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君說:“燃燈,難道你玉虛門下就沒有能出戰的人了?”
燃燈說:“當然有!”
王天君道:“既然有,那為何讓一個散人前來送死?”
燃燈道:“這一切都是天意,豈非你我人力可以更改。”
王天君道:“強詞奪理,這一次你打算派誰出戰?”
燃燈笑道:“同為修道之人,難道你就沒想過要順勢而為麽?”
十絕陣一破八陣,剩下的兩陣不過是強弩之末,這事兒大家都看得出來。如同先前王天君勸說曹寶一樣,這會兒燃燈道人也想勸勸王天君。希望他不要再執迷不悟,該收手時就收手。
修道不易人盡皆知,不要把修為全部廢掉,不然一切又要重新開始。既然大家都是修道之人,自然能了解修道的不易。燃燈道人苦口婆心,不過是想讓王天君好好想想,如此逆天而行真的不怕斷送修為麽。
十陣被破八陣,如今隻剩下他們二人。王天君雖不否認燃燈說的盡是實情,但是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又怎麽能後退呢。
再者說,他們都是重義之人。當初答應要幫聞太師,今天他們就不會有一個人食言。那怕是拚到最後一刻,那怕是戰到隻剩一人。
沒有人能比燃燈更了解王天君此時的感受,但是他卻不得不接著派人破陣。因為這也是天意,紂王無道西周崛起,這就是天意。
迴到城內的燃燈下令,讓清虛道德真君前去破陣。清虛道德真君領命後出城迎戰,對上了紅水陣的陣主王天君。
他倆沒打過交道,所以見了麵倆人並不廢話,而是直接開打。王天君的本事不弱,對上清虛道德真君不落下風。不過也僅僅是不落下風而已,他這會兒還奈何不了清虛道德真君。
同樣的情況,清虛道德真君也拿不住王天君。想要結束戰鬥,要麽是一死一生,要麽是活捉對方。倆人的本事不相上下,所以交手之後陷入了焦灼狀態。
在王天君覺得頂不住的時候,這才後撤將清虛道德真君引入了紅水陣。清虛道德真君可沒曹寶那麽大意,他可是對紅水陣有過研究的。知道紅水陣是什麽布局,主要作用又是什麽。
對於突兀闖入紅水陣的曹寶而言,命喪陣中不過是遲早的事兒。但是對於有備而來的清虛道德真君而言,他卻有很大的幾率來破解此陣。
當清虛道德真君入陣以後,王天君已經身在高台。將紅水從高台傾瀉而下,這一次他沒有把紅水倒在闖陣之人的身上。而是讓陣中灌滿紅水,想要讓紅水將闖陣之人浸泡其中。而清虛道德真君早有準備,從袖中取出蓮花丟入水中。
落入水中的蓮花花瓣匯聚到了一起,然後變成了一個蓮花舟,清虛道德真君就立於舟上。
王天君想用紅水將破陣之人浸泡其中,前來破陣的清虛道德真君卻以蓮花作舟,讓王天君的計劃落空。
不過他他還有第二招,將紅水從高台潑下,就像當初對付散人曹寶那樣。但是他沒有想到,清虛道德真君有寶衣護身,紅水潑灑到他身上根本不起作用。非但不能將他化成血水,而且還將不少紅水化為了蒸汽。
王天君的紅水陣隻有這兩個陣法,陣法不靈王天君慌了神,打算趁機逃出紅水陣。清虛道德真君早已是成竹在胸,怎麽會給王天君逃走的機會。在王天君離開高台之時,清虛道德真君便祭出了五火七禽扇。
在王天君即將離開紅水陣的時候,清虛道德真君揮動了手中的五火七禽扇。五火七禽扇扇出的可不是風,而是比風要厲害許多的東西。王天君沒能撐得住五火七禽扇的一扇,然後就命喪當場了。
所謂五火七禽扇,五火為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間火。七禽為鳳凰翅,青鸞翅,孔雀翅,白鶴翅,鴻鵠翅,大鵬翅,梟鳥翅。七種飛禽翅膀上的羽毛,每個羽毛上都有符籙。
張天君迴營稟報聞仲,紅水陣被清虛道德真君所破,陣主王天君身死道消。聞仲急火攻心,一口老血吐出兩三丈遠。
