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了解萬仙山的人,壓根就看不到她那獨特的美。很多人都說,旅行不過是從一個自己待煩的城市,去往一個別人待煩的城市。這話說的太消極了,很多風景隻有有心人才能看到。
從磨劍鋒沿著棧道而上,可在河穀中看大一塊巨大的圓石,此石被人們稱為神龍石。
相傳,沉香救母之時,與自己的舅舅二郎神大戰三百迴合。二郎神用神弓『射』出彈丸,被太白金星在空中收迴,而後放在此處。
萬仙山天池,本來是一條長三百多米,寬三十多米,深六十多米的峽穀。四十多年前,當地人背水泥沙子在此修建堤壩,壩高三十九米,原先的峽穀變成了一個水庫,該水庫可蓄水十九萬立方米,後倆成為郭亮一景,更名為天池。
萬仙山大峽穀,又稱為紅『色』絕壁大峽穀。因峽穀兩邊石頭顏『色』赤紅而得名,該峽穀寬五米到五百米不等,兩旁絕壁深一百三十多米。長四十公裏,絕壁如刀劈斧剁。
蓮花盆,紅石橋,漢柳,這些都是萬仙山獨有的風景。
岸上人家,海拔1297米,有一石縫孤獨另立,與絕壁相隔十多米,被稱為另山。明清時期,曾有人在此修屋居住,至今還保留著四個院子,十多間房屋。這些房屋全都是木石結構,屋外就是一百多米的懸崖。
李修緣對這些景象歎為觀止,他空著手爬上去都很困難,實在想不出來當時修建房屋的工人是怎麽把那些石木給運上去的。
萬仙山有很多『迷』人的風景,在李修緣欣賞美景的同時,有不少人也在萬仙山景區。
剛走進萬仙山景區的時候,李修緣曾碰到過一對白發蒼蒼的夫『婦』。看樣子他們應該是從外地來的,不然身上不會帶著那麽多吃的喝的。
老太太戴著眼睛,走起路來有些吃力。老爺子牽著老太太的手,背著一個裝滿食物的背包。在萬仙山腹地,李修緣又一次看到了這對夫『婦』。
他很羨慕老爺子跟老太太,於是上前主動跟他們聊天。下山前大和尚可是說過,李修緣隻能算是半個俗家弟子。因為他隻是從小在靈山寺長大,並未正式成為佛門弟子。
按照大和尚的說法,李修緣將來是要娶妻生子過日子的。李修緣覺得他現在的日子就挺好,沒必要跟那些俗人一樣。
大和尚說,僧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普度眾生和無欲則剛。若是能用一顆平常心看待世間萬事萬物,那就算的上是看透一切了。
老住持修了一輩子禪,也不曾做到無欲則剛的境界。普度眾生勉強算是合格,隻不過很多時候力不從心罷了。
老兩口坐在路邊休息,老太太輕聲跟李修緣聊著天。期間老爺子喂她喝了好幾次水,老太太每一次都喝的很少,但每一次老爺子讓她喝水她都不會拒絕。
經過一番聊天,李修緣得知了兩位老人的情況。
老兩口十多歲就結了婚,老兩口一共養活了九個孩子。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九個孩子全都活了下來,對老兩口而言實屬不易。
他們的九個孩子涉足多個領域,如今而言在各行各業都是佼佼者。老爺子一生忙於事業,退了休還不忘發揮餘熱。自七十五歲那年開始,他便許下了陪老伴環遊華夏的承諾。
那是他欠老伴的,在他們出來之前,老太太連他們那兒的縣城都沒有出去過。她沒上過學,不認識字,壓根就沒想過有一天可以出去走走。
除了時不時喂老太太喝水,李修緣還發現一個小細節。在老太太說話的時候,老爺子一直牽著老太太的手。
十幾歲就在一起了,如今已經八十多歲了。一起走過了七十多年的風風雨雨,老兩口之間的羈絆維係了大半個世紀。
大和尚可以幫李修緣解『惑』很多難題,卻有一個問題始終未能迴答。
李修緣問老太太“『奶』『奶』,您能跟我講一講,您跟爺爺是靠什麽走過這七十年的嗎?”
