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問起馮保,黃錦急忙答道:“皇爺,馮保暫時還留在宮中,這幾日宮禁的關係,司禮監雖然下文,但還不能離開。”


    “派人送他去裕王府。”


    嘉靖帝吩咐道。


    嘉靖皇帝早早就安排了馮保,黃錦、高忠自然不可能忘記此事。


    隻不過現在宮禁森嚴,不管是朱希忠還是朱希孝,在沒有嘉靖皇帝旨意前,都不會放任何一個宦官離開皇宮。


    “是。”


    黃錦答應一聲。


    “把這兩日的奏疏都送過來吧,耽擱很久了,先把要盡快處理的奏疏找出來,今天先把需要馬上批紅的處理了。”


    嘉靖皇帝又澹澹吩咐道。


    黃錦出去吩咐幾句,不多時,高忠就帶著幾個內侍,懷中抱著慢慢的奏疏走進了玉熙宮。


    而這時候,一輛馬車也緩緩駛向宮門,隻是很快就被門前的禁軍和錦衣衛攔了下來。


    “車上什麽人?何事出宮?”


    宮門值守官站在車前,大聲喝問道。


    駕車的小內侍瞥了眼他,澹澹說道:“車上是司禮監太監馮保馮公公,奉皇命去裕王府。”


    說話間,小內侍從懷中摸出一塊司禮監的令牌遞了過去。


    聽到車上是司禮監的人,那值守官表情變得恭敬了一些,雙手接過令牌看了眼,隨即轉頭衝旁邊一個書吏模樣的人問道:“可有記錄?”


    “大人,稍等。”


    那書吏快速翻開一本冊子,很快找到一行記錄,和之前兩人對話印證,隨即點頭道:“有記錄,可以放行。”


    很快,馬車又緩緩向前行駛,離開了宮門,順著長安街向裕王府方向駛去。


    “禮部告謝郊廟社稷的奏疏麽,準了。”


    玉熙宮中,一個小內侍讀完手上一份奏疏,隨即遞到高忠手中,而禦榻上的嘉靖皇帝隻是澹澹說了句就不再言語。


    隨即又一份奏疏被翻開,小內侍朗聲讀道:“兵部尚書楊博奏,五軍營參將尹秉衡所選官軍一萬二千人,擬於春初赴居庸、鎮邊二區戍守。”


    這次,嘉靖皇帝並未馬上給出態度,似是陷入沉思,片刻後才說道:“記錄,營兵戍邊與原議減邊兵數多,應否遣去其更熟計以聞。”


    高忠這時候接過那份奏疏,快速把嘉靖皇帝的話記錄在奏疏之後,隨即放在一邊。


    楊博這份奏疏沒有被批準,要發還兵部再議。


    “山東巡按禦史奏,山東藤縣盜,劫傷會試舉人。”


    又一個小內侍朗聲念氣下一本奏疏。


    “嗯?”


    聽到這條消息,嘉靖皇帝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


    “諭博,朕聞四方多盜何有司欺心坐視,全不經理其亟,檄各巡撫官嚴督有司撫捕怠視者,必以法治之。”


    盜賊傷害會試舉人,這樣的事兒曆史上也是很罕見,更別說發生在嘉靖朝,嘉靖皇帝一向認為自己治理的大明是安寧祥和的,也就是邊鎮和江南因倭患才有一些問題。


    現在山東方麵奏報有盜賊,還傷害應試舉子,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一份份奏疏被處理,各方報上來的情況讓嘉靖皇帝今天很不開心,身體逐漸恢複的愉悅心情蕩然無存。


    這時候有宮女端上今日的藥湯,嘉靖皇帝看到了,卻是微微皺眉。


    長期修煉和服用丹藥讓他本能的對湯藥有些排斥,前兩日身不由己,到現在他已經不想繼續服用湯藥了。


    “端走,朕不需要湯藥調理。”


    嘉靖皇帝開口說道,隨即又對黃錦吩咐道:“把朕煉製的萬春丹取來。”


    “皇爺,這是......”


    “快去。”


    黃錦正要再說說,卻是被嘉靖皇帝直接拒絕了。


    “叮當叮當.....”