營中是奄奄一息的趙公明,營外是剛剛戰死的王天君。聞仲雖有心要為他們報仇,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
岐山上,陸壓前來通知薑子牙,祭拜釘頭七箭書的時間差不多了。明日就是趙公明的死期,他需要薑子牙按照他說的去做。
接著陸壓給了薑子牙三支箭,然後安排薑子牙如何去做。第一箭要射趙公明的左眼,第二箭要射趙公明的右眼,最後一箭要射趙公明的胸口。如此行事,便可取了趙公明的性命。薑子牙當然相信陸壓,故而照辦。
聞仲大營,奄奄一息的趙公明突然感覺左眼生疼,然後是鮮血順著左眼流出。在他還沒有幫左眼止住血的時候,右眼又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疼痛。趙公明已失雙目,他突然像是意識到了什麽。
趙公明起身在帳中橫衝直撞,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刺痛。在他口吐鮮血倒在地上之時,手中拿著剛剛找到了一副盔甲。被射中雙目之後,看樣子趙公明已經猜到了第三箭會射向胸口。他想找東西擋一擋,卻不知就算穿上盔甲也無濟於事。
聞仲眼睜睜看著這一幕的發生,卻沒能在最後關頭救下趙公明。身中三箭慘死當場,聞仲唯一能做的就是給趙公明入殮。
聞仲此時隻能將裝有趙公明的棺槨放在後營,畢竟趙公明還有三個情同一家的師妹。在沒有通知她們的前提下,聞仲是不敢將趙公明安葬的。
十絕陣已經破了九陣,還有一陣便是由張天君鎮守的紅沙陣。
薑子牙問燃燈道人,該派誰去破這紅沙陣。
燃燈早就注意到了這十絕陣的最後一陣,紅沙陣是大惡之陣,一般人根本就破不了。而這裏所說的一般人,指的正是那十二位上仙。按照燃燈道人的推算,紅沙陣威力巨大,十二上仙一起破陣也未必能成。
群號:
(本章完)
燃燈說:“當然有!”
王天君道:“既然有,那為何讓一個散人前來送死?”
燃燈道:“這一切都是天意,豈非你我人力可以更改。”
王天君道:“強詞奪理,這一次你打算派誰出戰?”
燃燈笑道:“同為修道之人,難道你就沒想過要順勢而為麽?”
十絕陣一破八陣,剩下的兩陣不過是強弩之末,這事兒大家都看得出來。如同先前王天君勸說曹寶一樣,這會兒燃燈道人也想勸勸王天君。希望他不要再執迷不悟,該收手時就收手。
修道不易人盡皆知,不要把修為全部廢掉,不然一切又要重新開始。既然大家都是修道之人,自然能了解修道的不易。燃燈道人苦口婆心,不過是想讓王天君好好想想,如此逆天而行真的不怕斷送修為麽。
十陣被破八陣,如今隻剩下他們二人。王天君雖不否認燃燈說的盡是實情,但是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又怎麽能後退呢。
再者說,他們都是重義之人。當初答應要幫聞太師,今天他們就不會有一個人食言。那怕是拚到最後一刻,那怕是戰到隻剩一人。
沒有人能比燃燈更了解王天君此時的感受,但是他卻不得不接著派人破陣。因為這也是天意,紂王無道西周崛起,這就是天意。
迴到城內的燃燈下令,讓清虛道德真君前去破陣。清虛道德真君領命後出城迎戰,對上了紅水陣的陣主王天君。
他倆沒打過交道,所以見了麵倆人並不廢話,而是直接開打。王天君的本事不弱,對上清虛道德真君不落下風。不過也僅僅是不落下風而已,他這會兒還奈何不了清虛道德真君。
同樣的情況,清虛道德真君也拿不住王天君。想要結束戰鬥,要麽是一死一生,要麽是活捉對方。倆人的本事不相上下,所以交手之後陷入了焦灼狀態。
在王天君覺得頂不住的時候,這才後撤將清虛道德真君引入了紅水陣。清虛道德真君可沒曹寶那麽大意,他可是對紅水陣有過研究的。知道紅水陣是什麽布局,主要作用又是什麽。
