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草草收拾了一番戰場,馬上就全軍轉進侯馬,與吳用和盧俊義所率的梁山軍主力會師。


    一路之上,張平安點驗此戰收獲,不過是些盔甲刀槍而已,唯一讓張平安比較滿意的就是那上百匹的戰馬了。


    倒不是郭企忠部隻有這麽點戰馬,隻是騎兵畢竟有四條腿,梁山軍想要繳獲對方的戰馬,可不是容易的事兒。


    此外,還算得上比較大的收獲,大概就要算活著的天德軍節度使和他的副將吧。


    大軍一到侯馬,張平安立刻派出信使,攜帶金軍的戰旗、官印前往汴梁報捷,同時全軍休整以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


    侯馬位於河東東南部,東鄰曲沃縣,西接新絳縣,南連聞喜縣,北靠襄汾縣不過一座小城,梁山軍雖然隻有區區萬把人,可也把這侯馬小城塞得滿滿當當的。


    然而侯馬城雖小,南方約十五裏外就是鐵刹關,唐王曾於貞觀年間修建此關,由大將尉遲恭鎮守,但當地人叫其老名“厄口”,取其扼守之意,而太行八陘第一的軹關陘,最後一個關隘就是這裏!


    雖然勝了金軍一場,但張平安明白整個太原的救援戰事,並不會因為這一場局部的小勝,而帶來多大的改變,在正麵對決的戰場上,金軍鐵騎仍然占有著絕對優勢。


    久久未收到朝廷答複,休整數日後,張平安無奈之下,隻得讓人占了鐵刹關,隨後大軍退往垣曲,欲以太行山為屏障,借助地利優勢抵抗金軍鐵騎。


    軹關陘形勢險峻,自古為用兵出入之地也,張平安大軍一到,便先占垣曲,是絳縣、曲沃將整條軹關陘都控製在了手中。


    就在張平安等候的時間,整個河東的局勢,卻越加混亂不堪了起來!


    李綱貌似因為解潛之敗,頓兵懷州不前,每天把自己關在帳內與鄒柄、張牧論事,營中諸將想要稟事,都要先請示鄒柄、張牧,營中眾將士皆怨氣滿滿。


    劉韐聞解潛兵敗,幹脆把部隊交給了手下張苗二將,自己則逃迴了京師汴梁。


    至於張灝部則是連戰連敗,毫無半點進展。


    梁山軍已成孤軍深入之勢!


    對此,張平安所能做的,不過是盡自己所能,去改變著什麽。


    梁山軍不斷派出小股騎兵,利用自身熟知地形的優勢,襲殺金軍遊騎。


    同時,還聯絡附近各處豪強,一起伏擊金軍的後勤部隊。


    順便再派出好手,連夜拜訪一下那些宋奸們!


    大晚上的,兇神惡煞的李逵,還有翻著怪眼看人的焦挺,二人敲響了宋奸家的門,笑嘻嘻問候他們吃了沒,睡得好不好,全家可安好否?


    就問怕不怕人?


    好吧,麵對梁山軍這兩位天生異稟的仁兄,正常人怎麽可能不怕!


    這些宋奸的內心陰影麵積有多大,是沒人知道了,張平安也懶得管這些敗類今後會不會留下什麽心理創傷。


    反正,送他們兩字,活該!


    至於那些真正的鐵杆宋奸,連見著李逵的機會也沒有,燕青早就一如意子送他們見了閻王!


    梁山軍鐵血鋤奸隊,可非浪得虛名,威震河東,可止小兒夜哭。


    隨著張平安部梁山軍不斷對金軍的打擊,河東一代開始有人四處傳唱梁山軍的名頭。


    屢敗官軍圍剿!


    千裏奔赴國難!


    陣斬金軍四太子!


    計破汾陽王郭子儀之後!


    雖然大唐繁華已經落幕數百年,可汾陽王郭子儀在這河東之地,又有哪個不知,誰個不曉?


