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閣老,戶部的情況那是知道的,即便我們已經很控製,可上上下下有那麽多開銷,太倉庫裏的銀子也是留不下來的。


    何況眼下幾處開戰,就是呂宋那邊,兵部的功勞簿已經核出來了,可也沒銀子支出去。


    之前內閣說要開源節流,節流眼下是沒什麽希望,也就是隻能開源了。


    聽說舊港一直都是南洋重要貿易港,如今既然已經恢複朝廷管轄,此地的征稅也就應立即展開,免得國庫稅銀流失。」


    王國光開始侃侃而談,說起舊港之事。


    「之前我記得在內閣商議舊港事時就曾說過,舊港稅收由南海水師收取,抵作朝廷投入,用來建造新船和軍餉開支,怎麽戶部又想去那裏征稅。」


    知道歸知道,魏廣德這會兒也裝糊塗,好像自己完全不知道戶部老早的商議一樣提出自己的異議。


    「這個魏閣老,此事當時是我的過錯,後來迴到戶部說起,就覺得當時處置不對。


    畢竟是大明的土地,哪裏能不向朝廷征稅。


    至於南海水師收複國土該有的獎賞還是應該獎賞,可不能混為一談。


    何況,若是給了南海水師收稅的權利,魏閣老難道不擔心釀成藩鎮之禍嗎?」


    王國光隻是吞吞吐吐片刻,馬上就說起來。


    現在的大明,施行軍政分權的策略,這也就是為什麽會出現總督和巡撫的原因。


    總督比巡撫高半級,主要也是軍事優先的考慮,但任命的旨意上,是肯定會注明他們實際權利的。


    那就是總督抓軍事,巡撫管民政,各司其職。


    當然,朝廷是這樣定下的規章,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又是另一迴事了。


    總督、巡撫官職更高,朝中關係的層次也高,所以話語權更重,有他們的存在,官司打到京城,地方三司也隻會吃虧。


    久而久之,總督巡撫的實際職權就開始重疊,總督、巡撫既管軍事也管民政,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封疆大吏。


    但是,朝廷上麵卻不這麽認為,因為對他的權責明確,所以認為不會出現藩鎮之禍,因為若是擔心,隻需要調動官員即可。


    總督管地方民政,需要通過布政使司,隻需要調動布政使,就可以讓總督可能生起的小心思落空,因為總督不能直接給地方管轄行文下命令。


    巡撫情況類似,要插手軍事得通過總兵,總兵不買賬也是白搭。


    再加之各地每年禦史輪換出任巡按,自然就更不怕地方上勾接在一起形成藩鎮之勢。


    末了,王國光還語重心長說道:「無論如何,水師大多在海外,出海風險莫測,實在難以由朝廷掌控,不得不防。


    水師的一應開銷,還是由朝廷承擔為好,免得生出禍端。」


    「戶部怎麽考慮的,你先詳細說說,我也想聽聽戶部是個什麽章程。」


    魏廣德開口說道。


    「魏閣老,戶部認為這些年,南海水師先後為朝廷奪下了東番島、呂宋北部,又恢複了舊港一地,自然是勞苦功高,兵部該怎麽論功行賞,朝廷都該支持。


    至於東番島和呂宋,東番島人口太少,還是等衛所遷移過去,暫時施行軍管,如遼東一般。


    等日後百姓多了,再考慮是否開府設縣,委任官吏前往管理。


    而呂宋地方則不同,孤懸海外,又是和西班牙人毗鄰,那裏其實更重軍事。


    加之地方上百姓又是新入籍之人,戶部會派人前往指導編製黃冊。


    可既然孤懸海外,這賦役也就不用再往京城送了,按照黃冊,賦役直接衝抵軍餉即可,由水師收取自己支用。


    隻是這舊


    港地位特殊,早就開發有成,也一直都是南洋重要的港口,位置可比月港還要優越。


    以我大明在南洋的影響力,未來舊港成為南洋所有貨物輸往西洋貨港是之日可待。


    而西洋貨物進入南洋,也有望從馬六甲轉移到舊港,如此當地貨物吞吐量會超乎尋常,也必將成為朝廷的財稅重地,所以戶部打算在舊港建立舊港鈔關,征收關稅」


    「停停停。」


    魏廣德這時候揮手打斷王國光的話頭,開口說道:「汝觀兄的意思我知曉,可這也隻是戶部一廂情願。


    舊港能不能邊發展成那個樣子,未來的事兒,誰說得準呢。」


    「魏閣老就不要妄自菲薄了,舊港其實一直都是商品進入西洋的重要通道,據錦衣衛迴報,爪哇、婆羅等島的特產,大多都是先運到舊港,一部分直接賣給阿拉伯商人,剩下的則是出售到馬六甲城。


