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船隊開始向右側偏航,逐漸脫離了西班牙艦隊的視線。
不過船上將官拿出一個箱子,開始測定此時他們在海上的位置,還在一份精細的地圖上標記,並記錄在《出使水程》上。
大明官府規定記錄的《出使水程》,其實就是西方航海中經常出現的航海日誌,會把途中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
如果是特別重大的事件,還會專門詳細做出記錄,以為將來備查。
殷正茂隻是站在一邊冷眼旁觀,這些事兒他都不熟悉,自然不會擅加幹涉。
就在大明船隊做出記錄的時候,東方的西班牙艦隊上,艦隊司令也正在命人記錄剛才的遭遇。
和大明做的一樣,他們詳細記錄了看到的大明水師戰船的數量,特別是十餘艘看上去很新的炮船。
“司令閣下,我覺得有必要把消息告訴菲律賓總督和墨西哥總督。
這支船隊,應該就是明國準備派到中東和非洲去的船隊,據說百多年前他們就去過那裏。”
大明再次派船隊下西洋,對於大部分明國百姓來說還算是一道秘聞,不過沿海海商大多還是知道到了消息,因為船隊中間的大福船,一部分就是這些海商借給朝廷的。
俞大猷帶走大明水師大部份大福船,剩下的也分守各處,短時間也很難造出這麽多大船,自然就隻能向海商借用。
消息流傳在海商中,自然也傳到來月港貿易的歐洲商人耳朵裏。
好吧,中東的利益和西班牙王國沒太大關係,教皇已經把那裏的貿易權利劃給了葡萄牙。
“明國人真厲害,這麽短時間就能建造這麽多的戰船,雖然看上去不怎麽樣。”
珍寶船上,艦隊司令官認同的點頭,他剛剛在航海記錄上記載了這次兩國海軍在大海上的遭遇。
“艦隊過宿務的時候,派人和島上的守軍說一聲,讓他們把我們看到明國十多艘全新戰船的消息傳到馬尼拉去,我們沒時間再耽擱在這種事兒上。”
艦隊司令說完,那名參謀就點點頭道:“我會交代下去的。”
“雖然知道他們可能是去中東的明國船隊,但必須以防萬一,這幾天所有瞭望手都必須高度戒備,防止被明國海軍跟蹤我們的行程。”
到現在為止,太平洋航線隻有西班牙人掌握,被列入最高機密。
現在還是每年往返一次,但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為了保密這條黃金水道,十七世紀初期開始,太平洋航線就被改為兩年一次,組成更大的船隊進行貨物的運輸。
而保密的對象從一開始的葡萄牙人,逐漸增加了尼德蘭、英國等國家,也包括大明。
實際上,早前西班牙珍寶船隊返迴墨西哥,是直接從馬尼拉出海向北航行,到達菲律賓北端後穿越巴布延海峽進入太平洋繼續向東北方向航行,直到抵達倭國東麵。
在這裏,他們就可以利用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巧借西風,成功地抵達北美海岸。
再借助加利福尼亞寒流去往墨西哥,隻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就能抵達了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
因為交通需要,這個時期西班牙人對墨西哥的興趣要遠大於後世國土廣大的美國。
西班牙人也隻是在美國沿海建立了不少據點,但是深耕的還是墨西哥。
畢竟,大帆船可以橫穿墨西哥灣,這裏建立牢固的殖民地,交通上可比東西長達四千多公裏的美國要方便的多。
這也是為什麽這裏一直被叫做墨西哥灣而不是“美國灣”的原因,隨後後世美國終於還是把這裏在美國地圖上進行了這樣的改名。
但在這個時代,這片巨大的海灣就是為墨西哥而生的。
其實到了後世,中國南方起飛的飛機和大型貨船去美國,也會選擇這條航線,也就是不是直接往東飛,而是先向北,從靠近日本的緯度再向東,更加節約路程。
不得不承認,西班牙航海探險家烏達內塔確實是個天才,居然找到了最科學的航線穿越太平洋。
