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給裕王道喜去,賭了這麽多科,總算贏一迴了。”


    殷士譫招唿他們往外走,嘴裏還念道:“好好的掄才大典,就不該允許這些賭坊摻和。”


    顯然,他並不支持官員參賭,特別還是賭狀元,這可是國家的掄才大典,應該是莊重肅穆的,怎麽能沾染上銅臭。


    張居正在他身後小聲對魏廣德道:“早知如此,砸鍋賣鐵也賭上這一把。”


    “正是,正是。”


    唐汝輯也是小聲接話道。


    顯然,他們都沒把殷士譫的話放在心上。


    對他們這些王府屬官來說,未來,是光明的。


    可那,畢竟是未來。


    現在的他們,如果沒有家族接濟,沒有外水,單靠那點俸祿和賞賜,日子隻會過的緊巴巴的。


    新科進士們喜氣洋洋參加後麵的榮恩宴,之後是皇帝賜服賜鈔以及徐時行代表諸進士謝恩,還有謁先師廟,行釋菜禮,一項項都在禮部周密布置中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魏廣德終於有機會先後拜訪了次輔徐階和輔臣袁煒,試探他們的口氣。


    這幾日,雖然朝廷依舊在運行,並沒有因為殿試而中斷,可是一些政務不可避免的還是被壓後。


    雖然耽誤幾天,可是倒沒有影響什麽,實際上內閣和兵部都暫時還未對此事有過討論。


    相對來說,袁煒的態度比較謹慎,雖然最近對嚴閣老有些不利,可畢竟皇帝並沒有親口說什麽,一切都隻是外朝在風傳。


    但是從徐階府裏出來的魏廣德,魏廣德還是不禁迴頭看了眼徐府。


    剛才和徐階談論此事時,徐階雖然口中還是表現的比較敷衍,可是在看到魏廣德進獻的三千兩銀子會票後,態度還是立時有了變化。


    相對來說,魏廣德感覺徐階似乎更加篤定嚴閣老會在近期下台。


    想想之前裕王府發現的蛛絲馬跡,魏廣德心裏也更加確信,徐階已經開始了一連串的動作,隻是很隱蔽,也不知道嚴嵩嚴世番他們是否有所察覺。


    不過這些和他無關,貌似現在江西的戰事因為殿試暫時被放下後,最近還沒有重新成為朝政重心的意思,因為被嘉靖皇帝的注意力已經被轉移到永壽宮重建之上。


    年前嘉靖皇帝召嚴嵩和徐階問話時,因嚴嵩言辭不當,嘉靖皇帝最終把重建永壽宮之事交給徐階督辦。


    讓滿朝大臣們想象不到的是,徐階居然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居然就把永壽宮給重建起來。


    魏廣德還是這次拜訪徐階的時候才意外聽到此事,想想徐閣老說道此處之時那眉飛色舞的樣子。


    想想也是,大明朝朝政出了名的辦事拖拉,誰能想到這次重建永壽宮速度會如此之快,效率如此之高。


    西苑的事兒就是宮裏的事兒,魏廣德自然不好瞎打聽,他也沒有找陳矩詢問其中緣由,第二日進裕王府後,第一時間找到李芳詢問。


    李芳是太監,又掌握著裕王在宮中的內線,自然消息更加靈通。


    “你說永壽宮的事兒啊?”


    李芳笑道,“這事兒我也是前幾天才知道的,因為不是什麽大事兒,所以就沒對你說起。”


    】


    “這次,怎麽如此之快就完工,聽說已經不耽誤入住了。”


    魏廣德驚訝問道。


    “永壽宮大火,本就隻是把木製建築付之一炬,地基等都是完好,聽說徐閣老督促的緊,半個月就收拾好場地。


    那時候三大殿工程不是完工了嗎?


    當初可是征調不少匠人和木料,直接讓徐階撿了個現成,人和東西全進了西苑,參與重建永壽宮。


    都是修建三大殿的匠人,隻是重建個宮殿,這難度可比之前的工程小的多。”


