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一開始越看越糊塗,到後來靈光一閃才想到,才想通到底是怎麽會事兒。


    不得不說,經驗主義害死人。


    大明朝從上到下執行的人,都是士紳家族,都是有功名之人,自然會向著自己這邊說話。


    他們把朝廷的優免條例,對外宣稱是朝廷免除有功名之人的賦役,把本來該自己承擔的賦役轉嫁到普通人身上。


    魏廣德把手裏的《大明會典》丟到桌上,身體靠在椅背上閉目沉思。


    不得不佩服想到這個法子之人,真的是高明。


    利誘之下,整個讀書人群體都倒向了他這一邊,從上到下全部按照有利於自己利益的方向操作。


    有了功名,不用繳稅,不服勞役,還有什麽比這更幸福的事兒?


    不止如此,他們還對下麵人大肆宣傳蠱惑人心,讓老百姓都信以為真。


    貌似,後世大部分人也都是這麽以為的。


    欺上瞞下,這一手著實玩的溜。


    魏廣德隻能在心裏佩服那位不知名前輩。


    不過,這和他有關係嗎?


    有功名之人免賦役,這已經成為天下人共識,魏廣德自然不會做自掘墳墓的事,何況這符合他的利益不是。


    魏廣德選擇和所有的讀書人一樣,默認,把優免當做免除。


    整個嘉靖三十二年,魏廣德大部分時間都呆在九江府學習,除了兩次迴到彭澤參加表哥和大哥的婚禮。


    到這個時候,魏廣德不覺想起自己所在的後世。


    貌似在那個時候,也是小城市和農村的人結婚時間偏早,大都市的結婚年齡卻是普遍偏晚,現在這個時代居然也是如此。


    張宏福歲數可是和大哥差不多,到現在還沒有聽到說親事。


    在魏廣德印象裏,依稀似乎聽說張宏福是有個未過門的媳婦,但是也不知道為什麽這麽久了也沒有說成婚的事兒。


    沒有誘因,魏廣德自然是不會開口詢問的。


    而被魏廣德寄予厚望的放貸生意,到現在也沒有找到合適的。


    沒辦法,這年月做大生意的,無非就是那麽幾類。


    鹽、茶、布帛和瓷器等,而這些消費品在大明的市場利益早就已經被瓜分幹淨。


    前些年民間借貸生意有個一個黃金時間,實際上那時大部分借錢的老板都是把銀子投入到蘇州府、鬆江府的紡織場去了,產品大多經由海商走私販運到海外進行交易,牟取暴利。


    經過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在浙江的一鬧,現在整個大明朝的沿海州府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非常懼怕引來倭寇。


    普通老百姓不知道,可是對於那些當官的,自然消息靈通,被倭寇肆虐後的浙江那是怎麽一副光景。


    衛所兵俱不堪戰,倭寇又是窮兇極惡。


    商人,作為和那些官員接觸最多的一類人,自然也知道了情況。


    之前,他們當中不少人還和這些海商勾肩搭背,稱兄道弟,現在一個都不敢認了。


    這年頭,要是被人知道你認識這些在海上討生活的人,那不是要命嗎?


    過去,這些海商還是和商人們做正經生意,雖然違反朝廷法度,可是隻要不被抓住就沒事兒。


    但是現在,他們發現了一條更叫來錢的路子,那就是帶著倭寇直接上岸搶劫,做那無本生意。


    魏廣德在九江城裏,幾乎每次上酒樓茶肆,都能聽到商人們抱怨生意難做,沿海倭寇越鬧越兇,朝廷官軍圍剿不利的消息。


    這年月裏,官府和軍方擁有消息傳遞最快捷的渠道,遍布全國的驛站和在驛道上來迴奔馳的驛卒,他們爭分奪秒的把全國各地發生的消息傳遞到需要它們的地方。


    大明帝國各地正在發生的戰事,各種各樣的戰報第一時間匯總到了南北兩京,然後再由那裏向外傳遞著。


    張宏福、魏廣德這些衛所子弟在家裏也是耳聞目染知道了不少情報。


    可以說,整個嘉靖三十二年從正月開始似乎就沒有消停過。


    從正月開始,沿海州府就警訊不斷,從南直隸到福建各府,都有小股倭寇登陸,僅有溫州參將湯克寬率部擊退了進犯溫州府的倭寇,其他各路皆戰績不大。


    更有鬆江府上海縣被進犯倭寇一把火給燒了,損失財物無算。


    而在江南因為倭寇之患鬧得人心惶惶的時候,北邊的俺答汗率套虜數萬騎打破延綏防線,由米脂川南下侵犯鄜州、甘泉等處。


    南北戰報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九江府,被送進九江衛指揮使司,讓剛剛經曆一場大戰九江衛各指揮也是心驚膽戰。


    承平百年的大明朝,仿佛一夜間變得風雨飄搖起來。


    “廣德啊,你說的那個很厲害的將軍,我昨兒看到的消息說,幾個月前就因為禦倭不利被停職論罪了。”


    這天,魏廣德跟著老爹到了張府,老爹和舅舅是去了張同知的書房議事,他則是和張宏福找了個廂房喝茶烤火。


    yy


    此時已經是嘉靖三十二年的十二月初,幾乎一整年江浙沿海打成一鍋粥,而之前魏廣德還信誓旦旦表示看好的台州參將俞大猷已經因為戰事不利被停職待堪,所以張宏福才有此一說。


    這條消息,魏廣德老早就已經知道了,說實話,看到這條信息的時候,他也是異常驚訝的,誰能想到俞大猷也有吃敗仗的時候,還輸的比較慘,其下轄的台州各沿海村堡大多被倭寇攻陷。


    而與他那糟糕戰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溫州參將湯克寬,雖然也有多次戰敗經曆,卻大抵上功能抵過,反而受到朝廷嘉獎。


    魏廣德不僅看書,還喜歡兵事,這是張宏福老早就發現了的,所以也喜歡和魏廣德坐一起討論一下當下的形勢,要是談之乎者也,那就沒法愉快的聊天了。


    “我也沒想到。”


    魏廣德攤手說道,“我以為他之前在瓊州和廣西剿賊戰績不錯,所以就想當然的覺得打倭寇也是手到擒來。”


    魏廣德心裏其實也納悶著,著湯克寬是什麽人,怎麽這麽能打?


    就目前的情況看,似乎比俞大猷還能打仗的樣子,可是貌似自己壓根就沒聽過有這麽一號人物,真是奇了怪。


    “你說這南倭北虜,到底哪個更厲害?”


    張宏福又開口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