    而返程商船,也多在馬六甲城采購西洋貨物,再分賣南洋各處。


    朝廷隻需要將此強化即可,如何就做不出,況且水師還可以把一部分大明商品從月港直接運送到舊港,光是運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進項。


    有我大明精美商品,還有南洋各地特產,又有南洋水師大軍駐紮,難道還擔心發生什麽意外不成,那些番邦還敢紮刺?」


    王國光馬上就反駁魏廣德的話道。


    「等等,用南海水師運送月港貨物這事兒,月港征稅怎麽算?」


    魏廣德忽然問道。


    不問清楚不行,月港是按照出口貿易征稅,稅率在加稅後就已經不低了。


    如果是加稅後的商品運到舊港,那競爭力還真不見得有多強。


    西洋商人,大可直接開船到月港來做交易,安全沒必要在舊港采購。


    「舊港是我大明土地,自然不算對外貿易,也不應該征收那麽高的稅。」


    王國光摸了把胡子才說道,「這樣,舊港的大明商品,吸引力絲毫不弱於月港。


    我聽說,許多在月港經商的夷人商人都是從月港采購貨物以迴南洋,但是出海後卻是往北走,前往倭國繼續交易。


    許多大明商品,也因此被運到倭國。


    而那些夷人海商返程又在月港銷售倭國商品,再采購我大明商品迴南洋,如此反複暴力之大不可想象。


    朝廷禁止通倭,如此那些真正要采購大明商品迴西洋的海商大可在舊港交易,直接返航,也就不會觸及朝廷利益。」


    魏廣德微微點頭,隻是他點頭可不是因為王國光的提議很好,而是他明白了王國光和那些侍郎的真實盤算。


    「舊港關稅如何分配?」


    魏廣德不想聽其他的,直接問道。


    「戶部七成,內廷兩成,剩下一成由歸南海水師。」


    王國光也不隱瞞,直言道。


    「嗬嗬,這事兒王尚書和張閣老說過嗎?」


    魏廣德一聽就樂了,隻能說戶部打的算盤很響,可是卻隻考慮自己而沒考慮其他。


    地方要分一成,這是老規矩,月港的稅收,福建官府就要拿走一成。


    不過在這裏,王國光把舊港宣慰司和南海水師混在一起,自然是偷梁換柱。


    而最重要的內廷,直接從月港的六成份額縮減到兩成,再想到他口中把輸送西洋的貨物運送到舊港進行交易,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好吧,戶部這倆月看到月港白花花的銀子流入內廷,而戶部隻分到少得可憐的銀子,自然眼紅不已。


    利用舊港,分攤其中利益,也就被王國光和戶部幾個大人記在心上,時刻不忘從中分走一杯羹。


    「首輔大人那


    裏已經說過了。」


    王國光聽到魏廣德這麽說,心裏一驚,但還是鎮定迴答。


    說是真說過,但是分攤比例上,隻說還在考慮,可不敢說明白。


    張居正和內廷馮保的關係,王國光心裏知道。


    至於為什麽他還是要出手,實在是這裏麵涉及到的銀錢太多了。


    隻要在舊港設置鈔關,每年過手的關銀怕不下百萬兩,隻要運作的好,其中利潤頗為豐厚。


    隻要油水十足的官職,怕是會被人搶破頭,即便是在海外也依舊讓人趨之若鶩。


    反正官員來迴都是坐南海水師的戰船,怕什麽?


