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十六世紀中期,中國沿海是海盜縱橫天下的時代。


    倭寇、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等等各種海盜都在中國沿海討生活,這其中最強大的當然是中國海盜。


    或許,在靠港以後,他們都是正經商人,可是一到海上,這個充斥著暴力和野蠻的地方,他們就會化身為無惡不作的海盜。


    嘉靖年間,叱吒海洋的是徐海、汪直,而在隆慶年間,則有海上巨盜曾一本、林道乾、林鳳等人,都是這時閩粵沿海地方著名的海盜首領,他們最強大時甚至曾經圍攻廣州城,還擊敗過名將俞大猷。


    林鳳是廣東潮州饒平人,十九歲就出海闖蕩,嘉靖、萬曆年間率眾縱橫海上。


    實力最盛時所轄船隻多達三百餘艘,人員有四萬以上。


    隆慶二年,林鳳率眾攻陷惠來神泉鎮,第二年又掠澄海,後退至廣州,在這個期間,曾一本已戰死,林鳳的勢力開始發展起來。


    林鳳的囂張引來明廷的重點關注,兩廣總督、福建巡撫等紛紛要求俞大猷全力圍剿林鳳,林鳳獨力難支,隻得通過彭湖逃往東番魍港。


    此時,大明東南沿海因為南洋水師的存在,已經形成一道屏障,將海盜完全擋在外麵,很難在對沿海府縣進行劫掠。


    特別是這一時期,因為大明開放了月港,大量的海盜神秘的消失,林鳳的海盜集團幾乎就成為眾矢之的。


    事實上,在隆慶中後期的時候,林鳳的海盜集團已陷入深度危機。


    由於月港開放,致使大批倭寇或走私商販拋棄原有事業,聯係過去他們背後的海商,用過購買貿易許可證,也就是船引的方法,成功洗白上岸。


    這也是東南沿海自從隆慶年間開始,雖然時不時依舊有海上巨盜出沒,但倭寇入寇的警訊卻大量減少的原因。


    這些洗白的海盜成為正經海商,還時不時被官府征用,作為官軍水師增添出不少輔助力量,確保確保朝廷對沿海的最對掌控力。


    因此,林鳳不僅難以在閩粵兩地落腳,連招募新援都非常困難。


    凡事想要通過海上賺錢的人,首選自然是去月港找機會,而不再是傻啦吧唧的跑去做海盜。


    僅僅幾年時間,林鳳帶領的海盜集團人數就從高峰的四萬人銳減到萬餘人。


    在經過俞大猷攻打東番魍港,林鳳從東番島逃出來的時候,身邊僅剩下大小戰船六十餘艘,人口六千人左右。


    可以說,在這個時代,在大明沿海做海盜已經沒有前途。


    可是林鳳是明廷掛了號的海盜,即便他選擇投降,多半也會走上徐海、汪直的老路。


    可以說,當初胡宗憲坑殺徐海、汪直的做法,確實做出了一個不好的效應,那就是海盜不敢投降。


    投降是死,死扛或許會死,也可能會活下來,最不濟還可以逃到南洋去。


    海風吹起海麵卷起朵朵浪花,天空中海鳥在飛翔,不斷發出刺耳的鳴叫。


    呂宋北部海麵上,一隻龐大的船隊正在緩緩駛來。


    呂宋,對林鳳來說,聽說了無數次,但還真是頭一次到來。


    對這邊不熟悉,所以他隻能督促手下打起十二分精神,關注島上一舉一動。


    馬尼拉位於呂宋島西部,是個得天獨厚的天然良港,這也是西班牙人看中這裏的原因。


    不過,林鳳做海盜習慣了,自然知道會向周圍派出哨兵,所以他認為西班牙人應該也會在呂宋各方向布置哨所,派出少量哨兵觀察周圍。


    實際上,這次俞大猷攻打魍港,林鳳能夠帶領殘部逃出來,也是在攻擊發起前得到預警,否則被明軍水師堵在港口裏,那就是插翅難逃的局麵。


    “大當家,那邊有小船出來了。”


    忽然,一個眼尖的海盜指著遠處呂宋一角喊道。


    “派幾條快船追過去,不能讓他們跑掉。”


