃是泰山郡,若無朝廷調令,或者我主手令……”
潘璋聲音拉長道。
“泰山郡,無人可過!”
徐和,被於禁斬殺!
畢竟是曾經統禦十餘萬黃巾兵馬的一方渠帥,在這兗州穀間,隻是幾個來迴,就被於禁偶然間梟首掛在腰間。
若非徐和想緊緊的攥住手中這些兵馬,或許他已然逃出圍困。
但如今,他隻剩一顆頭顱。
甚至連屍體,都完全搜尋不到了。
黃巾賊逃的逃,散的散,降的降。
於禁將麾下兵馬召集起來,手中捏著徐和的首級。
眾人進入營帳之中。
於禁麵容淡然,看向眾人道:“諸位,我許諾之事,已然做到!”
一顆頭顱被於禁擲在地上,滴溜溜的滾了兩圈,正巧落在進來的幾員將領腳邊。
進來的將領瞳孔一縮。
定睛看去,發現此人乃是徐和。
“多謝……於將軍,為國相大人手刃此賊!”
他們拱手朝著於禁行禮。
此前,於禁拿著虎符,讓他們心中有些不甘心,此刻,徐和在於禁的統領和安排之下被斬殺,而且還是死在了於禁自己手裏,讓他們心中的不甘稍微輕鬆了些。
至此,他們對於於禁的觀感,上升了些。
“無須如此。”於禁朝著眾人說道,“徐和賊子,殺國相大人,又殺鮑將軍,也是我之仇敵,雖然殺掉此賊,但是濟北軍傷亡也有上千人,這些兄弟性命,禁無力償還,隻恨死去之人並非禁自己!”
於禁麵容悲切,觸動麾下將士心房。
“生死有命。於將軍不用太過悲傷。”
“我欲將開放濟北撫恤金製度,為死去兄弟發放撫恤,你等以為如何?”於禁開口問道。
“製度是有的。”
“我想多給點。”
“不知……於將軍,準備給多少?”
“我之前聽聞青州軍陣亡兄弟,撫恤金可供陣亡兄弟家人用十年之久,甚至於家人還有當地官府進行統計造冊,從而讓上陣兄弟心安,我想或許可以借鑒。”
“這……”有將領心中意動。
他們都是在戰陣之上搏殺之人,於禁想給他們更多福利,他們自然願意,隻是,實際上不允許。
“於將軍或許不止,濟北國沒有如此多的撫恤金,麾下兄弟還需要吃軍餉才能作戰,此次傷亡兄弟千餘人,若是如此,隻怕濟北國是吃不消的。”
“真若不夠,我便帶你們加入青州軍,這些撫恤金由青州軍出資。”
於禁沉吟了一下,假裝豁然開朗說道。
下麵的將士能混到如今地步,誰不是個妙人兒?
聽聞於禁此言,眾人心中大都有一杆秤,隻是沒有人點破。
“於將軍如此確信,青州軍會出這筆錢?”
“我不確定,但可以試試。”於禁表情平靜。
麾下將領對視一眼,互相從目光中露出一絲喜意。
如果真的能投身青州兵,他們倒是不抗拒。
在濟北國,他們聽到身邊最為震驚之事,就是焦傑的崛起,青州兵的崛起。
再多一個,就是東郡太守曹操和冀州牧袁紹。
不過袁紹眼高於頂,冀州當地糧足兵強,加上當地鮑信比較親近曹操,他們心中哪怕有些念頭,也沒有任何可行的操作。
至於曹操,他們確實想過。
不過鮑信已死,他們之中,誰又能跟曹操能直接溝通對話呢。
畢竟濟北軍中的高級將領,幾乎被於禁殺了個幹淨。
那於禁既然選擇了青州。
一切也大概能說得清了。
青州焦傑之名,如今在諸多將領的耳中,如雷貫耳。
一年時間,平定四部黃巾。
豫州陳到,東郡潘璋,高密管亥,甚至於最近才隱隱傳出來的,聲稱是焦傑麾下第一戰將的黃忠黃漢升,幾乎都是寒門子弟。
這對於他們這些將領,更容易接納。
雖然焦傑不太容易被世族接納,但是青州的世族,已經安插了不少職位在軍中,隻是還沒有一人能夠掌握一軍。
這是因為青州世族已然被黃巾幾乎殺沒了。
但這對於其他人,都是機會。
焦傑用人,不拘一格。
幾名將領下定決心,再度朝著於禁拱手道。
“願追隨於將軍。”
事已至此,總要選個邊來站。
青州兵福利好,還最便捷,於禁仿佛還能說得上話,何樂而不為呢。
……
數日以來。
焦傑一直在安排麾下防範泰山郡的戰事。
管亥是遺留下來對付黃巾賊的。
而陳到也在泰山郡和管亥兵馬之間,準備隨時進行支援。
其餘人等,幾乎都已經更靠近潘璋麾下兵馬了。
潘璋自從進了泰山郡,與泰山郡守之間進行了親密的問候。
泰山郡守相當配合。
而潘璋,也很快的拿下了泰山郡的實際掌控權。
雖然焦傑早已跟潘璋下令,要求潘璋務必要重視泰山郡的防範,因為從一開始,焦傑就下定了主意,要實際掌控濟北國和泰山郡。
再加上校察司打探到了夏侯惇兵馬的蹤跡,焦傑要求潘璋再多注意一點,也是正常。
不過夏侯惇兵馬的動作,卻令焦傑麾下大軍進行了變化。
至少如今焦傑麾下的最強戰力,幾乎所集中位置,都更靠近夏侯惇兵馬。
泰山郡,潘璋眯著眼睛,看著校察司給自己送來的消息,目光頓時瞪大,他的雙目悠長而深遠。
“夏侯惇來了!”
他出聲說道。
下一刻,潘璋握起了手中長刀。
“我等你好久了!”
……
城頭。
潘璋佇立於城牆之上。
城外,夏侯惇佇立在馬上,他身軀挺拔,朝上望去。
“潘將軍,我等想借道泰山,從而幫助濟北軍去清理兗州黃巾,還望潘將軍行個方便。”
夏侯惇雙目微眯,開門見山。
泰山郡,他知道已經被青州所拿下,因此完全沒有客套。
因為他也很清楚,自己要借道。
潘璋不見得會借給自己。
“閣下何人?”
“東郡太守麾下,夏侯惇。”夏侯惇麵色如常。
潘璋道:“不知何人,恕我不能開放城門。”
這話,其實有些羞辱意味了。
但夏侯惇顯然沒在意,道:“潘將軍來自東郡,卻不知獻刀之太守,真是令某不知說些什麽。”
潘璋完全沒有顧及夏侯惇的諷刺,輕聲道:“我不管你是東郡太守,還是西郡太守,此處乃是泰山郡,若無朝廷調令,或者我主手令……”
潘璋聲音拉長道。
“泰山郡,無人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