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拿什麽拯救你,我的愛人 作者:海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龍小羽的第二次見麵定在兩天之後的下午。在這之前老林去上海時經過平嶺,他如約下車逗留了一夜。韓丁在傍晚時去車站接他,見麵後把這兩天的情況特別是羅晶晶的情緒向老林做了匯報。他對老林說:“羅晶晶和龍小羽過去感情不錯,所以她不相信他會殺人,就是相信了,也不想讓他死,這情緒也可以理解。”老林說:“又不是你讓他死的,他犯了該死的事,不死成嗎?”韓丁低頭說:“我隻是不希望羅晶晶太傷心,我希望她能理智地麵對這個現實。我覺得龍小羽現在在她心裏,已經是個被幻覺包裝出來的人物。她也許把龍小羽的每一個優點和過去對她的每一份感情,全都匯總在腦子裏了,然後產生了她心中現在的龍小羽。”
老林陰陰地想了一下,說:“那好啊,那你就把你在案卷材料上看到的那些事告訴她,你告訴她,她迷戀的這個人隻是她的一個不真實的幻覺,隻是這個人的美好的外表,你告訴她在這個美好的外表下,包藏著一顆殘忍的心。你就問問羅晶晶,你問她知道不知道這個男人在跟她山盟海誓的同時又強迫四萍跟他幹那種事?你必須把這些情況揭露出來,必須把龍小羽的變態心理醜惡麵目告訴她。要不然她老是覺得那小子是冤枉的。”
是的,也許老林說得對,隻有把龍小羽的形象在羅晶晶心中徹底顛覆,才是拯救羅晶晶的唯一辦法。但在那天晚上韓丁拉上羅晶晶跟老林共進晚餐的時候,他並沒有急於披露龍小羽的那些醜行,他想還是趁老林在的時候好好和羅晶晶談一談,講講道理,讓她理智地看待和處理這個案子最終可能發生的結局。對羅晶晶來說,老林算是個長輩,又是局外人,他說的話總該是公平的吧。
所以,在吃罷晚飯後三個人坐著喝茶的時候,韓丁以向老林匯報的方式,當著羅晶晶的麵簡單說了他在法院看到的那一係列證據。老林邊聽邊神態嚴肅地點頭,邊發表一兩句評論和判斷,與韓丁一唱一和,配合既自然又默契。他們都留心觀察羅晶晶的反應,看她是否接受了他們的暗示。但羅晶晶的態度讓他們有點失望,她絲毫沒有一點泄氣的表示,口氣強硬地堅持說她相信自己的判斷,她相信龍小羽必有冤屈。也許她真的迷信自己的判斷,也許她早心虛了但還虛張聲勢,以便督促韓丁不讓他退縮。她在聽罷韓丁嘮叨完那些證據的第一句話就問:“龍小羽自己承認了嗎?”韓丁隻能如實說沒有。但他又補充說明道:“他不承認,可又提不出自己肯定沒有作案的證據,他這麽死扛著不認是沒用的。”羅晶晶突然像一個法律專家似的問了一句很內行的話:“有好多人被冤枉了都找不到解脫自己的證據,他要找不到證據就得向法院認罪嗎,就得認罪嗎?”
韓丁和老林都愣了,羅晶晶的固執使韓丁真切地認識到程瑤的觀點有多正確:男人是理性的而女人是感性的。女人常常從感情出發決定自己的立場,甚至以感情代替理智。
韓丁的語塞,並不僅僅因為羅晶晶的固執,更因為羅晶晶剛才的那句話,無意中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訴訟原則。老林也意識到這一點了,開口解釋道:“小羅,你這話問得好,你實際上問了一個法理問題,那就是,究竟是由原告還是由被告承擔舉證的責任。按照現代法理中關於無罪推定和疑罪從無的原則,除了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等少數罪名外,大多數罪名是由原告負舉證責任,而被告人是不負舉證責任的。隻要原告的證據不能完全認定被告有罪,即使被告不能舉證證明自己無罪,也不能被判有罪。你想說的是這個意思吧?”見羅晶晶點頭,老林笑笑,話鋒一轉,說道:“其實,龍小羽找不到自己無罪的證據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原告方,也就是平嶺市人民檢察院提出了充分的有罪證據,足以證明龍小羽有罪。我國法律原則中也還有一條,被告人的口供不是定罪的必備條件。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好在這話是老林說的,所以,他們的爭執當然不至於演變為一場爭吵,但整個晚上羅晶晶變得心事重重起來。韓丁為了挑起她的情緒,在把老林送到旅館之後他們返迴工人新村的路上,對羅晶晶表示明天一早要再去檢察院看材料。他告訴羅晶晶他要把一些材料複印了帶迴來慢慢研究,羅晶晶臉上才漸漸有了一絲笑容。她當即擁抱了一下韓丁,就在街上,她擁抱了韓丁。過去,他們常常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旁若無人地擁抱一下的,可自從龍小羽出現之後這是第一次。羅晶晶擁抱了他一下很快就鬆開了,她對他說:“你別放棄,好嗎?就算為了我。”
韓丁咽了口氣,說:“好。”
韓丁第二天一早先到火車站送老林,然後直接去檢察院,午飯前才從檢察院迴來。他讓羅晶晶看到,他果然從檢察院帶迴了很多複印的材料,不是全部,隻是檢察院允許他帶迴來的那一部分。這些材料讓羅晶晶看到了他的態度和他的敬業。在吃過簡單的午飯後,羅晶晶陪送韓丁去看守所,下午是韓丁約好與龍小羽第二次見麵的時間,第一次見麵因為是姚大維開車帶韓丁去的,所以,羅晶晶不便陪送。這次沒有了姚大維,羅晶晶就非要送他去不可。在走出工人新村去公共汽車站的路上,趁著羅晶晶短暫晴朗的臉色,韓丁又跟她說了些自己辯護的策略和下一步調查取證的方向,實際上還是在暗示和說服羅晶晶要做好思想準備,接受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龍小羽有罪。如果替他做無罪開脫的成功率隻占百分之一或者更小的話,那還不如想想別的辦法。他對羅晶晶說:“你不是說他人品特別好嗎?你不是說他特別刻苦上進嗎?那我們能不能找出一些事實來說明他過去是一個多麽優秀的人,他犯罪隻是一時衝動,是非常偶然的,也許這樣辯護還能讓法官產生某種原諒的心情,萬一能換來一個死緩的判決保住龍小羽的性命,豈不很好?總比一口咬定無罪,徒勞地花費無用之功,到頭來反而貽誤了本來尚可爭取的一線生機強多了!”
