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戶科給事中岑用賓論劾無治,鄖陽都禦史陳誌先任巡按貪汙不職,並言禦史劉以節按應天,張科按浙江,各狥私納賄舉劾失實,通乞罷職。


    誌先革職,詔罷科、以節閑住,因敕都察院自後禦史差滿迴道,務嚴加考察以肅風紀。


    “老爺,這是張科張老爺給你的信。”


    這天,魏廣德迴府,從管家張吉手裏接過一封南方來信。


    “好。”


    魏廣德先迴後院,之後才又去了書房,拆開信封,看了起來。


    很快,魏廣德就搖頭歎息不止。


    無他,張科接到旨意,知道自己被罷免,感覺官場無趣,直接交了印信迴江西老家去了。


    反正頭上還頂著進士頭銜,官職被罷免,可出身並未革除,迴家依舊可以過著官老爺的生活。


    給魏廣德寫這封信,就是告訴他這件事兒,看樣子以後貌似是不想出山了。


    “妮瑪,這玻璃心。”


    魏廣德在心裏暗罵,不過人都沒迴京城,再罵別人也聽不到。


    有心想要寫信把張科叫迴來,可想到他剛遭受無妄之災,心裏還窩著火,還是等段時間火氣小下來,再給他寫信吧。


    魏廣德放棄馬上迴信的念頭,之前裕王府已經讓他和李芳,還有禮部尚書高拱分別向內閣首輔徐階施壓,讓他盡快結束江南的紛爭。


    張科,隻是被誤傷,想來他直接跑迴家去,極可能和生氣有關係,更可能還是對官場的兇險有了新的認識。


    隻能說現在魏廣德的名字,在官場上知名度有點高,隻要提到他就會讓人想到裕王府。


    而提到裕王府,以前官員們會想到的是高拱,而現在變成了他魏廣德。


    這也是江南紛爭,對方想要警示裕王府,居然選擇直接打擊魏廣德的同鄉。


    這個李遂,真特麽不是東西。


    魏廣德在心裏也是暗罵。


    不過不管怎麽說,通過這次事件,魏廣德也意識到江西的官員已經分裂,不再是鐵板一塊。


    以前嚴嵩當政之時,雖然江西官員有個別對他不感冒,如金達等人,但大多數人在遇事之事還是會向著嚴嵩說話。


    而在嚴嵩倒台後,江西官員居然會向自己老鄉揮起屠刀


    嘉靖四十五年正月大朝會,嘉靖皇帝依舊沒有露麵,隻是命成國公朱希忠代拜天子玄極寶殿,上不禦殿,百官具朝服詣皇極門行五拜三叩頭禮,仍上表稱賀,免宴,賜莭錢鈔。


    魏廣德仔細想了想,他入仕這麽多年來,貌似就沒參加過大朝會。


    能在朝會上看到嘉靖皇帝,也就是每三年一次的殿試,嘉靖皇帝會短短的漏一麵。


    或許,這也是因為大部分進士這一輩子隻有一次見到龍顏的機會。


    從十一月到正月,是禮部事務最繁忙的時候,有許多禮儀、祭祀活動要開展,雖然許多嘉靖皇帝會任命勳貴和大臣行禮,可執行工作都是禮部和太常寺去做。


    高拱在禮部的時日不短,麵對如此多的活動到是應付的遊刃有餘,畢竟都是按成例來做,隻需要分配好人手即可。


    雖然重複,可高拱還是樂此不疲,畢竟這就是禮部的功績,隻要每年這些禮儀活動做好了,禮部官員的評級都會得到上,對下麵的人來說隻是有希望升遷,而對他卻意味著有機會跨過那道門檻。


    嚴訥致仕已有三月,內閣在徐階、李春芳的主持下,雖然沒有出大的紕漏,可辦事效率這一塊還是有些影響的。


    最主要的還是,李春芳遇事有些猶豫不決,缺乏閣臣該有的魄力。


    高拱這段時間在禮部的工作非常認真,目的不言自明。


    “高大人,這是巡按江西禦史成守莭籍上原任大學士嚴嵩家藏敕諭詰命二十軸,敕命三軸禦製詩一軸,欽賜大道歌一軸,禦筆詩賦三道,禦筆珍藏二冊,冊副三冊,禦筆殄藏二封,聖諭五十六軸,聖諭一百七封,欽賜銀牙圖書各一麵。”


    陳以勤進了高拱的值房,把他剛清點後的文書報給高拱得知。


    “這個應該是送入內庫吧,一事不煩二主,既然江西那邊接洽是你盤點的,就由你和宮裏聯係,讓他們過來接收。”


    高拱看了眼江西繳迴的禦賜之物,好奇問道:“此次又押迴多少髒銀?”


