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閣老所說,難道是遼東?”


    聽到魏廣德的迴答,戚繼光下意識說道,說完才覺得失言,立馬閉嘴。


    見戚繼光一下子拘謹起來,魏廣德笑道:“怎麽,可有什麽不便之處?”


    “沒有沒有。”


    戚繼光急忙否認道,“隻要朝廷下旨,末將自然盡力而為。”


    “知道成化犁廷吧,這次派你去,就是要做這個事兒。”


    成化犁廷很是殘忍,魏廣德於是提前說出了,讓他好有個心理準備。


    隻不過魏廣德畢竟不是軍人,雖然上過兩次戰場,但其實都在打醬油,根本沒煉到殺人不眨眼的程度。


    而戚繼光是誰?


    當初在浙江、福建、廣東打倭寇,死在他手下的亡魂不知道有多少。


    再殘忍的事兒,他在江南剿倭的時候都已經見過了,早就練出一副鐵石心腸。


    成化犁廷他聽說過,不過在他看來,大小不過就是把敵人殺掉。


    殺人,當兵的要不會殺人還當個屁的兵,所以根本就沒放在眼裏。


    他這個時候想到的,其實還是他帶著薊鎮兵馬跑到遼東,那邊的將官能樂意?


    這不是明擺著搶功勞嗎?


    看到戚繼光沒迴話,魏廣德看了一眼,見他在思考,也沒打攪。


    過了一小會兒,戚繼光終於是反應過來了,兩位大人還在這裏,貌似有些失禮,於是急忙找補。


    “魏閣老、譚大人,剛才末將失禮了。”


    “嗬嗬,看你在想事兒,就沒叫你,現在想明白沒有?有什麽問題現在就可以問出來。”


    魏廣德倒是不以為意,隨口說道。


    “隻要是朝廷的旨意,末將一定全力完成,隻是人馬到了遼東那邊”


    戚繼光起了個頭,但還是沒有詳細說出來。


    關鍵這個話不好說。


    都是朝廷的官軍,按說不該分什麽彼此。


    但是呢,功勞就那麽多,你得了別人就少了,為了功勞,對於外鎮來的兵馬,肯定是看不上眼的。


    現在的遼東還不是明末那會兒,遼東兵馬對抗女真顯得不足,需要從關內抽調大量的客兵支援。


    其實,就算是那個時候,遼東的主軍還是看不起客軍的,可以說把最危險的任務都交給客軍,讓他們去送死。


    戰敗後,責任大多也是扣到他們頭上。


    反正功勞是遼東軍打出來的,失敗則是客軍犯下的。


    人死了,都不能留個好名。


    “你們去遼東,也不用擔心什麽。”


    魏廣德看看譚綸,這才對戚繼光說道:“屆時朝中會派出侍郎坐鎮,主將用現任遼東總兵官李成梁,你是副將。


    李成梁那邊,會有張巡撫跟著過去,凉他李成梁不敢搞出什麽亂子。


    本來我最擔心的不是你們和遼東軍的關係,而是戰時薊鎮軍馬的糧草輜重難題。


    前兩日你打算組建輜重營倒是剛好解決這個煩惱,這段時間你盡快把架子搭起來,需要的騾馬、大車,兵部會盡數撥給薊鎮。


    我現在惟一擔心的就是,薊鎮兵馬適不適應遼東地形。


    那裏地形複雜,既有平原又有山地。


    你練的人馬,能不能在那樣環境下戰而勝之,所以我就來了。”


    “請魏閣老放心,末將練的兵,不管是平原還是山地,都有作戰之法。”


    戚繼光聽到魏廣德這麽說,當即抱拳急道。


    開玩笑,魏廣德的話不就是明擺著對他的兵有顧慮嗎?


    這不能夠。


    “你練的車營、騎營和步營,應該說擅長軍陣殺敵,軍陣,自然是平原交戰比較合適。


    可是這次要打的地方,要麽如江南水網縱橫,要麽就是山地,騎營還好說,可是車營如何發揮出戰力?”


