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嫣的姥爺很開明,兒女們的婚事他從不插手。如果兩人有緣的話,見了麵總可以擦出點兒火花。如果見了麵沒感覺,那隻能明倆人沒緣分。
後來,李紫嫣的父親和母親走到了一起,第二年就有了李紫嫣。倆人從結婚到現在,從來沒紅過臉。即便是李紫嫣的母親脾氣有點兒暴躁,李紫嫣的父親也沒有跟她吵過架。
所以,李紫嫣的母親最相信緣分,她從來沒有催促過李紫嫣交男朋友。不過是學著李紫嫣姥爺的方式,幫李紫嫣製造跟優秀男孩見麵的機會而已。
在她眼裏那麽做是很正常的事兒,但是在李紫嫣的眼裏,她那樣的安排無疑就是在逼她相親。
既然話都到這份上了,李修緣也就沒有什麽好隱瞞的了。李紫嫣最擔心的就是她媽媽會逼她相親。既然那並不是她媽媽的本意,誤會解除了也就沒什麽了。
李修緣有些不好意思的跟李紫嫣的母親了實話,卻沒想到李紫嫣的母親會不相信。
知女莫若母,底下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一定是做父母的。雖然李紫嫣的母親第一次跟李修緣見麵,但是她從李紫嫣的一舉一動中,感受到了李紫嫣對李修緣的在乎。
簡而言之,如果李紫嫣對李修緣沒有好感的話,怎麽會讓他去生日會充當自己的男朋友呢。而且現在還讓他以男朋友的身份來家裏做客,這不是擺明了想讓自己的父母把把關麽。
如果連女兒的這點兒心思都看不出來,她這個當媽的也太失敗了。
在水上樂園的時候,李修緣跟李紫嫣的父親在一起待著。李母跟李紫嫣在不遠處聊著什麽,兩人時不時的看向李修緣。
李紫嫣的心思是瞞不過她媽媽的,但她現在又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喜歡上了李修緣。有好感是一迴事,喜不喜歡是另外一迴事。
至於李紫嫣跟李母所討論的這些,李修緣是完全不知情的。
晚飯依然是在李家吃的,不過這次沒有像中午那樣,這頓飯李父拿出了一瓶牛欄山二鍋頭。是要看一看李修緣的酒量,以及喝醉後的酒品怎麽樣。
李修緣沒弄明白李父為什麽會這麽,不過他當然不能在這個時候駁了對方的麵子。不就是五十六度的二鍋頭麽,大不了就是喝到桌子底下去。
事實證明,經常不喝酒的李修緣,的確不是李紫嫣父親的對手。不過他年輕,所以酒量比李紫嫣的父親強點兒。倆人一共喝了兩瓶二鍋頭,最後全都喝到桌子底下去了。連爬都爬不起來了,倆人還嚷嚷著要拚酒呢。
李召已經很久沒這麽高興了,女兒長這麽大,這還是第一次帶男孩迴家。
老話得好,女兒是父母的貼心棉襖,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李召對待這個女兒,可以比對他媳婦都好。
謝翠蘭不是埋怨一兩次了,從李紫嫣滿一周歲開始,李召就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女兒身上。不是對她不好,隻不過跟女兒比起來是差零兒。
李召對李紫嫣的那種疼愛,從女兒開始上學以後才真正體現出來。
李召白手起家創辦公司,現在在帝都也算是有名氣了。雖然李家有家族企業,但李召不願意繼承家族企業,所以他很早就出來自己另立門戶了。
謝翠蘭一直在學校教書,跟李召也是在那所學校裏認識的。在創業之前,李召也是那所學校的老師。
李召有一套自己的教育體係,並且把這套教育體係用在了女兒身上。從李紫嫣上學開始,她每的作息時間都是由李召製定好的。
當然了,規律的作息時間不僅適用於李紫嫣,還適用於他們做父母的。
有句老話得好,言傳不如身教。
李召跟謝翠蘭的以身作則,讓李紫嫣從就生活在一個特別好的環境裏。每除了上學,她在家裏會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兒。比如音樂,畢業畫畫,比如製作剪紙,比如用兩套積木製造出一座橋梁。
