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莽應龍很快就要到達阿瓦城,李如鬆已經興奮的睡不著覺了。


    之前在山嶺上觀察阿瓦城的時候他就順帶觀察了城池周圍的環境,應該說周圍的地形很不利於打埋伏。


    是的,雖然阿瓦城東西都有山地,南北屬於山穀,地勢平坦,按說伏兵在左右兩邊是可以進行一次大型伏擊戰的。


    可惜,這塊穀地太寬闊了,十幾裏的穀地,怎麽打伏擊?


    而且,在阿瓦城的西麵還有大金沙江流過。


    最後就是,按照偵查得到的消息,莽應龍身邊還有數萬軍隊,綿延數裏地,這包圍圈得多大?


    他們的幾萬人,能完成這樣的大型包圍戰嗎?


    當然不行。


    李如鬆頭腦還算清醒,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


    此時阿瓦城宮裏裏,一群明軍將領站在下首,李如鬆坐在曾經是緬甸國王的座椅上,他兄弟李如柏就站在旁邊。


    而在他們下麵,十幾個明軍斥候半跪著匯報著這次偵查到的信息。


    不過,此時李如鬆問起的,則是這幾十裏沿途的地形。


    對於斥候來說,可以沒啥文化,但字得認識一籮筐。


    就算不認識字,記憶卻得很好,觀察力也必須很強。


    所以,雖然從阿瓦城到瑞波一路上是匆匆而過,而且多是在晚上趕夜路,可對周圍地形卻還都印在他們的腦海裏。


    此時,那隊斥候的小隊長張頭就在一點點詳細匯報沿途地形,時不時還能詢問下身後的手下,查缺補漏。


    等詢問了完李如鬆感興趣的問題,他才說道:“你們辛苦了,先下去休息,獎賞在外麵,你們直接拿迴去。”


    李如鬆繼承了李成梁的習慣,雖然貪財,但對手下士卒那是言出必諾。


    當初給派出的斥候小隊承諾完成任務就會給豐厚的迴報,他當然不會不受諾言。


    在殿外,已經有親兵端著一個盤子,上麵是一百個大明銀寶。


    一百兩銀子,就是這十幾個斥候拿命換來的。


    對於這樣極為陌生的區域進行偵查,可以說每一步都極具風險,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是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任務。


    所以,李如鬆直接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那銀子砸。


    隻有心甘情願,他們才會去做。


    至於以上位者身份下達命令,不說這些人出城以後會不會找地方躲起來,出工不出力,那才叫耽擱大事。


    對於武夫,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才是他們的做事風格。


    雖然他們都明白,錢這個東西,有命賺還得有命花才行。


    但總有人願意賭上一條命,去賺這個銀子。


    張頭帶的這隊斥候,正好就成了李如鬆千金買馬骨的事例。


    以後,隻要他們繼續砸銀子派出危險的活計,手下那些亡命徒是必然會趨之若鶩。


    誰能在看到同袍賺到白花花的銀子而不動心的,他們隻會搶奪下次立功受賞的機會。


    “看來想設伏活捉莽應龍是沒什麽機會了。”


    李如鬆歎口氣,開口說道。


    “大哥,我們隻能守住城池,不讓莽應龍繞城而過就行了,爹帶著追兵應該距離他們不遠。


    隻要我們拖住兩三日,應該就能前後夾擊他們,一戰滅掉緬軍主力。”


    李如柏這時候開口說道。


    “是啊,隻能來硬的,可惜我們沒有內應,要是那個叫什麽猜的投降,我們就可以關門打狗,先把莽應龍騙進城來抓活的。”


    李如鬆對其他緬軍並沒多大興趣,他隻對擒獲敵酋有興趣。


    成功了,說不好他的名字就會傳遍大明,皇帝陛下那裏也會看到他的大名。


    他們在阿瓦城沒有抓獲什麽有份量的緬軍將領,想要糊弄蒙騙過去也很難。


    自然,請君入甕這招當然就很難實行了。


    “北門那邊,緬軍的旗幟都給插迴去。”


    李如鬆忽然對負責北門的將領下令道。


    “是。”


    負責防守北門的明軍將領馬上出列,抱拳行禮道。


    “少將軍,如果莽賊派人來聯係怎麽辦?”


