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子趕走了追兵,然後又追上了姬昌。他讓姬昌下馬,然後打算背著姬昌飛出五關。剛開始姬昌並不願意,因為他有黃飛虎給的腰牌,想必穿過五關不是難事。但是雷震子怕他節外生枝,非要將他直接送出五關。


    在跟雷震子走之前,姬昌依依不舍的跟那匹馬道別。不過他這會兒也確實顧不上那匹馬了,不然他肯定會將那匹馬一起帶走的。


    等雷震子背著姬昌飛出五關,他們便已經來到了西岐境內。姬昌本以為雷震子會跟他迴西岐,後來才知道雲中子隻讓雷震子把他送到這裏。


    等雷震子一閃而逝,姬昌便朝著西岐城走去。


    天下之時姬昌借宿一個客棧,然而他身無分文,不得不向店家爆出自己的身份。店家一聽嚇了一跳,最後一路將姬昌護送進了西岐城。


    一別七年,姬昌終於迴到了西岐。一家團聚其樂融融,而姬昌卻在此時連吐三次。從姬昌口中被吐出的乃三個小人兒,它們被吐出之後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而當姬昌吐完之後,整整靜養了十多天才逐漸恢複。


    大家都知道了伯邑考的遭遇,所以他們一直盼著西伯候能夠早些迴到西岐。既然紂王變得如此昏庸,那他們就不應該再聽命於這樣的人。


    姬昌返迴西岐後的第一次上朝,上大夫散宜生,大將軍南宮適便一同上奏。希望文王姬昌可以起兵,以此來證明他們要為伯邑考報仇的決心。


    而姬昌卻為此把他倆狠狠訓斥了一頓,姬昌從未有過反心。那怕是自己被囚在羑裏城七年,那怕是兒子伯邑考被做成肉餅。那怕是紂王逼他吃那些肉餅,那怕是迴西岐的路上依然還有追兵想要他這條老命。


    但是他仍然沒有反心,仍然要做成湯的臣子。所以他打斷了上大夫散宜生的話,拒絕了大將軍南宮適的提議。


    不過,他同時也有一個想法。這幾年天災**不斷,他想要在西岐建造一座靈台。一來是為了給百姓祈福,而來也是為了祭祀上蒼以保風調雨順。


    不過姬昌聽說了紂王造鹿台的事兒,所以他擔心建造靈台會勞民傷財,會給西岐百姓增加負擔。


    散宜生奏請姬昌,說他的那些顧慮根本就不存在。


    紂王修建鹿台是為了自己享樂,而文王修建靈台是為了西岐百姓。而且西岐從來不會強征百姓做工,修建靈台他們可以采用自由上工的辦法,而且他們會給修建靈台的百姓發工錢的。


    西岐的情況跟朝歌不同,紂王修建鹿台把這事交給了北伯候崇侯虎,而崇侯虎借機斂財害死不少百姓。


    而且他為了追趕工期,采用了三丁抽二獨丁服役的辦法。也就是說,家中有三個男丁的百姓,需要出兩個男丁去修建鹿台。而家中隻有一個男丁的百姓,這個男丁將會被送去服役。


    當然了,這些要求隻針對普通百姓。換做那些有錢人家,隻要交一筆錢給崇侯虎,他們家裏便不用出一人。就算是家境稍微好一些的百姓,也可以用錢來買一份平安。


    這種事在朝歌早就是不公開的秘密了,不然姬昌也不會知道。但是有一個人的確是真不知道,不過他知道不知道也沒啥區別,反正鹿台也是為他建的。


    修建靈台之事就這麽定下來了,散朝之後姬昌去看望了母親大人。老太太已經什麽都看不見了,姬昌走前她還好好的,伯邑考走的時候她還好好的。但是當她聽到伯邑考的遭遇後,老太太足足哭了一天一夜。


    等到她把眼淚哭幹,突然就什麽都看不到了。姬昌跪在母親麵前,自責是自己害了兒子伯邑考。


    老太太當然不會怪他,因為她跟姬昌一樣精通占卜之術。當初她就算出來了,兒子姬昌去朝歌有七年之災不假。但是這七年之災不會自行化解,而是需要一個人做出犧牲。


    對於伯邑考的死,最傷心的莫過於他的母親。父親和祖母不過是傷心欲絕,而伯邑考的母親因為此事已經瘋了。


    由上大夫散宜生督造,大將軍南宮適協助建造的靈台,在一個月後便出現在了西岐百姓的麵前。他們全都是主動來參與靈台修建的,而且大部分人都自願不要工錢。他們隻希望西岐可以一直這樣下去,那他們也就能一直過著這麽好的日子了。


    靈台建好之後,姬昌決意在台下挖一個池子,同樣也是為了能夠讓這座靈台為百姓祈福消災。西岐百姓們一聽這事,紛紛聚在台下開挖深坑。姬昌就在一旁看著,看到有人朝一邊丟出幾根白骨,於是他便上前詢問。


    當姬昌得知挖出的白骨乃人骨之時,馬上命人買來棺槨盛放白骨,然後選一處風水寶地掩埋棺槨。


    西岐百姓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他們最幸運的莫過於有這樣一位仁義的西伯候。靈台下方的水池挖好之後,姬昌在靈台設宴款待百官和參與修建的百姓。


    興許是最近幾天比較勞累,酒席到了尾聲姬昌竟然在靈台上打了個盹。


    姬昌突然從夢中驚醒,然後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散宜生和南宮適看出了端倪,不過姬昌此時已經離開靈台,告知二人有事明日上朝再說。


    等到第二天早朝,姬昌就把昨天在靈台做的那個夢給說了出來。朝堂上鴉雀無聲,半晌之後上大夫散宜生方才出班朝奏。


    散宜生為文王姬昌解夢,白虎長出雙翅此乃大吉之兆,說明文王不日將得一良臣。


    …………


    磻溪渭水河邊


    薑子牙頂著小雨坐在河邊,大半天的功夫他一條魚也沒能釣上來。樵夫武吉早就看不下去了,時不時在一旁催促薑子牙提竿。


    剛開始武吉並未發現,這個老叟的魚鉤竟然是直的。與其說是魚鉤,倒不如說它就是一根針。以前總有人說武吉腦子不夠用,他今天終於見到一個腦子比他還不夠用的主。


    武吉:“大爺,您用著直鉤怎麽釣魚啊?”


    薑子牙:“那你是不是覺得直鉤就釣不到魚了?”


    群號:【本章節首發.愛.有.聲.小說網,請記住網址(.aiyousheng)】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