當然,從墨西哥到菲律賓的路線,並不是這條,而是走秘魯寒流和南北赤道暖流,從墨西哥出發就是直接往西走。
這條航道路線更加綿長,所需要時間也更多。
隻不過現在情況有變,菲律賓北方已經被大明占領,為了避免太平洋航線被發現,所以他們隻能向南繞道,從菲律賓南部進入太平洋再向東北航行,避開明國人的活動區域。
而此時,英國傳奇私掠船長、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循著麥哲倫的航線出發,由英國穿越南大西洋,抵達了南美洲東海岸。
然後,自然是南下尋找那條在歐洲人口中的神秘黃金通道——麥哲倫海峽。
隻是可惜,他的金鹿號大帆船在抵達麥哲倫海峽入海口時才發現,西班牙人已經在這裏建立的據點,禁止一切非西班牙船隻經過。
不得已,德雷克隻得帶著金鹿號繼續向南,沿著火地島海岸線向南航行。
麥哲倫海峽,並不是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的海域,而是南美洲本土和火地島及附近群島之間一條狹長的海峽。
通過這裏,可以安全快速的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
而此時,這裏已經完全被西班牙人監控起來,禁止其他國家船隻經過。
德雷克的大膽舉動,在西班牙人眼裏無疑就是自尋死路。
繼續向南的航程,一路上不僅有極端的寒冷和惡劣的天氣,還有海麵上來自南極大陸的浮冰,這些都給這段航程帶來了極大的危險。
西班牙人每次向南航行抵達這裏,他們就以為已經到了盡頭,無法繼續前進,因為天氣實在太糟糕,已經超過了人類活動的極限。
所以,他們最終選擇放棄在南美洲最南端尋找通道,而是堅守已經被發現的,被確認安全的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
而此時的德雷克正在和極端天氣拚搏,現在他已經沒法用現代的航海儀器確定他們的位置,隻能大致知道,沿著海岸線一路航行。
之前還一直是想著南偏西方向航行,而現在他們的航線已經是向西,然後逐漸向北,漸漸遠離了地球的最南端。
終於,當金鹿號再次從睡夢中醒來時,德雷克看到北方天上的太陽,溫度似乎也有迴升。
他激動的衝出船艙大喊大叫,驚醒了其他船員,大家都衝到甲板上歡唿雀躍。
一陣興奮過後,他們依舊不知道身處何地,於是這才拿出航海儀器進行測量,確定船隻的位置。
天知道,就在昨天入夜的時候,他們都以為這次南行怕是已經到了地球的極點,或許他們會被凍死這這個地方。
沒想到才經過一夜時間,他們好像活著闖出來了。
就在德雷克指揮著船員確定他們所處位置的時候,已經爬上瞭望塔的瞭望手忽然指著東邊大聲唿叫起來。
“你看到了什麽?”
或許是太激動,瞭望手此時有些語無倫次,但是就是手不斷指著東邊,對德雷克的唿喊充耳不聞。
連續喊了好幾次,那瞭望手才反應過來,依舊指著東麵大聲喊道:“那邊,那邊有大陸,我看到海岸線了。”
“大陸,海岸線.”
德雷克心裏一突,就在他以為他們的船或許是在昨晚不知不覺中調轉了船頭,帶著他們離開了那片惡魔之海的時候。
對,就是惡魔之海,空氣裏隻有寒冷,巨大的風浪,還有海麵上似乎無處不在的冰山。
這一切,都是航海的大忌。
隻是,當他抬頭看到太陽時,忽然意識到什麽。
快步走到幾個正在測量方位的船員身邊大聲問道:‘能知道我們現在的位置嗎?’
“正在觀測,稍微等一下,船長。”
一個船員一邊觀察著儀器上的數字,一邊迴答一聲,隨即低頭把剛才的數據報給旁邊負責記錄的船員。
德雷克隻得走到一邊,看著一張簡易木桌上鋪設的海圖。
德雷克伸出手指,從已經標記的幾個點上劃過。
是的,太陽,一直都在他們身後而不是身前。
“好像不對。”
就在這時,德雷克聽到負責計算位置的船員小聲嘀咕道。
“你說什麽不對。”
德雷克衝他大喊道。
“第一次計算,我們現在的位置應該是南緯57度,西經60多70度,可不對,海圖上.”