羅晶晶沒有說話,看得出來她對韓丁以認罪換性命的辯護計劃是不甘心的,但她說不出反對的理由,她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她的沉默事實上等於一種無奈的認可。
羅晶晶把韓丁一直送到了平嶺市公安局看守所那扇電動的大鐵門前,看著韓丁和傳達室的工作人員辦交涉,又看著韓丁被人領著,走進那扇緩緩打開的電動鐵門裏。韓丁迴頭,在鐵門即將關閉的時候他看見羅晶晶還盯著他的背影,在門外一動不動地站著。
韓丁轉過頭,往裏走,聽到電動鐵門在身後砰的關閉的聲音,心裏很難過。他清清楚楚地知道,羅晶晶不是送他呢,她是通過他走進鐵門的背影,把想象的目光投向他馬上就要麵對的那個死囚龍小羽。
韓丁走到看守所的民警辦公室,填了會見關押人員的登記單。辦公室裏的民警認出他就是前天刑偵大隊姚大維帶來的那位小律師,所以客氣依然。韓丁像前天一樣,很快便穿過長長的甬道和重重的鐵門,重新和龍小羽一起,麵對麵地隔著一條長桌坐在那間光線昏暗的談話室裏了。領韓丁進來的還是前天那位民警,這迴並沒有像前天那樣坐在桌子的一端旁聽他們的談話,而是站在門口的走廊上和另一位民警抽煙閑聊去了。
由於有了和羅晶晶最後的那段溝通,韓丁今天的談話顯得輕鬆了許多。他坐下來問的第一句話是:“昨天你睡好了嗎?”語氣聲調帶了第一次談話所不曾有過的親切。而龍小羽的神情則似乎和前天一樣,沉悶中含著些拘謹,拘謹中藏了些憂鬱,無可無不可地點了一下頭,說道:
“還行吧。”
“那我們開始談吧。”韓丁在椅子上轉動了一下身子,讓自己坐得更加舒服,他說,“今天談談你的過去,你過去的生活和你的家庭。隨便談,說什麽都行,好不好?”
他用輕鬆的微笑注視著龍小羽,想感染和鼓勵他也把神經放輕鬆。但也許龍小羽死囚的身份顯然並不能被韓丁幾句故作輕鬆的話語弄得真的輕鬆下來,他隻是應景似的咧了一下嘴,迴報了一個笑的意思,仍然拘謹地問:
“你想知道什麽?”
“隨便!”韓丁說。停了一下,他索性幫他開了個頭,“那就先說說你的老家吧,你是紹興石橋鎮的人?”
說起老家,龍小羽的目光柔和起來,有了一些生氣。他慢慢地說:“我的老家,都說是山清水秀之鄉、曆史文物之邦、名人薈萃之地,有兩千五百年的曆史,出過無數的文人墨客。”
韓丁問:“你是說紹興,還是說石橋鎮?”
龍小羽說:“當然是紹興,我們石橋鎮就是屬於紹興的,離紹興城很近。我上大學也是在紹興城裏,我上的是紹興經濟學院,學了兩年經濟管理。”
韓丁問:“你爸爸媽媽是做什麽的?”
龍小羽說:“我爸爸以前在一家錫器廠當工人。紹興人過去一到年關大節都要祭祀祖先祭拜神靈,家家都搞,很隆重的。用的蠟燭台、香爐、酒壺、罐子這些,都是用錫做的。可最近這些年這種儀式很少有人搞了,隻有少數老一輩的公公婆婆還把祭祖拜神當一迴事。所以,錫器廠生意越來越難做,後來開不下去就把工人都裁了,我爸爸也就不幹了。他從小喜歡聽紹劇,自己也唱,從錫器廠出來以後就找了幾個人湊錢拉了個紹劇班子。紹興人都喜歡看戲的,魯迅先生不是還專門寫過紹興的社戲嗎,那篇小說很有名的。”
韓丁笑笑說:“喲,你爸爸還是個藝術家呢,真不錯。”
龍小羽沒笑,說:“他愛好這個,所以就去幹了。什麽藝術家,藝術家演戲都是在劇場禮堂裏演,可我們那裏的紹劇,都是到鄉下去,在露天的台子上唱。得扯開嗓子唱,要不然場子後麵的人聽不見,所以把嗓子都練出來了。他們還看不起那些在劇場禮堂裏唱戲的人呢,我爸爸說當年紹劇最有名的鋼嗓子陳鶴皋,還有紹劇的金嗓子汪筱奎在台上一唱,方圓幾裏地都聽得見。過去還沒有擴音喇叭呢。”
“對,那是要憑底氣的。”韓丁附和了一句,又問,“你媽呢,她也喜歡藝術嗎?”
龍小羽說:“我媽和我爸早分開了,我六歲那年我媽認識了一個有錢人,在一個下雨天什麽都沒拿就跟上他走掉了,一走再沒音訊。可這麽多年我爸一直想著她,她走的時候留下了她每天都戴著的那串珍珠手鏈,我爸後來一直戴在自己的手上,連洗澡睡覺都不摘下來。我對我媽長什麽樣都沒印象了,可我也一直很想她,可能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應該有個母親吧。”
韓丁不無同情地把話停了一下,才繼續問道:“你爸對你怎麽樣?他沒再給你娶一個後媽?”
龍小羽搖頭:“沒有。怕不是親生的對我不好。所以,這些年我爸既當爹又當媽,不容易。我小時候跟著我爸到處走村串戶去演出,我的小學就是在戲班子裏上的。從書店裏買了小學課本,由我爸爸教我,到初中了我才進了石橋鎮中學。所以,基礎也不算太好。”
韓丁說:“你爸沒想讓你子承父業跟他唱戲嗎?你從小跟著戲班子走南闖北,沒熏出點戲癮來?”
龍小羽說:“我小時候曾經喜歡過唱戲,紹劇唱起來蠻有勁的。特別是演到喝酒的場麵,觀眾最有勁。我們那裏是出酒的地方,人人都愛喝老酒,台上演員演得東搖西晃醉醺醺的,你再看台下,一大片看戲的都跟著搖晃。那是聽戲聽醉了,真是挺有勁的。可不知為什麽,我爸自己是個戲癡,卻堅決不讓我學戲。我小時候跟一個跑龍套的學了兩下翻跟頭我爸爸都打了我一頓。戲班子裏的人都知道我爸的脾氣,誰也不敢教我了。你看我爸這麽喜歡紹劇,可他骨子裏還是覺得唱戲不是個正經事,沒出息。他還是希望我能出去讀書,最好學學電腦、英語什麽的,他覺得學那些今後才能幹大事。所以,我一到十二歲他堅決不讓我待在戲班裏了,堅決讓我去學校念書。我中學畢業後,我爸爸當時是借錢供我上了大學。那年接到紹興經濟學院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還沒怎麽的,我爸倒哭了一通。”
韓丁點點頭,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龍小羽淡淡地笑一下,說:“我學的是經濟管理,我爸說將來是經濟的世界,還是懂經濟會理財的人當得上未來的主人。我爸就盼我將來能在一家正規的大企業裏找到一份工作,他說那才叫正事。可惜我隻學了兩年,我爸就得急病死了。說是腦溢血,也搞不清是怎麽得的腦溢血。我爸一死,我也沒錢上學了。我爸為供我上學,借了不少錢,我把家裏房子賣了,東西也賣了,除了那串珍珠手鏈外,什麽都賣了,好還債。那串手鏈是我媽媽走的時候給我爸爸留下的,我爸爸當個念物一直戴著它,所以我不能賣。這也是我爸給我留下的念物,所以我也一直戴著它。戴著它我才覺得我也有過父母,也有過很愛我很疼我的爸爸和媽媽。我把債都還清後,就剩二百塊錢了,我就在我們鎮上一個遠親家租了一條烏篷船,靠每天劃船拉人拉貨吃口飯。我們那裏是水鄉,村子和鎮子都圍在水裏,水的外麵又是另一個村子,村村鎮鎮都編排在河道裏。過去在紹興城裏麵,河道也多得像馬路一樣。很多人都用烏篷船當行腳,很方便的。烏篷船你見過嗎?那種船在我們老家是用手和腳一起劃的。要練一陣才會劃呢。”
韓丁靜靜地聽著,龍小羽也靜靜地說著。他用如此平靜的語調,將自己的身世娓娓道來。有時也會陷入到往事中沉思片刻,在這時他似乎已經忘了他是一個身戴鐐銬的嫌疑人。他似乎把對麵的韓丁當做了自己的影子,可供心靈交流的影子,可與之自言自語的影子,或者當做了可以一敘平生的朋友,一位在他經風曆雨之後能坐下來和他一起翻閱往事的朋友。而韓丁此時對龍小羽的感覺,也有了些微妙的變化。他開始不知不覺地進入了一個有著畫麵的想象,那想象帶著韓丁遊曆了江南鄉下的戲班,和那種四處漂泊的童年,還有那位對兒子充滿慈愛充滿期待的父親……龍小羽短暫的人生中擁擠排列著那麽多不幸——喪父、輟學、從小沒有母親、二十歲時無家可歸。那些簡潔而且未加渲染的敘述不由得激起了韓丁的同情心。同情之心人皆有之,韓丁因同情而對他麵前的這位麵容端正、言語樸實的同齡人產生了一絲莫名的好感和隱隱的憐憫。
但職責的需要告訴他該是轉換話題的時候了。他在龍小羽短暫的停頓中插了話,並且帶動話題向另一個方向移去。他問:“四萍也是你們石橋鎮的人嗎?你們是什麽時候認識的?”
