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他看心理醫生,醫生說他幾乎有創傷性應激障礙的所有症狀,父母看了心理報告,卻指責他心胸狹隘,太脆弱。


    事後母親接受采訪,說看了信沒什麽感覺,隻覺得是以前管他還不夠嚴,才會出問題。


    不知道王猛聽了,會不會感受到更深的絕望。


    上個月,一名7歲的男孩偷偷用手機給遊戲充值,20天花光父母的15萬元積蓄。


    父親是民工,母親擺地攤,得辛苦積攢多少年才有這些錢啊!


    可他絲毫不愧疚,反而說:“他們都是壞人,我是跟他們學的。”


    父母平時忙,從不與他溝通,對他也是非打即罵。男孩說:“他們對我就沒什麽感情。”


    資深心理諮詢與治療師於飛說:


    父母對孩子簡單粗暴的說教與打罵方式,會引起孩子內心的抵觸,往往,長大後的‘不孝子’和‘白眼狼’就是這麽來的。


    溺愛討好,是讓孩子的地位淩駕於父母之上,苛責打罵,則是父母遠遠淩駕在孩子之上。


    兩種方式,都會造成親子關係的極度扭曲,使孩子對父母越來越冷漠,甚至給父母帶來難以承受的致命打擊。


    3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行為叫做:非愛行為。


    就是以愛的名義進行強製性控製,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事實上,無論是溺愛討好,還是苛責打罵,都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控製之心。


    養育專家heymom講過一件事:


    平時她總帶孩子去一家麵館吃麵,也常碰到另一對母子。


    媽媽每次會點兩碗牛肉麵,然後把自己碗裏的牛肉一塊一塊挑出來,放到孩子碗裏。


    有一天,媽媽依然挑了肉給孩子吃。


    不料,孩子卻忽然鬧起脾氣:


    “今天牛肉怎麽這麽少?你是不是把牛肉藏起來了?”


    媽媽解釋剛剛已經把肉都給他了。


    孩子卻不信,開始鬧脾氣,用筷子在媽媽碗裏翻來翻去,甚至掀翻了媽媽的麵,賭氣不吃了。


    媽媽聽到孩子不吃,非常惶恐,趕緊哄道:“寶寶你不吃怎麽行?正長身體呢!”趕緊又給孩子點了一份牛肉。


    heymom說:


    我們用幫助來掩蓋控製,讓孩子不懂得為自己的事情負責。


    所以,我們的給予,成了應該;不給予,成了罪過。


    一位英國心理學女博士也說:父母真正成功的愛,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明星陶虹就深知這一點。


    有段時間,女兒每天都會忘記帶作業。


    她沒有主動幫女兒記住,或直接給她裝進書包,也沒有嗬斥孩子:“整天就知道玩!”


    而是對女兒說:“做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想想,要是再忘記帶作業怎麽辦?”


    女兒想了想說:“那就不能看電視。”


    前三天,女兒還是忘帶了。雖然媽媽沒有批評自己,可是不能看電視真的太難受了啊!


    第四天起,她再也沒有忘記過帶作業。


    陶虹說:“你不要低估小孩的智商,也不要低估她跟你靈魂上的平等。”


    這並非放任自如,而是用智慧的引導與正確的溝通,代替過分的溺愛與粗暴的對待。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又和父母互為表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主神大人乖乖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木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木本並收藏快穿之主神大人乖乖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