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5章朝廷旨意,驅虎吞狼
汝南郡之中的一係列故事,焦傑自然一無所知。
袁術自然也不清楚,自己偶然間的一念之差,竟然會對之後的風風雨雨,帶來了不小的改變。
黃忠與秦淮,在南陽被扣留了半年之後,終於踏上了前往青州的路程。
而黃敘的癆病,也漸漸加劇。
但所幸,他能在青州得到救治,而焦傑,也會與黃忠近水樓台。
這些事情如果焦傑知道,那必然會非常興奮。
但現在,更抓住焦傑的眼球的是,朝廷的調令下來了。
長安朝廷敕封焦和為青州牧,從而使得焦和成為了這個時代權柄最大的諸侯之一。
這件事情其實也算被所有人所接受。
畢竟焦和之前就是青州刺史。
是整個青州的公認地行政最高長官。
令天下震動,尤其是青州以及渤海郡震動的事情的。
大漢長安朝廷,竟然讓焦和之子焦傑做渤海太守。
而原先的渤海太守袁紹,沒有其他任何職務的調任信息。
……
臨淄城。
縣治之中。
青州牧焦和麵色十分紅潤,他接受了自己成為青州牧的消息,聽著從朝廷天使傳過來的信息,當聽到自己的兒子要被封為渤海太守之後,焦和麵色忽然一變,道:“長安朝廷這是……”
焦和瞳孔微縮。
一旁的焦傑也是眉目微微凝起,道:“董卓還真是將我們焦氏,當做了柿子來捏。”
朱玄道:“驅虎吞狼。”
左承祖在焦和的身邊搖搖頭道:“雖說是驅虎吞狼之計,但是誰是虎,誰是狼,猶未可知。”
朱玄眉目頓時一滯,他忽然想到了什麽,道:“承祖的意思是?”
“此事並非簡單的驅虎吞狼之計,明麵上來看,董卓是想讓主公,讓焦氏作為掣肘袁紹的一個屏障,但是實際上,或許他的心思還更加惡毒。”
焦和看向左承祖,焦傑卻想到了什麽。
“青州現在畢竟已經發展了半年之久,雖然之前被黃巾殺的血流成河,但現在百廢待興,也算欣欣向榮的向前發展,渤海郡與青州相鄰。明麵上來看,董卓計策是想讓主公作為渤海太守,與袁紹等人廝殺,從而爭奪渤海之權利,但董卓麾下並非都是些無智之輩,這計策,真能成功嗎?”
焦和搖搖頭。
袁紹雖然僅僅是個渤海太守,論地盤、職權絕對不如焦和高。
但是包括他焦和在內,天下諸侯,誰敢小覷袁紹?
“不能成功。”
焦傑攥緊了拳頭,一字一句道。
焦傑不可能在青州還未真正穩固的時候,就貿然開戰,開戰對象還是四世三公,關東聯盟盟主袁紹。
除非焦傑瘋了。
“那這計策,就一定不是那麽簡單了。本來讓主公任青州牧,就已經對青州示好了,但後麵的這條旨意,才是殺人之計。若是袁紹,將目光轉向青州,以四世三公之聲望,從渤海向南,過樂陵直直殺入青州,青州或許不一定會敗,但必然會一朝迴落,甚至於迴到去年景象。”
屆時,青州必然成為不毛之地。
若袁紹贏,青州焦氏除非投降,否則,必然要成為曆史。
但左承祖很清楚焦傑的脾性。
焦傑是永遠不會降服的。
那就隻有一個後果,打,而且還要打贏。
但是袁紹是那麽好打的嗎?
一旦戰事出現失利。
那青州所定的既定戰略,先發展,再圖後事的方略,必然一朝失敗。
青州焦氏的地位,也將一落千丈。
“董卓這計策,好毒啊。”
焦傑微微眯起眼睛,也幸虧左承祖一眼識破了這旨意的計策,否則所有人可能都會以為董卓這旨意是無趣的,隻是純白的當焦傑是個傻子耍。
但是實際上,他不但要耍焦傑,耍青州焦氏,還要給袁紹提點。
“袁紹,別老盯著我了,你身邊有的是人。好好地當你的關東盟主,讓我好好當我的長安權臣,不好嗎?”