“四萍嗎?她不是石橋鎮的,她家住在紹興城裏。她父母原來在造紙廠做工人。四萍她媽媽又得了風濕病,疼得下不了床,我們石橋鎮上有位老中醫治風濕有些名,四萍帶她媽媽來看病,看了病就坐我的船迴城裏去。她第一次坐我船的那天穿了件紅色的毛衣,很耀眼。在我們那地方,四萍這樣的女孩算很出眾了。她帶她媽媽去看病,來迴好幾次坐我的船。她單點我的船,我們就這樣認識了。四萍在紹興東浦的一家釀酒廠上班,那家酒廠效益好,她就讓我去那裏找份工作,比劃船掙錢多,也穩定。後來我就去了。”
這其實是一個在生活中很常見的邂逅,但在韓丁聽來,卻讓他想起了電影《祝福》裏那位祥林嫂的故鄉,於是這個邂逅就變成了一個很風情的故事——在青山疊翠的背景前,在穿過田野的河道裏,在江南霏霏的細雨下,在烏篷船古老的欸乃中,頭戴烏氈帽的搖槳少年與一位過往擺渡的紅衣女孩,彼此含情有意……那情形是很美的。這使韓丁幾乎真的產生了興趣,順著話頭問了下去:
“那你去了釀酒廠以後呢,以後又怎麽樣了?”
龍小羽依然不疾不徐地答道:“我們那地方酒廠很多,你知道紹興黃酒嗎?江南人都愛喝,很出名的。過去人們都講天下黃酒出紹興,紹興黃酒出東浦。因為東浦就在鑒湖三曲的地方,那裏的水最適合釀酒。進了東浦,連空氣都是帶著酒味的。四萍在的那家廠叫‘百年紅’酒廠,一百年前就有,一九五幾年關掉了,到八十年代‘百年紅’的後代又把廠子重新辦起來,用的還是傳統的釀酒方法。紹興的黃酒你喝過吧,也叫加飯酒,後勁很大,你們北方人喝不慣的。”
“四萍在酒廠幹什麽?”韓丁問。
“她做統計,是坐辦公室的。”龍小羽答。
“那你呢,你去了做什麽?”
“我?我是做酒的。‘百年紅’是個小廠,不像大廠那樣,小廠造酒不分車間工序,我們是從頭做到尾,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像我這種新手,沒什麽技術的,什麽苦活都要做,所以做得蠻累的。”
“你是大學生,不管怎麽說也學了兩年經濟管理,雖然沒畢業,也應該去做些管理工作,幹嗎要去幹這種純粹的苦力活兒?”
龍小羽笑笑:“我們那裏,找份工作很不容易。我又不認識什麽關係。廠裏就要苦力,我去應試,隻能做苦力。不過,學會釀酒也蠻有意思的,釀酒也是一種文化。”
韓丁也隨著他笑笑,他也許僅僅是出於對“釀酒也是一種文化”這句話的尊重,才又問了一句:“怎麽個釀法?”
說起釀酒,龍小羽臉上掛了些鄭重其事的表情,似乎那是談及“文化”二字時必須具有的表情。他也許當真以為韓丁對釀酒這類事有求知的欲望,所以,不論巨細地從頭道來:
“釀酒,首先要製曲,曲你知道吧,就是酒的發酵劑。我們也叫它‘酒藥’、‘酒餅’。它是用米粉、米糖或者觀音土做原料,加一點中草藥或辣蓼草,再接種上酒母,靠人工控製溫度,經過一定時間製成的,有甜味和香味。很多大廠子用現代技術生產的純種麥曲酒,其實,反而沒有我們這種古老的操作方法釀出來的酒好。”
聽了龍小羽的這一段介紹,韓丁覺得也夠複雜的,真是一行有一行的門道,幹什麽都不易。他問:“把酒曲往水裏一兌,是不是就成了酒?”
龍小羽搖頭:“不是,做曲隻是釀酒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淋飯’。就是用糯米蒸飯,然後用大缸盛好。”龍小羽因為戴著手銬,所以不得不兩隻手一起在胸前畫了一個大圓圈,比畫出酒缸的大小,“每缸要盛十來斤糯米飯呢,再把酒曲拌進去,讓米飯發酵。我們那裏把淋飯叫‘酒娘酒’,意思是這一大缸一大缸的淋飯發酵了就像酒的母親一樣,可以生酒了。”
韓丁說:“這迴該兌水了吧?”
龍小羽終於點了頭:“對,這時候就可以把鑒湖裏汲來的水倒到‘酒娘酒’的大缸裏,拌勻了,加上蓋,這也叫‘做大飯’,或者叫‘攤飯’,算是正式開始釀酒了。釀黃酒很講究氣候的,因為發酵時間長短和氣候有關。‘淋飯’的最佳時間應該是農曆小雪前,‘做大飯’的時間最好是農曆大雪前後,因為用大雪前後的水釀酒,酒不容易變質,便於長期貯藏。”
韓丁有點性急地想結束這個話題了:“倒進水以後就成酒了?”
龍小羽這迴又搖頭:“‘攤飯’蓋上蓋子要等九十天呢,到了第二年的農曆二三月左右要做最後一道工序,叫‘榨煎’。把酒糟去掉,再放到大鍋裏煎熬,熬好以後裝到壇子裏,就是酒了。但裝了壇的酒是不能喝的,要用泥封上,三五年以後才能打開喝,時間越長越好,不夠三五年的酒,還沒陳化老熟呢。人不是都說,酒是越陳越好嗎。”
韓丁突然轉移了話題,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怎麽會用那樣一種刻薄的話語,把龍小羽關於酒的論述接轉到一個令他尷尬無比的問題上去了。
“對,酒是越陳的越好,可人家也都說,姑娘是越新越好。你和四萍好了多久?”