    之前成守節上報的嚴府家財至今高拱還有印象,實在是超乎人想象。


    但是之後,輪到上繳入庫的時候,確實拖拖拉拉極不利索。


    “隻有區區二十萬兩,一起的還有南直隸羅龍文籍沒家產,不過和報上來的數字少了五萬兩。”


    陳以勤搖頭說道。


    “怎麽會差距如此之大?”


    高拱皺眉說道。


    幾百萬兩和幾十萬兩,懸殊如此驚人,容不得他不驚奇。


    “這誰知道。”


    陳以勤當然不知道內情,所以搖頭答道。


    雖然不知道答案,可高拱還是把此事記在心上。


    不經意間,一月就過去了。


    二月初一,魏廣德出門上值,到了校錄館後就投入到校書工作中,絲毫不知道此時通政使司已經亂了。


    通政司參議從麵前這個瘦削老頭手裏接過奏疏,隻是快速翻看一遍,差點失手把奏疏掉到地上。


    “我說這位大人。”


    “區區戶部雲南司主事海瑞。”


    那瘦削老頭向上官拱拱手道。


    “你這個,我就當今日沒看到,你快點拿迴去。”


    說話間,那參議就把手裏海瑞的奏疏遞還迴去。


    太多禁忌之詞了。


    如果說之前為正君道,明臣職,求天下萬世治安,還說得過去,後麵提到“二王不相見”是什麽鬼。


    這東西雖然大家私底下有說,可誰敢把他付諸紙上。


    指責皇帝修醮以求長生,一心求神仙,竭民膏脂,濫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


    任用嚴嵩奸黨


    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通政司參議也是好心,今天一早遇到第一個來交奏疏的人,周圍又無旁人,所以才要退迴他的奏疏,隻是沒想到自己遞過去,地方卻沒有什麽接。


    “我說海大人,你這奏疏要是真送上去,你知道後果嗎?”


    他本也是好心,對方是戶部主事,算是一個肥缺,有心結交一二,所以才會如此反複提醒。


    “瑞上疏時已備好棺材,訣別妻子,遣散僮仆,且已托人料理後事。”


    沒想到,麵前那老頭卻是如此迴答道。


    “你確定?”


    通政司參議還想再掙紮下,於是又一次提醒道,“你這奏疏,通篇指斥陛下,可知道後果。


    天子真要發怒,怕是會禍及家人呐。”


    “已經想好了,今日奏疏遞上去,我就迴家待死。”


    “你這又何必呢?”


    那參議看到海瑞似乎真的已經存了死誌,隻是輕蔑的搖搖頭,他是不理解這個六品主事抽什麽瘋,非要上奏罵皇帝,關鍵罵就罵,其實指責皇帝的奏疏他們以往也收到到,可就沒見到一封奏疏裏用這麽多違禁詞的。


    必須封禁,404。


    “來人,過來抄錄。”看到海瑞不打算收迴,那參議自然也不會繼續提醒,而是用一副看死人的眼神盯著海瑞。


    兩名經曆過來後,參議把海瑞奏疏交給他們,“盡快抄錄留檔。”


    “是,大人。”


    兩人接過奏疏就走到一旁開始抄錄,轉身時耳邊還聽到那參議的提醒,“筆拿穩了。”


    奏疏已經交出去了,那參議簽好收件條,直接扔給了海瑞。


    海瑞撿起掉落在地的字條收入懷中,轉身離開時,那參議還在一旁譏諷道:“海大人,你這一紙奏疏上去,怕是真沒活命的機會了,想吃點什麽,今日就去吃吧。”


    海瑞隻是隨意拱拱手,就大步離開了通政司衙門。


    沒有去戶部而是直接迴家,他自知此奏疏上去後,自己怕是很快就要下獄。


    明知必死,可他心中讀書人那點誌氣還是在鼓勵著他,堅持完成了上書,把他這兩年在京城看到的,聽到的,一股腦全部都寫進了奏疏裏。


    說他罵皇帝,確實,他覺得當今這些年皇帝做的真不怎麽樣,根本就沒有剛登基那些年勵精圖治的氣象。


    “大人,這奏疏.”


    “抄,照抄不誤,又不是你寫的,隻是讓你依葫蘆畫瓢,怕什麽。”


    “這是掉腦袋的啊。”


    在海瑞離開後,通政司大堂裏,幾乎所有人都被吸引過來。


    對於海瑞的上奏,雖然大家都覺得說的言之有物,可奏疏不是這麽寫的。


    你要指出皇帝有不對的地方,可以,委婉點,被那麽激烈啊。


    該避諱的,你也得知道避諱。


    “這人莫不是個瘋子吧。”


    “瘋子能中進士?”


