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錯了,這一次他徹徹底底的錯了。他一心隻想著要兌現當初的承諾,卻從來沒有問過夏玉房想要什麽。
他隻不過想給她最好的,這並沒有錯,但是他所給的並不一定是她需要的。
所以,在他獨處的第二十天,李霓裳指著他的鼻子罵他。罵他根本就不懂女人,罵他一直都自以為是,罵他根本就不配被那麽多人放在心裏。
同樣罵他的還有趙丹,挺著大肚子的趙丹來到房間,一把奪過趙政懷裏的那個手絹。那個夏玉房親手繡的手絹,現如今已經成了絕版。之前那些都已經被趙丹給燒了,唯一一個一直被趙政守著。
她為了打消趙政對夏玉房的思念,不惜將有關夏玉房的一切都付之一炬。對於夏玉房的死,給趙丹造成的打擊絲毫不亞於趙政。但是她從來沒有跟別人提起過,因為她不想讓人知道其實她很喜歡夏玉房。
夏玉房就像姐姐一樣,一直悉心照顧著趙丹的生活起居。自從夏玉房到了皇宮之後,趙丹的生活逐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早餐開始,她以前很少能夠起來吃飯。但自從夏玉房陪她以後,不管多晚都會給她做頓早餐,然後陪著她一起吃。並且每天都會提醒她,一天之計在於晨,早餐是每個人都必不可少的。
雖然還很想念夏玉房,但是趙政已經很少再去那個房間了。夏玉房離世後的第五個月,趙政親自下令將那個房間封了起來。
一年之後,秦國出兵寒國。
若想實現統一六國之大業,秦國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寒國。因為寒國擋在秦國麵前,就在擋在秦國前進道路上的一塊石頭。
此次秦國派遣二十萬大軍進攻寒國,予以寒國為支點攻占其餘五國。
隻是趙政沒有想到,別看寒國地界很小,可它的防禦能力頗為強悍。寒國自古而來最有名的就是強弩,最遠射程可達八九百米。其中還有幾種便於攜帶的弓弩,有效射程也在三百米以上。
秦軍攻打寒國,第一輪攻擊就吃虧在在這強弩之上了。在此之前秦軍沒有遇到過如此大規模的強弩陣,寒國一次可發射上千弩箭。一波弩箭之後不出三分鍾,寒國就會發射第二波弩箭。
秦軍的騎兵在此戰沉無用處,破不了他的弩陣有再多人也是炮灰。更何況寒國早就有所防範,根本就不給秦軍衝鋒的機會。
他們縮進城池不肯迎戰,不給秦軍任何衝殺的機會。若是離得遠就用強弩遠攻,離的近了就是萬箭齊發。
秦軍身披的甲胄雖有抵禦弩箭的能力,可這一波又一波的衝鋒,不見成效必定會影響將士們的士氣。
出師不利對整個秦軍都是一種打擊,而且這種打擊一直持續了一年時間。二十萬秦軍攻打寒國,打了一年絲毫沒有起色。他們的確是奪得了一些城池,可惜都是一些人口稀少的小城,奪到手也沒有多大用處。
趙政當然知道將在外君命有所所不受的裏,所以他一直沒有給負責此次出征的主將施加任何壓力。
但是,廟堂上早就炸鍋了。文武百官說什麽的都有。有的人甚至已經幫帶兵主將列好的罪名,揚言一定要讓其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罪。
“恩咳!”
“各位愛卿的心情本王理解,但是不知道各位愛卿有沒有好的計策。如果秦軍再這樣跟寒國耗下去,今後大秦就會變成六國的笑柄。”趙政說道。
“這個,啟稟君上,微臣以為此戰應該暫緩。讓所有將士返迴秦國,然後從長計議。”
“啟稟君上,微臣以為此時撤兵萬萬不可。如果真要選擇撤兵,也必須等到萬不得已。”
“……”
大臣們七嘴八舌,根本每一個人出得了一個好主意。但若趙政換一個問題,他們就有說不完的話,出不完的主意。
最後趙政怒了,狠狠把他們全都罵了一頓。
他說:“本王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希望諸位大臣可以牢記在心。樹上書,如果在一個國家,文臣不貪財,武臣不怕死,那麽這個國家將來一定會成就一番霸業。”
聽完這段話的大臣們鴉雀無聲,趙政卻已經不想再看到他們那張嘴臉。示意讓趙高宣布散朝,然後趙政把李斯跟其他幾位大臣叫到了偏殿。
當初選擇攻打寒國,主要是因為當時那個季節特別好。如今又到了那個季節,卻成了對秦軍最為不利的因素。
所以趙政必須盡快做出選擇,如果再不能想出好辦法的話,他們將麵臨兩個選擇。要麽繼續強攻,然後遭遇風雪會凍傷很多人。要麽選擇後撤,然後成為六國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柄。
有些時候可以不較真,但在有些事情上就必須較真。比如在麵臨大秦顏麵得失之時,趙政想過要以將士們的性命為重。但是李斯不這麽認為,因為他就是要讓所有秦軍將士們知道,大秦二字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來扞衛的。
所以,二十萬秦軍務必跟寒國死戰到底。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向趙政獻上一個計策。此人提議讓趙政考慮一下用寒國人來對付寒國人,如此這般豈不是能夠坐收漁翁之利麽。
如果說要在寒國找一個符合條件的人,當然是非距離秦國最近的南陽郡的郡守騰了。郡守騰本事不小,隻可惜他跟錯了人。