這個轉折顯然太快了,把龍小羽從沉醉的敘述中拉了出來。他目視著韓丁,很快調整了口吻,像囚犯交代問題似的認真老實地答道:“好了差不多兩年吧。”
“是你追她,還是她追你呢?”
“我覺得,應該是她追我吧,是她追我。”
“你是不是說,你其實並不喜歡她,是嗎?”
韓丁的口氣,流露著明顯的疑問,也流露出一絲鄙夷:“你既然不喜歡她,幹嗎要跟她談戀愛?她當時是不是條件比你好,或者是你有求於她?”
龍小羽沉默下來,他的沉默顯然不是無話可說,而是一種抗拒。良久,他才慢慢地說了句:
“我無求於她。”
“那你喜歡她嗎?”
韓丁始終想搞清的是,龍小羽與最終被他殺死的祝四萍,當初究竟是怎樣一個開端,怎樣一種關係。所以他盯住這個問題,執意問到底。
龍小羽依然沉默了片刻,才慢慢開口:“我這個人,受不了別人對我好,別人對我好,我就要報答他。我爸爸從小就這樣教我。我小時候跟著我爸爸,生活很苦,漂泊不定,無論走到哪裏,要是有人對我們好,幫助我們,我們就會感動,就想做點什麽報答他,我爸爸就是這樣的。”
“四萍對你好嗎?”
“對我好。我剛到東浦的時候,人生地不熟,住在廠裏的一間倉庫裏,白天幹活,晚上看庫。那時候是冬天,我帶的鋪蓋少,四萍就從家裏給我拿來墊子,拿來爐子,還拿她自己做的筍尖燒肉來給我吃。她那時對我挺不錯的,我在這世界上沒有親人了,所以,那時候覺得她像我的親人。”
韓丁看著龍小羽,從他平靜的聲音裏,聽不出一絲狡詐。他說了他的童年,說了他的父親,說了他經曆中的快樂與坎坷,說了追他的姑娘,說了他的處世哲學……他說到的一切,都像是真的,聽不出哪一句是虛構、是謊言。這些東西留給韓丁的印象和感覺,與四萍被殺這件駭人聽聞的暴行,似乎有某種難以逾越的距離,某種解釋不清的疑問,某種無法統一的矛盾。韓丁不由不仔細地端詳坐在對麵的這位同齡人,他會殺人嗎?他會下手殺一個曾經愛過他,在他無助的時候給過他幫助,給過他溫暖的女孩嗎?棒擊刀刺,殺前強奸,他會是那樣一個殘忍無道的瘋子嗎?如果是,那麽他和四萍,這一對戀人之間,究竟因何而生如此深仇大恨?在這個下午的談話就要結束的時候,韓丁發現自己並沒有為龍小羽的殺人動機理出一條合乎邏輯的脈絡;相反,他在這個謎團之中仿佛越陷越深。他真想單刀直人地問一句:“四萍對你這麽好,你到頭來為什麽要殺她,就是因為羅晶晶嗎?”但他沒有這麽問,這麽問是徒勞的。在這麽多無法推翻的證據麵前,龍小羽尚且頑固地不肯認罪,難道還能僥幸地幻想他會在一句義憤的追問下,將自己作案的動機脫口而出?韓丁並不想做這個幼稚的試驗。
在與龍小羽進行第二次談話的那天晚上,韓丁和老林又通了很長時間的電話。老林那時已經到達上海,已經住進酒店。韓丁在電話裏向老林訴說了他內心的矛盾和疑問——這些矛盾和疑問讓他有一點不相信龍小羽會是案卷材料中用那麽多證據描述出來的殺人犯了。他告訴老林,他看到的證據和他的直覺產生了強烈的對立和衝突。盡管,因為他和羅晶晶的關係,韓丁並不喜歡龍小羽,他在本能上應該非常排斥他,但這種直覺還是產生了。他把自己的直覺告訴了老林,這個直覺讓他惶惑不安,他對老林說他不知道下一步再見到龍小羽時該問他什麽。
老林的反應也許比韓丁所能想到的層次更深,他一針見血地道破了韓丁這種心情的本質。他說:“你是不是對原來的辯護方案發生動搖了?”
那一瞬間韓丁反倒愣了,無言以對。老林確實說出了韓丁並沒有明確意識到,但他的直覺一旦引申下去必然直抵的那個結論。是的,原來的方案在韓丁此時的心裏,和這個直覺是抵觸的。原來的方案老林是知道並且讚同的,那就是:以犯罪的動機作為重點,尋找龍小羽罪輕而不是無罪的證據。這樣的方案當然是穩妥的,它的最大優點是:避開了與那一係列強大證據的正麵對抗,而在另外開辟的戰場上獲取一些勝利;它最大的缺點是:整個辯護肯定毫無懸念,律師顯得四平八穩,而且,對於被告人來說,他注定得死。
老林說得沒錯,韓丁發生了動搖,他的直覺告訴他:龍小羽可能有冤屈。盡管搞法律的人不必去理會什麽直覺,直覺畢竟是虛無的東西,直覺在實際的證據麵前一錢不值,除非直覺能在那一係列貌似強大的證據裏找到一個讓自己擴展開來的缺口。老林問韓丁:“你能找到那個缺口嗎?證據的係列就像一個完整迴環的鏈條,每一個證據都是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你能在某一個環節上找出一點縫隙嗎?你能把這個有縫隙的環節取下來讓整個鏈條斷開嗎?”
韓丁想了半天,在電話裏,老林能聽到他沉悶的唿吸。然後,又聽到他略帶猶豫的聲音:
“公安局的材料說,龍小羽是在強奸四萍時遭到抵抗而動了殺心的。可據我知道,龍小羽那時候已經愛上了羅晶晶,一個愛上其他女孩的男人,一般不會再對自己過去的女人感興趣了吧,我不懂,可我覺得男人就是這樣的。”
老林馬上反應:“對,一般是這樣。四萍原來跟龍小羽有過關係嗎?他們原來是什麽關係?”“龍小羽說,四萍是他原來的女朋友,他們在老家就認識。”
“他們有過性關係嗎?”
“有,有過多次。”
老林在這方麵的切身經驗大概太多了,以致他討論這種事的口氣猶如現身說法:“男人要是有了新歡,一般來說對舊愛就不感興趣了。和舊愛的感情倒不一定降低,但肉體上肯定沒有太大欲望了,這是規律。你這個問題提得好,龍小羽和四萍既然是‘老夫老妻’了,幹嗎還要死氣白賴地強奸她?公安局定的這個殺人動機絕對有問題!”
韓丁說:“公安局搜集的證人證言中,都說龍小羽和祝四萍沒有戀愛關係,連祝四萍在平嶺的同鄉和四萍的父母也證明四萍和龍小羽沒有談過朋友。但龍小羽親口對我承認四萍是他過去的女朋友,隻是他現在已經不愛她了。”
老林沉吟片刻,突然興奮起來,他的口氣就像是一個指示,一個決定,一個命令:“那好啊,你就從這兒去找突破口!隻要能證明龍小羽和四萍過去確實是男女朋友,確實發生過性關係,當然,次數越多越好,保持性關係的時間越長越好。隻要能夠拿到這樣的證據,公安局原來認定的犯罪動機就太勉強了。更重要的是,拿到這樣的證據就可以說明,公安局找的那些證人,包括四萍的同鄉,包括四萍的父母,統統都作了偽證,都隱瞞了事情的真相。那這個案子就有意思了,就大有搞頭了,至少咱們得讓法院問問,他們為什麽要異口同聲地說假話,為什麽要隱瞞被告人與被害人的這段曆史,隱瞞這段曆史對這些出來作證的人,到底有什麽利益?”
