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哦,林鳳還在呂宋?”


    聽到加爾西亞這麽說,李錦當即來了興趣,於是追問道。


    “是的,就在北麵二百多裏的河口住下,還建了城,似乎打算長居,嗬嗬”


    加爾西亞輕蔑的笑道。


    聽到對方說話的口氣,李錦就猜測到什麽,於是裝作好奇的問道:“你們要派兵征討他,要知道,你們的人隻有幾百人,而他可是有幾千人。”


    “當然要征討他,殺死他,敢冒犯西班牙帝國,都是敵人。”


    加爾西亞笑道,“至於你說的我們隻有幾百人,嗬嗬,我們除了已經召集的五百名士兵外,還新訓練了兩千名菲律賓人跟隨我們作戰。


    雖然那個林有幾千人,那又如何,我們已經派人偵查過了,他們能打的也就兩千多人,剩下兩千多人都是老幼婦孺,根本就沒什麽戰鬥力。


    嗯,應該是那些海盜的家人,他們不算是戰士。


    你說,我們有兩千五百名經過認真訓練的士兵,還會怕他們嗎?”


    聽加爾西亞說完,李錦心裏一沉。


    按他的說法,林鳳海盜集團那是覆滅在即。


    馬尼拉以北二百多裏的河口,那是哪裏?


    別看李錦已經跑了無數次馬尼拉航線,可是都是點對點,從月港到馬尼拉,再迴月港,呂宋島的其他地方,他還真的不熟悉。


    熟悉點這邊情況的自然是自家的管事陳振龍了,可惜這會兒他人還在碼頭隻會搬運工卸貨,一時半會兒也迴不來。


    是的,李錦心裏還惦記著鄧子龍的事兒,那就是尋找林鳳海盜集團的下落。


    現在從夷人口中知道了,自然得想辦法把消息傳過去。


    至於大明會做出什麽樣的反應,那就和他沒有關係了。


    不過想到兩千多海盜,好吧,李錦其實並不關心他們的有沒有命活下來。


    但是,還有兩千多婦孺,那都是明人,雖然他們是海盜的家屬,可眼睜睜看著他們被夷人殺死,李錦心裏多少還是有些心不安。


    “對了,李,你們的朝廷是不是也在追捕這個海盜林?


    聽說,他們跑過來,就是因為你們那邊追緝太厲害,他沒辦法才跑到菲律賓來的,畢竟這裏遠離明國。”


    加爾西亞問道。


    “你嘴裏的林,現在確實是我們那邊主要追捕的海盜頭目。


    現在沿海經過這些年的清剿,已經沒什麽大股的海盜實力了,都被朝廷派兵給消滅了。”


    李錦不認為這個需要隱瞞,稍微和商人打聽下就能知道。


    不過,李錦心裏還是打定主意,那就是不能向夷人提供大明水師到來的消息。


    畢竟,如果大明官府知道林鳳的下落,會不會派出南海水師到呂宋來抓人迴去也未可知。


    若真如此,南海水師戰船過來,說不得夷人以為大明是要打他們。


    要是兩邊動手,自己留在馬尼拉城可就危險了。


    “你們朝廷的實力很強啊,能夠逼著幾千人的海盜到處跑。”


    加爾西亞看似漫不經心的說道。


    “幾千人,就那點海盜,嗬嗬.”


    聽到加爾西亞這麽說,李錦嘲諷的笑起來。


    “什麽意思?”


    加爾西亞顯然不理解他笑容的含義,於是就問了出來。


    “我不知道你說的,嗯,你的國家,幹絲臘的”


    “對。”


    “不知道幹絲臘最大的戰爭動用多少兵馬,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大明有帶甲百萬之眾,我們的皇帝可以輕易調集幾十萬的兵馬北征,攻打蒙古人。”


    或許受到《三國》等演義的影響,這時代的中國人,甚至後世的中國人,都把中國古代戰爭當成世界大戰來看,因為在西方還在玩部落戰爭的時候,生活在黃土地上的漢人,已經可以組織發動十萬人以上規模的戰爭。


    這樣龐大的數字,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到了後世,許多西方人對中國古籍中記載的那些戰爭感到疑惑,因為他們不能理解在那個時代,什麽樣的國家可以組織起如此規模的軍團。


    在西方人眼中,“萬”這個單位,已經是極限了。


    在他們熟悉的戰爭裏,幾百人相互廝殺才是常事。


    幾千幾萬的拚殺,根本不可能出現。


    果然,聽到李錦口中說出一連串的數字,加爾西亞愣了好久才算明白數字,幾十萬人的戰爭,這幾乎是自己國家全部兵力,或許還不夠,還需要向民間征召農夫。


    “你們明國有多少士兵?”


