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子牙隻是想讓楊任知道,李平雖然沒有幫呂陳二人對付西岐軍。但他同樣沒有幫助西岐軍,而是任由呂陳二人擺陣阻攔。
說好聽點兒他這叫保持中立,說難聽點兒他就是不想惹麻煩。無論做什麽事兒都應該量力而為,不然不僅會牽連別人,甚至還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複。
這便是薑子牙跟楊任說的原話,希望楊任可以打消心中的執念。殺李平不是他的錯,畢竟李平當時也在瘟疫陣中。
雖然薑子牙說的很有道理,楊任仍然不能釋懷這件事。他甚至還記得李平臨死前的那個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個怪物似的。
如果那會兒他能說話的話,一定會質問楊任為什麽要對他下手。這事兒在楊任心裏成了心結,很長一段時間裏楊任都做噩夢。
每天都在做同一個夢,夢裏都會出現被他燒死的李平。用那種空洞的眼神看著楊任,嘴在動卻聽不到在說什麽。
後來,楊任因為這事兒專門找過清虛道德真君。
他隻是覺得自己做錯了,所以他希望可以做點兒事情用以補償,這樣才能夠讓他心裏好受點兒。
清虛道德真君跟楊任講了封神榜之事,並告訴他三教教主之前的約定。成湯數百年基業氣數將盡,修道之人有一千五百年之劫數。
當時三教教主在商議封神榜之時,曾立下過誓約。
此乃一千五百年的天劫,任何修道之人都有可能曆劫。這事兒誰也說不準,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如果在封神榜完成之前,有人下山助紂為虐,必然會在封神榜上出現他的名字。
於是,三教教主嚴令門下弟子,在封神榜之事未曾完成之前,所有弟子均不得離開洞府。
自薑子牙領元始天尊之命,代其實施封神榜助周伐紂,三教門下弟子均避而不出。然截教門下弟子多為山鬼精怪,有教無類讓人不得省心。
所以迄今為止,登上封神台的修道之人,隻是八九出自截教。
李平雖沒有助紂為虐,但他也被卷入了此次事件。這事兒根本就不能怪楊任,要怪就隻能怪李平多管閑事。
如果李平早一點兒離開穿雲關,那還會兒有接下來這檔子事兒。
楊任可以不信被人的話,他師父清虛道德真君的話他必定堅信不疑。雖說他誤殺了李平,但得知這一切都是定數之後,楊任這才好受了些,之後再也沒做過噩夢。
薑子牙率軍進宮穿雲關,穿雲關守將徐芳收到消息,副將方義真在押送西岐四將去朝歌的路上失蹤。
雖然已經猜出一定是薑子牙搞的鬼,可這會兒徐芳根本沒時間去管那些。他必須帶領守關士卒奮力抵抗,才有可能守住穿雲關。
穿雲關早就不是銅牆鐵壁了,薑子牙先前給過徐芳機會。可徐芳並未把握機會,還把前去勸他歸降的徐蓋給抓了起來。
如今西岐大軍攻破穿雲關,生擒徐芳,薑子牙當即下令將徐芳處斬。西岐軍占領了穿雲關,城頭上的成湯大旗也被換成了西周大旗。
拿下穿雲關,下一站便是潼關。
現在他們所能做的就是一往無前,因為這會兒他們已經沒有後退的機會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們不往前走就隻有淪為眾矢之的。
留人在穿雲關把守,薑子牙率眾繼續東進,不日便來到了潼關外。
根據可靠情報顯示,潼關守將乃父子五人。
潼關守將餘化龍生有五子,除了小兒子在外學藝以外,其餘四個兒子都在潼關。俗話說得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潼關之所以能被稱為固若金湯,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餘家五父子身上。
大軍來到關外,薑子牙問:“何人願意前去叫陣?”
太鸞跨馬上前,抱拳恭聲道:“末將願意前往!”
薑子牙說:“好,那你就去走一遭吧!”
太鸞道:“得令!”
太鸞縱馬來到關外,指著城頭士卒罵道:“快讓你家將軍出來受死!”