老林陰陰地想了一下,說:“那好啊,那你就把你在案卷材料上看到的那些事告訴她,你告訴她,她迷戀的這個人隻是她的一個不真實的幻覺,隻是這個人的美好的外表,你告訴她在這個美好的外表下,包藏著一顆殘忍的心。你就問問羅晶晶,你問她知道不知道這個男人在跟她山盟海誓的同時又強迫四萍跟他幹那種事?你必須把這些情況揭露出來,必須把龍小羽的變態心理醜惡麵目告訴她。要不然她老是覺得那小子是冤枉的。”
是的,也許老林說得對,隻有把龍小羽的形象在羅晶晶心中徹底顛覆,才是拯救羅晶晶的唯一辦法。但在那天晚上韓丁拉上羅晶晶跟老林共進晚餐的時候,他並沒有急於披露龍小羽的那些醜行,他想還是趁老林在的時候好好和羅晶晶談一談,講講道理,讓她理智地看待和處理這個案子最終可能發生的結局。對羅晶晶來說,老林算是個長輩,又是局外人,他說的話總該是公平的吧。
所以,在吃罷晚飯後三個人坐著喝茶的時候,韓丁以向老林匯報的方式,當著羅晶晶的麵簡單說了他在法院看到的那一係列證據。老林邊聽邊神態嚴肅地點頭,邊發表一兩句評論和判斷,與韓丁一唱一和,配合既自然又默契。他們都留心觀察羅晶晶的反應,看她是否接受了他們的暗示。但羅晶晶的態度讓他們有點失望,她絲毫沒有一點泄氣的表示,口氣強硬地堅持說她相信自己的判斷,她相信龍小羽必有冤屈。也許她真的迷信自己的判斷,也許她早心虛了但還虛張聲勢,以便督促韓丁不讓他退縮。她在聽罷韓丁嘮叨完那些證據的第一句話就問:“龍小羽自己承認了嗎?”韓丁隻能如實說沒有。但他又補充說明道:“他不承認,可又提不出自己肯定沒有作案的證據,他這麽死扛著不認是沒用的。”羅晶晶突然像一個法律專家似的問了一句很內行的話:“有好多人被冤枉了都找不到解脫自己的證據,他要找不到證據就得向法院認罪嗎,就得認罪嗎?”
韓丁和老林都愣了,羅晶晶的固執使韓丁真切地認識到程瑤的觀點有多正確:男人是理性的而女人是感性的。女人常常從感情出發決定自己的立場,甚至以感情代替理智。
韓丁的語塞,並不僅僅因為羅晶晶的固執,更因為羅晶晶剛才的那句話,無意中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訴訟原則。老林也意識到這一點了,開口解釋道:“小羅,你這話問得好,你實際上問了一個法理問題,那就是,究竟是由原告還是由被告承擔舉證的責任。按照現代法理中關於無罪推定和疑罪從無的原則,除了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等少數罪名外,大多數罪名是由原告負舉證責任,而被告人是不負舉證責任的。隻要原告的證據不能完全認定被告有罪,即使被告不能舉證證明自己無罪,也不能被判有罪。你想說的是這個意思吧?”見羅晶晶點頭,老林笑笑,話鋒一轉,說道:“其實,龍小羽找不到自己無罪的證據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原告方,也就是平嶺市人民檢察院提出了充分的有罪證據,足以證明龍小羽有罪。我國法律原則中也還有一條,被告人的口供不是定罪的必備條件。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好在這話是老林說的,所以,他們的爭執當然不至於演變為一場爭吵,但整個晚上羅晶晶變得心事重重起來。韓丁為了挑起她的情緒,在把老林送到旅館之後他們返迴工人新村的路上,對羅晶晶表示明天一早要再去檢察院看材料。他告訴羅晶晶他要把一些材料複印了帶迴來慢慢研究,羅晶晶臉上才漸漸有了一絲笑容。她當即擁抱了一下韓丁,就在街上,她擁抱了韓丁。過去,他們常常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旁若無人地擁抱一下的,可自從龍小羽出現之後這是第一次。羅晶晶擁抱了他一下很快就鬆開了,她對他說:“你別放棄,好嗎?就算為了我。”
韓丁咽了口氣,說:“好。”
韓丁第二天一早先到火車站送老林,然後直接去檢察院,午飯前才從檢察院迴來。他讓羅晶晶看到,他果然從檢察院帶迴了很多複印的材料,不是全部,隻是檢察院允許他帶迴來的那一部分。這些材料讓羅晶晶看到了他的態度和他的敬業。在吃過簡單的午飯後,羅晶晶陪送韓丁去看守所,下午是韓丁約好與龍小羽第二次見麵的時間,第一次見麵因為是姚大維開車帶韓丁去的,所以,羅晶晶不便陪送。這次沒有了姚大維,羅晶晶就非要送他去不可。在走出工人新村去公共汽車站的路上,趁著羅晶晶短暫晴朗的臉色,韓丁又跟她說了些自己辯護的策略和下一步調查取證的方向,實際上還是在暗示和說服羅晶晶要做好思想準備,接受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龍小羽有罪。如果替他做無罪開脫的成功率隻占百分之一或者更小的話,那還不如想想別的辦法。他對羅晶晶說:“你不是說他人品特別好嗎?你不是說他特別刻苦上進嗎?那我們能不能找出一些事實來說明他過去是一個多麽優秀的人,他犯罪隻是一時衝動,是非常偶然的,也許這樣辯護還能讓法官產生某種原諒的心情,萬一能換來一個死緩的判決保住龍小羽的性命,豈不很好?總比一口咬定無罪,徒勞地花費無用之功,到頭來反而貽誤了本來尚可爭取的一線生機強多了!”
羅晶晶沒有說話,看得出來她對韓丁以認罪換性命的辯護計劃是不甘心的,但她說不出反對的理由,她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她的沉默事實上等於一種無奈的認可。
羅晶晶把韓丁一直送到了平嶺市公安局看守所那扇電動的大鐵門前,看著韓丁和傳達室的工作人員辦交涉,又看著韓丁被人領著,走進那扇緩緩打開的電動鐵門裏。韓丁迴頭,在鐵門即將關閉的時候他看見羅晶晶還盯著他的背影,在門外一動不動地站著。
韓丁轉過頭,往裏走,聽到電動鐵門在身後砰的關閉的聲音,心裏很難過。他清清楚楚地知道,羅晶晶不是送他呢,她是通過他走進鐵門的背影,把想象的目光投向他馬上就要麵對的那個死囚龍小羽。
韓丁走到看守所的民警辦公室,填了會見關押人員的登記單。辦公室裏的民警認出他就是前天刑偵大隊姚大維帶來的那位小律師,所以客氣依然。韓丁像前天一樣,很快便穿過長長的甬道和重重的鐵門,重新和龍小羽一起,麵對麵地隔著一條長桌坐在那間光線昏暗的談話室裏了。領韓丁進來的還是前天那位民警,這迴並沒有像前天那樣坐在桌子的一端旁聽他們的談話,而是站在門口的走廊上和另一位民警抽煙閑聊去了。
由於有了和羅晶晶最後的那段溝通,韓丁今天的談話顯得輕鬆了許多。他坐下來問的第一句話是:“昨天你睡好了嗎?”語氣聲調帶了第一次談話所不曾有過的親切。而龍小羽的神情則似乎和前天一樣,沉悶中含著些拘謹,拘謹中藏了些憂鬱,無可無不可地點了一下頭,說道:
“還行吧。”
“那我們開始談吧。”韓丁在椅子上轉動了一下身子,讓自己坐得更加舒服,他說,“今天談談你的過去,你過去的生活和你的家庭。隨便談,說什麽都行,好不好?”