    那將領馬上又問道。


    “放進城來抓起來,反正不能讓他們離開阿瓦城。”


    李如鬆馬上就說道,“城外安排一些人隱藏,到時候前後夾擊,絕對不能放走一個人。”


    很難騙過緬軍,那就盡量晚暴露阿瓦城被明軍攻占的消息。


    還是那句話,等莽應龍距離阿瓦城不遠的時候才知道阿瓦城失陷的消息,那時候他就算想要換路而逃也是不能。


    在他們身後,肯定還有明軍在緊緊追擊著,他們可沒時間另尋道路。


    因為一開始阿瓦城南北都被部署了明軍攔截,所以芒猜派出去的傳令兵並沒有把阿瓦城被明軍攻擊消息放出去,否則瑞波城肯定會有大動作,加強南門的防禦才是。


    甚至,張頭那隊斥候在偵查過程中,也會和瑞波城派出來的哨探遭遇。


    正是阿瓦城一直在負責不時派人溝通附近的城鎮,所以瑞波城那邊才沒有往南派人偵查,他們隻是向東麵和北麵派出哨探,提防明軍偷襲。


    當然,這也就構成了一個可以迷惑莽應龍的地方,那就是阿瓦城還很安全。


    在阿瓦城沒有傳來遭到明軍威脅的前提下,那他們繼續往南就還是安全的。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就在兩個多時辰前,瑞波城中心的城主府大廳裏,莽應龍帶著兒子莽應裏和其他緬甸王公大臣們接見了瑞波城的官員,從他們口中了解情況。


    知道在最近一段時間裏,除了傳來孟廣、木邦等地被明軍占領的消息外,周圍城池還在緬軍控製之下。


    “芒猜定時派人聯係你們嗎?”


    莽應龍開口問道。


    “是的大王,阿瓦城倒沒有定時派人聯係,而是時不時就有人過來傳遞消息。


    芒大人讓他們重點派人偵查北麵和東麵的敵情,若有發現及時派人向他報告。


    而他那邊發現敵情,也會第一時間聯絡我們。”


    瑞波城頭領馬上恭敬答道。


    別看他此時對著莽應龍一副恭敬,千依百順的樣子,其實他心裏也在罵娘。


    這次仗打輸了就算了,還往他的瑞波城跑。


    剛才進來前,他已經派人通過和緬軍中下層的一些聯係,知道明軍就在後麵追擊。


    開玩笑,緬甸國王就在這裏,明軍不想抓住他是絕對不可能的。


    如果莽應龍早點被明軍殺死或者抓住,那瑞波城就會安然度過這次危機。


    至於明國的怒火,在莽應龍被殺死,他的親人也都被明軍抓獲以後,想來就能平息。


    無非到時候緬甸選出一個新的王,對明國表現出忠誠就好了。


    但是,心裏這麽想,他卻完全不敢表達出來,還得顯得自己比平時更加恭順。


    現在的莽應龍應該還處於受驚中,這個時候他會比任何時候都要敏感。


    稍微有一點不和他心意,說不得就會被打殺。


    “安排好將士們的夥食,讓大家好好休息一晚,明日我們啟程去阿瓦城。


    到了那裏,就該好好謀劃下下一步的行動方向了。”


    此時,通過先前的交流,莽應龍已經知道明軍攻占東籲城的消息。


    繼續急匆匆南返已經沒有了意義,現在需要在阿瓦城立足,不僅是讓疲於奔命的士兵休息,緩衝一下,他也需要好好想想下一步該怎麽做。


    阿瓦城南麵,可就是緬甸中部了,那裏出了緬北山地,交通非常方便,不管是繼續向南或者向東、西兩個方向活動,都非常方便。


    現在,莽應龍要考慮如何重新召集兵馬,打迴東籲城去。


    還好,在瑞波城得到了好消息,那就是阿瓦城還在自己人手上,而且按照芒猜探查到的敵情,南麵的明軍並沒有大舉北進,而是在緬南攻城掠地。


    這也就意味著雖然緬北已經不算安全,但緬甸中部還有不少地方在自己手裏,他還有機會召集兵馬反擊明國的入侵。


    豐盛的飯食很快就端上來,一路行來,不止莽應龍好些天沒吃頓好飯,手下那些將領其實也是一樣,就更別說手下那些兵了。


    要不是他強令各部輪流斷後,大軍行進過後就想法設法毀掉道路和橋梁,遲滯明軍追擊,他們也很難跑到瑞波城來。


    之前在盈江可是被明軍逮住過尾巴,要不是及時丟棄幾萬大軍,簡直不敢想能不能活著逃迴緬甸。


    而之後在蠻莫、江頭城等地方,也都被明軍追到過。


    可以說,從明國逃出來那幾天,明軍追擊真的是非常急,根本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直到過了太公城以後,明軍追擊的速度才有所減緩,但據斷後部隊報告,明軍距離他們也不過半日路程。