船員還在皺眉,隻見他又拿起炭筆開始重新計算他們的位置。
“有沒有可能,我們經過的地方,就是繞過這該死的大陸最南端?”
德雷克終於說出了他心裏的猜測。
好吧,一刻不停的八級大風,簡直是這個時代航海家們噩夢。
這就是德雷克海峽,海峽兩側氣壓差12毫巴,促使南極大陸的幹冷空氣與美洲大陸相對濕暖的氣流南北交換。
南極輻合帶在南緯60°附近通過海峽中部,東風環流和西風環流在此匯合。
德雷克海峽以其狂濤巨浪聞名於世,由於太平洋、大西洋在這裏交匯,加之處於南半球高緯度,因此,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
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颶風狂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8級以上。
後世即便是萬噸巨輪,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也被震顫得像一片樹葉。
於是,德雷克海峽被人稱之為“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死亡走廊”,曆史上無數船隻在此傾覆海底。
“或許吧,我們以後不用經過該死的麥哲倫海峽,也能繞到新大陸的另一邊。”
那名船員暫時放下手裏的炭筆,說了句,頭已經看向右側,因為此時許多在甲板上活動的船員已經興奮的聚集在右舷,指著那個方向大唿小叫。
“大陸,新大陸。”
此時,還沒有火地島,對於南美洲,歐洲人還將其稱唿為新大陸。
德雷克不是第一次抵達新大陸,實際上他在十年前就已經穿越大西洋,到達加勒比海,到達了中美洲。
而現在,他的金鹿號正是沿著這條航線一直南下尋找進入太平洋的航線,試圖再現一次屬於英國人的環球航行。
是的,德雷克對西班牙人的仇恨,讓他時刻都在想方設法希望英國能夠擊敗西班牙,取代他的位置。
“繼續精算我們的位置,雖然我實在不願意再從那裏經過一次了。”
德雷克拍拍那名船員的肩膀說道,自己已經走到金鹿號的右舷。
“是的,船長。”
雖然也很想過去看看,但船員就以盡職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而站在船舷邊的德雷克忽然想到什麽,轉身衝著瞭望塔上的瞭望手喊道:“注意警戒周圍,防範西班牙人發現我們。”
“是,船長。”
瞭望手已經從剛才的激動興奮中緩過勁來,大聲迴答道。
“我們要發財了,夥計們。”
德雷克忽然大聲對著身邊的船員喊道。
“嗯?什麽?”
“船長剛才說誰發財了?”
海風依舊唿嘯,在船員的歡唿聲中,德雷克的聲音並沒有被周圍激動的船員聽清楚,於是相互問道。
“我說,我們要發財了,是我們。”
德雷克再次大聲喊道。
“船長,我們能活著出來就不錯了,發什麽財?難道你以為把我們的經曆寫成書就能讓你成為大富翁,哈哈.”
就在德雷克身邊,一個頂著紅鼻頭的禿頭水手大聲嘲笑道。
“如果那條航道存在,難道女王陛下會花大價錢買下來嗎?”