他用輕鬆的微笑注視著龍小羽,想感染和鼓勵他也把神經放輕鬆。但也許龍小羽死囚的身份顯然並不能被韓丁幾句故作輕鬆的話語弄得真的輕鬆下來,他隻是應景似的咧了一下嘴,迴報了一個笑的意思,仍然拘謹地問:
“你想知道什麽?”
“隨便!”韓丁說。停了一下,他索性幫他開了個頭,“那就先說說你的老家吧,你是紹興石橋鎮的人?”
說起老家,龍小羽的目光柔和起來,有了一些生氣。他慢慢地說:“我的老家,都說是山清水秀之鄉、曆史文物之邦、名人薈萃之地,有兩千五百年的曆史,出過無數的文人墨客。”
韓丁問:“你是說紹興,還是說石橋鎮?”
龍小羽說:“當然是紹興,我們石橋鎮就是屬於紹興的,離紹興城很近。我上大學也是在紹興城裏,我上的是紹興經濟學院,學了兩年經濟管理。”
韓丁問:“你爸爸媽媽是做什麽的?”
龍小羽說:“我爸爸以前在一家錫器廠當工人。紹興人過去一到年關大節都要祭祀祖先祭拜神靈,家家都搞,很隆重的。用的蠟燭台、香爐、酒壺、罐子這些,都是用錫做的。可最近這些年這種儀式很少有人搞了,隻有少數老一輩的公公婆婆還把祭祖拜神當一迴事。所以,錫器廠生意越來越難做,後來開不下去就把工人都裁了,我爸爸也就不幹了。他從小喜歡聽紹劇,自己也唱,從錫器廠出來以後就找了幾個人湊錢拉了個紹劇班子。紹興人都喜歡看戲的,魯迅先生不是還專門寫過紹興的社戲嗎,那篇小說很有名的。”
韓丁笑笑說:“喲,你爸爸還是個藝術家呢,真不錯。”
龍小羽沒笑,說:“他愛好這個,所以就去幹了。什麽藝術家,藝術家演戲都是在劇場禮堂裏演,可我們那裏的紹劇,都是到鄉下去,在露天的台子上唱。得扯開嗓子唱,要不然場子後麵的人聽不見,所以把嗓子都練出來了。他們還看不起那些在劇場禮堂裏唱戲的人呢,我爸爸說當年紹劇最有名的鋼嗓子陳鶴皋,還有紹劇的金嗓子汪筱奎在台上一唱,方圓幾裏地都聽得見。過去還沒有擴音喇叭呢。”
“對,那是要憑底氣的。”韓丁附和了一句,又問,“你媽呢,她也喜歡藝術嗎?”
龍小羽說:“我媽和我爸早分開了,我六歲那年我媽認識了一個有錢人,在一個下雨天什麽都沒拿就跟上他走掉了,一走再沒音訊。可這麽多年我爸一直想著她,她走的時候留下了她每天都戴著的那串珍珠手鏈,我爸後來一直戴在自己的手上,連洗澡睡覺都不摘下來。我對我媽長什麽樣都沒印象了,可我也一直很想她,可能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應該有個母親吧。”
韓丁不無同情地把話停了一下,才繼續問道:“你爸對你怎麽樣?他沒再給你娶一個後媽?”
龍小羽搖頭:“沒有。怕不是親生的對我不好。所以,這些年我爸既當爹又當媽,不容易。我小時候跟著我爸到處走村串戶去演出,我的小學就是在戲班子裏上的。從書店裏買了小學課本,由我爸爸教我,到初中了我才進了石橋鎮中學。所以,基礎也不算太好。”
韓丁說:“你爸沒想讓你子承父業跟他唱戲嗎?你從小跟著戲班子走南闖北,沒熏出點戲癮來?”
龍小羽說:“我小時候曾經喜歡過唱戲,紹劇唱起來蠻有勁的。特別是演到喝酒的場麵,觀眾最有勁。我們那裏是出酒的地方,人人都愛喝老酒,台上演員演得東搖西晃醉醺醺的,你再看台下,一大片看戲的都跟著搖晃。那是聽戲聽醉了,真是挺有勁的。可不知為什麽,我爸自己是個戲癡,卻堅決不讓我學戲。我小時候跟一個跑龍套的學了兩下翻跟頭我爸爸都打了我一頓。戲班子裏的人都知道我爸的脾氣,誰也不敢教我了。你看我爸這麽喜歡紹劇,可他骨子裏還是覺得唱戲不是個正經事,沒出息。他還是希望我能出去讀書,最好學學電腦、英語什麽的,他覺得學那些今後才能幹大事。所以,我一到十二歲他堅決不讓我待在戲班裏了,堅決讓我去學校念書。我中學畢業後,我爸爸當時是借錢供我上了大學。那年接到紹興經濟學院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還沒怎麽的,我爸倒哭了一通。”
韓丁點點頭,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龍小羽淡淡地笑一下,說:“我學的是經濟管理,我爸說將來是經濟的世界,還是懂經濟會理財的人當得上未來的主人。我爸就盼我將來能在一家正規的大企業裏找到一份工作,他說那才叫正事。可惜我隻學了兩年,我爸就得急病死了。說是腦溢血,也搞不清是怎麽得的腦溢血。我爸一死,我也沒錢上學了。我爸為供我上學,借了不少錢,我把家裏房子賣了,東西也賣了,除了那串珍珠手鏈外,什麽都賣了,好還債。那串手鏈是我媽媽走的時候給我爸爸留下的,我爸爸當個念物一直戴著它,所以我不能賣。這也是我爸給我留下的念物,所以我也一直戴著它。戴著它我才覺得我也有過父母,也有過很愛我很疼我的爸爸和媽媽。我把債都還清後,就剩二百塊錢了,我就在我們鎮上一個遠親家租了一條烏篷船,靠每天劃船拉人拉貨吃口飯。我們那裏是水鄉,村子和鎮子都圍在水裏,水的外麵又是另一個村子,村村鎮鎮都編排在河道裏。過去在紹興城裏麵,河道也多得像馬路一樣。很多人都用烏篷船當行腳,很方便的。烏篷船你見過嗎?那種船在我們老家是用手和腳一起劃的。要練一陣才會劃呢。”
韓丁靜靜地聽著,龍小羽也靜靜地說著。他用如此平靜的語調,將自己的身世娓娓道來。有時也會陷入到往事中沉思片刻,在這時他似乎已經忘了他是一個身戴鐐銬的嫌疑人。他似乎把對麵的韓丁當做了自己的影子,可供心靈交流的影子,可與之自言自語的影子,或者當做了可以一敘平生的朋友,一位在他經風曆雨之後能坐下來和他一起翻閱往事的朋友。而韓丁此時對龍小羽的感覺,也有了些微妙的變化。他開始不知不覺地進入了一個有著畫麵的想象,那想象帶著韓丁遊曆了江南鄉下的戲班,和那種四處漂泊的童年,還有那位對兒子充滿慈愛充滿期待的父親……龍小羽短暫的人生中擁擠排列著那麽多不幸——喪父、輟學、從小沒有母親、二十歲時無家可歸。那些簡潔而且未加渲染的敘述不由得激起了韓丁的同情心。同情之心人皆有之,韓丁因同情而對他麵前的這位麵容端正、言語樸實的同齡人產生了一絲莫名的好感和隱隱的憐憫。
但職責的需要告訴他該是轉換話題的時候了。他在龍小羽短暫的停頓中插了話,並且帶動話題向另一個方向移去。他問:“四萍也是你們石橋鎮的人嗎?你們是什麽時候認識的?”