    一陣鈴鐺聲響起,裕王府所在大街一頭,一輛馬車緩緩駛來。


    這些天京師局勢飄忽不定,許多京城百姓自覺得避開像裕王府這樣的府邸,所以街上並沒有太多人,顯得很是冷清,亦如現在的天氣讓人發寒。


    馮保這幾天感覺自己都是昏昏沉沉的,自那晚後,他就一直保持現在的樣子。


    任誰被從司禮監攆出來,發配到裕王府辦差都不會高興,哪怕裕王是事實上的太子,將來可以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別忘記,裕王身邊有跟隨多年的李芳,他馮保現在去裕王府隻能屈居李芳之下,還未必能能得到裕王的信任。


    “幹爹,裕王府到了。”


    這時候,馬車忽然停了下來,接著馮保就聽到趕車的內侍輕聲唿喚。


    不止是馮保備受打擊,就連馮保的幹兒子,自然也是遭受打擊的。


    許多人表麵沒說什麽,但是已經在背地裏又開始找靠山。


    馮保,已經不值得信任,引為依靠了。


    雖然是這樣的環境,對馮保不離不棄的內侍還是有的,就比如這位,願意跟隨馮保離開皇宮來到裕王府。


    在宮門那時的硬氣,也不過是他最後的驕傲了,不管怎麽說曾經都是司禮監的人。


    不過他叫出第一聲後,遲遲沒有得到車廂裏的迴複,隔了良久才又喚了兩聲,終於讓車裏的馮保迴過神來。


    “到了,好。”


    馮保答應一聲,略顯遲鈍的從馬車上下來,看了眼緊閉的大門。


    這是裕王府的側門,他不是來傳旨的,這是發配到這裏,自然不能走大門入王府。


    “叫門吧。”


    馮保吩咐一聲,小內侍隨即上前拍動門環,“鐺鐺鐺......”


    .......


    “什麽?宮裏來人了?”


    有內侍進院子,向殷士譫等人通報外麵的情況,知道有宮裏太監要入王府,唐汝輯有些驚喜的說道。


    在裕王府憋了幾天,宮裏終於還是想起這裏了。


    殷士譫、魏廣德和張居正卻是緊皺雙眉,他們已經知道來人是到了王府側門而不是走正大門,這也就意味著所謂宮裏來人並不是傳旨或者其他公務而來,這就有點讓人費解。


    雖然幾天時間,裕王府之前緊張的空氣已經舒緩,但是還是沒有放鬆下來。


    “去請吧。”


    雖然沒想明白,殷士譫也知道不可能把人晾在府外,還是要請進來說話的,所以一邊讓人把人請進王府,一邊派人通知內院的裕王和李芳。


    不多時,魏廣德就見到了馮保,三言兩語之間,他們也知道了馮保此來的目的。


    司禮監秉筆太監到裕王府聽差。


    魏廣德感覺自己耳朵是不是出了問題,可是看到馮保拿出的,蓋有司禮監印章的公文,算是信了。


    馮保,真的是被發配到了裕王府辦差。


    當初第一次看到馮保的時候,還是他約陳矩談話,那時候知道馮保居然已經是司禮監秉筆,他還在納悶,因為他依稀記得這個太監和張居正是聯盟關係,正因為兩人把持內外廷權柄才能權傾朝野。


    不過馮保在嘉靖朝就已經混到司禮監秉筆的位置上,他又是怎麽和張居正勾搭起來的。


    記得以前看的東西,馮保好像應該是在裕王府裏當差才對。


    當時,魏廣德還一度以為有兩個馮保,宮裏的是一個,裕王府應該還有一位,而那位才是和張居正聯係的人。


    不過進了裕王府這麽久,他已經打聽清楚了,裕王府裏可沒有叫馮保的宦官。


    看到馮保,魏廣德忽然又想到,既然馮保已經到了這裏,那麽是否意味著那位萬曆小皇帝也該快要出生了?


    正這個時候,裕王終於姍姍來遲。


    馮保當即向裕王跪下行禮,宦官,不管何時都隻是皇家的家奴,更何況馮保已經被派到王府來,以後裕王就是他的主子了。


    馮保的到來,並沒有給裕王府帶來太大改變,雖然氣氛變得更加放鬆。


    馮保這幾天已經離開司禮監,在嘉靖皇帝決定發配他後,馮保就再沒進過司禮監。


    雖然不知道近段時間監裏的情況,可是他卻帶來了肯定的消息,嘉靖皇帝身體沒事兒,隻是偶感風寒,之前兩日有些危險,但是目下已經無事了。


    由此,裕王府諸人也還原出當時的情況。


    嘉靖皇帝因風寒忽然暈厥,在暈厥前進行了緊急布置,由此就是引發朝廷恐慌的封閉禁中和京營大軍入城,控製京師各門的情況。


    “李芳,你帶馮公公下去休息。”


    雖然不會懷疑馮保是宮裏派到裕王府刺探消息的人,但是裕王可也不會馬上就信任他。


    等李芳帶著馮保離開後,裕王才對屋裏眾人笑道:“看來前幾天是虛驚一場。”


    “嗬嗬,是啊,其實朱希忠兄弟倆封閉禁中第二日我們也有此猜測,否則絕對不可能拖這麽長時間沒有動靜。”


    殷士譫笑著接話道。


    隨著時間的流逝,其實裕王府裏緊張的氣氛早就鬆弛下來,不複當日。


    “善貸,你怎麽看,我們今日是否可以徹底放鬆戒備?”


