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封休書,薑子牙如今還曆曆在目,就好像是昨天才發生過的一樣。他雖然跟那婦人沒有太多感情,但他們畢竟是夫妻一場。
常言說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況且婦人對薑子牙一直不錯,即便有些抱怨可從未慢待過薑子牙。
所以,他希望婦人可以跟他一起離開朝歌,跟他一起到西岐去闖出一番事業。都說神算子不能算己,但薑子牙下山之時便有師命在身。他知道自己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隻不過他出人頭地之前必須要吃些苦頭罷了。
婦人覺得跟他去西岐沒有希望,甚至還不如留在朝歌過得好。所以,婦人逼著薑子牙寫了那封休書,讓他休了她這個不願跟他一起離開朝歌的媳婦。
當時的薑子牙對夫人有愧,跟了他這麽多年沒能享福。所以他承諾婦人,將來一定會證明給婦人看。
到現在呢,他率領西岐六十萬大軍東征,與天下諸侯在孟津會師。若不是今天死了那麽多人,薑子牙還不曾想過這個問題。
如果他這樣進了朝歌城,見到婦人又該說些什麽呢。
當初的他一心想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有能力讓婦人過上好日子。他的確做到了,現在他已經是西岐丞相了,可謂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那婦人呢,早就不是他夫人的婦人,若是再見到他會有什麽反應呢。
最重要的是,不管婦人是驚是喜,對他而言還有什麽意義麽。
萬仙陣被破,通天教主身邊隻剩下二三百名散仙,其他人死的死跑的跑。
他這一仗輸的很是憋屈,看似是截教跟闡教的對決,實則元始天尊找來那麽多外援高手。這使的通天教主連迴碧遊宮的想法都打消了。
這灰頭土臉的迴碧遊宮,以後他還怎麽掌管截教,還怎麽當這個截教教主。
這會兒越想越生氣,最後通天教主做了一個決定。
他打算先去找師父訴苦,然後讓師父替他做主。兩個師兄聯合兩個外人欺負他一個人,他認為這事兒師父一定會替他做主的。
還沒等通天教主找他師父,鴻鈞道人已經來找通天教主了。
“師父,大師兄和二師兄聯起手來欺負我,而且他們還招來了西方佛教的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跟兩個外人合起夥來欺負我。不僅差點兒把徒兒打死,還搶了徒兒不少門人。”一見到鴻鈞道人,通天教主立馬開始訴苦。
“師父,您可要給我做主啊,那西方來的兩個賊人,已經搶了我不少門人了。說什麽那些人都跟西方佛教有緣,我看他們這就是明搶。而且兩位師兄還幫他們搶人,這天底下還有沒有說理的地兒了。”通天教主說。
不管通天教主怎麽哭訴,鴻鈞道人都是笑而不語。一直看著通天教主在這兒哭訴。足足過去了一炷香的時間,通天教主終於不再說話了。
鴻鈞道人抬手在通天教主的後腦勺上扇了一巴掌,然後冷著臉說道:“說了那麽多廢話,你怎麽不告訴我你兩個師兄為什麽要聯手?是誰逼著他們聯手的呢?是誰逼著他們不得不請外人來幫忙的呢?你還有臉在我跟前哭,難道這一切不是你自己活該麽?”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師父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鴻鈞道人眼裏,通天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小孩子的脾氣和小孩子的秉性,做什麽事兒都由著自己的性子。
以前三人在跟他學藝的時候,鴻鈞道人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那會兒的通天很聰明,知道跟兩個師兄搞好關係,還知道要離間兩個師兄之間的關係。
他那點兒小心思莫說是鴻鈞道人,就連他那兩個徒弟也都心知肚明。但他是小師弟,兩個師兄都不跟他一般見識,即便是他說的再完美的謊言,二人一見麵就會拆穿。
但那會兒他們都保持一個默契,那就是看透不說透。
