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適剛出城不久,鄧九公就匆匆趕到相府找薑子牙。確認是南宮適出城迎戰,而且對方是洪錦的副將季康,鄧九公就下了結論。這一仗南宮適必然吃虧,隻可惜這事兒已經無法避免了。
得知季康擅長左道之術,薑子牙也想南宮適給撤迴來。可畢竟南宮適是主動請纓,而且他那脾氣薑子牙也是知道的。如果在這個時候把南宮適撤迴來,興許他嘴上不會說什麽,但是心裏已經會有怨言。
而且,這樣做也很容易影響到西岐軍的士氣。這可不是一個小問題,薑子牙所能補救的就是讓在一旁看著點兒。一旦發現情況不對,馬上出手營救南宮適。
南宮適跟季康大戰三十幾個迴合,倆人實力相當不分勝負。不過南宮適畢竟上了年紀,這一點兒他就跟正值壯年的季康沒法比了。若是這樣一直耗下去,先撐不住的一定是南宮適。
賣給季康一個破綻,南宮適想要盡快結束戰鬥。季康著實上了當,差一點兒被南宮適個傷到。但是南宮適做夢都沒有想到,季康竟然會左道之術,故意引南宮適追他,然後用左道之術打傷了南宮適。
好在一直有人在旁邊盯著,一看到南宮適被打下馬,負責守在城頭的人趕緊出手相救。季康被突然闖出來的幾個人給嚇了一跳,等他反應過來南宮適已經被他們給救走了。
雖說有些遺憾,但這一仗季康給成湯大軍提升了不少士氣。負傷歸來的南宮適比額了一肚子火,最後也隻能把這一肚子火憋著。誰讓他技不如人呢,本事比不過人家挨打也是應該的。
第一場季康打傷了南宮適,洪錦捉摸著再來一個二連勝。所以他派柏先忠第二個出戰,希望可以再度提高成湯大軍將士們的士氣。
這一次代表西岐迎戰的,是老將軍鄧九公。因為他知道洪錦的用兵特點,故而一早就猜出了這次出戰的是柏顯忠。
看到老將軍鄧九公,柏先忠先是抱拳行禮,然後勸說老將軍鄧九公不要執迷不悟。他甚至還想讓鄧九公重迴成湯大軍,並且一本正經的向鄧九公承諾。隻要他肯迴來,他還是成湯大將軍。
鄧九公壓根就不為所動,一直等柏顯忠把話說完,鄧九公這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可以說是從小看著柏顯忠長大的,所以柏顯忠有幾斤幾兩他很清楚。他不希望柏顯忠出來送死,向柏顯忠可以迴去讓洪錦出來跟他答話。
先前是一口一個老將軍叫著,這會兒一定說讓他迴去,柏顯忠的臉色立馬就變了。從小到大他一直如此,最恨的就是有人瞧不起他。同樣是洪錦帳下的副將,季康首戰告捷立下首功,他怎麽著也不能比季康差了。
眼瞅著柏顯忠打算衝鋒,老將軍鄧九公說道:“小子,聽老夫一句勸,你還是不要來送死的好。迴去讓你們家將軍出來見我,有什麽事兒讓他來跟我談。”
柏顯忠說:“姓鄧的,別給臉不要臉啊,真以為喊你一聲老將軍,你就還是我們成湯的大將軍呢?你這個叛徒,看我今天怎麽收拾你。”
深知柏顯忠實力的鄧九公,對他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即便是柏顯忠已經朝著鄧九公衝了過來,鄧九公依然向勸說他放棄。
在柏顯忠的字典裏,怎麽可能有放棄二字。他要做的就是衝鋒,衝鋒再重逢,一直都衝不動了為止。
第一個迴合,鄧九公跟柏顯忠來了個硬碰硬。
鄧九公絲毫沒有異樣,而柏顯忠提著兵器的右手虎口已經滲出血絲。
第二個迴合,鄧九公砍傷了柏顯忠的胳膊。柏顯忠仍是不依不饒,非要讓鄧九公見識一下他有多厲害。
第九個迴合,鄧九公將柏顯忠斬於馬下,結束了這場對決。
鄧九公將柏顯忠斬於馬下,然後返迴西岐城。柏顯忠的手下將他的屍體帶迴了成湯答應。洪錦一看到柏顯忠的屍體就泣不成聲,多少年生死與共的袍澤兄弟。如今卻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裏,洪錦當場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當天下午,洪錦便帶人親自去了西岐城外。並指名道姓要見薑子牙,既然是對方的主將要見自己,薑子牙當然要去見一麵。
