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戰鼓密集敲響,本來還呆在營房裏的明軍士卒緊張的穿戴起來。


    穿戴好盔甲的士卒已經拿著武器跑出房子,衝向後麵的馬廄。


    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事兒,可鼓聲就是命令,是讓他們集合的意思,誰都不敢耽誤半分時間。


    在鼓聲響起那一刻,看守馬廄的人已經把門打開,看著一窩蜂衝進去的士卒,他們隻是退到兩邊,把中間的通道留了出來。


    不多時,另一個出口,已經有士卒找到自己的馬匹,騎著戰馬衝了出來,奔向營房前麵的廣場。


    方逢時在向總督王崇古和總兵馬芳送去消息後,就想到此時敗胡堡的情況,兵馬不過千餘人。


    把把漢那吉留在敗胡堡可是非常危險的,一旦俺答汗發覺把漢那吉降明,帶著幾千兵馬圍攻敗胡堡怎麽辦?


    於是,他馬上召見了巡撫營中軍官康綸,命他帶手下騎兵馬上趕往敗胡堡。


    不是去支援,而是帶著把漢那吉一行人到大同來。


    有大同城守護,俺答汗就算盡起兵馬,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打破大同堅城。


    得了巡撫大人的命令,康綸馬上迴到營中召集兵馬。


    半柱香的時間,五百騎兵就集合完畢,全副武裝列隊於廣場之上等候他的命令。


    因為隻是前往敗胡堡接人,馬隊並沒有準備太多物資,比如吃食就不需要準備,人吃馬嚼直接到了敗胡堡就能搞定。


    到時候無非就是記賬,讓兵備道下次撥糧的時候多補發一批就是了。


    人馬點齊以後,康綸也沒有說出此行目的,士卒們迷迷糊糊就隨著他騎馬衝出大營,向著敗胡堡急行而去。


    深夜,敗胡堡外一片漆黑,今晚沒有月色照明,但是敗胡堡城牆上下卻是點起了火堆。


    城頭上人影晃晃,顯示著今晚敗胡堡城牆上值守士卒不少。


    其實,這樣的情況昨日在把漢那吉進城後就是這樣。


    最初是擔心把漢那吉詐降,身後還有俺答汗的騎兵,可能趁夜色偷襲城池。


    不過現在依舊戒備森嚴,則是擔心俺答汗追兵趕來,要他們交還把漢那吉。


    若是沒有把人放進城,一切倒是無所謂。


    可要是收了人又交出去,敗胡堡守備可沒這個膽子。


    此時他雖然沒有在城牆上,可也是全身披掛坐在守備府大廳裏。


    現在是全城戒備,他也不能例外。


    城裏的探馬早上就被派了出去,到現在為止收到的都是好消息,最起碼敗胡堡周圍三十裏沒有發現有俺答汗大軍的蹤跡。


    現在他隻能祈禱大同的命令早點來,告訴他怎麽處理把漢那吉一行人。


    留在邊堡裏,始終都是一個隱患。


    就在這是,外麵一陣腳步聲傳來,他豁然起身走到門口,就和來人撞上。


    “大人,城南出現大量火把,還隱約有馬蹄聲傳來。”


    來人是負責城南的一個百戶,看到守備大人已經出來,急忙稟報道。


    “走,去看看。”


    守備跟著那人出了守備府,出府門的時候還對把守府門的軍卒說道:“我去南城牆,有人來就叫他們到那邊找我。”


    南城牆雖然麵對的是大明方向,可守備也不敢確定來人就是大明這邊的兵馬,還得仔細核對才行。


    等他上了南城牆時,城下已經黑壓壓站了不少人,全都是裝備精良的騎兵。


    明軍的甲衣沒錯,旗幟也對,不過此時城門還沒開,雖然外麵的人已經有些不耐煩。


    “守備大人,這是下麵那隊官軍交來的關防憑證。”


    城頭千戶把一個籃子送到他的麵前,裏麵有文書和腰牌。


    文書,是大同巡撫方逢時所簽發,大意是他派巡撫親兵來接收把漢那吉一行人,並把他們帶迴大同。


    守備仔細看過文書和上麵的印鑒,沒有發現問題。


    而官印是巡撫親兵營中軍的腰牌,腰牌上刻有巡撫親兵和康綸的名字,和文書上倒是一致。


    “來了多少人?”


