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給我攔住,問清楚為什麽後退。”


    大明雲南滇保山城西麵,經過兩道丘陵群,就能到達潞江江邊。


    此時,通過潞江城的道路上,密密麻麻站滿了明軍士兵。


    隻是此時,他們沒有如先前那樣,趾高氣揚前進,追擊正在前方逃竄的緬軍,而是排出了防守陣勢。


    前麵是刀盾手組成的盾牆,之後還有三排鳥銃手以及後麵數排長槍手。


    在他們前麵,追擊的明軍前鋒正沿著道路兩側鋪天蓋地的後撤,顯然是被他們追擊的緬軍擊敗了,才會如此狼狽後撤。


    明軍出城追擊已經兩天,也經過了一道丘陵,此時正處於兩道丘陵間相對平坦的地形上,這裏屬於票鋪鎮。


    很快,前鋒參將馬瑞龍就被幾個親兵帶了過來,在他身後還跟著他手下幾個遊擊。


    “大帥,末將無能,請求責罰。”


    馬瑞龍也是光棍,到了李成梁麵前,直接單膝跪倒請罪。


    馬瑞龍是李成梁在四川選出來的一個將領,在衛所中遭到其他老資格的壓製鬱鬱不得誌,所以在李成梁巡閱時主動投靠。


    算是最早投到李成梁身邊來的人之一,在西南這一片地方上。


    “為什麽後退?”


    如果平時,李成梁已經一馬鞭下去了。


    因為在遼東時,他就是如此。


    軍隊裏,不管身處何職,都沒有他高,自然隻能被他使喚。


    隻是這次,看到明軍前鋒雖然後退,但章法有度,不像潰逃,所以他才耐心詢問一句。


    終歸是投效來的人,也不能太過嚴厲,否則身邊收攏的將領怕不是就要離心離德了。


    這也是為什麽一些人身居高位,身邊既需要有才幹的人,也有一些隻會溜須拍馬,毫無能力的人。


    這些人,往往都是投靠較早的一批,需要領導繼續提拔,算是那能賣千金的馬骨吧。


    “大帥,末將大意了,追擊太急,沒帶上大炮.”


    “說重點。”


    李成梁直接出言打斷馬瑞龍的話,他隻關心明軍追擊,為什麽會敗,會選擇後撤。


    “緬軍忽然結陣,前排堆積大量藤牌,我軍鳥銃手打不穿藤牌,弓手拋射也隻能讓陣後緬軍受到一些傷亡。


    之後緬軍不記傷亡發動攻擊,末將擔心有緬軍包抄,所以隻能命令部下緩緩後撤。”


    這個時候,因為明軍後隊已經堵住道路,前方後退的明軍也已經止步。


    “不是讓你帶著大中佛朗機炮追擊嗎?對付藤牌要用炮打。”


    李成梁微微皺眉,不悅說道,說話聲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語氣。


    “末將大意了,以為緬軍隻顧逃竄,不會反戈一擊。”


    馬瑞龍此時腦袋低垂,不敢抬頭看李成梁。


    他在李成梁身邊時間不短,已經摸清楚這位的脾氣。


    “分給你的佛朗機炮在哪裏?”


    不過是一次小的阻擊戰,明軍是後撤不是潰逃,所以李成梁不打算因此就處罰馬瑞龍。


    馬瑞龍抬頭,向大道上張望一陣,終於看到了幾方旗幟,指著不遠處大道上軍陣後的一隊明軍說道:“在那邊。”


    “帶上炮隊,馬上追擊,若再有下次,你就直接自裁好了。”


    李成梁扭頭看了眼身後,馬上下令道。


    “末將遵令。”


    馬瑞龍也不敢耽擱,自己退下來也不久,想來對麵的緬軍也剛收隊準備繼續後退,當即爬起來,對身邊的將官下令,自有一個遊擊將軍快步跑向那邊。


    很快,一支幾百人的騾馬車隊就脫離大隊,沿著讓出來的大道,穿過防守軍陣,快速向前方行去。


    而先前還後退的明軍也紛紛轉向,在掌隊官的命令下,重新開始向前追擊敵軍。


    明軍步卒倒是能夠在這樣的丘陵地帶快速前進,而沿途道路,本來就缺少專門的維護,再加之似乎緬軍撤退時有意的破壞,此時大道上坑坑窪窪,騾馬車隊前進速度依舊不快,需要士兵合力推動。


    “調隊人馬,幫忙推推那些騾車。”