老太太沒上過學,大道理自然是不懂的。她跟李修緣說的,都是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
老太太說,若想兩口子攜手到老,一是要給對方犯錯的機會,犯了錯要給對方機會改正,改正了就會有進步。
若是用當下的話來解釋,就是要有耐心等著對方長大,變得成熟穩重。彼此都要有這份耐心,可以等著對方變得越老越完美。
還有一條,就是多給對方一些關心自己的機會。
老太太總結出的人生經驗,這一條不僅適用於情侶之間,父母與子女,朋友或兄弟,這些關係都適用於這個方法。
多給對方一些關心自己的機會,人情往來不外乎如此。對方對你付出,你勢必也要為對方付出。如此往來關係就會越來越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牢固。
趁著老太太跟李修緣聊天,老爺子從背包裏拿出一袋荔枝。剝好幾個放在手裏,等著老太太口渴了解渴。
老太太傳授給李修緣不少人生經驗,按照她的思維邏輯,每一個跟自家孫子差不多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孫子。
早些年大和尚曾教過李修緣,老住持也曾對李修緣這樣說過。
心若有佛,則人人是佛,心若有鬼,則人人是鬼。
心若有佛,則人人是佛,既然人人是佛,你便身處西方極樂。
心若有鬼,則人人是鬼,既然人人是鬼,你便身處十八地獄。
兩位老人畢竟上了歲數,遊萬仙山是不可能走遍所有地方了。老爺子來之前做了一個攻略,帶著老伴去了幾個著名景點。
有些地方他們去不了,李修緣就用手機拍下那裏的風景,然後給老兩口看。老太太精力旺盛,自從跟李修緣聊天,一直到離開萬仙山都沒有停。
她似乎已經攢了一肚子的話,卻沒能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
兒女們一個個事業有成,並且早就有了各自的家庭。老兩口都已經四世同堂了,用老爺子的話講,若是能再活十年,說不定還能混上個五世同堂呢。
本章完
從磨劍鋒沿著棧道而上,可在河穀中看大一塊巨大的圓石,此石被人們稱為神龍石。
相傳,沉香救母之時,與自己的舅舅二郎神大戰三百迴合。二郎神用神弓『射』出彈丸,被太白金星在空中收迴,而後放在此處。
萬仙山天池,本來是一條長三百多米,寬三十多米,深六十多米的峽穀。四十多年前,當地人背水泥沙子在此修建堤壩,壩高三十九米,原先的峽穀變成了一個水庫,該水庫可蓄水十九萬立方米,後倆成為郭亮一景,更名為天池。
萬仙山大峽穀,又稱為紅『色』絕壁大峽穀。因峽穀兩邊石頭顏『色』赤紅而得名,該峽穀寬五米到五百米不等,兩旁絕壁深一百三十多米。長四十公裏,絕壁如刀劈斧剁。
蓮花盆,紅石橋,漢柳,這些都是萬仙山獨有的風景。
岸上人家,海拔1297米,有一石縫孤獨另立,與絕壁相隔十多米,被稱為另山。明清時期,曾有人在此修屋居住,至今還保留著四個院子,十多間房屋。這些房屋全都是木石結構,屋外就是一百多米的懸崖。
李修緣對這些景象歎為觀止,他空著手爬上去都很困難,實在想不出來當時修建房屋的工人是怎麽把那些石木給運上去的。
萬仙山有很多『迷』人的風景,在李修緣欣賞美景的同時,有不少人也在萬仙山景區。
剛走進萬仙山景區的時候,李修緣曾碰到過一對白發蒼蒼的夫『婦』。看樣子他們應該是從外地來的,不然身上不會帶著那麽多吃的喝的。
老太太戴著眼睛,走起路來有些吃力。老爺子牽著老太太的手,背著一個裝滿食物的背包。在萬仙山腹地,李修緣又一次看到了這對夫『婦』。
他很羨慕老爺子跟老太太,於是上前主動跟他們聊天。下山前大和尚可是說過,李修緣隻能算是半個俗家弟子。因為他隻是從小在靈山寺長大,並未正式成為佛門弟子。
按照大和尚的說法,李修緣將來是要娶妻生子過日子的。李修緣覺得他現在的日子就挺好,沒必要跟那些俗人一樣。