    林鳳果斷下達命令,很快海盜船上就發出命令,四五條快船就在水手拚命劃槳中快速追了過去。


    雖然西班牙人在呂宋的人口不多,可是馬尼拉總督桑德還是在呂宋四周布置了許多哨所,就如同俞大猷要鄧子龍在東番島東部就算找不到良港,也要建立幾個觀察據點的原因。


    雖然船上導航的是他們俘虜的西班牙水手,可他們也不是笨蛋,自然不會帶著他們直接抵達馬尼拉港外,讓海盜輕易偷襲他們剛占領不久的城市。


    所以,帶到呂宋北部,有觀察哨所的海域,就是想讓守軍給馬尼拉報警。


    不過他們這點小心思,自然瞞不過林鳳。


    他是打算偷襲馬尼拉,可不打算和西班牙人大戰一場,所以封鎖他們到來的消息就顯得極為重要。


    “去把那個夷人鼻子割掉,扔海裏去,還想糊弄我們。”


    看著船隻追過去,林鳳一臉嘲諷說道。


    “是,大當家的。”


    身旁一個海盜答應一聲,轉身就往後麵走去。


    不多時,船尾就傳出淒厲慘叫聲,但是隨著一聲重物落海聲後,就再無其他雜音出現。


    “派兩條船過去,小心那裏還有夷人。”


    接著,林鳳又吩咐道。


    “今晚就在這裏休息,明日再去馬尼拉。”


    這時代海船在海上夜航其實也是有很大風險的,何況還是他們不熟悉的海域。


    從東番島過來,經過巴士海峽,一行人早就人困馬乏,確實需要一個落腳點好好休息一下,以便接受之後的戰爭。


    雖然,在林鳳看來,隻要能夠成功偷襲馬尼拉,就他們幾千人,要攻下幾百人駐守的城池如探囊取物般容易,但是夷人的火器犀利,他也不得不防著一點。


    在這裏好好休息半天,才是正是。


    半個時辰後,上岸的海盜迴來了,說沒有發現夷人,林鳳這才指揮船隊靠向岸邊,讓手下可以輪流上島休息。


    即便是他們這些海盜,過慣了在海上漂泊的日子,雙腿離開海船踩著大陸上,依舊會有些許不適應,身體已經習慣了晃蕩,自然會有這樣的反應,過半天就好了。


    到了島上,林鳳很快就召集手下開始商議攻打馬尼拉的計劃。


    有本國海盜跨越重洋遠征馬尼拉,大明朝廷自然是不知道的,要是魏廣德知道了,或許還會在心裏祈禱,保佑他們成功吧。


    因為若是林鳳在呂宋站穩腳跟,那俞大猷的南洋水師就可以以剿倭的名義,兵發呂宋,搶占這個無主之地。


    此時的京城,大街上被打掃的幹幹淨淨,許多路口都是張燈結彩,顯得很是喜慶。


    這都是順天府通知下麵各坊市的甲長等複雜,清掃大街和布置街口。


    原因嘛,自然是慶賀萬曆皇帝壽辰。


    一大早就是大朝會朝賀天子,之後在京各府命婦也都進宮向兩宮太後請安,恭賀皇帝生日。


    有禮部負責操持,自然不需要內閣對此指手畫腳,都是有典製的,照章執行就好了。


    “善貸,緬甸那邊的事兒,好像已經在京城裏傳開了。”


    大朝會結束,後麵還有天子賜宴,不過中間有一個多時辰的時間,所以內閣三人選擇返迴內閣,處理一些奏疏。


    路上,張居正就小聲對魏廣德說道。


    “消息傳開隻是早晚的事兒,五軍都督府,還有兵部,那麽多人都知道了,還要保守秘密,幾乎不可能。”


    魏廣德不出意外的笑道,昨晚他也從張吉口中知道,京官之間在秘傳朝廷可能要對緬甸用兵,那邊局勢如何如何。


    對此,魏廣德並不介意。


    真要是消息保密好了,然後突然傳出朝廷要派兵攻打緬甸,那才是麻煩,許多不明真相的官員肯定是會群起反對的。


    怎麽能對大明藩屬動手?


    不過,今日張居正對自己說起這話,顯然不是簡單傳遞消息那麽簡單。


    “善貸,昨晚有好友來我府上,為雲那邊說情,你看.”


