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裕王府密議的當晚,魏廣德就和張居正去了徐閣老府上拜訪,商議彈劾之事。


    徐階聽了張居正的講述後,從一開始的驚訝到最後的鄭重,他也意識到可以一試,甚至也是一個試探嘉靖皇帝心意的機會。


    若是嘉靖皇帝沒有動嚴嵩的打算,那麽他們發起的彈劾吳鵬一事,必然和當初一樣,石沉大海,可若是嘉靖皇帝有換首輔的打算,那麽剪出吳鵬就是一個必須的選擇。


    官做到徐階這個份上,要說不想取嚴嵩而代之,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徐階也從一些細節上發現,似乎嚴嵩的聖眷已經盛極而衰,正在走下坡路。


    “明日,我會派人聯係梁夢龍,安排此事。”


    魏廣德提出的彈劾人選和合適,吏科彈劾吏部,任誰也說不出有錯,可比從都察院找禦史彈劾合理。


    魏廣德和張居正告辭離開徐府,接下來就是等待彈劾的結果。


    而在當晚,殷士譫也前往高拱府上,把裕王府打算向徐閣老提議,發動吏科彈劾吏部尚書吳鵬的消息告訴高拱。


    “吳鵬?”


    高拱捋著胡須思索一陣,一番計算後覺得確實不會有什麽大礙。


    這些天當朝高官都有點戰戰兢兢的,都察院那邊因為周延的告病暫時無人署理,所有的禦史成天都在研究該彈劾誰,好在嘉靖皇帝眼前露下臉,免得被認為拿俸祿不幹事。


    不過朝中官員對此雖然有些緊張,卻沒有什麽驚懼,因為都知道這是科道因為嘉靖皇帝的訓斥做出的反應。


    既然利大於弊,高拱自然不會反對,點頭對殷士譫說道:“正甫,善貸這個提議很不錯。


    當初我就想把他弄進裕王府,為王爺出謀劃策,現在看來確實沒看走眼。


    我還真沒想到把目標對準嚴嵩一係的官員,發起彈劾,根據陛下做出的批示就可以看出在景王離京後,他對嚴嵩的態度是否依舊如故。”


    “肅卿的意思,陛下對嚴嵩的態度可能會有變化?”


    殷士譫馬上抓住高拱話頭,問道。


    “現在還不好說,不過也正是因為不好說,正好利用彈劾吳鵬來看看陛下是否有變化。”


    高拱淡淡說道,“如你剛才所言,叔大說的沒錯,朝中六部九卿怕是會有一次比較大的變動,若是我們操作得當,拿下一、兩個位置也是好的。”


    “這個,應該是徐閣老的看法,比較叔大.”


    殷士譫說道這裏,就看見高拱擺擺手,道:“不管這是徐閣老的看法也好,是叔大的看法也罷,都是為了裕王著想。


    這些年,徐閣老對王府幫助很多,這點大家都知道,都算是一體的。”


    翌日,魏廣德在裕王府裏就得到了消息,中午的時候,吏科都給事中梁夢龍彈劾吏部尚書吳鵬的奏疏被送入內閣。


    徐階收到梁夢龍的彈劾奏疏後,第一時間就轉到了首輔嚴嵩的手中。


    不過嚴嵩並未接收這份奏疏,而是笑嗬嗬對徐階說道:“既然是彈劾奏疏,中書分發到存齋手裏,就由存齋票擬吧,又不是什麽軍國大事,還需要內閣會商再上報。”


    梁夢龍是什麽人,直接彈劾吏部尚書,嚴嵩可不相信梁夢龍事前沒有知會徐階一聲,這時候假惺惺跑自己這裏,真當自己老的糊塗了。


    此時,嚴嵩心裏,不過就是覺得這是徐階在惡心自己。


    雖然徐階大部分時候都顯得跟自己站在一起,可嚴嵩哪裏會不知道,他自己手上也積聚了一股不小的力量,隻不過在自己麵前還不夠看而已。


    至少,在尚書這一級官員裏,雖然有些人和徐階走的比較近,可卻都不是聽徐階的,可不像自己這邊,可以控製吏部和工部兩個部門。


    當晚,永壽宮裏,嘉靖皇帝就看到了梁夢龍的奏疏。


    當聽到小內侍念出奏疏票擬後,嘉靖皇帝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這幾天,彈劾的奏疏有點多啊。”


    隻是隨口一句,卻是威壓感十足,讓黃錦、高忠不由得都在猜測皇爺是不是對最近言官的彈劾有點不耐煩了。


    想想也是,之前看到的和這份彈劾奏疏,有什麽新意嗎?