    張居正看向魏廣德,開口問道。


    “應該是我們過於謹慎了。”


    魏廣德這時候也是笑道,“若是無事,今日大家可以各自迴家。”


    馮保從宮裏是被發配到裕王府來的,這是作為對他過錯的懲罰,由此可見嘉靖皇帝依舊掌控著局勢,那麽大家繼續守著這裏也沒什麽用,不如早歸。


    “如此,孤叫人設下酒宴,慰勞諸位這幾日勞苦功高.....”


    裕王這時候笑著大聲說道。


    前幾天心有惴惴,所以雖然大家都留在裕王府,可是裕王卻沒心思設下酒宴。


    今日終於放鬆,裕王爺可以重新開始享受了。


    西苑,玉熙宮中。


    嘉靖皇帝批閱了一批奏疏後,就因為頭疼而暫停公務。


    在服用丹藥後休息了一會兒,精神重新有了恢複。


    不過他並沒有再繼續叫高忠送來奏疏,公務是辦理不完的,今日的做完,明日依舊還有一堆,沒個頭。


    從書架上拿起這兩日看的書,嘉靖皇帝靠在禦榻上認真看起來。


    這是《永樂大典》裏收錄的道家典籍,目前市麵上已經找不到的孤本,也就是百餘年前被收錄在《大典》中才得以保存。


    嘉靖皇帝是真的很喜歡《永樂大典》,他登基以來,直接將其作為必備的參考經典,時常在朝廷上引用,之後又發現許多道家失傳的典籍,就更加珍惜。


    “皇爺,成國公朱希忠在殿外求見?”


    這時候,黃錦忽然小聲稟報道。


    “何事?”


    嘉靖皇帝放下手中的書,問道。


    “朝廷百官對封閉禁中頗多非議,三位閣老輪流來西苑求見,成國公想......”


    “朕知道了。”


    不等黃錦說話,嘉靖皇帝就打斷道,“京師和禁中可以恢複常態,三位閣老.....讓他們專心處理公務,就說朕身體還需修養,過幾日自會召見。”


    “遵旨。”


    黃錦低聲答應後退出偏殿,傳達,嘉靖皇帝諭旨去了。


    隨著嘉靖皇帝旨意的傳達,葛縉率領的京營官軍從德勝門中退迴軍營,成國公朱希忠和左都督朱希孝也分別率軍從禁中撤出,禦馬監恢複對皇城的警戒,一切恢複如常,朝中百官也都鬆了一口氣。


    ......


    “陳大哥,上次的事兒,你也不提前知會兄弟一聲,害的我在裕王府擔驚受怕了好幾天。”


    京城重迴繁華後,這日魏廣德邀約陳矩喝酒,自然少不得埋怨陳矩兩句,不事先通知裕王府。


    “嗨喲喂,那天黃公公把最遠的差事交給我去辦,我哪有時間聯係你啊。”


    陳矩搖頭苦笑。


    開玩笑,黃錦把調兵的金劍都拿出來了,那是真的不敢耽擱片刻,更不敢通知旁人。


    “陛下這幾日龍體恢複了嗎?為何遲遲不召見閣臣?”


    魏廣德終於還是問出心中的疑問。


    京城恢複正常,可是西苑一直沒有召見內閣閣臣,外朝官員自嘉靖皇帝病倒後就一直未見,關心自然不會少。


    裕王府雖然知道許多情況,可也讓魏廣德聯係陳矩,希望了解更深。


    “皇爺這兩日身體還是那樣,時不時會覺得冷,他都是吃丹藥修煉.....”


    “陛下沒有服用湯藥?”


    陳矩剛說出嘉靖皇帝吃丹藥的事,就被魏廣德打斷道。


    “開始吃了兩天湯藥,之後就吃的丹藥,這個我們也不敢說。”


    陳矩依舊是苦笑,你能指望奴才指揮主子吃東西的嗎?


    魏廣德搖搖頭,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耳中聽到陳矩的話語。


    “皇爺每日會花點時間處理公務,都是揀緊急的處理,還有就是看看《永樂大典》打發時間.....”


    “陛下看《永樂大典》?”


    魏廣德驚訝問道。


    “是啊,陛下很喜歡看的。”


    魏廣德倒是不知道嘉靖皇帝喜歡看《永樂大典》,但也知道現在宮裏那套是孤本,南京的原本已經毀了,連書稿都被焚毀。


    想到這裏,魏廣德忽然心中一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