    加爾西亞此時有些震驚了,用略微發顫的口音問出這句話。


    “具體不知道,可能隻有兵部的大老爺們兒才知道數字。


    但我想,百萬肯定是有的。”


    李錦用略帶自豪的語氣說道。


    雖然不知道加爾西亞問這些話的目的,但李錦就按照他自己印象裏下意識就說道。


    這也是這時代所有明人見到夷人都天生就有的優越感,是的,他們太弱雞了,根本沒資格和大明相比。


    在他們為了發動一場幾百上千人的戰爭就需要準備很長時間的情況下,貌似在大明,也就是出動一個衛所就夠了。


    貌似,還有多。


    是的,大明的衛所,滿編開始五千六百人,兩倍於加爾西亞口中的軍隊了。


    “可是.據我所知,很長一段時間,你們的國家都對這些海盜束手無策。”


    加爾西亞又說道。


    “前些年是的,那時候周圍沒有比我大明更強大的國家。


    沒有戰爭,軍隊就鬆懈了。


    可是經過海盜一鬧事兒,朝廷開始重視起來了,又重新開始訓練軍隊。


    這不,海盜集團不是被消滅就是到處東躲西藏,已經是惶惶不可終日,都要往國外跑了。”


    李錦臉上浮現出輕蔑的笑容,說道。


    “在我大明北方,其實有身經百戰的精銳士兵,隻是他們需要應對北方的蒙古騎兵,所以即便沿海匪患肆掠,朝廷也沒有調動北方精兵南下,否則消滅海盜會更快。”


    在大明,還有個傳說,那就是北兵強大的戰鬥力,一個可以打南兵十個。


    所以,即便倭寇在大明沿海肆掠的時候,從官府到民間,所有人也隻以為是朝廷沒有真正用心要消滅倭寇。


    否則,擁有強大戰力的北兵早就南下了。


    北兵的戰力強於南兵,這是不爭的士事實,但其實也沒有民間傳聞的那麽誇張。


    畢竟,北邊因為一直受到蒙古人的武力威脅,軍隊的戰備狀態肯定要比無所事事的南兵好上許多。


    李錦是說了大明民間比較通俗的看法,隻是他不知道這話對加爾西亞的殺傷力有多大。


    是的,對於富庶的大明,別管夷人商人在月港看沒看到貧苦的大明百姓,可就月港商鋪裏琳琅滿目的商品,就足夠顯示出大明的富足了。


    還有這些大明海商,帶著比月港更好的貨物到處進行貿易。


    要說,強大的西班牙人已經習慣了看上的東西就搶過來,搶不過來不要緊,我從全世界抽調兵力,也要搶過來。


    一切,都必須是國王陛下的。


    所以,雖然此時東亞的西班牙人實力尚弱,但他們已經在對大明動歪心思了。


    “蒙古有多少軍隊?”


    加爾西亞好奇問道。


    雖然對李錦的話嚇到了,可他還是很冷靜的問道。


    “不知道,聽說可以調動二十多萬人馬。


    朝廷感到棘手主要是他們都是騎馬的,沒辦法組織會戰,調動幾十萬大軍和他們大戰。


    蒙古人每次都是選擇邊境上防守薄弱的地方偷襲,搶了東西就跑。”


    說到這裏,李錦心裏雖然有點點發虛,但想到明初那會兒盛況,嘴巴也像抹了蜜似的,一個勁吹噓大明的強大。


    “那為什麽你們的國王不派軍隊去打他們,就是你說的那些蒙古人?”


    加爾西亞有些質疑道。


    聽到這話,想到明成祖數次北征,於是李錦就直接說了起來,隻是沒說那是快二百年前的事兒了。


    “怎麽會沒有派過兵,每次大軍北征,蒙古人就往北方跑,就是不和我們打仗。


    你想想,幾十萬人吃喝拉撒,需要多少輜重保障。


    還有,聽說越往北麵這天氣越冷,可不是這裏的氣候可以比擬的。


    所以幾次下來,我們的皇帝就隻好熄了徹底消滅他們的心思,隻能派兵防禦。”