    張居正也不拖泥帶水,壓低聲音小聲對魏廣德說了句。


    雖然張居正沒有詳細說是誰,又是為誰說情,但是話說到這裏,意思還是很明確的。


    “隻要沒有和莽應龍勾結,隻是失察,申敕一頓,然後外調就是了。”


    魏廣德不想因為一些小事兒和張居正鬧出幺蛾子,他雖然曾經想要追究那些人的責任,但冷靜下來後還是選擇了放棄。


    明朝官員的鄉黨、同年,關係盤根錯節,太過複雜,動一個人可能就會引來一群人的不滿甚至敵視。


    隻要沒有勾接外敵賣國,魏廣德覺得似乎放過也不是什麽大事兒。


    “如此就好。”


    其實這年頭,哪個當官的會勾接外國,做出被判祖宗,賣國求榮的事兒。


    別說讀書人,就連普通明人百姓,看到夷人都會一副優越感,完全看不起這些西洋來的蠻人。


    這和後世社會形成鮮明對比,實在是曆經千年,漢人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民族自信心,根本看不起外國人。


    即便倭寇橫行的時候,依舊如此,他們除了殘暴還有什麽,都是窮瘋了才會跑到大明來打家劫舍。


    魏廣德這麽說,自然也是同意了張居正輕拿輕放的意思,隻是申敕,又不會少塊肉。


    至於外調,或許雲南那邊的官員都還巴不得離開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實在是大明的官兒都希望去江南富庶之地為官,而西南邊陲自然不受人待見。


    “我已經給雲南下了一道措辭嚴厲的公文,要求他們宣召各宣慰司宣慰使到昆明述職,緬甸戰事怕是快了。”


    走了幾步,張居正又開口說道。


    要那些宣慰使到昆明,肯定是不會有人去的,如此緬甸的局勢也就暴露了。


    即便他們派其他人冒充宣慰使,雲南方麵也有辦法查明他們的真實身份,根本就瞞不住。


    實際上,有人跑到張居正那裏說情,就可以知道,雲南那邊多少還是知道緬甸局勢有點不妙的。


    隻不過因為戰火沒有蔓延到大明邊境,所以雲南官員都在裝鴕鳥,不願意理事。


    或許還想著要是能及早脫身離開雲南,就可以避開這個禍事。


    隻是朝廷已經覺察,京城這邊的人就知道不好了,隻好先說情。


    想來這邊的消息,應該已經傳向雲南那邊了。


    “三日後,李如鬆、李如柏和李如楨就會出發,前往四川、廣西和貴州巡視衛所,半個月後李成梁也會啟程前往西南巡閱。


    有李成梁在,我覺得應該不會有大的麻煩。”


    魏廣德強自鎮定說道。


    “此事,最怕人詬病的其實是京營裏多出來那一千李家家丁,要是消息泄露,還不知道都察院那邊會如何彈劾。”


    張居正提醒道。


    李成梁的家丁都是騎兵,也就是明末關寧鐵騎的前身。


    他們在遼東接到李成梁和兵部的手令後,星夜兼程趕到京城,入駐京營,前後不過半旬。


    李成梁也知道茲事體大,所以他們進駐京營是悄無聲息的,除了京中一些在京營任職的勳貴外,都不知道他們的到來。


    此事,自然也稟報了宮裏。


    否則上千悍卒出現在京城城外,錦衣衛怕早就開始動手拿人審問了。


    也就是現在宮裏其實已經私下裏認可將領豢養家丁,畢竟都是為了打勝仗,否則也是絕不會通融的。


    “隻能盡快料理了緬甸之事,才能維持朝堂安穩。”


    魏廣德小聲道。


    按照李成梁的打算,他不會直接進雲南,而是會先巡閱川貴等地,先把人馬聚攏。


    這也是給雲南的沐家留些顏麵,要不然李成梁進了雲南,就等於直接奪了沐家在雲南已經把持近二百年的兵權,也會給雲南地方上一種不好的印象,那就是朝廷不再信任沐家。


    這樣不利於雲南穩定的事兒,自然是朝廷要避免的。


    按照魏廣德的設想,此事最好的由頭就是雲南宣召各宣慰使到昆明。


    來了,自然要他們吐出實情,朝廷有了出兵的理由。


    不來,則反向暴露,雲南方麵自然可以調兵討伐。


    總之,若是雲南沐家能夠順利解決東籲王朝,李成梁就不必出手。


    一旦戰事陷入膠著,自然是明廷不能接受的,李成梁則盡遣三省大軍進入雲南,討伐緬甸。


    不過現在看來,張居正似乎有提前讓李成梁介入的意思,所以他才主動出言試探。


    “如此最好,讓李成梁盡快解決緬甸,讓他帶兵駐守在那裏一段時間。


    那裏距離舊港不遠,正好探查張璉是否真在那裏。


    此事影響太大了,一個不好,朝廷顏麵無存。”


    張居正小聲說道。


    魏廣德知道張居正顧忌什麽了,隻是微微點頭。


    現在的首輔,是不願意有任何負麵消息傳出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