    張平安的梁山軍就向一杆旗幟,吸引著無數決心抗金的能人誌士前赴後繼而來。


    此時,太行山中多有逃難軍民,又有本來就於山中開山立寨的好漢。


    眾人聞聽梁山之主張平安的大名後,有太行義士梁興外號梁小哥者,率傅選﹑孟德﹑劉澤﹑焦文通、趙雲、李進、董榮、牛顯、張峪等十八家義軍相繼來投。


    又有呂梁山豪傑,史文寨,史文五虎兄弟,石州盜賊閻先生各率眾不下十萬人前來相會。


    張平安按著江湖規矩,和眾家豪傑聚於太行徑天井關上。


    張平安朝天高舉海碗,“某張平安等十八家豪傑,今於太行山上,插香明誓、歃血為盟!誓殺金賊,還天下朗朗乾坤,若有人背離此誓言者,天人共誅之!”


    “天人共誅之!”一碗又一碗血酒灌入肚中,在劈裏啪啦的碎裂聲中,十八家豪傑共推舉張平安為盟主。


    張平安收擾各路豪傑勢力之後,共得兵民數十萬人,隨即就又開始了對金軍更大一輪的打擊。


    窩弓,藥箭,敲悶棍,下套子,挖陷阱,埋簽子,江湖上入流、不入流的手段,梁山軍是都用上了!


    甚至為了有效打擊金軍,張平安更發動梁山軍上下,用一切手段去打擊金軍,對於這些野獸一般的蠻夷,侵略者,又有什麽好客氣的!


    一時間,張平安的梁山軍威震河東,呂梁、太行兩地紛紛打起了梁山軍的旗幟,兩地對外皆號稱有兵百萬!


    如此形勢,就是大宋扛把子收到消息都動容了!


    特意派了內侍張實過來封賞。


    至於名義嘛,明麵上自然是為了獎賞擒拿天德軍節度使郭企忠的功勞。


    在宋廷各路兵馬皆敗的情況下,張平安的梁山軍哪怕小勝一場,也值得大宋朝廷大肆宣揚。


    當然封賞還是有的,總不可能空手而來吧,金腰帶、百花袍、賞功銀碗、禦酒那是一樣都沒拉下。


    張平安本人更是被封為了梁山軍節度使,都統製,太原郡開國男,加食邑三百戶實封一百戶的朝堂重臣。


    梁山軍眾將包括那十八家寨主人人都有封賞,可謂是滿山歡喜。


    隻是封賞過後,內侍張實卻暗中拉住了張平安,悄悄遞上了趙官家的密旨。


    張平安展開一看,眉頭大皺,那趙官家竟然讓他領兵百萬救援太原城?


    張平安反複翻看了數遍,這趙官家確定不是開玩笑吧?


    張平安搖頭苦笑拿著所謂密旨,領著內侍張實轉了一圈太行山,親眼見了見所謂的百萬大軍。


    好吧,這迴內侍張實也覺得不靠譜了。


    除了張平安本部兵甲齊備,那十八家寨子嘛,不提也罷!


    雖然太行山上號稱有眾百萬,可拖家帶口,甲械全無,這樣的部隊就算是拉上戰場又有何用?


    估計連金軍一個衝鋒都扛不住!


    張實無奈的搖頭歎氣,草草的結束了這番太行之旅,就沮喪的迴汴梁複命去了。


    至於張平安所要求的兵器糧草,張實也隻是口頭承諾了一番,會將太行山的情況盡實稟於報趙官家,結果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張平安目送使者張實離去,內心卻很是無奈!


    若他張平安真有甲兵百萬,不,隻要有十萬甲兵足矣!


    又哪裏容得胡虜犯我中華!


    無奈啊!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


    ps:太行山上,本來想寫嶽飛來著,後來想想還是算了,不冒犯這位吧。


    無人看,訂閱1,所以加快進度了,省略一些劇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除妖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除妖師並收藏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