這些話,雖然沒有說出口,但必然會成為橫亙在袁紹心頭上的一根刺。
焦氏都能成為青州牧。
而他袁紹的渤海太守,甚至還要被朝廷所剝奪。
哪怕效力不大,但是在如今還是大漢朝廷為尊的基準上,還是很惡心人的。
焦傑心情很不爽,這樣一來,他想躲,也躲不掉。
在真正控製局麵之前,焦傑不想與袁紹等人先行開戰,那對焦傑十分不利。
哪怕現如今青州聯盟已成,但是畢竟還都沒收到好處,更多的是被焦傑的兵力所震懾。
“你說,袁紹會怎麽做?”焦傑看向左承祖,他拿不定主意,原本準備盡快打擊東萊,但如今,至少青州西北部的防守兵力,需要做好了。
焦傑知道,就在今年年末,袁紹就要與冀州韓馥進行冀州的爭奪了,並且在年末之前,就要成為冀州的新主人。
成為存糧百萬之地的新主宰。
但焦傑依舊拿不準,袁紹是否會對青州產生想法。
“我不知道。”左承祖想了想,他想不透,這件事情,或許最終的情緒還是要看袁紹的心意。
“但主公,或許需要早做準備了。”
左承祖盯著焦傑和焦和,目光沉重。
打袁紹不是簡單的打黃巾,以青州目前體量,還有些艱巨。
而且,在東萊。
還有背刺。
……
在青州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袁紹也在渤海聽說了焦傑成為渤海太守的旨意。
帥帳之中,袁紹臉色漠然,似乎這一切對他並未造成任何影響。
審配邁步向前,朝著袁紹道:“主公,長安朝廷此計,是想讓主公和焦氏之間開戰吧。”
郭圖眉目淡然道:“即便開展又有何懼?青州焦氏,不過小事,現在如何兵不血刃的拿下冀州,才是重中之重。”
“區區小事,能拿下青州黃巾?郭圖,你休要如此自滿。”
審配當仁不讓,抓住把柄,對著郭圖開始輸出。
“夠了。”
袁紹冷漠的聲音傳了出來。
“荀諶現在在冀州,情況如何?”
“主公,根據荀諶迴信,目前冀州對於主公還未起疑心,而且也頗為尊重主公聲望。”
眼見袁紹主動岔開話題,郭圖立馬朝著袁紹道。
“公孫瓚呢?”
“還未迴信,但是按照公孫瓚的頭腦,或許早就想離開幽州,脫離劉虞單獨執掌冀州了。相信不會出太大差錯。”
“嗯。”
袁紹點了點頭,“那我就放心了,冀州之事辦妥。我才能與天下諸侯,一爭長短。”
袁紹忽然間睜開眼睛,眸光銳利。
“不過,我或許真的該正視一下這青州之主了。”
“焦和,焦傑?”
“原來也不隻是一個寫詩的啊。”
汝南郡之中的一係列故事,焦傑自然一無所知。
袁術自然也不清楚,自己偶然間的一念之差,竟然會對之後的風風雨雨,帶來了不小的改變。
黃忠與秦淮,在南陽被扣留了半年之後,終於踏上了前往青州的路程。
而黃敘的癆病,也漸漸加劇。
但所幸,他能在青州得到救治,而焦傑,也會與黃忠近水樓台。
這些事情如果焦傑知道,那必然會非常興奮。
但現在,更抓住焦傑的眼球的是,朝廷的調令下來了。
長安朝廷敕封焦和為青州牧,從而使得焦和成為了這個時代權柄最大的諸侯之一。
這件事情其實也算被所有人所接受。
畢竟焦和之前就是青州刺史。
是整個青州的公認地行政最高長官。
令天下震動,尤其是青州以及渤海郡震動的事情的。
大漢長安朝廷,竟然讓焦和之子焦傑做渤海太守。
而原先的渤海太守袁紹,沒有其他任何職務的調任信息。
……
臨淄城。
縣治之中。
青州牧焦和麵色十分紅潤,他接受了自己成為青州牧的消息,聽著從朝廷天使傳過來的信息,當聽到自己的兒子要被封為渤海太守之後,焦和麵色忽然一變,道:“長安朝廷這是……”
焦和瞳孔微縮。
一旁的焦傑也是眉目微微凝起,道:“董卓還真是將我們焦氏,當做了柿子來捏。”
朱玄道:“驅虎吞狼。”
左承祖在焦和的身邊搖搖頭道:“雖說是驅虎吞狼之計,但是誰是虎,誰是狼,猶未可知。”
朱玄眉目頓時一滯,他忽然想到了什麽,道:“承祖的意思是?”
“此事並非簡單的驅虎吞狼之計,明麵上來看,董卓是想讓主公,讓焦氏作為掣肘袁紹的一個屏障,但是實際上,或許他的心思還更加惡毒。”
焦和看向左承祖,焦傑卻想到了什麽。
“青州現在畢竟已經發展了半年之久,雖然之前被黃巾殺的血流成河,但現在百廢待興,也算欣欣向榮的向前發展,渤海郡與青州相鄰。明麵上來看,董卓計策是想讓主公作為渤海太守,與袁紹等人廝殺,從而爭奪渤海之權利,但董卓麾下並非都是些無智之輩,這計策,真能成功嗎?”