後來他們三人成為了三教教主,各自創立了屬於自己的一派。這本來就是好事兒,畢竟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想法會成就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修行也機會成就不一樣的境界。
今兒個鴻鈞道人親自前來,就是為了好好教訓教訓這個小徒弟。當然了,這事兒他也必須親自出麵去找那兩個徒弟,讓這場鬧劇早點兒收場。
鴻鈞道人帶通天教主去了潼關,眾人早早便等在潼關外恭候鴻鈞道人。元始天尊跟太上老君站在一旁,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站在另一邊。
眾人一同走進蓮蓬,鴻鈞道人居坐首位,三徒弟立在右手邊,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坐在左手邊。
先跟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寒暄幾句,而後鴻鈞道人開始說三個徒弟之間的問題。
實際上,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並未做錯,但他們身為通天教主的師兄,把事情鬧到這個地步當師父的自然要批評兩句。
不管鴻鈞道人說什麽,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都欣然接受。而一旁的通天教主捂嘴偷笑,還以為師父鴻鈞道人是在替他出氣。
其實他想錯了,鴻鈞道人之所以會如此生氣,是在責怪兩個徒弟對通天這個小師弟太心慈手軟了。
如果他們能早些請人過來幫忙的話,恐怕早就平息此事了,也就不會出現死傷那麽多人的事情發生了。
聽到這話從鴻鈞道人口中說出,通天教主僵在了當場。他甚至還想當著那麽多人的麵溜走,然後找機會再來跟兩位師兄一較高下。
連他師父都在這兒呢,這會兒又怎麽會讓他鑽了空子呢。鴻鈞道人早就防著通天教主這招呢,他想跑也要先問問鴻鈞道人帶來的法寶答不答應。
“行了,一千五百年一次的天劫已經過了,你們也改迴哪兒迴哪兒去吧。通天我會帶迴去好好教育的,以後你們可要管好自己的門人,別給我捅什麽簍子。”鴻鈞道人對三個徒弟說道。
太上老君說:“師父放心,弟子這就迴去閉關修煉。”
(本章完)
常言說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況且婦人對薑子牙一直不錯,即便有些抱怨可從未慢待過薑子牙。
所以,他希望婦人可以跟他一起離開朝歌,跟他一起到西岐去闖出一番事業。都說神算子不能算己,但薑子牙下山之時便有師命在身。他知道自己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隻不過他出人頭地之前必須要吃些苦頭罷了。
婦人覺得跟他去西岐沒有希望,甚至還不如留在朝歌過得好。所以,婦人逼著薑子牙寫了那封休書,讓他休了她這個不願跟他一起離開朝歌的媳婦。
當時的薑子牙對夫人有愧,跟了他這麽多年沒能享福。所以他承諾婦人,將來一定會證明給婦人看。
到現在呢,他率領西岐六十萬大軍東征,與天下諸侯在孟津會師。若不是今天死了那麽多人,薑子牙還不曾想過這個問題。
如果他這樣進了朝歌城,見到婦人又該說些什麽呢。
當初的他一心想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有能力讓婦人過上好日子。他的確做到了,現在他已經是西岐丞相了,可謂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那婦人呢,早就不是他夫人的婦人,若是再見到他會有什麽反應呢。
最重要的是,不管婦人是驚是喜,對他而言還有什麽意義麽。
萬仙陣被破,通天教主身邊隻剩下二三百名散仙,其他人死的死跑的跑。
他這一仗輸的很是憋屈,看似是截教跟闡教的對決,實則元始天尊找來那麽多外援高手。這使的通天教主連迴碧遊宮的想法都打消了。
這灰頭土臉的迴碧遊宮,以後他還怎麽掌管截教,還怎麽當這個截教教主。
這會兒越想越生氣,最後通天教主做了一個決定。
他打算先去找師父訴苦,然後讓師父替他做主。兩個師兄聯合兩個外人欺負他一個人,他認為這事兒師父一定會替他做主的。
還沒等通天教主找他師父,鴻鈞道人已經來找通天教主了。