按照薑子牙所學的兵書而言,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所以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跟對方主將交流的機會,說不定交流著交流著這事兒就成了。
西岐城門打開,首先出場的是訓練有素的幾隊西岐士卒。但從這幾隊士卒的出城方式,就能看出他們是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卒。
緊接著是醬紫他的那幫子師侄,還有從成湯投城而來的黃飛虎鄧九公等人。最後是騎著四不像的薑子牙,身居其中頗有威儀。
看著這些訓練有素的將卒,再加上那一個個猶如虎狼的將卒。洪錦著實在心裏感歎不已,若他手底下的將卒都是這樣,三關山何至於會鏖戰這麽多年呢。
雖說洪錦有些羨慕薑子牙,擁有如此訓練有素的將卒。但是他可是奉了紂王之命,前來征討逆臣薑子牙和武王的。
當著那麽多人的麵,洪錦自然是不會給薑子牙留麵子的。他痛斥薑子牙忘恩負義,紂王對他不薄他竟然不思迴報,而是反出朝歌處處與紂王作對。
即便被洪錦說的一無是處,這會兒薑子牙也不生氣。因為當年下山時師父跟他說過,他助武王伐紂必然要經受三十六路兵馬討伐。按照他的記錄,加上洪錦這一路剛好三十六路。所以不管洪錦怎麽說他他都不氣,甚至這會兒在心裏還有點兒小高興。
按照當初的規劃,隻要他經受住了三十六路兵馬的討伐,那他便可以率領西岐大軍出岐山與天下諸侯匯合。然後他們在一同討伐紂王,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
洪錦被薑子牙的無視給惹惱了,策馬狂奔衝向薑子牙。
文王姬昌第七十二子姬舒明,主動請纓迎戰洪錦。姬舒明身為文王第七十二子,實力遠超其他兄弟。洪錦對上姬舒明,一時間並未占得半點便宜。
(本章完)
得知季康擅長左道之術,薑子牙也想南宮適給撤迴來。可畢竟南宮適是主動請纓,而且他那脾氣薑子牙也是知道的。如果在這個時候把南宮適撤迴來,興許他嘴上不會說什麽,但是心裏已經會有怨言。
而且,這樣做也很容易影響到西岐軍的士氣。這可不是一個小問題,薑子牙所能補救的就是讓在一旁看著點兒。一旦發現情況不對,馬上出手營救南宮適。
南宮適跟季康大戰三十幾個迴合,倆人實力相當不分勝負。不過南宮適畢竟上了年紀,這一點兒他就跟正值壯年的季康沒法比了。若是這樣一直耗下去,先撐不住的一定是南宮適。
賣給季康一個破綻,南宮適想要盡快結束戰鬥。季康著實上了當,差一點兒被南宮適個傷到。但是南宮適做夢都沒有想到,季康竟然會左道之術,故意引南宮適追他,然後用左道之術打傷了南宮適。
好在一直有人在旁邊盯著,一看到南宮適被打下馬,負責守在城頭的人趕緊出手相救。季康被突然闖出來的幾個人給嚇了一跳,等他反應過來南宮適已經被他們給救走了。
雖說有些遺憾,但這一仗季康給成湯大軍提升了不少士氣。負傷歸來的南宮適比額了一肚子火,最後也隻能把這一肚子火憋著。誰讓他技不如人呢,本事比不過人家挨打也是應該的。
第一場季康打傷了南宮適,洪錦捉摸著再來一個二連勝。所以他派柏先忠第二個出戰,希望可以再度提高成湯大軍將士們的士氣。
這一次代表西岐迎戰的,是老將軍鄧九公。因為他知道洪錦的用兵特點,故而一早就猜出了這次出戰的是柏顯忠。
看到老將軍鄧九公,柏先忠先是抱拳行禮,然後勸說老將軍鄧九公不要執迷不悟。他甚至還想讓鄧九公重迴成湯大軍,並且一本正經的向鄧九公承諾。隻要他肯迴來,他還是成湯大將軍。
鄧九公壓根就不為所動,一直等柏顯忠把話說完,鄧九公這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可以說是從小看著柏顯忠長大的,所以柏顯忠有幾斤幾兩他很清楚。他不希望柏顯忠出來送死,向柏顯忠可以迴去讓洪錦出來跟他答話。