另一個大胡子船員遲疑著問道。
金鹿號,本身就是屬於女王伊麗莎白的私有財產,現在由德雷克使用。
能得到這條剛下水不久的大船出海,本身就承載著女王的希望。
是的,對於德雷克來說,打劫西班牙船隻可比做什麽生意都賺錢。
而對於女王來說,讓德雷克駕駛金鹿號完成環球航行,不僅可以讓英國人一副完整的航海圖,她最重要的希望還是能夠讓德雷克和東方的中國、印度建立外交或者貿易聯係,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壟斷。
“他們以為我們要麽死在那片惡魔海,要麽就是灰溜溜的迴去了。”
德雷克這時候鄭重對身邊的船員說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指的是誰。
一路南下,西班牙的軍艦就一直在搜尋和襲擊他們。
但他們不僅活著過來了,還打劫了兩條西班牙人的小商船。
德雷克指著前方說道:“那裏,從來沒有除西班牙以外的船出現過,隻要我們快速,在他們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們能得到無數財富。”
不過船上將官拿出一個箱子,開始測定此時他們在海上的位置,還在一份精細的地圖上標記,並記錄在《出使水程》上。
大明官府規定記錄的《出使水程》,其實就是西方航海中經常出現的航海日誌,會把途中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
如果是特別重大的事件,還會專門詳細做出記錄,以為將來備查。
殷正茂隻是站在一邊冷眼旁觀,這些事兒他都不熟悉,自然不會擅加幹涉。
就在大明船隊做出記錄的時候,東方的西班牙艦隊上,艦隊司令也正在命人記錄剛才的遭遇。
和大明做的一樣,他們詳細記錄了看到的大明水師戰船的數量,特別是十餘艘看上去很新的炮船。
“司令閣下,我覺得有必要把消息告訴菲律賓總督和墨西哥總督。
這支船隊,應該就是明國準備派到中東和非洲去的船隊,據說百多年前他們就去過那裏。”
大明再次派船隊下西洋,對於大部分明國百姓來說還算是一道秘聞,不過沿海海商大多還是知道到了消息,因為船隊中間的大福船,一部分就是這些海商借給朝廷的。
俞大猷帶走大明水師大部份大福船,剩下的也分守各處,短時間也很難造出這麽多大船,自然就隻能向海商借用。
消息流傳在海商中,自然也傳到來月港貿易的歐洲商人耳朵裏。
好吧,中東的利益和西班牙王國沒太大關係,教皇已經把那裏的貿易權利劃給了葡萄牙。
“明國人真厲害,這麽短時間就能建造這麽多的戰船,雖然看上去不怎麽樣。”
珍寶船上,艦隊司令官認同的點頭,他剛剛在航海記錄上記載了這次兩國海軍在大海上的遭遇。
“艦隊過宿務的時候,派人和島上的守軍說一聲,讓他們把我們看到明國十多艘全新戰船的消息傳到馬尼拉去,我們沒時間再耽擱在這種事兒上。”
艦隊司令說完,那名參謀就點點頭道:“我會交代下去的。”
“雖然知道他們可能是去中東的明國船隊,但必須以防萬一,這幾天所有瞭望手都必須高度戒備,防止被明國海軍跟蹤我們的行程。”
到現在為止,太平洋航線隻有西班牙人掌握,被列入最高機密。
現在還是每年往返一次,但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為了保密這條黃金水道,十七世紀初期開始,太平洋航線就被改為兩年一次,組成更大的船隊進行貨物的運輸。
而保密的對象從一開始的葡萄牙人,逐漸增加了尼德蘭、英國等國家,也包括大明。
實際上,早前西班牙珍寶船隊返迴墨西哥,是直接從馬尼拉出海向北航行,到達菲律賓北端後穿越巴布延海峽進入太平洋繼續向東北方向航行,直到抵達倭國東麵。
在這裏,他們就可以利用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巧借西風,成功地抵達北美海岸。
再借助加利福尼亞寒流去往墨西哥,隻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就能抵達了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
因為交通需要,這個時期西班牙人對墨西哥的興趣要遠大於後世國土廣大的美國。
西班牙人也隻是在美國沿海建立了不少據點,但是深耕的還是墨西哥。
畢竟,大帆船可以橫穿墨西哥灣,這裏建立牢固的殖民地,交通上可比東西長達四千多公裏的美國要方便的多。