    李成梁看著就皺眉,這西南明軍的裝備太差了,戰馬不多就算了,運輸後勤輜重的騾馬也是奇缺,真不知道朝廷撥給的那些東西都去了哪裏。


    一輛馬車居然隻配了一頭騾馬,也難怪追不上士卒前進的速度。


    當然,如果道路順暢,這樣的情況也就不會發生。


    “來人,給其他幾路兵馬也傳遞消息,把這事兒告訴他,讓他們抽調人馬幫忙推車。


    對方敵軍的藤牌,鳥銃不行。


    西南軍中弓手也是缺乏,隻能使用大炮破陣。”


    李成梁想到除了這一路外,左右還各有一隊追擊明軍,馬上讓人給他們帶信。


    至於施甸那邊,李成梁相信是不會犯錯的。


    當初他就是在施甸城頭知道了緬軍藤牌的厲害,所以還專門抽調了一批火炮過去助陣。


    有前車之鑒,要是施甸明軍還要犯下這樣的大錯,那就不可饒恕了。


    反正那邊的人,大多是雲南本地將領,或者說就是沐昌祚或者其他什麽人的親信,李成梁處理起來也不會心慈手軟。


    李成梁迴頭看了眼身後的將士,低聲對旁邊親兵道:“派人去前麵看看,把情況及時傳迴來。”


    “是,大帥。”


    親兵答應一聲,撥馬離開,很快幾匹快馬就從親兵隊中脫離,向著前方明軍追去。


    “保持軍陣,原地休息。”


    今日出了票鋪鎮以後,大軍也行進了小半天,已露疲態。


    之所以還讓馬瑞龍的兵馬繼續追擊,因為按照計劃,明日就要換人,所以今日可不得把他手下的兵馬的力氣你都壓榨出來。


    中軍開始休整,而前麵的馬瑞龍帶著一票手下騎著馬很快就穿過明軍隊列到了前麵。


    他知道,這次追擊可不能再出岔子。


    一邊安排人探查緬軍動向,一邊催促手下奮力急追。


    “告訴弟兄們,今日打完仗,紮營後勞資給他們準備了酒肉,到時候放心吃喝,明天我們就不衝在前麵了。


    砍了龜兒子而都別忘記割首級,那東西多攢幾個,迴家娶婆娘的銀錢就有了。”


    常在軍中,馬瑞龍自然知道那些大頭兵想要的是什麽。


    西南可不是個安穩的地方,地方土司時不時就要鬧點事兒出來,所以衛所兵當著也不安穩。


    不過誰叫他們是軍戶,隻能世世代代當兵。


    所以,有錢了就盡早娶媳婦兒生兒子,才是這些大頭兵的願望。


    倒不是想女人,而是為了傳宗接代。


    當兵,雖然被上官克扣厲害,可總算是吃皇糧的活兒。


    西南這地方,土地本來也少,所以倒是不會發生內地軍戶被上官驅使去幫他們種田。


    反正就是在軍營裏,隔三差五出來操練一下,然後就等著吃飯混日子,到時候領點糧食和銀錢迴去。


    話說這次從四川開拔出來,上麵也發了一錠銀子,早點打完早點迴家,合著獎賞,娶媳婦兒應該是夠了。


    這是大部分士兵所想,所以在隊官催促下,士兵們腳步加快了不少。


    而身後的騾馬車隊在有了更多明軍幫忙推車後,前進速度也快上不少,倒是能吊著明軍隊列跟上速度。


    “報。”


    “說,緬軍在哪兒?”


    “報將軍,緬軍後隊距離我軍約十二裏,正在向潞江跑。”


    很快,派出去的斥候就探查到前方緬軍動向。


    “周圍探查一下,看看附近有沒有伏兵。”