先前是一口一個老將軍叫著,這會兒一定說讓他迴去,柏顯忠的臉色立馬就變了。從小到大他一直如此,最恨的就是有人瞧不起他。同樣是洪錦帳下的副將,季康首戰告捷立下首功,他怎麽著也不能比季康差了。
眼瞅著柏顯忠打算衝鋒,老將軍鄧九公說道:“小子,聽老夫一句勸,你還是不要來送死的好。迴去讓你們家將軍出來見我,有什麽事兒讓他來跟我談。”
柏顯忠說:“姓鄧的,別給臉不要臉啊,真以為喊你一聲老將軍,你就還是我們成湯的大將軍呢?你這個叛徒,看我今天怎麽收拾你。”
深知柏顯忠實力的鄧九公,對他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即便是柏顯忠已經朝著鄧九公衝了過來,鄧九公依然向勸說他放棄。
在柏顯忠的字典裏,怎麽可能有放棄二字。他要做的就是衝鋒,衝鋒再重逢,一直都衝不動了為止。
第一個迴合,鄧九公跟柏顯忠來了個硬碰硬。
鄧九公絲毫沒有異樣,而柏顯忠提著兵器的右手虎口已經滲出血絲。
第二個迴合,鄧九公砍傷了柏顯忠的胳膊。柏顯忠仍是不依不饒,非要讓鄧九公見識一下他有多厲害。
第九個迴合,鄧九公將柏顯忠斬於馬下,結束了這場對決。
鄧九公將柏顯忠斬於馬下,然後返迴西岐城。柏顯忠的手下將他的屍體帶迴了成湯答應。洪錦一看到柏顯忠的屍體就泣不成聲,多少年生死與共的袍澤兄弟。如今卻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裏,洪錦當場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當天下午,洪錦便帶人親自去了西岐城外。並指名道姓要見薑子牙,既然是對方的主將要見自己,薑子牙當然要去見一麵。
按照薑子牙所學的兵書而言,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所以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跟對方主將交流的機會,說不定交流著交流著這事兒就成了。
西岐城門打開,首先出場的是訓練有素的幾隊西岐士卒。但從這幾隊士卒的出城方式,就能看出他們是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卒。
緊接著是醬紫他的那幫子師侄,還有從成湯投城而來的黃飛虎鄧九公等人。最後是騎著四不像的薑子牙,身居其中頗有威儀。
看著這些訓練有素的將卒,再加上那一個個猶如虎狼的將卒。洪錦著實在心裏感歎不已,若他手底下的將卒都是這樣,三關山何至於會鏖戰這麽多年呢。
雖說洪錦有些羨慕薑子牙,擁有如此訓練有素的將卒。但是他可是奉了紂王之命,前來征討逆臣薑子牙和武王的。
當著那麽多人的麵,洪錦自然是不會給薑子牙留麵子的。他痛斥薑子牙忘恩負義,紂王對他不薄他竟然不思迴報,而是反出朝歌處處與紂王作對。
即便被洪錦說的一無是處,這會兒薑子牙也不生氣。因為當年下山時師父跟他說過,他助武王伐紂必然要經受三十六路兵馬討伐。按照他的記錄,加上洪錦這一路剛好三十六路。所以不管洪錦怎麽說他他都不氣,甚至這會兒在心裏還有點兒小高興。
按照當初的規劃,隻要他經受住了三十六路兵馬的討伐,那他便可以率領西岐大軍出岐山與天下諸侯匯合。然後他們在一同討伐紂王,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
洪錦被薑子牙的無視給惹惱了,策馬狂奔衝向薑子牙。
文王姬昌第七十二子姬舒明,主動請纓迎戰洪錦。姬舒明身為文王第七十二子,實力遠超其他兄弟。洪錦對上姬舒明,一時間並未占得半點便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