    關防雖然看不出問題,可現在是特殊時期,守備還是多問了句話。


    “怕是有四五百人,應該是親兵營全部騎兵都來了。”


    千戶答道。


    “從城東和城西調兩個百戶所過來,除了中軍官和護衛外,其他人全部呆在甕城裏。”


    守備下令道,“走,我們下去迎接一下,城上戒備不能鬆懈。”


    耽誤了點時間,等待四個百戶所的官兵在甕城外結陣以後,敗胡堡的城門才緩緩打開,守備帶著一隊護衛出現在城門裏。


    康綸已經在城下等的有些煩躁,這敗胡堡可是屬於邊堡,在這荒野裏呆著可沒有城牆保護,心裏終究有不安的感覺。


    看到城門打開,康綸帶著人馬就過來。


    和守備寒暄兩句後,也沒有表達不滿,但還是按照他的意思,讓手下兵馬駐紮的甕城裏。


    敗胡堡本就不大,甕城自然也小,五百人進入就把這裏塞得滿滿當當。


    “郭守備,我的人出大同也沒來得及準備幹糧,這人困馬乏的,還請敗胡堡的弟兄們準備些吃食,戰馬也需要一批馬料。”


    康綸走過甕城城門後才開口說道。


    先前看著明軍騎兵進城,郭守備已經注意了這些人的相貌和舉止,基本確信這支人馬不是蒙虜和白蓮教徒。


    明軍大多是軍戶,祖祖輩輩都是吃這碗飯,很多習慣可是和民戶不同。


    既然不是敵人,此時守備也總算放心下來,終於可以把燙手山芋送出去,要糧食和馬料,對軍隊來說不說是小意思,不過是在送給兵備道的賬本上記上一筆的事兒。


    “好說好說,先請康大人進城休息,我已經讓人準備飯菜。


    弟兄們的吃食馬上就準備,隻管放心就是,到了敗胡堡,總不會讓大家餓著。”


    守備笑著說道。


    雖然他官職比中軍官高,可人家是巡撫大人的親兵,就算麵對總兵大人都是不懼的,自然是小心應付。


    “還有,請郭守備準備些紮營的帳篷,今晚士卒就歇息在城中,明早就帶著人離開,還請郭守備招唿一聲。”


    康綸由繼續說道。


    本來吃了飯就該帶著把漢那吉離開的,可現在天色太晚,夜路可不好走,這一路緊趕慢趕也沒有在天黑前抵達敗胡堡,不得已隻得讓手下都打著火把趕路。


    在邊境上,這樣做可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暴露行蹤。


    現在可不是和平時期,要是被俺答汗派來的追兵發現,說不得就是一場大戰。


    他這些手下一路急行早就人困馬乏,那時候遭遇怕就是十死無生的境地。


    康綸雖然也想早點離開這裏,可也得考慮自己的小命,而且要是把漢那吉在自己手上出了事兒,就算活著迴去又怎麽交差。


    所以隻是思索片刻他就決定在敗胡堡過一夜,天明再走,這樣也安全不是。


    “康大人放心就是,我安排手下明早就給大人準備吃食,絕不會耽誤你們趕路。”


    郭守備當然明白他的心思,當即答應下來。


    今晚城中有了這五百人,他覺得一會兒也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昨晚就沒睡好,就他白天也就是抽空打盹了一陣,他其實也是困得不行。