    魏廣德開口問道。


    “魏閣老有所不知,山地戰,車營除了守營外確實用處不大,而騎營和步營卻是大有用處。


    至於如何使用,這得看戰場地形,倒是不好詳細說明。


    若是閣老擔心,關外就有山地,末將可帶步營和騎營演練給閣老一觀。”


    戚繼光急忙說道。


    好吧,說別的,他不敢拍著胸脯保證什麽,可要說帶兵打仗,他戚繼光還真沒怕過。


    當然,這帶的得是他帶過的兵。


    在浙江時,他最初帶著衛所兵剿倭,喊衝殺時衛所兵皆畏懼不前,差點把他賣給了倭寇,這個教訓太大,現在的戚繼光是時刻不敢忘。


    魏廣德聞言,也隻是笑笑,說道:“這個不急,明日先看看軍卒訓練。”


    這會兒太陽也要下山了,三人自然不可能留在軍營過夜,一起騎著馬出了軍營迴了三屯營裏的總兵府。


    後世的遷西縣三屯營鎮在明代時就已經是薊州鎮府駐地,因明初此地有三百屯田軍戶而得名,原名三屯忠義衛。


    明天順二年,薊鎮總兵胡庸群修築城池,並將薊鎮府遷至三屯營。


    既然是鎮府駐地,該有的城防自然也是有的。


    從天順年間開始,三屯營就從原來衛所兵的土圍子很快就改成成了營堡。


    之後隨著邊防壓力越來越大,三屯營的駐軍也越來越多,到現在的三屯營不僅在城外有占地巨大的軍營,就算是鎮堡也被擴大了數倍。


    現在的三屯營城牆牆高三丈,周圍七、八裏,設三個正門,名為南景忠、東賓日和西鞏京門及兩個便門,分別是小東門和小西門。


    城上建有五座角樓、九座敵台和兩處水關,城北無門,城台上建有紫極宮,極為壯麗,薊鎮鎮府雄居正中,鍾鼓二樓巍然屹立。


    魏廣德進了三屯營後,沒有直接進城,而是騎馬上了城門邊的馬道上到城牆上。


    後世的三屯營早就破敗,雖然時不時有挖掘出明代古遺址的消息見諸報端,但是畢竟已經荒廢了。


    這次魏廣德直接上到城牆,也是想要好好看看這座城堡的全貌。


    順著城牆往前走,不時朝城內城外看看,戚繼光有點明白魏廣德的意思,於是不斷向他講解城裏的布置。


    “中間那個就是你的鎮府?”


    魏廣德指著遠處建築問道。


    “是的,魏閣老。”


    戚繼光答道。


    “那廣場還真是大,能集結多少人馬?”


    鎮府門前有個巨大的廣場,不僅讓整座鎮府看起來更加氣派,還有聚兵的作用。


    “可聚千人。”


    戚繼光答道,“我剛來的時候廣場沒那麽大,不過考慮到快速出兵,所以把周圍一些房屋拆掉,擴大了廣場麵積。


    又把三條道路拓寬,這樣在此地集合兵馬後,可以快速派遣到東南西三個方向。”


    魏廣德看著鎮府門前“t”字形街道,旋即點點頭。


    三屯營裏的鎮府位於鎮堡中心,周圍道路密布,確實可以快速調兵遣將。


    “鎮撫前麵左右分別駐防的是車營和騎營,靠近城牆的營房是步營.”


    戚繼光繼續給魏廣德介紹城中營房分配,魏廣德不斷點頭。


    “平時人都住在堡內,不過每月都會把人帶出去一趟,在外麵紮營住上幾日,讓士卒們習慣野外紮營。”


    戚繼光又說道。


    “不錯,若是都住在堡內,早晚人都養廢了。”


    魏廣德稱讚道。


    後世的軍隊不也要時不時拉出去拉練,都是在荒郊野外駐紮,就是怕把兵養好了,以後拉不出去。


    後世還有諸多科技手段可以彌補偵查敵情可能出現在疏漏,帶了古代,雖然也會放出去許多探馬,可是也一樣不能保證沒有疏忽。


    所以紮營就是非常重要的事兒,營盤外麵不僅要放一圈柵欄,還會挖許多壕溝、陷阱,防備被敵人偷營。


    軍營裏的帳篷搭建也是非常講究,不僅營內通道用帳篷阻隔,搞成七彎八拐,還要適當留出空地保證士卒有地方集結。


    當然,這種紮營盤的方法也就是漢人的軍隊才用,向蒙古人的營寨就不會這樣,隻會搭個簡單的營柵欄,隔一段距離打一根木樁,栓上一條狗。


    為了保證蒙古騎兵能夠隨時出動,營內道路也是筆直,可以放騎兵出動時有空間加快馬速。


    簡易低矮的柵欄,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放倒,這樣就不會影響騎兵從任意方向衝出軍營。


    柵欄外麵自然也不會挖掘戰壕、陷阱一類的東西,不然敵人沒有防住,倒是把自己困死在營盤裏。


    圍著三屯營轉了半圈,最後走到紫極宮。


    建造紫極宮,其實就是為了便於總兵官指揮戰鬥,所以這裏是三屯營最高的建築。


    北麵不設城牆,也是因為大明的威脅大多來自北麵,所以處於戰備考慮,就隻在三麵建造城牆。


    魏廣德和譚綸直接上了這裏,整個城內布置一覽無餘。


    譚綸很熟悉這裏,畢竟他擔任過薊遼總督,雖然不是駐防這裏,可是那時候也沒少來三屯營。


    也就是魏廣德初來乍到,才會感到稀奇。


    “魏閣老、譚大人,其實早些天我就想上奏,現今城裏空間狹小,已經不方便軍士駐紮,所以.”


