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威市,下轄兩區兩市,麵積5797平方公裏,總人口282.56萬。 .


    海威市成山頭,這開始華夏第一縷陽光升起的地方,同時也是華夏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它三麵環海,距離對麵的h國隻有94海裏。


    成山頭又名天盡頭,被譽為華夏八大最美海岸之一。如果你到了海威市而沒有來這裏看看,像是沒有到過海威市一樣。


    海拔兩百多米的成山頭,卻有著其他海岸所不具備的自然風光。在李修緣遊覽此處的時候,三個年輕人已經光著膀子準備下水了。


    之前這裏的工作人員說了,此處是不允許下海遊泳的。而且岸邊也立有警示牌,提醒遊客不要下水遊泳。


    三個年輕人悄悄來到了岸邊,一個猛子紮進了水裏。李修緣突然感到一陣莫名其妙的心慌,似乎是因為那三個年輕人私自下水的緣故。


    五分鍾後,下水的三個少年全都浮出了水麵,隻不過他們貌似遇到了麻煩。三個人拚了命的朝著岸邊遊來,不知為何卻始終沒辦法向岸邊靠近。


    工作人員發現了他們,趕忙拿來繩子丟到海裏,希望他們可以抓住繩子。有人沒入水消失不見了,另外兩個少年抓住了繩子,被站在岸邊的人給拉了來。


    有人提議下水救人,卻一旁的工作人員給攔住了。其他人不知道這裏的情況,工作人員對這片水域了如指掌。


    他也經常提醒來這裏遊覽的遊客,千萬不要在這個地方下水。因為這個地方有暗流,水『性』再好也不頂用。


    兩個被繩子綁住的青年跳進了海裏,開始搜尋剛剛被暗流卷走的少年。岸邊的人抓住他們手的繩子,時刻關注那兩個人的情況。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兩個青年陸續了岸。他們搜尋了附近的岸邊,沒有發現那名少年的影子。


    大家一直在岸邊待了裏兩個小時,最後警方觸動了巡邏艇。在距離事發地三海裏的地方,找到了已經溺水身亡的少年。


    離開成山頭,李修緣走進了劉公島。


    這裏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一群出海打漁的漁民遭遇了惡略天氣。狂風暴雨讓他們無法在海航行,最終跟隨漁船飄到了一座島。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食物和水都被吃光了,走投無路的他們隻能在島尋找食物。


    卻意外的發現島住著一戶人家,漁民們在那戶人家裏吃了飯,還被主人贈與食物和水。漁民們離開小島順利迴家,而後專程趕來答謝這戶人家。可不管他們怎麽找,是找不到原先的那間茅草屋和劉公夫『婦』兩人。


    後來還有不少人來招劉公夫『婦』,最後他們便在島建了一座劉公廟,再後來劉公廟的名氣越來越大,這座島也變成了劉公島。


    讓不會遊泳的人去坐船,像是讓一個恐高的人玩兒蹦極。甭說這裏坐船不貴,算是對方倒找錢給李修緣,他也不會去坐船的。


    在劉公島轉了一圈,李修緣發現這裏的確是個不錯的地方。如果可以留在這裏體驗生活的話,豈不是要美死了。


    李修緣發信息給大和尚,想讓他給出出主意。


    大和尚問了李修緣一個問題,既然他的目的是體驗生活,那麽所體驗的不止一份職業。體驗多少種職業是李修緣的事兒,但最好是在同一座城市體驗不同的職業。


    劉公島的環境沒的說,但是這裏的人太少了。體驗生活最不可缺少的是人,因為生活無非是在跟人打交道。


    離開劉公島,李修緣來到了赤山。


    這裏流傳著很多傳說,例如天書石,兒女石,仰天大佛等。此處景『色』絲毫不亞於劉公島,隻不過這些都是旅遊的地方,根本不適合留下來體驗生活。


    除了赤山,李修緣還去了海威華夏城和天鵝湖。


    很多人都不了解這個世界的殘酷,李修緣並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是他在走過那麽多的地方以後,真正體會到了何為不公和殘酷。


    一個人所遭遇到的最殘酷的事兒,莫過於為別人犯下的錯來承擔責任。


    環境汙染一直是永恆不變的話題,很多人都在唿籲要保護環境,但真正能做到的確是少之又少。


    全球氣候的變暖,使得海平麵正在逐漸升。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因素有很多,但絕對跟那些生活在小島的原住民沒有關係。


    他們依然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每天除了找到足夠填飽肚子的食物,便是聚在一起聊天。他們沒有那麽多的欲望,也不會有任何攀心。


    如果你跟他們接觸過,已經會被他們的樸實和善良打動。但是這樣一群人,卻因為水平麵升的原因,幾十年裏已經搬了三次家。


    如果水平麵再升一米的話,他們隻能徹底搬離生活了幾百千年的地方了。


    當城市和農村空氣質量一樣的時候,很多人在城市幹起了工廠,然後把城市的空氣汙染的不像樣了。


    等到人們開始發現環境問題,並著手準備治理環境問題的時候,那些汙染了城市環境的人,已經用掙來的錢買了遠離城市的房子。


    當這些人從城市迴到農村以後,他們又打了農村的主意。因為在城市裏辦工廠代價太高了,而且那樣做的風險很大。


    城市人的環保意識已經增強,而且還有那麽多的監察部門。他們隨時都會找門,讓你停業整頓甚至罰款。


    看著天鵝湖僅剩的一片濕地,李修緣不由的歎了口氣。如果真的這樣發展下去,人類遲早有一天是會自食惡果的。


    李修緣依然記得,前不久他看到的那篇有關地下水汙染的新聞。


    化工廠搬遷到了農村,然後占用了耕地修建廠房。按理說這樣的審批手續是很複雜的,甚至是不會被批準的。


    但是從規劃到投產,這家化工廠隻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被征用耕地的農民並不知道,這家工廠到底是生產什麽的。


    他們高高興興的領取了補償款,然後等著每年領取工廠所承諾的補償款了。不用種地又有錢可以拿,這種好事似乎沒人不願意。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