李召從來不會訓斥李紫嫣,謝玉蘭就更不會了。他們一直心嗬護著李紫嫣,盼著她可以快快長大。
這麽多年走過來,李召因為李紫嫣哭過兩次。第一次是李紫嫣參加高考的時候,她輕輕鬆鬆考出了一個好成績。在填報誌願的時候,李紫嫣選擇了她父母就讀過的那所學校。
第二次是因為李紫嫣要在外麵租房子住,他覺得女兒離他越來越遠了。如果不是因為喝多了,李召恐怕早就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寶貝女兒終於長大了,要談戀愛開始新的生活了。父母對她而言不再是唯一的家人了,再往後她還會有自己的家庭。
一想到這兒,李召就會覺得又高興又難過。高心是女兒終於長大了,難過的是女兒不再屬於他一個人了。
即便李修緣多次暗示,李紫嫣的父母依然認定了他就是他們李家的女婿。第二醒來的時候,李修緣聽到了李紫嫣跟她父母正在聊。
既然他們都認定了他是李家的女婿,李修緣再解釋恐怕也是枉然了。聽他們要一起出去走走,李修緣一個激靈從沙發上跳了起來,隨即跟他們介紹了一下自己製定的行程路線。
李紫嫣一家三口張大嘴巴看著李修緣,就像是見到一隻怪物似得。察覺到了自己的失態表現,李修緣衝他們尷尬的笑了笑。
李修緣給他們製定了三的行程路線,這個他們當然也包括李修緣自己了。
這第一的行程,從金海湖,京東石林峽,青龍山景區,到丫鬟山風景區。李紫嫣的父母他們很久沒有爬山了,所以李修緣打算讓他們好好爬爬山。
金海湖的風景讓人流連忘返,但出門旅行最重要的是放下一切雜念。如果有心事藏在心裏,出行時總會想起那些心事,即便風景再美山川再秀麗,在當事人眼中也不過是平淡無奇而已。
大自然是最讓人捉摸不透的產物,就像是台風和地震。科學發達到今這個地步,人類照樣無法預測台風和地震。即便是已經研究了好多年的氣預報,在經過精密計算之後,公布之時也隻能用預計這樣的字眼來公布結果。
(本章完)
後來,李紫嫣的父親和母親走到了一起,第二年就有了李紫嫣。倆人從結婚到現在,從來沒紅過臉。即便是李紫嫣的母親脾氣有點兒暴躁,李紫嫣的父親也沒有跟她吵過架。
所以,李紫嫣的母親最相信緣分,她從來沒有催促過李紫嫣交男朋友。不過是學著李紫嫣姥爺的方式,幫李紫嫣製造跟優秀男孩見麵的機會而已。
在她眼裏那麽做是很正常的事兒,但是在李紫嫣的眼裏,她那樣的安排無疑就是在逼她相親。
既然話都到這份上了,李修緣也就沒有什麽好隱瞞的了。李紫嫣最擔心的就是她媽媽會逼她相親。既然那並不是她媽媽的本意,誤會解除了也就沒什麽了。
李修緣有些不好意思的跟李紫嫣的母親了實話,卻沒想到李紫嫣的母親會不相信。
知女莫若母,底下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一定是做父母的。雖然李紫嫣的母親第一次跟李修緣見麵,但是她從李紫嫣的一舉一動中,感受到了李紫嫣對李修緣的在乎。
簡而言之,如果李紫嫣對李修緣沒有好感的話,怎麽會讓他去生日會充當自己的男朋友呢。而且現在還讓他以男朋友的身份來家裏做客,這不是擺明了想讓自己的父母把把關麽。
如果連女兒的這點兒心思都看不出來,她這個當媽的也太失敗了。
在水上樂園的時候,李修緣跟李紫嫣的父親在一起待著。李母跟李紫嫣在不遠處聊著什麽,兩人時不時的看向李修緣。
李紫嫣的心思是瞞不過她媽媽的,但她現在又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喜歡上了李修緣。有好感是一迴事,喜不喜歡是另外一迴事。
至於李紫嫣跟李母所討論的這些,李修緣是完全不知情的。
晚飯依然是在李家吃的,不過這次沒有像中午那樣,這頓飯李父拿出了一瓶牛欄山二鍋頭。是要看一看李修緣的酒量,以及喝醉後的酒品怎麽樣。