焦和搖搖頭。
袁紹雖然僅僅是個渤海太守,論地盤、職權絕對不如焦和高。
但是包括他焦和在內,天下諸侯,誰敢小覷袁紹?
“不能成功。”
焦傑攥緊了拳頭,一字一句道。
焦傑不可能在青州還未真正穩固的時候,就貿然開戰,開戰對象還是四世三公,關東聯盟盟主袁紹。
除非焦傑瘋了。
“那這計策,就一定不是那麽簡單了。本來讓主公任青州牧,就已經對青州示好了,但後麵的這條旨意,才是殺人之計。若是袁紹,將目光轉向青州,以四世三公之聲望,從渤海向南,過樂陵直直殺入青州,青州或許不一定會敗,但必然會一朝迴落,甚至於迴到去年景象。”
屆時,青州必然成為不毛之地。
若袁紹贏,青州焦氏除非投降,否則,必然要成為曆史。
但左承祖很清楚焦傑的脾性。
焦傑是永遠不會降服的。
那就隻有一個後果,打,而且還要打贏。
但是袁紹是那麽好打的嗎?
一旦戰事出現失利。
那青州所定的既定戰略,先發展,再圖後事的方略,必然一朝失敗。
青州焦氏的地位,也將一落千丈。
“董卓這計策,好毒啊。”
焦傑微微眯起眼睛,也幸虧左承祖一眼識破了這旨意的計策,否則所有人可能都會以為董卓這旨意是無趣的,隻是純白的當焦傑是個傻子耍。
但是實際上,他不但要耍焦傑,耍青州焦氏,還要給袁紹提點。
“袁紹,別老盯著我了,你身邊有的是人。好好地當你的關東盟主,讓我好好當我的長安權臣,不好嗎?”
這些話,雖然沒有說出口,但必然會成為橫亙在袁紹心頭上的一根刺。
焦氏都能成為青州牧。
而他袁紹的渤海太守,甚至還要被朝廷所剝奪。
哪怕效力不大,但是在如今還是大漢朝廷為尊的基準上,還是很惡心人的。
焦傑心情很不爽,這樣一來,他想躲,也躲不掉。
在真正控製局麵之前,焦傑不想與袁紹等人先行開戰,那對焦傑十分不利。
哪怕現如今青州聯盟已成,但是畢竟還都沒收到好處,更多的是被焦傑的兵力所震懾。
“你說,袁紹會怎麽做?”焦傑看向左承祖,他拿不定主意,原本準備盡快打擊東萊,但如今,至少青州西北部的防守兵力,需要做好了。
焦傑知道,就在今年年末,袁紹就要與冀州韓馥進行冀州的爭奪了,並且在年末之前,就要成為冀州的新主人。
成為存糧百萬之地的新主宰。
但焦傑依舊拿不準,袁紹是否會對青州產生想法。
“我不知道。”左承祖想了想,他想不透,這件事情,或許最終的情緒還是要看袁紹的心意。
“但主公,或許需要早做準備了。”
左承祖盯著焦傑和焦和,目光沉重。
打袁紹不是簡單的打黃巾,以青州目前體量,還有些艱巨。
而且,在東萊。
還有背刺。
……
在青州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袁紹也在渤海聽說了焦傑成為渤海太守的旨意。
帥帳之中,袁紹臉色漠然,似乎這一切對他並未造成任何影響。
審配邁步向前,朝著袁紹道:“主公,長安朝廷此計,是想讓主公和焦氏之間開戰吧。”
郭圖眉目淡然道:“即便開展又有何懼?青州焦氏,不過小事,現在如何兵不血刃的拿下冀州,才是重中之重。”
“區區小事,能拿下青州黃巾?郭圖,你休要如此自滿。”
審配當仁不讓,抓住把柄,對著郭圖開始輸出。
“夠了。”
袁紹冷漠的聲音傳了出來。
“荀諶現在在冀州,情況如何?”
“主公,根據荀諶迴信,目前冀州對於主公還未起疑心,而且也頗為尊重主公聲望。”
眼見袁紹主動岔開話題,郭圖立馬朝著袁紹道。
“公孫瓚呢?”
“還未迴信,但是按照公孫瓚的頭腦,或許早就想離開幽州,脫離劉虞單獨執掌冀州了。相信不會出太大差錯。”
“嗯。”
袁紹點了點頭,“那我就放心了,冀州之事辦妥。我才能與天下諸侯,一爭長短。”
袁紹忽然間睜開眼睛,眸光銳利。
“不過,我或許真的該正視一下這青州之主了。”
“焦和,焦傑?”
“原來也不隻是一個寫詩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