    好像都是老調重彈似的,炒的還都是以前就說過的話。


    就在黃錦和高忠以為這次彈劾吳鵬的奏疏會和之前一樣,直接留中處理的時候,嘉靖皇帝卻看似無意的開口問道:“奏疏中說吳鵬執掌吏部以來,公道被阻,賢臣和庸官的升遷本末倒置,你們可有聽聞?”


    黃錦和高高忠聽在耳中,心中驚訝不說,臉上也是瞬間精彩起來。


    放在平時,皇帝說的話還好,他們不會過度解讀,倒是傳出宮牆後,外麵的大臣或許會想很多,可是在這個時候,嘉靖皇帝說出這樣的話,那就由不得他們不多想皇帝話裏的意思。


    說完話,半天沒有接,嘉靖皇帝不由得看向黃錦。


    “皇爺,奴婢成天在永壽宮裏,倒是不知道外界如何評價吳尚書,隻是依稀記得,這麽說吳尚書的奏疏確實有。”


    黃錦有些油滑的答道。


    吏部那些事兒,東廠怎麽可能不知道,而且雖然黃錦守著皇帝,可耳朵並沒有聾。


    不過,在這種事關朝中重臣的問題,他一貫秉持不表態的方式,所以隻說在宮裏能知道的事兒,至於嘉靖皇帝怎麽想,那是皇帝的事兒。


    嘉靖皇帝聽完微微點頭,隨即看向高忠,目光中也是詢問的意思。


    高忠雖然也是內廷大人物,可畢竟一天到晚在永壽宮的時間也就是一兩個時辰,相比黃錦,他對外麵的了解自然多許多。


    高忠自然明白這點,所以他的迴答就不能像黃錦那樣,直接打太極,把球又踢迴給皇帝。


    可要怎麽答?


    說不是,貌似有點欺君,說是,那就得罪嚴嵩。


    在高忠眼中,吳鵬真不算什麽,他更看重吳鵬身後的靠山。


    雖然內廷和皇帝接觸多,更得皇帝信任,可是嚴嵩也不是吃素的。


    這老頭在嘉靖皇帝心裏地位,或許也隻有黃錦、成國公朱希忠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才能比,自己還是差得遠。


    快速權衡後,高忠還是開口說道:“奴婢之前倒是有聽人這麽說過。”


    “哦,吳鵬在吏部任事,真的這麽昏聵?”


    嘉靖皇帝皺眉,隨即追問道。


    “朝廷大事,奴婢自然是不懂的,隻是依稀記得聽人這麽評價過吳尚書。”


    高忠說這些,在他看來應該可以應付嘉靖皇帝了,要不然怎麽說,說現在的吏部尚書名義上是吳鵬,實際上是小閣老嚴世藩嗎?


    高忠可不想把嚴家得罪死了,自己今天說的這些話,說不好隔天就傳到嚴嵩、嚴世藩耳中,應該不會得罪他們吧。


    在嚴嵩聖眷沒有失去前,內廷的太監們也都不願意得罪,這也是嚴嵩父子敢在京城橫行無忌的主要原因。


    “看來,這吳鵬確實不能繼續擔任吏部天官一職了。”


    嘉靖皇帝這時候淡淡的語氣開口說道,隨即對著高忠說道:“擬旨,令吏部尚書吳鵬致仕。”


    “遵旨。”


    高忠忍住心中的惶恐,急忙答應道,隨即在梁夢龍奏疏的票擬後麵,錄上嘉靖皇帝剛剛的表態。


    不過,似乎還沒完。


    剛剛錄完的高忠抬頭就看見嘉靖皇帝做出兩次深唿吸,似乎是在做一個重要的決定似的,一時間他大氣都不敢出,手裏的毛筆也隻能繼續拿在手裏,似乎擔心擱筆的動作會發出噪音,影響到皇帝。


    “唉”


    嘉靖皇帝忽然長歎一聲,隨即轉頭對黃錦道:“那道李東華彈劾吳山的奏疏,翻出來,一並處理了。”


    沒有理會黃錦驚訝的表情,轉迴頭對高忠說道:“令禮部尚書吳山冠帶閑住。”


    吳山並沒有像吳鵬那樣被要求致仕,閑住,看似還保留著禮部尚書的職位,可是熟悉明朝官職的人都清楚,其實就是剝奪了吳山掌部的權利,或者說,吳山隻保留了尚書頭銜,而沒有了實職。


    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就是這短短不到一刻的時間裏,大明朝一下子空出來兩個尚書之位。