這也是為什麽這裏一直被叫做墨西哥灣而不是“美國灣”的原因,隨後後世美國終於還是把這裏在美國地圖上進行了這樣的改名。
但在這個時代,這片巨大的海灣就是為墨西哥而生的。
其實到了後世,中國南方起飛的飛機和大型貨船去美國,也會選擇這條航線,也就是不是直接往東飛,而是先向北,從靠近日本的緯度再向東,更加節約路程。
不得不承認,西班牙航海探險家烏達內塔確實是個天才,居然找到了最科學的航線穿越太平洋。
當然,從墨西哥到菲律賓的路線,並不是這條,而是走秘魯寒流和南北赤道暖流,從墨西哥出發就是直接往西走。
這條航道路線更加綿長,所需要時間也更多。
隻不過現在情況有變,菲律賓北方已經被大明占領,為了避免太平洋航線被發現,所以他們隻能向南繞道,從菲律賓南部進入太平洋再向東北航行,避開明國人的活動區域。
而此時,英國傳奇私掠船長、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循著麥哲倫的航線出發,由英國穿越南大西洋,抵達了南美洲東海岸。
然後,自然是南下尋找那條在歐洲人口中的神秘黃金通道——麥哲倫海峽。
隻是可惜,他的金鹿號大帆船在抵達麥哲倫海峽入海口時才發現,西班牙人已經在這裏建立的據點,禁止一切非西班牙船隻經過。
不得已,德雷克隻得帶著金鹿號繼續向南,沿著火地島海岸線向南航行。
麥哲倫海峽,並不是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的海域,而是南美洲本土和火地島及附近群島之間一條狹長的海峽。
通過這裏,可以安全快速的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
而此時,這裏已經完全被西班牙人監控起來,禁止其他國家船隻經過。
德雷克的大膽舉動,在西班牙人眼裏無疑就是自尋死路。
繼續向南的航程,一路上不僅有極端的寒冷和惡劣的天氣,還有海麵上來自南極大陸的浮冰,這些都給這段航程帶來了極大的危險。
西班牙人每次向南航行抵達這裏,他們就以為已經到了盡頭,無法繼續前進,因為天氣實在太糟糕,已經超過了人類活動的極限。
所以,他們最終選擇放棄在南美洲最南端尋找通道,而是堅守已經被發現的,被確認安全的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
而此時的德雷克正在和極端天氣拚搏,現在他已經沒法用現代的航海儀器確定他們的位置,隻能大致知道,沿著海岸線一路航行。
之前還一直是想著南偏西方向航行,而現在他們的航線已經是向西,然後逐漸向北,漸漸遠離了地球的最南端。
終於,當金鹿號再次從睡夢中醒來時,德雷克看到北方天上的太陽,溫度似乎也有迴升。
他激動的衝出船艙大喊大叫,驚醒了其他船員,大家都衝到甲板上歡唿雀躍。
一陣興奮過後,他們依舊不知道身處何地,於是這才拿出航海儀器進行測量,確定船隻的位置。
天知道,就在昨天入夜的時候,他們都以為這次南行怕是已經到了地球的極點,或許他們會被凍死這這個地方。
沒想到才經過一夜時間,他們好像活著闖出來了。
就在德雷克指揮著船員確定他們所處位置的時候,已經爬上瞭望塔的瞭望手忽然指著東邊大聲唿叫起來。
“你看到了什麽?”
或許是太激動,瞭望手此時有些語無倫次,但是就是手不斷指著東邊,對德雷克的唿喊充耳不聞。
連續喊了好幾次,那瞭望手才反應過來,依舊指著東麵大聲喊道:“那邊,那邊有大陸,我看到海岸線了。”
“大陸,海岸線.”
德雷克心裏一突,就在他以為他們的船或許是在昨晚不知不覺中調轉了船頭,帶著他們離開了那片惡魔之海的時候。
對,就是惡魔之海,空氣裏隻有寒冷,巨大的風浪,還有海麵上似乎無處不在的冰山。
這一切,都是航海的大忌。
隻是,當他抬頭看到太陽時,忽然意識到什麽。
快步走到幾個正在測量方位的船員身邊大聲問道:‘能知道我們現在的位置嗎?’
“正在觀測,稍微等一下,船長。”
一個船員一邊觀察著儀器上的數字,一邊迴答一聲,隨即低頭把剛才的數據報給旁邊負責記錄的船員。
德雷克隻得走到一邊,看著一張簡易木桌上鋪設的海圖。
德雷克伸出手指,從已經標記的幾個點上劃過。
是的,太陽,一直都在他們身後而不是身前。
“好像不對。”
就在這時,德雷克聽到負責計算位置的船員小聲嘀咕道。
“你說什麽不對。”
德雷克衝他大喊道。
“第一次計算,我們現在的位置應該是南緯57度,西經60多70度,可不對,海圖上.”
