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大軍並進?
張平安不知道哪個天才想出來的妙計,想想就覺得牙疼的厲害,怎麽看,怎麽就覺得不對勁兒。
這感覺怎麽和以前十三路大軍伐梁山,差不多的意思?
你這是要準備三麵包抄,防止金軍害怕跑路對吧?
你們肯定是這樣想的對不對?
可是你們家汴梁都被人圍過了,你們又是憑什麽覺得能打得過金軍的?
要是擱現在,張平安估計就會懂了,這操作和葫蘆娃救爺爺沒有啥區別,不都是排隊過去送人頭嗎?
好在,前線捷報頻傳,倒是讓人安心不少。
隻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便噩耗傳來。
“大當家的,大事不好了!”一道人影,好似一陣旋風般接衝進了張平安的帥帳之中。
張平安一看竟然是時遷來了,眉頭頓時一皺,時遷這個情報頭子,親自從汴梁而來,定是有大事發生!
果然,不待張平安發問,時遷已遞上了一份手書。
張平安攤開細細一看,整個人都不好了。
“種師中屯兵真定對峙金軍,知樞密院事許翰,三番五次催促種師中進軍太原,且責以逗撓。
逗撓之罪可是不小的罪名,種師中仰天長歎‘逗撓,兵家大戮也。吾結發從軍,今老矣,忍受此為罪乎!’
老將種師中不堪受辱,不攜輜重,輕裝火速進兵太原,結果被金將完顏婁室戰敗,可憐一代老將最後落得兵敗身亡,戰死殺熊嶺上,時年六十八歲。
至於姚古則因為部下謊報軍情,按兵不動,結果還是落得被金軍分頭擊敗的下場。
這也就罷了,新任大宋扛把子竟然還不吸取教訓,反而讓李綱為河東河北宣撫使,再次發兵救援太原。
李綱比那些不懂裝懂,外行指揮內行的文官好上許多,坦言自己軍事能力不足,又不知兵,難以主持救援太原事宜。
言下之意,估計是想新任官家換個靠譜點的主帥,最好是請老將種師道出馬!
然而,大宋新任扛把子根本不聽辯解,仍然強令李綱為帥。
李綱隻得趕鴨子上架,聽令而行,巡查整個宣撫司,竟隻有人馬一萬兩千。
李綱沒有辦法,請求延期出發,好集結軍隊,結果被新任大宋扛把子無情拒絕。
在朝廷三番兩次的催促下,李綱隻得與種師中一般,與解潛,劉韐、折可求、張思正幾路大軍各自分兵而進。
李綱也嚐試反對,卻無濟於事,新任大宋扛把子堅持己見,繼續不準,朝中更有人想借金軍這把刀,幹掉李綱這礙事的家夥!
張平安看到這裏,不隻是牙疼了,頭都要大了!
瘋了吧!
敗一次也就夠了,還沒吸取教訓啊,還要分兵而進。
更讓張平安頭疼的是,梁山軍這次也沒有被放過,也被編入了救援太原的隊伍中了,而時遷就是前來送信的!
時遷等張平安看得差不多了,悄悄靠近,低聲說道:“大當家的,陳太尉說了,讓你見機行事,朝中一切有他在!”
張平安默默無語,心中暗自點頭,看來陳太尉這位老軍人,估計也是看不下去了,可惜他也是無力迴天啊!
也罷,打金軍,怎麽也是國戰,吾輩男兒豈可惜身?
不過,倒時候上了戰場,張平安才不管他趙官家還是李官家的命令,一切還得看自己的,他才不會拿弟兄們的性命,去給這些鳥人瞎指揮著玩兒。
張平安隨手抄起兩箱黃金,不顧帳中諸將的詫異,推開帥帳大步走了出去。
“砰”......
一聲巨響,引得排隊領錢的軍士紛紛迴頭觀望。
隻是看了一眼,所有人唿吸急促,眼珠子都快紅了!
梁山軍旗之下,張平安凜然獨立,一腳就將兩隻大箱子踢翻,黃澄澄的金子倒了一地,在陽光下散發著誘人的光芒。
張平安麵前是一雙雙血紅的眼珠子,他毫不畏懼朗聲說道:“諸位兄弟,可想要張某腳下這些黃金?”