    可以想見,明日奏疏發出後,滿朝大臣還不為了這兩個位置進行一場龍爭虎鬥。


    自然,在第二日,魏廣德就得到消息,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兩個二品官職空出來了。


    雖然旨意才到內閣,還沒有正式擬旨發出,可是消息卻用極快的速度擴散開來。


    前日才謀劃的事兒,第二天就有了結果,裕王府在得到消息後,殷士譫就打算了張居正的授課,和他們商議起來。


    “這次的彈劾,結果是真的有點出乎意料。”


    殷士譫把記著消息的紙條遞給裕王,裕王此時還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魏廣德的主意,打動他的就是沒有壞處,隻不過他也沒想到會從中獲得什麽好處,直到昨日殷士譫把高拱的話傳迴來,他才後知後覺。


    “這”


    裕王抖著手裏的紙條,看看殷士譫,又看看魏廣德,猶豫著說道:“若是按此理解,那是不是說明父皇已經不喜嚴嵩,我們是不是找人彈劾嚴嵩父子一次試試。”


    前些年,他裕王可是被嚴世藩欺負的夠嗆,雖然每次和嚴嵩見麵的時候,嚴嵩對他還是禮盡有加,可是嚴世藩對他做的事兒他可不會忘記。


    嚴世藩憑什麽這樣肆無忌憚,還不是因為有嚴嵩這個老爹嗎?


    嚴嵩在他麵前裝好人,嚴世藩在背後做壞人,裕王可不信嚴世藩的做為嚴嵩會不知道。


    既然你嚴嵩不知道教孩子,那就是縱容。


    所以,嚴嵩在裕王麵前表現越是謙恭,裕王對其父子的恨意就越深,這倆父子完全就是在自己麵前演戲,戲耍自己。


    此時,聯想到剛剛魏廣德才使用的計策,裕王最先想到的,自然就是依葫蘆畫瓢,找人彈劾嚴嵩。


    在這事兒上,裕王還是知道,自己的判斷不能作準。


    雖然王府裏的事兒,最後拍板的都是他,可是這都是高拱認可的,他知道自己的短板,這些還真不是他的長項。


    把想法說不出來後,裕王習慣性的看向旁人,不過目光很快就從殷士譫那裏轉到了魏廣德這裏。


    魏廣德的很多想法,最後都被高拱認可,被王府采納,想想高拱對魏廣德的評價,裕王覺得這事兒最好還是多聽魏廣德的話,在高拱沒有表態前。


    魏廣德注意到裕王視線的變化,心中有點小驚喜,可是卻強自鎮定下來。


    取代高拱在裕王心目中的位置,還任重道遠,自己才來幾個月,是絕對不可能超過高拱的。


    不過,想歸想,對裕王投來詢問的目光,魏廣德很果斷的搖頭。


    “善貸,你覺得本王的計策不好?”


    看到魏廣德搖頭,裕王就皺眉問道。


    被點名,魏廣德隻得拱手道:“殿下,你算算吧,這次空出來禮部和吏部兩個部門,還有工部和都察院這兩個要害部門,七個重要的衙門一下子就有四個要換人,已經是很厲害的朝堂變動了。


    若是我猜的不錯的話,呂本致仕後,應該還有人要補入內閣,雖然還不知道最終花落誰家,可是重臣一下子換了一半,若是首輔也換了,那新的內閣能否控製得住局麵就有點難說了。”


    “你的意思是不能彈劾?”


    裕王遲疑著問道。


    “不能,可以彈其他尚書,但絕對不能彈閣老。”


    魏廣德答道,忽又像想到什麽,補充道:“兵部尚書也不能彈,現在陛下牽掛福建事,這時候兵部肯定也是不能動的。”


    “我們彈楊博做什麽,他又不是嚴黨的人。”


    裕王灑然笑道。


    魏廣德聞言,心裏對裕王和嚴嵩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不過他還是馬上接話道:“殿下,你若是以親王的身份說這些倒是沒什麽,可將來九五之尊的時候,思考問題可不能這麽簡單。”


    看到裕王注意力被吸引過來,作為王府將官,魏廣德覺得還是應該說說一些東西,這些本來應該是高拱、殷士譫他們教的,不在魏廣德份內。


    “朝廷,不能成為一言堂,因為那意味著大權旁落,所以對大臣,你不能以是不是某人派係為依據看待他的好壞。


    你看陛下當朝,可有大臣可以獨攬朝政,雖然嚴嵩受寵,可是還有徐閣老入閣牽製,還有吳山吳尚書、楊博等人在朝堂形成一股力量.”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