    李錦瞎侃道。


    雖然是真實曆史,不過那都是老黃曆,如果是在大明說這話,聽到的人肯定會嗤之以鼻,可今天的聽眾是夷人,自然就不同了。


    西方打仗,雖然和東方有區別,沒那麽多彎彎繞,可大致也差不多。


    李錦半真半假的話倒是被加爾西亞聽進去了,也信了。


    供應幾十萬人的吃喝,真不是小事兒。


    看到對明國的認識有偏差,這些消息還得趕快匯報給總督大人。


    是的,加爾西亞和李錦的關係,其實就是工作關係,不過他也接到總督大人的命令,讓他盡可能從李錦口中套出大明的情報。


    大明有上百萬軍隊,這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難怪大明如此富庶,能養得起百萬大軍的國家,是真的不一般。


    “還有個事兒,你們那邊的才叫國王,在我大明,沒有國王隻有皇帝。


    周圍那些王國的國王,都是我們皇帝封的,不然都不能稱王。”


    李錦又補充的。


    “哦,我的上帝,那不是隻有教皇才有的權利”


    加爾西亞話說到一半就頓住了,他剛才是用歐洲思想說出的話,忘記這是在遙遠的東方。


    好吧,這裏信耶穌基督的人可不多。


    是的,是不多,而不是沒有。


    中亞商人很早就掌握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所以他們長期和大明進行貿易,把大明的物產高價販賣到歐洲去。


    隨船的,除了信真主的,也有信耶穌的。


    中亞地區,雖然伊斯蘭教是主流,可也有其他宗教。


    大家都比較現實,對於做生意的外國異教徒,倒不會要殺死他們。


    除非是教皇發動宗教戰爭,要進行清洗。


    “哦,對了,你說林鳳他們在呂宋島建了城,具體在什麽地方啊?叫什麽名字?”


    又說了一會兒話,加爾西亞就邀請李錦進城裏吃飯,天都快黑了,自然要好好吃上一頓,犒勞一下自己,不然對不起在船上的這些日子。


    “彭加絲蘭海灣,馬尼拉北麵二百多裏地,那裏有條河從那裏入海,可以為他們提供的淡水。”


    加爾西亞不疑有他,因為在他看來,海盜就是商人們的天敵,他們絕對不應該是一路人。


    所以,他很痛快的告訴了李錦他知道的消息,“他們叫那裏玳瑁城。”


    雖然不知道彭加絲蘭海灣在哪兒,可李錦隻要記住幾個關鍵詞就好了,迴頭問問管事兒,他應該會知道是哪裏。


    然後就是想辦法通知那位鄧將軍,還有,要盡快結束在馬尼拉的交易,離開這裏。


    現在的呂宋,實在是太危險了。


    入夜以後,在碼頭旁的旅館客房裏,李錦把打聽到的消息告訴了陳振龍,他也很快就搞清楚了所謂的彭加絲蘭海灣是哪裏。


    “東家,咱們要怎麽告訴那位鄧將軍?”


    陳振龍小聲說道。


    “這兩天不急,明天開始,我們先把這次帶來的貨物盡快出手,然後離開這裏,北上去找他們。


    另外,那個甘薯的事兒,你也上點心,看能不能搞到手。”


    李錦說道:“對了,今天,我還在內城看了個宅子,兩層的石頭房子,看上去還不錯,我打算雇兩個本地人負責打掃和看門。


    你注意挑選一下,順便問問他們能不能搞到甘薯種子,不管是甘薯還是甘薯藤。


    我記得以前聽他們說過,這東西不管是甘薯還是甘薯藤,都可以栽種的。”


    “東家好主意,我明天就去辦這事兒。


    隻要他們能弄到甘薯藤,咱們就雇傭他們,應該能行。”


    陳振龍當即笑道,“還是東家有辦法,我之前還在想怎麽弄,我們和這裏的人外貌不像,很難瞞得過夷人的眼睛。


    能夠利用當地人為他們辦事,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隻是,這甘薯和甘薯藤就算弄到了,又該怎麽帶出去。”


    “這個後麵再說,咱們船那麽大,總能想到辦法的。”


    李錦猶豫片刻就答道,“主要還是這呂宋沒什麽出產可以買到大明,否則混在貨物裏也是不錯的。”


    “有點難,每次出海,夷人都會對船艙進行檢查,難度不小啊。”


    陳振龍提醒道。


    李錦想到之前夷人對出海船隻的檢查,也是覺得有些頭大,打個哈欠說道:“再說吧,我困了,喝了點酒,這會兒撐不住了,明兒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