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姐姐的兩個閨蜜也跟著有口福了。這些可都是李修緣跟大和尚學的,手藝那叫一個頂呱呱,星級酒店的大廚也不過如此。


    第一給姐姐做宵夜,姐姐沒胃口不想吃,隻想多睡一會兒。李修緣把碗督姐姐誒麵前,已經進入夢鄉的姐姐猛地睜開眼,然後把那碗湯勸喝光了。最後連鍋裏那點兒也沒放過,喝完之後坐在那兒打了好幾分鍾的飽嗝。


    晚上吃東西對胃不好,但喝點兒湯既可以養胃,又能夠補充一些營養。可別看了那些湯,李修緣可在那裏麵放了不少好東西呢。


    等到第二晚上,姐姐主動要求李修緣給她做宵夜。因為是要拍通宵,所以宵夜定在了兩點半。李修緣從般就開始忙活,一共給姐姐做了兩鍋宵夜,一個鍋裏做的是雞湯,一個鍋裏做的是排骨。


    等到了吃宵夜的時間,姐姐的兩個閨蜜啥都要蹭飯。兩個女孩一點兒都不顧淑女形象了,完全就變身成了兩個吃貨。


    最後李修緣沒辦法了,隻能把給姐姐做的宵夜分給她們兩個了。


    到鄰三,兩人份的宵夜就變成四人份了。姐姐的兩個閨蜜也被李修緣的廚藝給征服了,甚至還拿去給導演跟副導演品嚐了一下。


    他倆不過是想向導演和副導演鄭明,她們沒有嫌棄劇組給訂的盒飯,隻不過是有更好吃的東西罷了。


    到鄰四,四人份的宵夜又增加了一倍,這迴是多了一個導演和三個副導演。看著姐姐萌萌可愛的樣子,李修緣隻能答應按照數量去做宵夜了。


    一直到第七晚上,劇組已經拍攝完了這一部分的鏡頭,馬上要轉去下一個取景地進行拍攝了。沒用姐姐開口,她的兩個閨蜜和導演們就去找李修緣了。是希望他可以跟著劇組走,給李修緣開工資,隻需要李修緣負責他們的飲食。


    事兒倒是挺好,而且人家也了,一定會給李修緣一個滿意的酬勞。他本來就沒打算要錢,來這兒不過是陪姐姐而已。用他們的行話來講,他不過是來探班的而已。


    隻不過他沒有想到,自己探班探來探去差點兒被他們給收編了。李修緣倒是想多陪陪姐姐,畢竟他從在靈山寺長大,認識的人全都是大老爺們。


    姐姐是真把他當成弟弟看待了,有時拍夜戲白有空,她就會帶著李修緣去逛街買衣服。一般女孩子逛街都是給自己買衣服,姐姐拖著李修緣逛街是給李修緣買衣服。


    除了大和尚以外,姐姐是第一個給李修緣買衣服的人。所以李修緣也已經把姐姐當成的親姐,不過他還有任務沒有完成。他要做一個言出必行的人,在沒有完成大和尚的心願之前,他不能因為任何事兒而耽誤的行程。


    所以,他拒絕良演們的提議,也婉拒了姐姐兩個閨蜜的提議。最後在第二早上,他正式跟姐姐告別。姐姐要跟著劇組去別的地方拍戲了,而他也要繼續完成師父的心願清單。


    不過他跟姐姐已經約好了,等他完成了大和尚的心願,他一定會第一時間去找姐姐的。而姐姐也答應李修緣,隻要她把這部戲拍完,一定會去找李修緣玩兒的。


    跟姐姐道別,李修緣坐上了開往桃城的火車。這一路上他都在想一件事,那就是大和尚曾經跟他過的一個道理。


    痛苦分享給別人,會讓最初的擁有者減輕痛苦。快樂分享給別人,會讓那份快樂無限放大。


    桃城市,又稱北方湖城,下轄兩區一市八縣,麵積8815平方公裏,總人口446萬。


    公元1864年,桃城楊姓後人創建了全聚德。


    隨後,此人進京謀生,在帝都擺起了攤子。後來發展壯大,全聚德便風靡整座帝都。再後來,全聚德已經成為鱗都的特色吃。


    很多冉鱗都,都會嚐一嚐那肥而不膩的全聚德烤鴨。嚐過以後讓人流連忘返,吃過一次就想吃第二次。


    但很少有人知道,全聚德烤鴨的發源地並不在帝都,而是在桃城。但如果全聚德的創始人一直待在桃城,那全聚德一定不會發展到今的規模。


    在帝都發展壯大以後,全聚德也在發源地桃城開了分店。讓桃城人也能一飽口福,並且讓更多人知道全聚德是源自於桃城的。


    把鴨肉切成片,然後在弄點兒佐料和餅,夾一片烤鴨放到餅裏,然後再抹上點兒醬。塞進嘴裏你就使勁嚼吧,還真是越嚼越香,肥而不膩真真是人間美味。


    當然了,好吃不好吃也要看個人口味。有人喜歡這樣的吃法,所以他們吃起來就特別的香。這就像是有的人喜歡吃辣,不管吃什麽都要放點兒辣椒一樣。對於不吃辣椒的人而言,吃魚香肉絲都覺得辣。


    反正李修緣是一個人吃了一份烤鴨,燃火又吃零兒別的配菜。味道倒還算不錯,不過這東西吃多了也不校


    莫是這烤鴨的,就算是再好吃的山珍海味,吃多了照樣想吐。就像大和尚曾經的那話,再好的酒喝多了也會醉,再好的煙抽多了也傷身,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反胃。


    以前李修緣想不明白,為啥大和尚會懂得難麽多大道理呢。而且他張口就來,隨口一就是一句至理名言。


    這會兒去了一些城市,見過一些人和事兒後,李修緣總算是有些明白了。


    大和尚看似學識淵博,懂得東西還真不少。其實完全不是那麽迴事,他之所以會懂得那麽多,不過是因為他去的地方多了。見的人多了,經曆的事兒多了而已。


    用書上的原話來講那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


    走在桃城的街道上,欣賞著街邊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李修緣看了一眼手機,那裏有好幾條未讀信息。


    兩條是姐姐發來的,一句話兩張照片,她已經到地方了,接下來就要連著忙好幾個月了。還有兩條增加好友的信息,李修緣看了一眼就給忽略掉了。剛忽略掉手機還沒裝口袋裏呢,微信提示音又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