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秘密組織了一支隊伍,他們手持標語和旗幟,走上街頭遊行示威,抗議神威軍窩藏兇犯,公然對抗國法。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聲勢浩大。


    他們走遍了兵部、刑部等重要部門,表達自己的不滿和訴求。然而,這還不夠過癮,他們又來到了大明宮前繼續抗議。


    唐僖宗得知這個消息後,急忙找到田令孜商量對策。田令孜一臉無奈地說:“陛下,現在隻能讓神威軍把兇手交出來了,否則難以平息民憤啊!”


    唐僖宗點點頭表示同意。於是,田令孜立刻下達命令,要求神威軍交出兇手。


    但是,當兇手被交出來後,抗議的群眾並沒有散去,他們仍然圍堵在宮門前,不肯離開。他們紛紛要求裁撤神威軍,認為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唐僖宗聽到這個要求後,心中十分不悅。他心想:“這些人真是得寸進尺!神威軍可是朕的親信部隊,如果裁撤了,誰來保護朕?”


    他派人送來了一些食物和水果給抗議的百姓,試圖緩和他們的情緒。


    同時,他承諾會考慮裁撤神威軍,但由於涉及到皇宮的安全問題,需要一些時間來商討具體方案,請百姓們先行散去。百


    姓們看到皇帝有了迴應,心想這小皇帝可真是個仁君,這麽好說話,也不再堅持,逐漸散去。


    唐僖宗宣稱身體抱恙,正好先皇祭日快到了,便由長公主夫婦代為祭祀。


    袁玉璋推脫不掉,無奈隻好答應下來。政事交由鄭畋代理。


    唐僖宗的簡陵,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簡陵雖因山為陵,但營建時,唐末農民大起義的烽火已經點燃,社會秩序已陷入混亂狀態,連年兵亂,幾經鎮壓,國力耗盡,故簡陵的修造相對粗糙、簡陋。


    唐僖宗要求袁玉璋表表孝心,盡力修繕一下。他也就隻是在嘴上逞能罷了。嘴上說著要修繕,可實際上呢,卻是一文錢也舍不得拿出來。


    袁玉璋即便心中知曉,卻也不好意思去討要這筆錢。畢竟,那可是給自己老丈人上墳之事,自己這個撿了便宜的女婿,出點錢似乎也是理所應當的。


    這一次前去拜祭,所帶的隊伍規模實在是過於龐大了。


    石匠們背著沉重的工具,仿佛承載著對先皇陵墓修繕的重任;


    木匠們則帶著精心打造的器具,隨時準備為陵墓的維護貢獻自己的技藝。


    道士們身著道袍,手持拂塵,仙風道骨,仿佛能與神靈溝通;


    和尚們身披袈裟,低眉順眼,口中念念有詞,為逝者超度祈福。


    儀仗隊整齊劃一,彩旗飄揚,彰顯著皇家的威嚴;


    鼓樂隊奏響莊重的樂章,那雄渾的聲音仿佛在訴說著曆史的滄桑。


    衛隊們神情肅穆,警惕地守護著四周,確保此次行程的安全;


    隨從官員們則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時刻準備著為此次拜祭出謀劃策。


    如此一算下來,這浩浩蕩蕩的隊伍竟達上千人之多。也難怪眾人都說,天家之事無小事。


    若是平頭老百姓,拿點紙錢燒了便罷了,哪裏會有如此多的講究和麻煩事呢。


    韋莊經過深思熟慮後提出建議,殿下如今第一次真正掌握大權,日後還要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倘若沒有一個正麵的形象,那改革所麵臨的阻力將會非常巨大。正好借著此次拜祭的機會,樹立起孝順的良好形象。


    袁玉璋心中雖有無奈,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隻好帶上張岩,一同前往拜祭。


    這路途實在是遙遠,再加上車馬的速度緩慢,等他們趕到簡陵之時,已然都快天黑了。


    禮部的人按照袁玉璋的意思,極力簡化此次拜祭的流程,可即便如此,最後稟報核算結果時,也需要五天的時間。


    夫婦兩人也就權當是出來旅遊散心了。遠離了那喧囂的朝堂,倒也少了許多的煩心事,仿佛暫時忘卻了那些勾心鬥角和沉重的責任,沉浸在這難得的寧靜之中。


    就在兩人快樂散心之際,百裏之外的長安正進行著一場翻盤行動。袁玉璋走後,唐僖宗就給王鐸複職,召集鄭畋、盧攜等人議事。很快做出決定。


    一、翰林院派出所有進士分駐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監察工作,所有公文未得批準絕不可行。


    二、選派得力太監到新組建的機動部隊裏監軍,兵部以作戰的名義調離軍營,遣送紅巾軍教官,代之以神威軍將校統領。


    三、調河中節度使、東都防禦使、潼關防禦使、涇原節度使、鳳翔節度使領兵護衛長安。限期三日內抵達。


    四、封禁長安外郭十二門,嚴禁走漏消息。


    五、秘密逮捕右相提拔的官吏人等。


    六、遣散長公主府護衛。


    命令一經發布,第一日韋莊就收到了消息,急得團團轉,原來用於輸送糧食的地道早就被官府的人圍死。


    郡王府周圍也布滿了眼線,派出去買菜的幾個下人,出去一天了都沒有絲毫消息。


    劉耀章、蘇胡等人平日裏都在城外軍營,如今也通知不到。


    最擔心的是,若雨姑娘帶著世子逛街,至今未歸。若是出了什麽差錯,自己還有什麽臉見主公!


    韋莊聚集府中護衛,直言王府困境。麵對死亡三百多護衛絲毫不懼,紛紛表示要為殿下流盡最後一滴血。


    韋莊命人取來黃金,今日有將消息送到主公處的,重賞千兩黃金,宅院一座。


    有戰死者,撫恤金五百兩,郡王府負責家人贍養,子孫皆有官職安排。


    三百護衛本就不是為了這些賞賜,隻是想報殿下救助之恩,紛紛報名。


    韋莊當即組織了一百名壯士,三十名騎兵,全部攜帶書信,上麵隻有六個字“家中有事,速歸。”


    要求死士迅速往城門處衝去,那裏有夜不收專門通向城外的暗道。他們早已被殿下收買,隻需要將消息傳達給他們即可。


    這些死士全都配備著步槍,出了大門後,立刻分成三隊,以最快速度奔向城門。然而,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


    途中,死士們突然遭遇埋伏。黑影中跳出眾多弩手,向他們放箭。


    盡管死士們奮力抵抗,但無奈對方人數眾多,他們最終還是寡不敵眾。


    在開了數槍並成功擊殺幾名敵人後,大批盾牌手蜂擁而至,將所有死士全部擊殺。


    死士隊伍後麵的幾個黑衣人也被刀盾手包圍,拚死用手槍打死幾人後被盾牌逼牆角。黑衣人正是暗衛的姑娘,隊長叫了一聲:“姐妹們,寧死也不能被他們侮辱了!”


    全部拉響隨身攜帶的手雷,衝向官兵中引爆。到底是讓官軍見識到了郡王府衛隊的悍勇!


    韋莊聽到城中傳來的槍聲,痛苦地閉上了眼睛。他深知,敵人隱藏在暗處,而自己派出的人無疑是自投羅網。那些死士恐怕已經全軍覆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巾現世:我在唐末嘎嘎亂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破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破奴並收藏紅巾現世:我在唐末嘎嘎亂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