    “這二龍傳言,可能直接要他的命呐。”


    “別說了,快點抄好,我直接送到後麵去。”


    那收下海瑞奏疏的參議此時站到一邊,催促經曆動作快點。


    “還是戶部的主事,怕是當官當傻了。”


    有人想起先前兩人的對話,想到上奏之人的官職。


    其實,在這個衙門的官員來說,誰不羨慕戶部主事這個官職,這真是撈銀子啊。


    別的地方或許不行,可雲南那邊的官府到了京城交賬,哪次不用心打點,巴結他們這些主事,一撇一捺都是銀子。


    “估計已經銀子賺的太多了,所以才會自尋死路。”


    很快,戶部有個傻子主事,上了一道《治安疏》的消息,就從通政司書吏之口傳到別處。


    一開始,大家隻是口口相傳,但疏中提到的那些詞,卻都被人記在心裏,畢竟很違禁。


    大家都隻當時瘋子瘋話,通政司的人並沒有放在心上,而當消息擴散後,很快就有許多人湧入了這裏,抄錄奏疏的內容,到這個時候他們才後知後覺發現,此事似乎不一般。


    而跑進通政司抄錄奏疏的人裏麵,赫然就有蘆布的身影。


    魏廣德是在校書之餘,聽蘆布說起今天聽到的精彩事,知道戶部有個姓海的主事,發瘋了般上奏,把嘉靖皇帝幾乎所有過失都寫出來了,絲毫沒有留餘地。


    魏廣德被蘆布這麽一提醒也想起,依稀記得好像海瑞就是因為上奏疏罵嘉靖,什麽“嘉靖嘉靖,家家幹淨”的話,才罵出了名聲。


    之前他讓段孟賢找機會幫忙引見,不過之後貌似大家都忘了這迴事,而再次聽到海瑞之名,這人已經作死的上書了。


    原本的魏廣德隻聽過這個東西,可對其中原文絲毫不知,其實後世見過的真不多。


    不過到了這一世,魏廣德好奇心起之下,當即讓蘆布去通政司抄錄一份迴來,他想看看這個所謂的“萬世治安疏”,或“天下第一疏”到底寫了啥。


    蘆布戰戰兢兢把海瑞奏疏抄好,就是戰戰兢兢,以他的身份,太知道自己抄的這東西到了皇帝手裏,肯定馬上下詔獄,嚴刑伺候,追查牽扯之人一並治罪。


    而這個時候,通政司裏其他官吏也是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通政使已經把海瑞的奏疏送入內閣,海瑞結局一定,所以他們說話也沒了許多顧忌。


    “這個傻子,聽說之前你還讓他把奏疏拿迴去,嘿嘿.”


    “唉,這奏疏,連著把內閣兩位都罵了,估計沒個好。”


    “其實我也覺得,嚴嵩罷相,嚴世蕃被處以極刑後,雖然人人都稱天下清明,然而嚴嵩罷相以後的政事,不過和他作宰相以前差不多,也並不見得清明多少。”


    “慎言,慎言。”


    有官員口不擇言,旁邊馬上有人提醒道。


    蘆布身份特殊,聽到那些官員的議論,也不敢繼續在通政司呆太多,快速抄好《治安疏》後就一溜煙跑掉了。


    很快,魏廣德就在值房裏看到了蘆布抄迴來的奏疏,至於旁邊那幾本《永樂大典》,先丟在一邊,等一會兒再看。


    很快,魏廣德就皺眉,海瑞是真敢說,幾乎把整個官場都罵了。


    一意玄修,陛下的心被妄念迷惑,臣子們為了顧及自己的身家性命,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一味逢迎皇帝的需求,欺詐、貪贓、曠廢職務而導致犯罪也就不奇怪。


    海瑞懂皇帝?


    魏廣德腦海裏忽然有一個聲音跳了出來。


    不對,應該是海瑞很會拍馬屁才是。


    也難怪,一封《治安疏》罵了那麽多人,最後海瑞還能全身而退。


    魏廣德知道海瑞並沒有因此就死於非命,而是活的好好的,還撈到一個天大的名聲。


    通篇雖然都指出嘉靖皇帝的不是,可也不斷在給皇帝開脫。


    前世要是自己看過,這《治安疏》怎麽也輪不到海瑞來上,自己就幹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