對於突兀闖入紅水陣的曹寶而言,命喪陣中不過是遲早的事兒。但是對於有備而來的清虛道德真君而言,他卻有很大的幾率來破解此陣。
當清虛道德真君入陣以後,王天君已經身在高台。將紅水從高台傾瀉而下,這一次他沒有把紅水倒在闖陣之人的身上。而是讓陣中灌滿紅水,想要讓紅水將闖陣之人浸泡其中。而清虛道德真君早有準備,從袖中取出蓮花丟入水中。
落入水中的蓮花花瓣匯聚到了一起,然後變成了一個蓮花舟,清虛道德真君就立於舟上。
王天君想用紅水將破陣之人浸泡其中,前來破陣的清虛道德真君卻以蓮花作舟,讓王天君的計劃落空。
不過他他還有第二招,將紅水從高台潑下,就像當初對付散人曹寶那樣。但是他沒有想到,清虛道德真君有寶衣護身,紅水潑灑到他身上根本不起作用。非但不能將他化成血水,而且還將不少紅水化為了蒸汽。
王天君的紅水陣隻有這兩個陣法,陣法不靈王天君慌了神,打算趁機逃出紅水陣。清虛道德真君早已是成竹在胸,怎麽會給王天君逃走的機會。在王天君離開高台之時,清虛道德真君便祭出了五火七禽扇。
在王天君即將離開紅水陣的時候,清虛道德真君揮動了手中的五火七禽扇。五火七禽扇扇出的可不是風,而是比風要厲害許多的東西。王天君沒能撐得住五火七禽扇的一扇,然後就命喪當場了。
所謂五火七禽扇,五火為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間火。七禽為鳳凰翅,青鸞翅,孔雀翅,白鶴翅,鴻鵠翅,大鵬翅,梟鳥翅。七種飛禽翅膀上的羽毛,每個羽毛上都有符籙。
張天君迴營稟報聞仲,紅水陣被清虛道德真君所破,陣主王天君身死道消。聞仲急火攻心,一口老血吐出兩三丈遠。
營中是奄奄一息的趙公明,營外是剛剛戰死的王天君。聞仲雖有心要為他們報仇,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
岐山上,陸壓前來通知薑子牙,祭拜釘頭七箭書的時間差不多了。明日就是趙公明的死期,他需要薑子牙按照他說的去做。
接著陸壓給了薑子牙三支箭,然後安排薑子牙如何去做。第一箭要射趙公明的左眼,第二箭要射趙公明的右眼,最後一箭要射趙公明的胸口。如此行事,便可取了趙公明的性命。薑子牙當然相信陸壓,故而照辦。
聞仲大營,奄奄一息的趙公明突然感覺左眼生疼,然後是鮮血順著左眼流出。在他還沒有幫左眼止住血的時候,右眼又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疼痛。趙公明已失雙目,他突然像是意識到了什麽。
趙公明起身在帳中橫衝直撞,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刺痛。在他口吐鮮血倒在地上之時,手中拿著剛剛找到了一副盔甲。被射中雙目之後,看樣子趙公明已經猜到了第三箭會射向胸口。他想找東西擋一擋,卻不知就算穿上盔甲也無濟於事。
聞仲眼睜睜看著這一幕的發生,卻沒能在最後關頭救下趙公明。身中三箭慘死當場,聞仲唯一能做的就是給趙公明入殮。
聞仲此時隻能將裝有趙公明的棺槨放在後營,畢竟趙公明還有三個情同一家的師妹。在沒有通知她們的前提下,聞仲是不敢將趙公明安葬的。
十絕陣已經破了九陣,還有一陣便是由張天君鎮守的紅沙陣。
薑子牙問燃燈道人,該派誰去破這紅沙陣。
燃燈早就注意到了這十絕陣的最後一陣,紅沙陣是大惡之陣,一般人根本就破不了。而這裏所說的一般人,指的正是那十二位上仙。按照燃燈道人的推算,紅沙陣威力巨大,十二上仙一起破陣也未必能成。
群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