“四萍嗎?她不是石橋鎮的,她家住在紹興城裏。她父母原來在造紙廠做工人。四萍她媽媽又得了風濕病,疼得下不了床,我們石橋鎮上有位老中醫治風濕有些名,四萍帶她媽媽來看病,看了病就坐我的船迴城裏去。她第一次坐我船的那天穿了件紅色的毛衣,很耀眼。在我們那地方,四萍這樣的女孩算很出眾了。她帶她媽媽去看病,來迴好幾次坐我的船。她單點我的船,我們就這樣認識了。四萍在紹興東浦的一家釀酒廠上班,那家酒廠效益好,她就讓我去那裏找份工作,比劃船掙錢多,也穩定。後來我就去了。”
這其實是一個在生活中很常見的邂逅,但在韓丁聽來,卻讓他想起了電影《祝福》裏那位祥林嫂的故鄉,於是這個邂逅就變成了一個很風情的故事——在青山疊翠的背景前,在穿過田野的河道裏,在江南霏霏的細雨下,在烏篷船古老的欸乃中,頭戴烏氈帽的搖槳少年與一位過往擺渡的紅衣女孩,彼此含情有意……那情形是很美的。這使韓丁幾乎真的產生了興趣,順著話頭問了下去:
“那你去了釀酒廠以後呢,以後又怎麽樣了?”
龍小羽依然不疾不徐地答道:“我們那地方酒廠很多,你知道紹興黃酒嗎?江南人都愛喝,很出名的。過去人們都講天下黃酒出紹興,紹興黃酒出東浦。因為東浦就在鑒湖三曲的地方,那裏的水最適合釀酒。進了東浦,連空氣都是帶著酒味的。四萍在的那家廠叫‘百年紅’酒廠,一百年前就有,一九五幾年關掉了,到八十年代‘百年紅’的後代又把廠子重新辦起來,用的還是傳統的釀酒方法。紹興的黃酒你喝過吧,也叫加飯酒,後勁很大,你們北方人喝不慣的。”
“四萍在酒廠幹什麽?”韓丁問。
“她做統計,是坐辦公室的。”龍小羽答。
“那你呢,你去了做什麽?”
“我?我是做酒的。‘百年紅’是個小廠,不像大廠那樣,小廠造酒不分車間工序,我們是從頭做到尾,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像我這種新手,沒什麽技術的,什麽苦活都要做,所以做得蠻累的。”
“你是大學生,不管怎麽說也學了兩年經濟管理,雖然沒畢業,也應該去做些管理工作,幹嗎要去幹這種純粹的苦力活兒?”
龍小羽笑笑:“我們那裏,找份工作很不容易。我又不認識什麽關係。廠裏就要苦力,我去應試,隻能做苦力。不過,學會釀酒也蠻有意思的,釀酒也是一種文化。”
韓丁也隨著他笑笑,他也許僅僅是出於對“釀酒也是一種文化”這句話的尊重,才又問了一句:“怎麽個釀法?”
說起釀酒,龍小羽臉上掛了些鄭重其事的表情,似乎那是談及“文化”二字時必須具有的表情。他也許當真以為韓丁對釀酒這類事有求知的欲望,所以,不論巨細地從頭道來:
“釀酒,首先要製曲,曲你知道吧,就是酒的發酵劑。我們也叫它‘酒藥’、‘酒餅’。它是用米粉、米糖或者觀音土做原料,加一點中草藥或辣蓼草,再接種上酒母,靠人工控製溫度,經過一定時間製成的,有甜味和香味。很多大廠子用現代技術生產的純種麥曲酒,其實,反而沒有我們這種古老的操作方法釀出來的酒好。”
聽了龍小羽的這一段介紹,韓丁覺得也夠複雜的,真是一行有一行的門道,幹什麽都不易。他問:“把酒曲往水裏一兌,是不是就成了酒?”
龍小羽搖頭:“不是,做曲隻是釀酒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淋飯’。就是用糯米蒸飯,然後用大缸盛好。”龍小羽因為戴著手銬,所以不得不兩隻手一起在胸前畫了一個大圓圈,比畫出酒缸的大小,“每缸要盛十來斤糯米飯呢,再把酒曲拌進去,讓米飯發酵。我們那裏把淋飯叫‘酒娘酒’,意思是這一大缸一大缸的淋飯發酵了就像酒的母親一樣,可以生酒了。”
韓丁說:“這迴該兌水了吧?”
龍小羽終於點了頭:“對,這時候就可以把鑒湖裏汲來的水倒到‘酒娘酒’的大缸裏,拌勻了,加上蓋,這也叫‘做大飯’,或者叫‘攤飯’,算是正式開始釀酒了。釀黃酒很講究氣候的,因為發酵時間長短和氣候有關。‘淋飯’的最佳時間應該是農曆小雪前,‘做大飯’的時間最好是農曆大雪前後,因為用大雪前後的水釀酒,酒不容易變質,便於長期貯藏。”
韓丁有點性急地想結束這個話題了:“倒進水以後就成酒了?”
龍小羽這迴又搖頭:“‘攤飯’蓋上蓋子要等九十天呢,到了第二年的農曆二三月左右要做最後一道工序,叫‘榨煎’。把酒糟去掉,再放到大鍋裏煎熬,熬好以後裝到壇子裏,就是酒了。但裝了壇的酒是不能喝的,要用泥封上,三五年以後才能打開喝,時間越長越好,不夠三五年的酒,還沒陳化老熟呢。人不是都說,酒是越陳越好嗎。”
韓丁突然轉移了話題,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怎麽會用那樣一種刻薄的話語,把龍小羽關於酒的論述接轉到一個令他尷尬無比的問題上去了。
“對,酒是越陳的越好,可人家也都說,姑娘是越新越好。你和四萍好了多久?”
這個轉折顯然太快了,把龍小羽從沉醉的敘述中拉了出來。他目視著韓丁,很快調整了口吻,像囚犯交代問題似的認真老實地答道:“好了差不多兩年吧。”
“是你追她,還是她追你呢?”
“我覺得,應該是她追我吧,是她追我。”
“你是不是說,你其實並不喜歡她,是嗎?”