半晌,無人應答。
“我梁山軍中,難道連個講真話的漢子,也沒有嗎?”張平安又是大聲問了一遍。
“我等當然想要!”
“統製莫要開玩笑了,取笑我等大頭兵又有何意思?”
人群中開始稀稀拉拉的有人迴應起來。
“朝廷要組織人馬救援太原,有種的跟我張平安上太原,要黃金就拿金狗的人頭來換,我張平安斷然不會少了兄弟們半文錢!”
“統製可是說的實話!”有人不信,主要是大宋當官的名聲真不咋地,被坑怕了。
有人則拿手比劃著脖子,語氣堅定說道:“這腔子血,便賣於張統製了!”
“人死鳥朝天,幹了!”
“對,幹了,跟著統製,金狗還殺的少嗎!”
還有那膽大的在營中大聲鼓噪了起來,整個軍營立時亂糟糟起來。
“傷了殘了,我張平安養!若是戰死了,我張平安養他全家!”張平安也是苦日子裏熬過來的,自然知道這些人心中的擔憂,此言一出,軍營中又是不少漢子嚷嚷的要跟著統製同去。
軍心若此!
可用!
梁山軍上下開始整軍備武!
凡是願去的,張平安就發一份開撥銀子,當然不可能給現錢,萬一拿了錢,人跑到其他禁軍去,要改隸他籍了,那可咋辦?
王倫獻計,隻打白條,所有銀錢一律運迴梁山泊,等戰後再發,同時各軍士的家眷,也一同隨阮氏兄弟的水軍迴梁山泊。
明麵上的理由,光明正大是照顧兄弟們的家眷,至於那些人暗戳戳的,會不會理解為要以家眷相要挾,就全看個人心思是否陰暗了。
至於那些不願去太原的軍士,不願當兵的發給盤纏;想去別的禁軍混飯吃的,張平安也不強求,賞銀拿走,大家好聚好散!
亂哄哄的,整個梁山軍又是折騰了好幾天。
張平安方才把梁山軍上下重新擼了一遍,除去水軍,還剩兵馬一萬兩千出頭。
比張平安預想的要好上許多,他還以為除了梁山軍本部人馬,其他人拿了銀子都會跑光了呢。
張平安不知道哪個天才想出來的妙計,想想就覺得牙疼的厲害,怎麽看,怎麽就覺得不對勁兒。
這感覺怎麽和以前十三路大軍伐梁山,差不多的意思?
你這是要準備三麵包抄,防止金軍害怕跑路對吧?
你們肯定是這樣想的對不對?
可是你們家汴梁都被人圍過了,你們又是憑什麽覺得能打得過金軍的?
要是擱現在,張平安估計就會懂了,這操作和葫蘆娃救爺爺沒有啥區別,不都是排隊過去送人頭嗎?
好在,前線捷報頻傳,倒是讓人安心不少。
隻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便噩耗傳來。
“大當家的,大事不好了!”一道人影,好似一陣旋風般接衝進了張平安的帥帳之中。
張平安一看竟然是時遷來了,眉頭頓時一皺,時遷這個情報頭子,親自從汴梁而來,定是有大事發生!
果然,不待張平安發問,時遷已遞上了一份手書。
張平安攤開細細一看,整個人都不好了。
“種師中屯兵真定對峙金軍,知樞密院事許翰,三番五次催促種師中進軍太原,且責以逗撓。
逗撓之罪可是不小的罪名,種師中仰天長歎‘逗撓,兵家大戮也。吾結發從軍,今老矣,忍受此為罪乎!’
老將種師中不堪受辱,不攜輜重,輕裝火速進兵太原,結果被金將完顏婁室戰敗,可憐一代老將最後落得兵敗身亡,戰死殺熊嶺上,時年六十八歲。
至於姚古則因為部下謊報軍情,按兵不動,結果還是落得被金軍分頭擊敗的下場。
這也就罷了,新任大宋扛把子竟然還不吸取教訓,反而讓李綱為河東河北宣撫使,再次發兵救援太原。
李綱比那些不懂裝懂,外行指揮內行的文官好上許多,坦言自己軍事能力不足,又不知兵,難以主持救援太原事宜。
言下之意,估計是想新任官家換個靠譜點的主帥,最好是請老將種師道出馬!
