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蠆盆和炮烙,還有一個地方是不得不去的地方。當初薑子牙之所以離開朝歌,原因就是因為紂王想讓他負責建造這個地方。


    金磚玉瓦,翡翠琉璃,金剛玉石,珍珠瑪瑙。


    當諸侯走上鹿台之時,映入眼簾的全都是這十六個字。鹿台上全無一件凡物,從腳下所走的台階,到兩邊所用的護欄,甚至是護欄中間的那些造型扶手。那一個都非金即銀,甚至有好多都鑲嵌著寶石和珍珠。


    想當初,紂王下令建造鹿台,薑子牙看到設計圖後便婉拒了這個差事。他也因此得罪了紂王,最終不得不逃離朝歌另尋出路。


    而建造鹿台的事兒,順理成章的落在了北伯候崇侯虎的身上。崇侯虎向來最會討紂王的歡心,建造鹿台又是紂王最關心事兒。所以他一心撲在了建造鹿台的事情上,不惜一切代價提前半年完成了這項工程。


    按照常理而言,建造鹿台這樣的工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而若是按照紂王對鹿台的要求,沒有五年根本就拿不下來。


    但北伯候崇侯虎不這麽想,本來需要五年的工期,他向紂王承諾三年就能完成。而且必須是保質保量,他還因此拿自己的腦袋擔保。


    事後,崇侯虎保質保量完成了這項工程,而且還比原先預定的時間提前了半年。本該五年才能完工的工程,已經讓他縮短了兩年,最終卻又提前半年完成了這項工程,總體而言他縮短了一半工期。


    這事兒辦的漂亮,紂王高興,北伯候崇侯虎也沒少得好處。看似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兒,卻有一個無法避免的現實不能忽略。


    事實上,為了建造鹿台,北伯候強征民夫。朝歌城內三丁抽一,朝歌城外三丁抽二。一次動用二十萬民夫,沒日沒夜建造鹿台。


    期間,有數萬民夫累死在鹿台。崇侯虎為了震懾民夫,把這些人的屍骨全都埋在了鹿台下麵,沒有一個死人得以安葬,而是全都長眠於此。


    別看這鹿台如此奢華,這鹿台之下卻埋著數萬亡魂。聽聞鹿台的來曆,武王姬發早已是熱淚盈眶。


    這天才本來就該是百姓的天下,這江山本來也該是百姓的江山。既然紂王已死,這鹿台也該歸於百姓。


    於是,在武王姬發的提議下,鹿台上所以的東西全被拆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他們把鹿台所有的東西全都變現發給了朝歌城內外的百姓。


    剛開始,武王姬發提議散財與民,當然也不能忘了諸侯。但諸侯一致表示,這些東西本就是朝歌百姓的,還給朝歌百姓才是他們應該做的。


    將整個鹿台全給拆了,然後把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都取下,變現之後送給百姓。


    這邊大家正忙著拆鹿台,那邊諸侯盟軍的將卒還在四處搜查。有人帶著一個孩子來見武王,說這孩子乃紂王之子武庚。


    諸侯一聽是紂王的兒子,立馬有人嚷著要砍了這孩子。不過是個孩子而已,他們竟然也會有這麽大的反應。這事兒著實讓武王有些不忍,畢竟紂王都已經死了,武庚不過是個孩子,成湯都已經沒了,還為難一個孩子作甚呢。


    “殺了他,殺了他。”


    諸侯群情激奮,非要拿武庚那孩子出氣。武王姬發攔住眾人,最終被眾人圍在中間。薑子牙看著這一幕,卻沒有出聲幫助武王的打算。


    他已經不止一次的提醒武王,得民心者的天下,順諸侯者得民心。


    紂王無道毀了江山,聽信讒言誤了成湯。天下諸侯又不是傻子,他們怎麽會看不出大勢所趨。自西岐成為西周之後,這天下的大勢就已經偏於西岐了。


    不要跟諸侯過意不去,不然這樣最後他自己會陷入兩難之地。就像是現在這種情況,諸侯早些年被紂王壓迫的很是厲害。現在他們好不容易找到機會了,又怎麽會輕易放過發泄心中不滿的機會呢。


    “大家聽我說,都聽我說。不管紂王做過多少錯事,可孩子是無辜的。你們不能因為他是紂王的兒子,然後就把紂王犯下的錯全都怪罪到一個孩子身上吧,這樣做是不是太不講道理了。”


    被一群人圍在中間,武王姬發扯著嗓子跟大家解釋,一邊解釋一邊將武庚護在身後。雖然薑子牙沒有發話,但楊戩跟哪吒依然護在武王身邊。


    “哥,你說咱倆私自行動,師叔會不會找咱倆的麻煩?”哪吒一邊護著武王,一邊對楊戩說道。


    “哪吒,如果讓你選擇,你是喜歡做正確的事兒,還是喜歡正確的做事兒?”楊戩說。


    哪吒聞言一愣,說道:“哥,正確的做事兒,難道做的不就是正確的事兒嘛?”


    楊戩笑著點了點頭,隨即說道:“對呀,所以你有什麽好擔心的。咱們幫武王護著那孩子,就是在做正確事兒。因為武王說的沒錯,不管紂王有多混蛋,孩子畢竟是無故的。如果諸侯真要拿這孩子出氣,那他們也太不是東西了。”


    哪吒衝楊戩豎起了大拇指,笑道:“哥,我就是佩服你這一點,不管多麽清新脫俗的道理,從你嘴裏說出來都一個樣。”


    “滾!一邊待著去,信不信我抽你丫的。”


    楊戩白了哪吒一眼,隨即看向站在一旁看熱鬧的薑子牙。


    事情本就沒有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薑子牙是在等待最佳時機的出現。隻有在最佳時機出現的時候,他才能做到力挽狂瀾。讓所有人都信服武王,這樣才好讓他進行下一步行動。


    “武王說得對,其實這孩子也挺可憐的,咱們就不要再為難一個孩子了。”


    不知道是誰說了這麽一句,然後圍著武王的諸侯便慢慢散開了。他們不再去計較那個孩子,而是全部把話題扯到了武王身上。


    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紂王都已經死了,現在他們再跟紂王的兒子較勁就太沒意思了。


    諸侯同時迴過味來,現在他們已經伐紂成功了。接下來就是要安排下一步了,紂王沒了他們需要一個新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