李修緣沒弄明白李父為什麽會這麽,不過他當然不能在這個時候駁了對方的麵子。不就是五十六度的二鍋頭麽,大不了就是喝到桌子底下去。
事實證明,經常不喝酒的李修緣,的確不是李紫嫣父親的對手。不過他年輕,所以酒量比李紫嫣的父親強點兒。倆人一共喝了兩瓶二鍋頭,最後全都喝到桌子底下去了。連爬都爬不起來了,倆人還嚷嚷著要拚酒呢。
李召已經很久沒這麽高興了,女兒長這麽大,這還是第一次帶男孩迴家。
老話得好,女兒是父母的貼心棉襖,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李召對待這個女兒,可以比對他媳婦都好。
謝翠蘭不是埋怨一兩次了,從李紫嫣滿一周歲開始,李召就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女兒身上。不是對她不好,隻不過跟女兒比起來是差零兒。
李召對李紫嫣的那種疼愛,從女兒開始上學以後才真正體現出來。
李召白手起家創辦公司,現在在帝都也算是有名氣了。雖然李家有家族企業,但李召不願意繼承家族企業,所以他很早就出來自己另立門戶了。
謝翠蘭一直在學校教書,跟李召也是在那所學校裏認識的。在創業之前,李召也是那所學校的老師。
李召有一套自己的教育體係,並且把這套教育體係用在了女兒身上。從李紫嫣上學開始,她每的作息時間都是由李召製定好的。
當然了,規律的作息時間不僅適用於李紫嫣,還適用於他們做父母的。
有句老話得好,言傳不如身教。
李召跟謝翠蘭的以身作則,讓李紫嫣從就生活在一個特別好的環境裏。每除了上學,她在家裏會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兒。比如音樂,畢業畫畫,比如製作剪紙,比如用兩套積木製造出一座橋梁。
李召從來不會訓斥李紫嫣,謝玉蘭就更不會了。他們一直心嗬護著李紫嫣,盼著她可以快快長大。
這麽多年走過來,李召因為李紫嫣哭過兩次。第一次是李紫嫣參加高考的時候,她輕輕鬆鬆考出了一個好成績。在填報誌願的時候,李紫嫣選擇了她父母就讀過的那所學校。
第二次是因為李紫嫣要在外麵租房子住,他覺得女兒離他越來越遠了。如果不是因為喝多了,李召恐怕早就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寶貝女兒終於長大了,要談戀愛開始新的生活了。父母對她而言不再是唯一的家人了,再往後她還會有自己的家庭。
一想到這兒,李召就會覺得又高興又難過。高心是女兒終於長大了,難過的是女兒不再屬於他一個人了。
即便李修緣多次暗示,李紫嫣的父母依然認定了他就是他們李家的女婿。第二醒來的時候,李修緣聽到了李紫嫣跟她父母正在聊。
既然他們都認定了他是李家的女婿,李修緣再解釋恐怕也是枉然了。聽他們要一起出去走走,李修緣一個激靈從沙發上跳了起來,隨即跟他們介紹了一下自己製定的行程路線。
李紫嫣一家三口張大嘴巴看著李修緣,就像是見到一隻怪物似得。察覺到了自己的失態表現,李修緣衝他們尷尬的笑了笑。
李修緣給他們製定了三的行程路線,這個他們當然也包括李修緣自己了。
這第一的行程,從金海湖,京東石林峽,青龍山景區,到丫鬟山風景區。李紫嫣的父母他們很久沒有爬山了,所以李修緣打算讓他們好好爬爬山。
金海湖的風景讓人流連忘返,但出門旅行最重要的是放下一切雜念。如果有心事藏在心裏,出行時總會想起那些心事,即便風景再美山川再秀麗,在當事人眼中也不過是平淡無奇而已。
大自然是最讓人捉摸不透的產物,就像是台風和地震。科學發達到今這個地步,人類照樣無法預測台風和地震。即便是已經研究了好多年的氣預報,在經過精密計算之後,公布之時也隻能用預計這樣的字眼來公布結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