然而,大宋新任扛把子根本不聽辯解,仍然強令李綱為帥。
李綱隻得趕鴨子上架,聽令而行,巡查整個宣撫司,竟隻有人馬一萬兩千。
李綱沒有辦法,請求延期出發,好集結軍隊,結果被新任大宋扛把子無情拒絕。
在朝廷三番兩次的催促下,李綱隻得與種師中一般,與解潛,劉韐、折可求、張思正幾路大軍各自分兵而進。
李綱也嚐試反對,卻無濟於事,新任大宋扛把子堅持己見,繼續不準,朝中更有人想借金軍這把刀,幹掉李綱這礙事的家夥!
張平安看到這裏,不隻是牙疼了,頭都要大了!
瘋了吧!
敗一次也就夠了,還沒吸取教訓啊,還要分兵而進。
更讓張平安頭疼的是,梁山軍這次也沒有被放過,也被編入了救援太原的隊伍中了,而時遷就是前來送信的!
時遷等張平安看得差不多了,悄悄靠近,低聲說道:“大當家的,陳太尉說了,讓你見機行事,朝中一切有他在!”
張平安默默無語,心中暗自點頭,看來陳太尉這位老軍人,估計也是看不下去了,可惜他也是無力迴天啊!
也罷,打金軍,怎麽也是國戰,吾輩男兒豈可惜身?
不過,倒時候上了戰場,張平安才不管他趙官家還是李官家的命令,一切還得看自己的,他才不會拿弟兄們的性命,去給這些鳥人瞎指揮著玩兒。
張平安隨手抄起兩箱黃金,不顧帳中諸將的詫異,推開帥帳大步走了出去。
“砰”......
一聲巨響,引得排隊領錢的軍士紛紛迴頭觀望。
隻是看了一眼,所有人唿吸急促,眼珠子都快紅了!
梁山軍旗之下,張平安凜然獨立,一腳就將兩隻大箱子踢翻,黃澄澄的金子倒了一地,在陽光下散發著誘人的光芒。
張平安麵前是一雙雙血紅的眼珠子,他毫不畏懼朗聲說道:“諸位兄弟,可想要張某腳下這些黃金?”
半晌,無人應答。
“我梁山軍中,難道連個講真話的漢子,也沒有嗎?”張平安又是大聲問了一遍。
“我等當然想要!”
“統製莫要開玩笑了,取笑我等大頭兵又有何意思?”
人群中開始稀稀拉拉的有人迴應起來。
“朝廷要組織人馬救援太原,有種的跟我張平安上太原,要黃金就拿金狗的人頭來換,我張平安斷然不會少了兄弟們半文錢!”
“統製可是說的實話!”有人不信,主要是大宋當官的名聲真不咋地,被坑怕了。
有人則拿手比劃著脖子,語氣堅定說道:“這腔子血,便賣於張統製了!”
“人死鳥朝天,幹了!”
“對,幹了,跟著統製,金狗還殺的少嗎!”
還有那膽大的在營中大聲鼓噪了起來,整個軍營立時亂糟糟起來。
“傷了殘了,我張平安養!若是戰死了,我張平安養他全家!”張平安也是苦日子裏熬過來的,自然知道這些人心中的擔憂,此言一出,軍營中又是不少漢子嚷嚷的要跟著統製同去。
軍心若此!
可用!
梁山軍上下開始整軍備武!
凡是願去的,張平安就發一份開撥銀子,當然不可能給現錢,萬一拿了錢,人跑到其他禁軍去,要改隸他籍了,那可咋辦?
王倫獻計,隻打白條,所有銀錢一律運迴梁山泊,等戰後再發,同時各軍士的家眷,也一同隨阮氏兄弟的水軍迴梁山泊。
明麵上的理由,光明正大是照顧兄弟們的家眷,至於那些人暗戳戳的,會不會理解為要以家眷相要挾,就全看個人心思是否陰暗了。
至於那些不願去太原的軍士,不願當兵的發給盤纏;想去別的禁軍混飯吃的,張平安也不強求,賞銀拿走,大家好聚好散!
亂哄哄的,整個梁山軍又是折騰了好幾天。
張平安方才把梁山軍上下重新擼了一遍,除去水軍,還剩兵馬一萬兩千出頭。
比張平安預想的要好上許多,他還以為除了梁山軍本部人馬,其他人拿了銀子都會跑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