韓丁的口氣,流露著明顯的疑問,也流露出一絲鄙夷:“你既然不喜歡她,幹嗎要跟她談戀愛?她當時是不是條件比你好,或者是你有求於她?”
龍小羽沉默下來,他的沉默顯然不是無話可說,而是一種抗拒。良久,他才慢慢地說了句:
“我無求於她。”
“那你喜歡她嗎?”
韓丁始終想搞清的是,龍小羽與最終被他殺死的祝四萍,當初究竟是怎樣一個開端,怎樣一種關係。所以他盯住這個問題,執意問到底。
龍小羽依然沉默了片刻,才慢慢開口:“我這個人,受不了別人對我好,別人對我好,我就要報答他。我爸爸從小就這樣教我。我小時候跟著我爸爸,生活很苦,漂泊不定,無論走到哪裏,要是有人對我們好,幫助我們,我們就會感動,就想做點什麽報答他,我爸爸就是這樣的。”
“四萍對你好嗎?”
“對我好。我剛到東浦的時候,人生地不熟,住在廠裏的一間倉庫裏,白天幹活,晚上看庫。那時候是冬天,我帶的鋪蓋少,四萍就從家裏給我拿來墊子,拿來爐子,還拿她自己做的筍尖燒肉來給我吃。她那時對我挺不錯的,我在這世界上沒有親人了,所以,那時候覺得她像我的親人。”
韓丁看著龍小羽,從他平靜的聲音裏,聽不出一絲狡詐。他說了他的童年,說了他的父親,說了他經曆中的快樂與坎坷,說了追他的姑娘,說了他的處世哲學……他說到的一切,都像是真的,聽不出哪一句是虛構、是謊言。這些東西留給韓丁的印象和感覺,與四萍被殺這件駭人聽聞的暴行,似乎有某種難以逾越的距離,某種解釋不清的疑問,某種無法統一的矛盾。韓丁不由不仔細地端詳坐在對麵的這位同齡人,他會殺人嗎?他會下手殺一個曾經愛過他,在他無助的時候給過他幫助,給過他溫暖的女孩嗎?棒擊刀刺,殺前強奸,他會是那樣一個殘忍無道的瘋子嗎?如果是,那麽他和四萍,這一對戀人之間,究竟因何而生如此深仇大恨?在這個下午的談話就要結束的時候,韓丁發現自己並沒有為龍小羽的殺人動機理出一條合乎邏輯的脈絡;相反,他在這個謎團之中仿佛越陷越深。他真想單刀直人地問一句:“四萍對你這麽好,你到頭來為什麽要殺她,就是因為羅晶晶嗎?”但他沒有這麽問,這麽問是徒勞的。在這麽多無法推翻的證據麵前,龍小羽尚且頑固地不肯認罪,難道還能僥幸地幻想他會在一句義憤的追問下,將自己作案的動機脫口而出?韓丁並不想做這個幼稚的試驗。
在與龍小羽進行第二次談話的那天晚上,韓丁和老林又通了很長時間的電話。老林那時已經到達上海,已經住進酒店。韓丁在電話裏向老林訴說了他內心的矛盾和疑問——這些矛盾和疑問讓他有一點不相信龍小羽會是案卷材料中用那麽多證據描述出來的殺人犯了。他告訴老林,他看到的證據和他的直覺產生了強烈的對立和衝突。盡管,因為他和羅晶晶的關係,韓丁並不喜歡龍小羽,他在本能上應該非常排斥他,但這種直覺還是產生了。他把自己的直覺告訴了老林,這個直覺讓他惶惑不安,他對老林說他不知道下一步再見到龍小羽時該問他什麽。
老林的反應也許比韓丁所能想到的層次更深,他一針見血地道破了韓丁這種心情的本質。他說:“你是不是對原來的辯護方案發生動搖了?”
那一瞬間韓丁反倒愣了,無言以對。老林確實說出了韓丁並沒有明確意識到,但他的直覺一旦引申下去必然直抵的那個結論。是的,原來的方案在韓丁此時的心裏,和這個直覺是抵觸的。原來的方案老林是知道並且讚同的,那就是:以犯罪的動機作為重點,尋找龍小羽罪輕而不是無罪的證據。這樣的方案當然是穩妥的,它的最大優點是:避開了與那一係列強大證據的正麵對抗,而在另外開辟的戰場上獲取一些勝利;它最大的缺點是:整個辯護肯定毫無懸念,律師顯得四平八穩,而且,對於被告人來說,他注定得死。
老林說得沒錯,韓丁發生了動搖,他的直覺告訴他:龍小羽可能有冤屈。盡管搞法律的人不必去理會什麽直覺,直覺畢竟是虛無的東西,直覺在實際的證據麵前一錢不值,除非直覺能在那一係列貌似強大的證據裏找到一個讓自己擴展開來的缺口。老林問韓丁:“你能找到那個缺口嗎?證據的係列就像一個完整迴環的鏈條,每一個證據都是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你能在某一個環節上找出一點縫隙嗎?你能把這個有縫隙的環節取下來讓整個鏈條斷開嗎?”
韓丁想了半天,在電話裏,老林能聽到他沉悶的唿吸。然後,又聽到他略帶猶豫的聲音:
“公安局的材料說,龍小羽是在強奸四萍時遭到抵抗而動了殺心的。可據我知道,龍小羽那時候已經愛上了羅晶晶,一個愛上其他女孩的男人,一般不會再對自己過去的女人感興趣了吧,我不懂,可我覺得男人就是這樣的。”
老林馬上反應:“對,一般是這樣。四萍原來跟龍小羽有過關係嗎?他們原來是什麽關係?”“龍小羽說,四萍是他原來的女朋友,他們在老家就認識。”
“他們有過性關係嗎?”
“有,有過多次。”
老林在這方麵的切身經驗大概太多了,以致他討論這種事的口氣猶如現身說法:“男人要是有了新歡,一般來說對舊愛就不感興趣了。和舊愛的感情倒不一定降低,但肉體上肯定沒有太大欲望了,這是規律。你這個問題提得好,龍小羽和四萍既然是‘老夫老妻’了,幹嗎還要死氣白賴地強奸她?公安局定的這個殺人動機絕對有問題!”
韓丁說:“公安局搜集的證人證言中,都說龍小羽和祝四萍沒有戀愛關係,連祝四萍在平嶺的同鄉和四萍的父母也證明四萍和龍小羽沒有談過朋友。但龍小羽親口對我承認四萍是他過去的女朋友,隻是他現在已經不愛她了。”
老林沉吟片刻,突然興奮起來,他的口氣就像是一個指示,一個決定,一個命令:“那好啊,你就從這兒去找突破口!隻要能證明龍小羽和四萍過去確實是男女朋友,確實發生過性關係,當然,次數越多越好,保持性關係的時間越長越好。隻要能夠拿到這樣的證據,公安局原來認定的犯罪動機就太勉強了。更重要的是,拿到這樣的證據就可以說明,公安局找的那些證人,包括四萍的同鄉,包括四萍的父母,統統都作了偽證,都隱瞞了事情的真相。那這個案子就有意思了,就大有搞頭了,至少咱們得讓法院問問,他們為什麽要異口同聲地說假話,為什麽要隱瞞被告人與被害人的這段曆史,隱瞞這段曆史對這些出來作證的人,到底有什麽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