    李芳絮絮叨叨說起他知道的情況,魏廣德也是驚訝的張大嘴巴。


    單純想想,會覺得重建一座宮殿似乎很麻煩,可是聽李芳細細分析後,魏廣德也覺得,貌似這不是一件多大的事兒了。


    當初重建三大殿,除了工程巨大的,主要還是在選擇大料上耽誤許多時間。


    選好木材,還有把他們千裏迢迢從南方運到京城,之後才是開工重建,大半的時間其實是耽誤在選料和運送上。


    之後工部對三大殿重建又有爭議,主要還是大料不足,無法恢複之前的盛況,沒辦法隻好縮小一些建造。


    此時,當時自然由時任工部尚書的歐陽必進密奏嘉靖皇帝知曉,一切都要有皇帝做主。


    嘉靖皇帝聽到消息,也是猶豫多日才最終點頭答應下來。


    建大殿的大料不足,可建造普通宮殿的材料,工部卻是準備充足,三大殿沒有用上,全部用在永壽宮裏了。


    有人有料,自然建造速度飛快。


    “早知如此,還不如我上奏,毛遂自薦我來做成這事兒。”


    聽完李芳道出來龍去脈,魏廣德不由得驚唿道。


    “誰說不是呢?這不是現成的功勞,都讓徐閣老白撿去了。”


    李芳也是附和道。


    “嚴閣老還真是老湖塗了,居然忘記三大殿工程,還有那裏的匠人和材料。”


    魏廣德不得不感歎,上了歲數的人,始終還是沒法和老當益壯的比,這就是明證。


    說不得,那會兒徐階既在心中偷著樂,又擔心嚴嵩想到三大殿的事兒,出來搶功勞。


    這些消息,魏廣德他們不專門打聽肯定不知道,可內閣卻是知道此事的,雖然有些好奇嚴世番怎麽也沒有想到,白白便宜了徐階。


    他哪裏知道,嚴世番那時候正在考慮完善自己心中的計劃,心根本就沒用到重建永壽宮,討好嘉靖皇帝這事兒上。


    和李芳分開,魏廣德往迴走還在想這事兒。


    現在徐階的表現入了嘉靖皇帝的法眼,怕是真的已經不在乎嚴嵩了,反正有了能辦事兒又聽話的人。


    西苑永壽宮在短短三個月就完工的消息,很快也傳遍了朝野,京城官員們聽聞此事無不是詫異莫名。


    實在是太快了。


    ......


    西苑,永壽宮。


    嘉靖皇帝此時也正在重建的永壽宮裏查看,和之前他居住的宮殿相比,現在的永壽宮完全是嶄新的,自然讓嘉靖皇帝連連點頭,高興不已。


    “好,很好,非常好。”


    看到各處都保持原貌,嘉靖皇帝絲毫沒有拘束之感,心中歡喜自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看看四周,又不覺抬頭看向屋頂房梁,以前是整塊的木料,現在雖然凋梁畫棟,可是依稀可以看出和以前些許不同。


    “工匠可在。”


    嘉靖皇帝來看永壽宮,不僅是徐階從內閣急急趕來,工部尚書雷禮也來此,連帶著還把重建有關的官員、匠人都全部召集,以備皇帝垂問。


    嘉靖皇帝這個問題,讓身為太監提督的黃錦也答不上話來,不過卻難不到徐階。


    “陛下,工匠首領徐杲就在此。”


    說著,徐階揮揮手,讓身後一個穿著灰袍的匠人上前答話。


    中國曆朝曆代皆是重道輕器,匠為末業,匠役至微,這灰袍匠人上前答話時渾身都在顫抖,也不知道是激動的還是嚇的。


    不過嘉靖皇帝這會兒心情好得很,抬手指著房梁問道:“那處似和以前不同,是為何?”


    “皇上,宮殿使用梁柱難覓,所以小民是以積木為柱法搭建拚接起來的。”


    那匠人跪在嘉靖皇帝身前,頭也不敢抬,就匍匐於地答道。


    “積木為柱法?”


    嘉靖皇帝輕聲念叨一句,“詳細說說。”


    顯然,嘉靖皇帝被匠人的答話引發了興趣,所以繼續開口詢問道。


    “這個.....”


    徐杲有些為難,不知道該不該說給皇帝聽,倒不是他擔心自己所建宮殿有什麽質量問題,事實上他對自己的技藝,對自己所建房屋那是有十足信心的。


    之所以有擔心,其實也是因為自身,他身穿灰袍就能看出,他不是官身,而僅是工部的一名匠戶,雖然大家都叫他大匠,可畢竟就是個匠戶。


    在皇帝麵前,有自己說話的份嗎?


    “陛下問,你就說。”


    興許是看出徐杲的為難,徐階在他身後開口說道。


    “正是,陛下問話你就好好答。”


    雷禮也在之後說道。


    “所謂積木為柱之法,我小民根據一些現實情況,在上品材料不足的時候,用中品材料補足的一個方法,其實就是將小塊木料用榫卯、包鑲等方式拚接在一起,外觀看起來渾然一體.....”