“師父,大師兄和二師兄聯起手來欺負我,而且他們還招來了西方佛教的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跟兩個外人合起夥來欺負我。不僅差點兒把徒兒打死,還搶了徒兒不少門人。”一見到鴻鈞道人,通天教主立馬開始訴苦。
“師父,您可要給我做主啊,那西方來的兩個賊人,已經搶了我不少門人了。說什麽那些人都跟西方佛教有緣,我看他們這就是明搶。而且兩位師兄還幫他們搶人,這天底下還有沒有說理的地兒了。”通天教主說。
不管通天教主怎麽哭訴,鴻鈞道人都是笑而不語。一直看著通天教主在這兒哭訴。足足過去了一炷香的時間,通天教主終於不再說話了。
鴻鈞道人抬手在通天教主的後腦勺上扇了一巴掌,然後冷著臉說道:“說了那麽多廢話,你怎麽不告訴我你兩個師兄為什麽要聯手?是誰逼著他們聯手的呢?是誰逼著他們不得不請外人來幫忙的呢?你還有臉在我跟前哭,難道這一切不是你自己活該麽?”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師父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鴻鈞道人眼裏,通天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小孩子的脾氣和小孩子的秉性,做什麽事兒都由著自己的性子。
以前三人在跟他學藝的時候,鴻鈞道人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那會兒的通天很聰明,知道跟兩個師兄搞好關係,還知道要離間兩個師兄之間的關係。
他那點兒小心思莫說是鴻鈞道人,就連他那兩個徒弟也都心知肚明。但他是小師弟,兩個師兄都不跟他一般見識,即便是他說的再完美的謊言,二人一見麵就會拆穿。
但那會兒他們都保持一個默契,那就是看透不說透。
後來他們三人成為了三教教主,各自創立了屬於自己的一派。這本來就是好事兒,畢竟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想法會成就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修行也機會成就不一樣的境界。
今兒個鴻鈞道人親自前來,就是為了好好教訓教訓這個小徒弟。當然了,這事兒他也必須親自出麵去找那兩個徒弟,讓這場鬧劇早點兒收場。
鴻鈞道人帶通天教主去了潼關,眾人早早便等在潼關外恭候鴻鈞道人。元始天尊跟太上老君站在一旁,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站在另一邊。
眾人一同走進蓮蓬,鴻鈞道人居坐首位,三徒弟立在右手邊,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坐在左手邊。
先跟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寒暄幾句,而後鴻鈞道人開始說三個徒弟之間的問題。
實際上,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並未做錯,但他們身為通天教主的師兄,把事情鬧到這個地步當師父的自然要批評兩句。
不管鴻鈞道人說什麽,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都欣然接受。而一旁的通天教主捂嘴偷笑,還以為師父鴻鈞道人是在替他出氣。
其實他想錯了,鴻鈞道人之所以會如此生氣,是在責怪兩個徒弟對通天這個小師弟太心慈手軟了。
如果他們能早些請人過來幫忙的話,恐怕早就平息此事了,也就不會出現死傷那麽多人的事情發生了。
聽到這話從鴻鈞道人口中說出,通天教主僵在了當場。他甚至還想當著那麽多人的麵溜走,然後找機會再來跟兩位師兄一較高下。
連他師父都在這兒呢,這會兒又怎麽會讓他鑽了空子呢。鴻鈞道人早就防著通天教主這招呢,他想跑也要先問問鴻鈞道人帶來的法寶答不答應。
“行了,一千五百年一次的天劫已經過了,你們也改迴哪兒迴哪兒去吧。通天我會帶迴去好好教育的,以後你們可要管好自己的門人,別給我捅什麽簍子。”鴻鈞道人對三個徒弟說道。
太上老君說:“師父放心,弟子這就迴去閉關修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