    周圍丘陵地形,隱藏大軍很難,但小股伏兵還是可以的,馬瑞龍在四川時也和土司交過手。


    不過那都是小陣仗,打的大的多還是在貴州、廣西那邊,特別是廣西,俞大猷就參與過兩次平定廣西的叛亂。


    每次都是叛亂聚眾數萬,局勢壓不住了才上報朝廷,然後選將派兵去平叛。


    馬瑞龍可不想再打一次敗仗。


    是的,之前那次,其實已經是敗仗了,隻不過他沒這麽說,隻說是見敵軍勢大,主動後撤。


    說起來也是,在四川那會兒,其實那邊也有藤牌,可沒這邊緬軍的藤牌厲害,還是可以在近距離打穿的。


    不過這次他稍微一試就發現不行,也難怪之前李都督因為這個還專門給他們遞話,叫他們地上佛朗機炮,專打對方的藤牌兵。


    明軍加快了前進速度,雖然都感覺比較累,可倒也沒人敢偷懶。


    偷一個試試,各隊的總旗百戶可不是擺設,見到有快掉隊的,往往上去就是一鞭子,就看你吃不吃。


    挨了打,還一樣的追上去,否則軍法那關也過不了。


    明軍快速的追擊,效果也是顯著的,不多時,跑在前麵的馬瑞龍就看見路邊高地上幾個緬軍探子。


    對方在見到明軍追擊後,馬上拉轉馬頭就向後跑去。


    顯然是迴去報信的,剛剛跑了的明軍又追上來了。


    馬瑞龍看了眼日頭,按照剛才斥候迴報,現在他們距離緬軍也不過五六裏地,想來對方知道自己追上來了,應該不會繼續跑路了。


    是的,大軍行進中要是被敵軍追上,突襲,那損失會很慘重。


    所以,殿後的軍隊,在發現敵軍上來後,隻能轉身列陣抵擋。


    “放慢點速度,積蓄體力,叫二郎們都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差不多這就是今天最後一戰,打完繼續追一追就差不多該我們歇歇了。”


    馬瑞龍對身邊親兵吩咐一句,那親兵很快就向後跑去,向沿途遇到的掌隊官傳達他的命令。


    很快,明軍追擊速度開始放緩,許多士兵都拿出炊餅邊走邊啃起來。


    打仗,靠的就是氣力,要是肚子裏沒吃的,則氣力也就沒了。


    軍隊裏,武功花哨的,一點用沒有,要的其實就是力大無窮的壯漢。


    現在吃點東西墊墊肚子,一會兒和緬軍打起來,支撐的時間就更就。


    兩軍交戰,誰撐下來誰就贏了。


    至於什麽奇思妙想的靈活指揮,那其實都是扯淡。


    都知道官渡之戰,曹操以弱勝強,可有人想過沒有,要是袁紹在烏巢糧倉的守軍頂住了曹操的偷襲部隊,那結果會如何?


    不是說你偷襲就一定贏,要知道,曹操派出去的奇兵,可不見得比對方兵力強。


    不過是袁紹大軍因為自身實力強大,所以自信過頭,沒有絲毫防備。


    換成曹操的兵,那戒備肯定森嚴,不會給袁紹的軍隊機會。


    所以,烏巢之戰敗了,官渡之戰也就沒人會在意,因為曹操本來就兵少將寡,所以打輸很正常。


    而偷襲烏巢,也不會被人注意到是一次天馬行空的奇襲。


    果然,不多時,馬瑞龍就接到前方消息,緬軍後隊再次停下逃跑腳步,在前方列陣,此地兩軍相距不過五裏。


    當即,馬瑞龍也開始布陣,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催促後麵的騾馬車隊上來,把他最需要的佛朗機炮送上來。


    鳥銃打不穿藤牌,可遇到彈丸更大更沉的佛朗機炮,那就是一砸就是個窟窿,直接就把軍陣給砸垮。


    依舊是前陣站滿鳥銃手,不過後麵就沒有刀盾壓陣,而是直接上長矛手,刀盾手被派到兩翼護衛。


    佛朗機炮已經被從馬車上抬下來,炮手正在陣後裝填子藥筒。


    那些長矛手,馬瑞龍也不是讓他們站成排,而是分成六個縱隊,完全就是一個攻擊陣型。


    而對麵,亦如先前一般,把藤牌手派出來堆滿前排,看上去藤牌都布下兩層。


    怪不得之前鳥銃打過去,對麵一點傷亡都沒有。


    一層藤牌,鳥銃發射的鉛彈就已經很難打穿,更別說還有疊加在後麵的藤牌阻擋。


    這次,馬瑞龍看得仔細。


    隻能說他們還不是魏廣德親兒子,還不是大明精銳,所以此時很緊俏的千裏鏡,西南這邊別說有,聽都沒有聽說過。


    但比如魏廣德刻意栽培的的將官就不同了,至少人手一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點魏廣德比誰都懂。


    當雙方布陣完畢後,一聲令下,幾十名炮手抬著十多門佛朗機炮,提著子藥筒穿過通道,站到陣前,快速布置好炮位。


    同時,三排鳥銃手進行裝彈準備。


    馬瑞龍沒給對麵反應時間,直接下達了炮擊命令。


    先前一仗打得有點憋屈,他要召迴場子。


    幾十個子藥筒輪番放進炮腹內發射,都是實彈,直接砸開一個個口子。


    在緬軍前麵盾手驚慌失措時,明軍的鳥銃對著那些露出來的縫隙開始發射。


    三排鳥銃手依次發射完畢後,六隊長矛手直接衝向對麵已經慌亂的緬軍。


    殿後的緬軍部隊本就人數不多,主要是加強了藤牌和弓手。


    但是明軍用炮打破了藤牌防禦,後麵緬軍自然不敵,戰爭勝負已分。


    緬軍潰逃,明軍開始追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