士卒報至正殿,守城主將餘化龍聞言臉色鐵青,一旁的四個兒子更是摩拳擦掌。若不是他餘家軍紀嚴明,恐怕四個兒子早就衝出去找那叫陣的家夥拚命了。
餘化龍看了一眼長子,說道:“餘達,你去會會這個家夥。”
餘達豁然起身,說道:“請父將放心,孩兒一定不辱使命。”
餘達縱馬出關,看到了駕馬站在陣前的太鸞。二人見麵並未多言,太鸞跟餘達幾乎同時衝向對方。
陣前隻聞馬蹄聲,和兵器碰撞所發出的刺耳聲。太鸞對上餘達,三十迴合未分勝負。餘達自知跟太鸞比不了耐力,於是祭出了懷中法寶。
一支撞心杵飛向太鸞,正在衝鋒的太鸞猝不及防,被撞心杵打個正著。太鸞應聲落馬,而後被餘達一槍挑死。
殺了太鸞餘達並未罷休,而是將太鸞首級砍下,帶迴潼關掛在城頭。
薑子牙聞訊氣的七竅生煙,命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為太鸞收屍。
餘化龍則是為長子餘達慶功,而後派次子餘兆前去叫陣。他可不想讓潼關跟穿雲關一樣,西岐軍最擅長的就是一鼓作氣。他這次就要以彼之道還治彼身,讓西岐軍知道他們也會這招。
蘇護主動請纓,希望可以為征討成湯出一份力。按理說蘇護年事已高,這事兒本不應該讓他出戰。然蘇護一直跟薑子牙請求,希望可以讓他出一次戰。
最後薑子牙同意了蘇護的請求,不過他事先告知蘇護,一定不要逞強。如果對方祭出法寶,千萬記得要趕緊撤迴來。
蘇護對上餘兆,本身二人實力就不相上下,再加上蘇護年事已高。在這種情況下,即便餘兆不用法寶,單靠時間就能耗死蘇護。
而他手裏還有一件名為杏黃旗的法寶,要說蘇護不死才真是奇了怪了。
蘇護對上餘兆,沒用二十招就被餘兆給殺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西岐軍已經損失了兩員大將,而且這兩員大將的首級都掛在潼關的城頭。
收到消息的薑子牙久久不語,派哪吒等人前去看著蘇全忠。他可是知道蘇全忠的脾氣,蘇護戰死蘇全忠勢必要替他爹報仇。
(本章完)
說好聽點兒他這叫保持中立,說難聽點兒他就是不想惹麻煩。無論做什麽事兒都應該量力而為,不然不僅會牽連別人,甚至還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複。
這便是薑子牙跟楊任說的原話,希望楊任可以打消心中的執念。殺李平不是他的錯,畢竟李平當時也在瘟疫陣中。
雖然薑子牙說的很有道理,楊任仍然不能釋懷這件事。他甚至還記得李平臨死前的那個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個怪物似的。
如果那會兒他能說話的話,一定會質問楊任為什麽要對他下手。這事兒在楊任心裏成了心結,很長一段時間裏楊任都做噩夢。
每天都在做同一個夢,夢裏都會出現被他燒死的李平。用那種空洞的眼神看著楊任,嘴在動卻聽不到在說什麽。
後來,楊任因為這事兒專門找過清虛道德真君。
他隻是覺得自己做錯了,所以他希望可以做點兒事情用以補償,這樣才能夠讓他心裏好受點兒。
清虛道德真君跟楊任講了封神榜之事,並告訴他三教教主之前的約定。成湯數百年基業氣數將盡,修道之人有一千五百年之劫數。
當時三教教主在商議封神榜之時,曾立下過誓約。
此乃一千五百年的天劫,任何修道之人都有可能曆劫。這事兒誰也說不準,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如果在封神榜完成之前,有人下山助紂為虐,必然會在封神榜上出現他的名字。
於是,三教教主嚴令門下弟子,在封神榜之事未曾完成之前,所有弟子均不得離開洞府。
自薑子牙領元始天尊之命,代其實施封神榜助周伐紂,三教門下弟子均避而不出。然截教門下弟子多為山鬼精怪,有教無類讓人不得省心。
所以迄今為止,登上封神台的修道之人,隻是八九出自截教。
李平雖沒有助紂為虐,但他也被卷入了此次事件。這事兒根本就不能怪楊任,要怪就隻能怪李平多管閑事。