    可睡覺把漢那吉是跑到他的地盤來的,要說這敗胡堡可不是交通要道。


    敗胡堡其實建城也不過幾十年,算是明軍邊堡中比較新的,因為這裏扼守的通道地勢險要,可不是大軍行動的首選。


    明軍也隻是為了大同的安全,嘉靖年間才在這裏建城,扼守住這段通道。


    也因此,敗胡堡裏駐紮的兵馬也不多,不過千多人而已。


    雖偶有蒙虜來襲,不過對方兵馬也是不多,畢竟這裏的地勢限製了大兵團進攻,所以這些年來他在這裏守備倒也算輕鬆,隻能再等倆年就想辦法活動,換個更好點的地方。


    最好是換到後麵去,這邊堡可不是好待的。


    至於周邊其他的大城,還是算了,去那裏還不如繼續留在這裏,至少蒙古人一般不會來這裏。


    第二天一早,康綸就見到把漢那吉。


    實際上昨晚城中的動靜就已經驚動了他們,隻是住所外有明軍一個百戶把守,他們也沒法在軍堡裏四處走動。


    等天亮時,終於接到消息,是大同巡撫派人來接他們去大同的,所以一早他們就收拾了行李,準備離開這裏。


    見到正主,康綸也沒多做寒暄,直接帶人就離開了敗胡堡。


    五百騎兵把把漢那吉一行十來人護在中間,當然也可以說是看押在裏麵,打馬就出了敗胡堡。


    至於甕城裏一地雞毛,自然是敗胡堡的兵卒負責收拾。


    把漢那吉隨行人員雖然少,可是帶的馬匹卻足有三十多匹,是按照一人三馬的配置,這在明軍騎兵中都是非常少見的。


    即便是明軍的精銳騎兵,最好的待遇也不過是一人雙馬。


    這樣的差異,可是讓明軍士卒眼紅不已。


    不過沒辦法,誰叫人家蒙古人馬多呢。


    雖然他們是巡撫親兵,可也隻能一人一馬,可沒有更多的馬匹更換。


    這一路行來,看著把漢那吉一行人連續換了幾次馬,可把人羨慕的不行。


    好在現在是歸途,隻要晚上到了大同城就好了,倒是不用顧惜馬力。


    迴程可比來時輕鬆,畢竟出了大同不久,士卒們也知道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敗胡堡,可中軍大人不惜馬力讓他們急行,可是把他們嚇得不輕。


    當初總督和巡撫招收標營,就是從大同軍中挑選能征善戰的精銳士卒,進了這裏已經多年沒有上過戰場了。


    或許勇武還在,可畢竟銳氣已經散了不少。


    標營平時就是跟著總督巡撫外出,擺出架勢來,所以再精銳的士卒幾年下來也逐漸蛻化成了樣子貨。


    看上去精銳非常,但戰力下降很厲害,所以昨日才會被嚇得半死。


    當然,關鍵還是康綸不惜馬力的急行軍,這可是騎兵的大忌。


    若是有馬匹輪換,士卒們也不會這麽擔心,隻要遭遇敵人時換馬應戰就好了,可惜他們沒那條件。


    緊趕慢趕,天色擦黑的時候,高大的大同城牆已經遙遙在望。


    這裏可不比周圍,或許直線距離近,但是得繞山路跑,大同城外可是一路坦途。


    士卒們看到城牆後就精神大振,唿喝著打馬急行,就希望在天黑前進城。


    隻有待在城牆裏,他們才能感受到安全,可不是野外宿營能夠比擬的。


    宣府,巡撫衙門。


    這裏是宣大總督王崇古的臨時行轅,而此刻他手裏拿著大同發來的緊急軍報也是麵露詫異。


    俺答汗的孫子居然跑過來投降,雖然隻是隨行十來人,可是他的身份注定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投降,政治意義非常大。


    而且,孫子跑了,俺答汗此時怕是已經氣瘋了,說不好正在重新召集大軍,準備來大同要人。


    叫來師爺,讓他馬上書寫一份奏疏,八百裏加急送往京城,同時召集宣府巡撫和總兵官,商議接下來宣府的軍事準備工作。


    大同,無疑是俺答汗的首要目標,那裏不僅距離板升城最近,而且還收留了把漢那吉,但這並不意味著宣府可以置身事外。


    現在他能做的,一是盡快把消息傳遞到京城去,等待朝廷的命令,二就是秣兵曆馬準備應對俺答汗的進攻。


    “消息立即傳遞給宣府各堡,要他們嚴加防禦,防止蒙古韃子偷襲。


    宣府騎兵盡快集結起來,不管是救援宣府還是大同”


    在和宣府巡撫商議後,王崇古就對宣府總兵下達了戰爭動員的命令,同時又派出信使向大同隔壁的延綏鎮求援,請他們也做好支援大同的軍事準備。


    雖然他已經卸下陝西三邊總督的職位,可延綏總兵不可能不給他這個麵子,是一定會接受他軍令的。


    在王崇古這邊做好準備的時候,京城那邊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雖然已近傍晚,可吏部大堂卻是燈火通明,照的亮如白晝。


    高拱、張四維等人正在再次核對要裁革的官職,這可不是小事兒,而是關係到許多人的大事,吏部也必須小心應對。


    “高閣老,這些裁革官員全部都賦閑下來嗎?也不安置個去處?”


    “若是有空缺官職,還需要裁革嗎?讓他們先休息下,朝中有官職空缺出來,優先從他們當中選拔就是了。”


    “可是這個,南京糧儲海瑞”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