    說道技術,徐杲還真不觸,畢竟他家裏世代都是木匠。


    徐杲,本是揚州匠戶出身,其家傳絕技主要是木工中的所謂“大木作”,也就是木構建築的設計與施工。


    他這樣掌握大木作本事的人,在揚州那富商雲集之地,也是混的很好,之所以被叫到京城來,也是因為他精湛的技藝。


    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裏的奉天、華蓋、謹身三座核心殿宇、連同其他一些附屬建築,都在一次大雷擊引發的火災中被全部焚毀,作為朝廷的門麵自然需要全盤恢複,但這項舉國矚目的工程卻麵臨著很多實際困難。


    為盡快重建三大殿,朝廷和工部詔令天下能工巧匠齊集京師,為重修皇城三大殿獻計獻策。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徐杲從揚州來到京城。


    其實木質建築本身並不難建,但是這次三大殿的重建卻不得不麵對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那就是大木料不足,根本無法恢複往昔的恢弘大氣。


    不得已,徐杲拿出看家本事,盡量節約大料用於屋頂大梁,而立柱等則使用小一些的木料,以積木為柱之法解決。


    這次,當著全天下能工巧匠的麵完成了新三大殿的設計和建造,讓他掙足了臉麵,也在工部官員麵前掙到了“大匠”頭銜。


    在工部的官員,即便是有品級的如雷禮麵前,也要稱唿他為徐大匠。


    而本以為三大殿工程完工,他就可以離京迴揚州,沒想到卻又被工部派人送到了內閣,在徐閣老麵前接受了盡快重建永壽宮的差事。


    三大殿這樣的工程都能做,重建永壽宮自然不在話下。


    了解了永壽宮的規模,他就已經知道隻用三大殿剩餘的木料大概就能重建完成,就算有差也是不多,工部應該在京城能夠輕易堅決材料難題,又不是非要取自大山深處成了年份的大料。


    徐大匠,自然永壽宮重建飛快,僅兩個多月就順利完工。


    工部官員都檢查過了,沒想到今日還來,甚至連皇帝都親自來了。


    之後,嘉靖皇帝就把徐杲叫到身邊,一邊在永壽宮裏轉悠,一邊詢問徐杲是如何修建的永壽宮,徐階、雷禮還有黃錦都隻能跟在徐杲之後。


    到這個時候,他們也看出來了,這徐杲憑借著這門手藝算是入了嘉靖皇帝的法眼。


    沒辦法,誰叫嘉靖皇帝對玄黃之術如此癡迷,連帶著對道家也是格外傾心,時不時就會下旨敕造道觀廟閣,自然需要像徐杲這樣的專業人才。


    嘉靖皇帝在位期間到底修建了多少宮殿和道觀,這個還真不好統計,但明朝自遷都北京後,嘉靖皇帝的工程怕也隻比永樂帝督造的北京城少,其他的皇帝都是望其項背。


    在西苑建大高玄殿、大光明殿等,在永樂帝建成天壇和地壇的基礎上又建造了日壇和月壇,還有北京城的外城牆,這些流傳後世的工程都建於嘉靖朝。


    至於在京城外建造的如元佑宮、華鎣山等,更是數不勝數,也直接早就了當朝首輔嚴家堅決不肯輕易放手工部,實在是油水太足了。


    聽到徐階都是以“大匠”稱唿徐杲,嘉靖皇帝也自然用上這個稱唿,笑道:“大匠技藝精湛,就留在京城為朕分憂吧。”


    說著,不等徐階、徐杲等人反應,嘉靖皇帝就對徐階說道:“擬旨,萬壽宮成,命公朱希忠侯顧寰駙馬謝詔伯方承裕、大學士徐階分告南北郊太廟二社稷。”


    “遵旨。”


    對於這樣的安排,嘉靖皇帝做過無數次,徐階自然也不會在此問題上說三道四,不過就是讓禮部安排一下的事兒。


    重建永壽宮,其實算不得什麽,不過卻得到皇帝如此態度,自然讓工部尚書雷禮不能繼續幹站在後麵,隻得出來謝恩。


    “雷愛卿平身。”


    嘉靖皇帝這會兒心情正好,看到雷禮,想到還有已經看過的三大殿,心裏對這位尚書也是非常滿意的。


    遂起了加恩的念頭,這次加恩,當然不是因為永壽宮工程,還有三大殿,不妨都封賞了。


    念頭及此,嘉靖皇帝繼續開口說道:“在工效勞諸臣輔臣徐階加少師兼支尚書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