船員還在皺眉,隻見他又拿起炭筆開始重新計算他們的位置。
“有沒有可能,我們經過的地方,就是繞過這該死的大陸最南端?”
德雷克終於說出了他心裏的猜測。
好吧,一刻不停的八級大風,簡直是這個時代航海家們噩夢。
這就是德雷克海峽,海峽兩側氣壓差12毫巴,促使南極大陸的幹冷空氣與美洲大陸相對濕暖的氣流南北交換。
南極輻合帶在南緯60°附近通過海峽中部,東風環流和西風環流在此匯合。
德雷克海峽以其狂濤巨浪聞名於世,由於太平洋、大西洋在這裏交匯,加之處於南半球高緯度,因此,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
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颶風狂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8級以上。
後世即便是萬噸巨輪,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也被震顫得像一片樹葉。
於是,德雷克海峽被人稱之為“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死亡走廊”,曆史上無數船隻在此傾覆海底。
“或許吧,我們以後不用經過該死的麥哲倫海峽,也能繞到新大陸的另一邊。”
那名船員暫時放下手裏的炭筆,說了句,頭已經看向右側,因為此時許多在甲板上活動的船員已經興奮的聚集在右舷,指著那個方向大唿小叫。
“大陸,新大陸。”
此時,還沒有火地島,對於南美洲,歐洲人還將其稱唿為新大陸。
德雷克不是第一次抵達新大陸,實際上他在十年前就已經穿越大西洋,到達加勒比海,到達了中美洲。
而現在,他的金鹿號正是沿著這條航線一直南下尋找進入太平洋的航線,試圖再現一次屬於英國人的環球航行。
是的,德雷克對西班牙人的仇恨,讓他時刻都在想方設法希望英國能夠擊敗西班牙,取代他的位置。
“繼續精算我們的位置,雖然我實在不願意再從那裏經過一次了。”
德雷克拍拍那名船員的肩膀說道,自己已經走到金鹿號的右舷。
“是的,船長。”
雖然也很想過去看看,但船員就以盡職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而站在船舷邊的德雷克忽然想到什麽,轉身衝著瞭望塔上的瞭望手喊道:“注意警戒周圍,防範西班牙人發現我們。”
“是,船長。”
瞭望手已經從剛才的激動興奮中緩過勁來,大聲迴答道。
“我們要發財了,夥計們。”
德雷克忽然大聲對著身邊的船員喊道。
“嗯?什麽?”
“船長剛才說誰發財了?”
海風依舊唿嘯,在船員的歡唿聲中,德雷克的聲音並沒有被周圍激動的船員聽清楚,於是相互問道。
“我說,我們要發財了,是我們。”
德雷克再次大聲喊道。
“船長,我們能活著出來就不錯了,發什麽財?難道你以為把我們的經曆寫成書就能讓你成為大富翁,哈哈.”
就在德雷克身邊,一個頂著紅鼻頭的禿頭水手大聲嘲笑道。
“如果那條航道存在,難道女王陛下會花大價錢買下來嗎?”
另一個大胡子船員遲疑著問道。
金鹿號,本身就是屬於女王伊麗莎白的私有財產,現在由德雷克使用。
能得到這條剛下水不久的大船出海,本身就承載著女王的希望。
是的,對於德雷克來說,打劫西班牙船隻可比做什麽生意都賺錢。
而對於女王來說,讓德雷克駕駛金鹿號完成環球航行,不僅可以讓英國人一副完整的航海圖,她最重要的希望還是能夠讓德雷克和東方的中國、印度建立外交或者貿易聯係,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壟斷。
“他們以為我們要麽死在那片惡魔海,要麽就是灰溜溜的迴去了。”
德雷克這時候鄭重對身邊的船員說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指的是誰。
一路南下,西班牙的軍艦就一直在搜尋和襲擊他們。
但他們不僅活著過來了,還打劫了兩條西班牙人的小商船。
德雷克指著前方說道:“那裏,從來沒有除西班牙以外的船出現過,隻要我們快速,在他們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們能得到無數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