    「你這個,不要說我這裏,就算是內閣同意,你以為進了內廷,司禮監就會批紅嗎,嗬嗬」


    魏廣德一陣冷笑,馮保就算做官,一個尚書也是可以勝任的。


    你能算明白,馮保一樣能算出來,瞞得了誰啊。


    張居正要是知道了,怕也會把王國光罵個半死。


    對了,或許不會罵,畢竟說起來大家其實算平級,都是尚書銜。


    內閣閣臣,可沒有該有的品級,雖然地位超然,可品級擺在那裏。


    「好了,還是我說說我的看法,戶部的謀劃,還是你們自己去商量,根本就不可行。」


    魏廣德沒等王國光開口,繼續說道:「舊港賦役由宣慰司和南海水師對半分配,南海水師的份額可以在軍餉中抵扣。


    至於設置舊港鈔關,我也不反對,隻是這關稅,舊港宣慰司和南海水師,這兩個可是不同的衙門,不能混為一談。


    這樣,舊港宣慰司按例應該分的一成,剩下南海水師和戶部,還有內廷,三方各分三成。


    南海水師分的的份額,自然是用來造船之用。


    先前你說的,沿海各省要減少支應給水師的銀錢,我這裏也沒有意見。


    不過,這批銀錢的減少,也得立規矩,那就是分五年,每年減少兩成。


    這兩成,我記得是戶部和地方分擔,所以每年會有一半流迴戶部。」


    關於南海水師的經費,魏廣德其實不止一次聽到


    其實不止是戶部,兵部和工部也有意見。


    當初南海水師初建,自然需要大筆經費。


    而現在水師已成,已經不需要朝廷再大筆銀錢投入,主要是得給水師找到持續流入銀錢的渠道。


    若是南海水師不在這段時間又是拿下東番島,取得呂宋北部土地,隻是龜縮在大明沿海。


    等倭寇被徹底剿滅後,各地官府就會砍掉這些支出,將各省水師壓縮到極致,甚至還會把那些戰船賣給海商也說不定。


    要把南海水師獨立出來,和地方斬斷早前的牽扯也是勢在必行。


    畢竟,南海水師說到底,其實就是浙江、福建、廣東和廣西四省水師匯合而來。


    不割裂開,以後各省把水師調迴可就麻煩了。


    想想清朝那會兒就有四大艦隊,即北洋、南洋、福建和廣東水師,但是卻各自為戰。


    甲午戰爭一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而另外三隻水師卻好似全然無關般在一邊看戲。


    魏廣德自然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明朝,所以直接抽走各省水師組成新的水師,由朝廷指揮,斷了地方上染指的念想。


    「另外,兵部該給的軍餉,戶部也得全額撥付,而此事工部和兵部也應該參與,將每年水師的經費定出一個永例。」


    魏廣德繼續說道,「這樣,水師的軍餉定下來,又有每年定額銀錢更換新船,水師才可以保證在南洋的軍事實力。


    舊港地位穩固,朝廷才能持續從


    此地獲得收益。」


    「不行,三成不行。」


    魏廣德話音落下,早就忍受不住的王國光馬上就接話道,「三成的份額給南海水師,太多了,工部和兵部每年還要撥銀,南海水師要那麽多銀子做什麽?」


    王國光心裏已經盤算過了,除去戶部給兵部的撥付,真算起來,戶部迴籠的銀子太少了,南海水師貌似還占了大頭。


    不過,魏廣德接下來的話,就讓王國光又一些不淡定起來。


    「海外有金山銀山,沒有水師,誰都拿不迴來。」


    「嘶」


    聽到魏廣德的話,王國光自然猜到魏廣德話裏的意思。


    「魏閣老,你的意思是」


    「不是我的意思,是看他們給不給借口。


    我大明乃禮儀之邦,自然不會擅動刀兵,可若是番邦不聽話,適當教訓一下還是可以的。


    隻可惜,那些海外番邦,距我大明太遠,若沒有水師,根本無法抵達。


    隻說那倭國,彈丸之地就敢派出倭寇橫行華夏,朝廷是該給個教訓了。」


    魏廣德不緊不慢說道。


    「對對對,聽說那倭國國王自稱天皇,實在可恨」


    接下來,王國光就對倭國一番口誅筆伐。


    王國光搜集過月港信息,自然也聽說了倭國金銀比。


    別人或許注意不到,可戶部尚書,不就是常年和金銀打交道,很敏感的意識到什麽,雖然在當時王國光並沒有抓住。


    可是,當朝廷流傳倭國有金山銀山的消息後,他就想到了他忽略了什麽。


    「這個事兒,戶部考慮不周,迴去我再招人議議。」


    王國光很快就告辭離開,不著急不行,開礦可是戶部的事兒。


    隻不過,魏廣德看到王國光離開的背影,嘴角一絲冷笑泛起。


    太貪了,有人容不得你。


    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