大和尚說,僧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普度眾生和無欲則剛。若是能用一顆平常心看待世間萬事萬物,那就算的上是看透一切了。
老住持修了一輩子禪,也不曾做到無欲則剛的境界。普度眾生勉強算是合格,隻不過很多時候力不從心罷了。
老兩口坐在路邊休息,老太太輕聲跟李修緣聊著天。期間老爺子喂她喝了好幾次水,老太太每一次都喝的很少,但每一次老爺子讓她喝水她都不會拒絕。
經過一番聊天,李修緣得知了兩位老人的情況。
老兩口十多歲就結了婚,老兩口一共養活了九個孩子。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九個孩子全都活了下來,對老兩口而言實屬不易。
他們的九個孩子涉足多個領域,如今而言在各行各業都是佼佼者。老爺子一生忙於事業,退了休還不忘發揮餘熱。自七十五歲那年開始,他便許下了陪老伴環遊華夏的承諾。
那是他欠老伴的,在他們出來之前,老太太連他們那兒的縣城都沒有出去過。她沒上過學,不認識字,壓根就沒想過有一天可以出去走走。
除了時不時喂老太太喝水,李修緣還發現一個小細節。在老太太說話的時候,老爺子一直牽著老太太的手。
十幾歲就在一起了,如今已經八十多歲了。一起走過了七十多年的風風雨雨,老兩口之間的羈絆維係了大半個世紀。
大和尚可以幫李修緣解『惑』很多難題,卻有一個問題始終未能迴答。
李修緣問老太太“『奶』『奶』,您能跟我講一講,您跟爺爺是靠什麽走過這七十年的嗎?”
老太太沒上過學,大道理自然是不懂的。她跟李修緣說的,都是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
老太太說,若想兩口子攜手到老,一是要給對方犯錯的機會,犯了錯要給對方機會改正,改正了就會有進步。
若是用當下的話來解釋,就是要有耐心等著對方長大,變得成熟穩重。彼此都要有這份耐心,可以等著對方變得越老越完美。
還有一條,就是多給對方一些關心自己的機會。
老太太總結出的人生經驗,這一條不僅適用於情侶之間,父母與子女,朋友或兄弟,這些關係都適用於這個方法。
多給對方一些關心自己的機會,人情往來不外乎如此。對方對你付出,你勢必也要為對方付出。如此往來關係就會越來越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牢固。
趁著老太太跟李修緣聊天,老爺子從背包裏拿出一袋荔枝。剝好幾個放在手裏,等著老太太口渴了解渴。
老太太傳授給李修緣不少人生經驗,按照她的思維邏輯,每一個跟自家孫子差不多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孫子。
早些年大和尚曾教過李修緣,老住持也曾對李修緣這樣說過。
心若有佛,則人人是佛,心若有鬼,則人人是鬼。
心若有佛,則人人是佛,既然人人是佛,你便身處西方極樂。
心若有鬼,則人人是鬼,既然人人是鬼,你便身處十八地獄。
兩位老人畢竟上了歲數,遊萬仙山是不可能走遍所有地方了。老爺子來之前做了一個攻略,帶著老伴去了幾個著名景點。
有些地方他們去不了,李修緣就用手機拍下那裏的風景,然後給老兩口看。老太太精力旺盛,自從跟李修緣聊天,一直到離開萬仙山都沒有停。
她似乎已經攢了一肚子的話,卻沒能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
兒女們一個個事業有成,並且早就有了各自的家庭。老兩口都已經四世同堂了,用老爺子的話講,若是能再活十年,說不定還能混上個五世同堂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