如果李平早一點兒離開穿雲關,那還會兒有接下來這檔子事兒。
楊任可以不信被人的話,他師父清虛道德真君的話他必定堅信不疑。雖說他誤殺了李平,但得知這一切都是定數之後,楊任這才好受了些,之後再也沒做過噩夢。
薑子牙率軍進宮穿雲關,穿雲關守將徐芳收到消息,副將方義真在押送西岐四將去朝歌的路上失蹤。
雖然已經猜出一定是薑子牙搞的鬼,可這會兒徐芳根本沒時間去管那些。他必須帶領守關士卒奮力抵抗,才有可能守住穿雲關。
穿雲關早就不是銅牆鐵壁了,薑子牙先前給過徐芳機會。可徐芳並未把握機會,還把前去勸他歸降的徐蓋給抓了起來。
如今西岐大軍攻破穿雲關,生擒徐芳,薑子牙當即下令將徐芳處斬。西岐軍占領了穿雲關,城頭上的成湯大旗也被換成了西周大旗。
拿下穿雲關,下一站便是潼關。
現在他們所能做的就是一往無前,因為這會兒他們已經沒有後退的機會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們不往前走就隻有淪為眾矢之的。
留人在穿雲關把守,薑子牙率眾繼續東進,不日便來到了潼關外。
根據可靠情報顯示,潼關守將乃父子五人。
潼關守將餘化龍生有五子,除了小兒子在外學藝以外,其餘四個兒子都在潼關。俗話說得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潼關之所以能被稱為固若金湯,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餘家五父子身上。
大軍來到關外,薑子牙問:“何人願意前去叫陣?”
太鸞跨馬上前,抱拳恭聲道:“末將願意前往!”
薑子牙說:“好,那你就去走一遭吧!”
太鸞道:“得令!”
太鸞縱馬來到關外,指著城頭士卒罵道:“快讓你家將軍出來受死!”
士卒報至正殿,守城主將餘化龍聞言臉色鐵青,一旁的四個兒子更是摩拳擦掌。若不是他餘家軍紀嚴明,恐怕四個兒子早就衝出去找那叫陣的家夥拚命了。
餘化龍看了一眼長子,說道:“餘達,你去會會這個家夥。”
餘達豁然起身,說道:“請父將放心,孩兒一定不辱使命。”
餘達縱馬出關,看到了駕馬站在陣前的太鸞。二人見麵並未多言,太鸞跟餘達幾乎同時衝向對方。
陣前隻聞馬蹄聲,和兵器碰撞所發出的刺耳聲。太鸞對上餘達,三十迴合未分勝負。餘達自知跟太鸞比不了耐力,於是祭出了懷中法寶。
一支撞心杵飛向太鸞,正在衝鋒的太鸞猝不及防,被撞心杵打個正著。太鸞應聲落馬,而後被餘達一槍挑死。
殺了太鸞餘達並未罷休,而是將太鸞首級砍下,帶迴潼關掛在城頭。
薑子牙聞訊氣的七竅生煙,命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為太鸞收屍。
餘化龍則是為長子餘達慶功,而後派次子餘兆前去叫陣。他可不想讓潼關跟穿雲關一樣,西岐軍最擅長的就是一鼓作氣。他這次就要以彼之道還治彼身,讓西岐軍知道他們也會這招。
蘇護主動請纓,希望可以為征討成湯出一份力。按理說蘇護年事已高,這事兒本不應該讓他出戰。然蘇護一直跟薑子牙請求,希望可以讓他出一次戰。
最後薑子牙同意了蘇護的請求,不過他事先告知蘇護,一定不要逞強。如果對方祭出法寶,千萬記得要趕緊撤迴來。
蘇護對上餘兆,本身二人實力就不相上下,再加上蘇護年事已高。在這種情況下,即便餘兆不用法寶,單靠時間就能耗死蘇護。
而他手裏還有一件名為杏黃旗的法寶,要說蘇護不死才真是奇了怪了。
蘇護對上餘兆,沒用二十招就被餘兆給殺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西岐軍已經損失了兩員大將,而且這兩員大將的首級都掛在潼關的城頭。
收到消息的薑子牙久久不語,派哪吒等人前去看著蘇全忠。他可是知道蘇全忠的脾氣,蘇護戰死蘇全忠勢必要替他爹報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