    戚繼光這時候有點吞吞吐吐的說了半句,就戛然而止。


    “怎麽,你還想擴城?”


    魏廣德沒搭話,譚綸卻開口問道。


    戚繼光話雖然沒有說完,可是意思也差不多吐露出來了,兩人自然就明白了。


    “過去吧,城裏還能勉強住下這幾萬人馬,可是這不編練了車營,還打算組建輜重營,都需要地方放置車輛,騾馬也增加不少,所以這空間就顯得不夠用了。”


    戚繼光馬上接話道,有難處找上級,現在自己在京城的靠山都在這裏,自然要趕緊把自己的訴求說出來。


    成不成先不管,但還是要說出來。


    即便自己很快就要調離薊鎮,可話還是要說,畢竟還沒影的事兒,萬一自己最後又不走了呢。


    “你是怎麽想的?”


    魏廣德開口問道。


    “南門外是軍營,我有心鎮堡向南擴張,再建一道牆,擴大鎮堡麵積。


    當然,也可以左右各建一個衛城,把一部分軍營遷過去,這樣三座城堡互為犄角。”


    戚繼光又說道。


    “這個你得先和梁總督商議才是。”


    魏廣德迴頭看了眼戚繼光,這才說道:“畢竟建城之事,少不得薊鎮安排民夫,朝廷隻會撥給部分錢糧,主要還是靠薊鎮自己。”


    “梁總督那裏,不是魏閣老打個招唿的事兒。”


    戚繼光故意裝作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有些扭捏的說道。


    他們所說的梁總督,正是隆慶年間山東巡撫梁夢龍,也就是那位主持海運漕糧試點的官員。


    本來魏廣德打算讓梁夢龍主持漕運,但是譚綸找他要人,最後安排王宗沐接任漕運總督一職,繼續負責漕糧河運和海運事宜,而梁夢龍則是以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都禦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


    明朝邊鎮的總督主要工作是什麽?


    其實就是簡軍實,修馬政,築城堡,謹烽堠,慎擇將領守備各處。


    三屯營要擴建,自然得是薊鎮總兵官先和薊遼總督商議,之後聯名上奏此事。


    薊遼總督既然管理薊鎮城堡修築,工程小,一般薊鎮自己就做了,可是三屯營擴建可是大事兒,自然要先報京師,之後還要找兵部、戶部要錢糧支持。


    不過現在梁夢龍已經倒向魏廣德,所以才在戚繼光眼裏,不過就是魏廣德打個招唿的小事兒。


    隻不過到魏廣德這裏,雖然擴建三屯營在他眼中確實是件小事兒,但畢竟隔著一層。


    隻是靠戚繼光說有必要擴建,但是否真有必要,魏廣德可不會偏聽偏信。


    知道詳情的,自然是梁夢龍,所以魏廣德打算還是先聽聽他的意見。


    若是確有必要,自然可以支持,也無關誰做薊鎮總兵官。


    這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有人管這個事兒,魏廣德也不會越俎代庖插手此事。


    “按規矩來,你先和梁總督商議,再報京師。”


    魏廣德不開口,譚綸卻不能不說話。


    “是是。”


    戚繼光見此急忙答應。


    “查不到那就去鎮府看看吧,今晚不知戚夫人會安排什麽吃食款待我等。”


    魏廣德開口笑道。


    從紫極宮旁馬道下了城牆,雖然這裏沒有建城門,可馬道還是有點的。


    當晚,戚繼光在總兵府設宴款待魏廣德和譚綸,薊鎮的將領齊聚,酒宴也甚是熱鬧。


    此時的總兵府,戚繼光到這裏時間不長,所以也沒有把內部修建的極為精美。


    隻不過按照後世,幾年後戚繼光就會在這裏大興土木,建造一所極為奢華的總兵府給自己居住。


    隻是這一世,他似乎不大可能在薊鎮待太長時間,自然也就不會有金碧輝煌的薊鎮總兵府了。(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