    他們是為了活命,所以將士們還能忍饑挨餓的跑路。


    那時候,莽應龍其實就猜測明軍應該受限於糧草輜重跟不上,所以追擊不及。


    “新古城已經在兩三日前被明軍攻克,估計最晚後日,明軍就會抵達瑞波城下。”


    莽應龍說完,就看著瑞波城的一杆官員將領,繼續說道:“你們要連夜征召青壯,上城牆抵抗明軍的進攻。


    我要盡快趕到阿瓦城去,從中部各城征召更多的人,到時候派兵來支援你們。”


    莽應龍並不太清楚李成梁的兵馬是怎麽快速攻城的,本來他以為不說其他城池,就是潞江城就應該能擋住明軍追兵。


    但是沒想到,明軍一戰就破城,然後繼續對他窮追猛打。


    而之後的幾座城池,似乎也沒有能夠阻擋明軍哪怕一日的攻勢,很快就失陷了。


    而他們的價值,不過就是在廝殺過程中拖延上那麽一天半天的時間。


    莽應龍哪會想到,李成梁按照遼東的打法,把各部依次分布。


    他莽應龍命令緬軍各部輪流斷後,而其實明軍的追兵也是輪流在往前衝。


    當一部參與攻打某地後,身後的明軍抵達不會直接參與戰鬥,而是直接越過他們繼續追擊。


    所以,莽應龍以為明軍為了攻占那些緬甸城池會停下腳步,實際上根本不影響什麽,隻要一戰打下城門,明軍控製大半城池。


    到這個時候,身後的明軍也已經抵達。


    他們不會在這裏耽誤那怕半天時間,而是直接離開,因為在他們身後,還有明軍各部源源不斷開來。


    一晚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天明的時候,瑞波城裏依舊鬧哄哄的。


    是的,昨天一晚上,瑞波城裏官兵就出動,挨家挨戶抓壯丁守城。


    不止是城裏,城外的農村也派出去不少人,負責抓捕青壯參軍。


    同時,還要把周圍的百姓也強行帶進城裏來,帶走一切可用物資。


    堅壁清野,緬甸版堅壁清野正在發生。


    這是昨晚有緬甸官員提出來的,言道明國作戰時,遇戰事不利就是堅壁清野,不給敵軍一切可利用的資源。


    而一大早,瑞波城南門就打開了,一隊隊緬軍魚貫而出,繼續向著南麵進發。


    這次的目的地,就是阿瓦城,也將是他們休息的地方。


    這次,莽應龍已經讓人把消息傳下去,大軍會在阿瓦城休整補充一番,不會繼續南走。


    至於明軍會不會繼續追擊過來,莽應龍已經不敢繼續退了。


    要是阿瓦城丟了,明軍繼續南下,就可以橫掃緬甸中部,那幾乎等於是把剩下的地盤全部奉送。


    既然退無可退,自然就隻能孤注一擲。


    而且,阿瓦城城牆不必沿途這幾個緬甸城池,城牆低矮不說,城池也比較小。


    阿瓦城再怎麽說也曾經是王都,城牆高大,可以抵擋明軍的進攻,是最佳的防守地區。


    其實,若不是當時軍心渙散,軍隊大部在盈江邊上被明軍圍殲,南牙關才是最好的抵抗之地。


    隻是那時候剩下的緬軍沒人願意留守南牙關,幾乎是潰散的模樣直接穿城而過。


    在那樣的情況下,莽應龍實在不敢強令誰帶兵堅守。


    兵都特麽的跑前麵去了,隻剩下一些將官,這南牙關也沒法守啊。


    然後就是一路敗退到這裏。


    莽應龍在前唿後擁中離開了瑞波城,迴頭看了眼瑞波城的城牆,歎口氣。


    這次伐明雖然失敗了,但莽應龍自認為還是學到許多經驗,就比如這城牆建造。


    緬甸那些城池的城牆普遍不高,因為大家都好勇鬥狠,習慣了出城交戰,實在很少出現守城的情況。


    而且,緬甸太過強大,周邊沒有威脅,所以以前都忽視了這個問題。


    瑞波城應該擋不住明軍,還是隻能看阿瓦城了。


    莽應龍還在想著,絲毫不影響他帶著兵急匆匆向南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