寒國早就不行了,能撐到現在已經是個奇跡了。這會兒很多人都在逃離寒國,不少人離開寒國都帶著家眷。這些人大半逃去了楚國或者趙國,還有一部分幹脆就逃去了秦國。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更何況是一些普通百姓呢。不要跟他們講什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們最想做的隻不過是活著。
趙政派人去見了郡守騰,然後向他表達了趙政的意思。郡守騰起初並不同意,畢竟他身為南陽郡守,再怎麽說也算是寒國的封疆大吏。
他隻不過想給她最好的,這並沒有錯,但是他所給的並不一定是她需要的。
所以,在他獨處的第二十天,李霓裳指著他的鼻子罵他。罵他根本就不懂女人,罵他一直都自以為是,罵他根本就不配被那麽多人放在心裏。
同樣罵他的還有趙丹,挺著大肚子的趙丹來到房間,一把奪過趙政懷裏的那個手絹。那個夏玉房親手繡的手絹,現如今已經成了絕版。之前那些都已經被趙丹給燒了,唯一一個一直被趙政守著。
她為了打消趙政對夏玉房的思念,不惜將有關夏玉房的一切都付之一炬。對於夏玉房的死,給趙丹造成的打擊絲毫不亞於趙政。但是她從來沒有跟別人提起過,因為她不想讓人知道其實她很喜歡夏玉房。
夏玉房就像姐姐一樣,一直悉心照顧著趙丹的生活起居。自從夏玉房到了皇宮之後,趙丹的生活逐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早餐開始,她以前很少能夠起來吃飯。但自從夏玉房陪她以後,不管多晚都會給她做頓早餐,然後陪著她一起吃。並且每天都會提醒她,一天之計在於晨,早餐是每個人都必不可少的。
雖然還很想念夏玉房,但是趙政已經很少再去那個房間了。夏玉房離世後的第五個月,趙政親自下令將那個房間封了起來。
一年之後,秦國出兵寒國。
若想實現統一六國之大業,秦國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寒國。因為寒國擋在秦國麵前,就在擋在秦國前進道路上的一塊石頭。
此次秦國派遣二十萬大軍進攻寒國,予以寒國為支點攻占其餘五國。
隻是趙政沒有想到,別看寒國地界很小,可它的防禦能力頗為強悍。寒國自古而來最有名的就是強弩,最遠射程可達八九百米。其中還有幾種便於攜帶的弓弩,有效射程也在三百米以上。
秦軍攻打寒國,第一輪攻擊就吃虧在在這強弩之上了。在此之前秦軍沒有遇到過如此大規模的強弩陣,寒國一次可發射上千弩箭。一波弩箭之後不出三分鍾,寒國就會發射第二波弩箭。
秦軍的騎兵在此戰沉無用處,破不了他的弩陣有再多人也是炮灰。更何況寒國早就有所防範,根本就不給秦軍衝鋒的機會。
他們縮進城池不肯迎戰,不給秦軍任何衝殺的機會。若是離得遠就用強弩遠攻,離的近了就是萬箭齊發。
秦軍身披的甲胄雖有抵禦弩箭的能力,可這一波又一波的衝鋒,不見成效必定會影響將士們的士氣。
出師不利對整個秦軍都是一種打擊,而且這種打擊一直持續了一年時間。二十萬秦軍攻打寒國,打了一年絲毫沒有起色。他們的確是奪得了一些城池,可惜都是一些人口稀少的小城,奪到手也沒有多大用處。
趙政當然知道將在外君命有所所不受的裏,所以他一直沒有給負責此次出征的主將施加任何壓力。
但是,廟堂上早就炸鍋了。文武百官說什麽的都有。有的人甚至已經幫帶兵主將列好的罪名,揚言一定要讓其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罪。
“恩咳!”
“各位愛卿的心情本王理解,但是不知道各位愛卿有沒有好的計策。如果秦軍再這樣跟寒國耗下去,今後大秦就會變成六國的笑柄。”趙政說道。
“這個,啟稟君上,微臣以為此戰應該暫緩。讓所有將士返迴秦國,然後從長計議。”
“啟稟君上,微臣以為此時撤兵萬萬不可。如果真要選擇撤兵,也必須等到萬不得已。”
“……”
大臣們七嘴八舌,根本每一個人出得了一個好主意。但若趙政換一個問題,他們就有說不完的話,出不完的主意。
最後趙政怒了,狠狠把他們全都罵了一頓。
他說:“本王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希望諸位大臣可以牢記在心。樹上書,如果在一個國家,文臣不貪財,武臣不怕死,那麽這個國家將來一定會成就一番霸業。”
聽完這段話的大臣們鴉雀無聲,趙政卻已經不想再看到他們那張嘴臉。示意讓趙高宣布散朝,然後趙政把李斯跟其他幾位大臣叫到了偏殿。
當初選擇攻打寒國,主要是因為當時那個季節特別好。如今又到了那個季節,卻成了對秦軍最為不利的因素。
所以趙政必須盡快做出選擇,如果再不能想出好辦法的話,他們將麵臨兩個選擇。要麽繼續強攻,然後遭遇風雪會凍傷很多人。要麽選擇後撤,然後成為六國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柄。
有些時候可以不較真,但在有些事情上就必須較真。比如在麵臨大秦顏麵得失之時,趙政想過要以將士們的性命為重。但是李斯不這麽認為,因為他就是要讓所有秦軍將士們知道,大秦二字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來扞衛的。
所以,二十萬秦軍務必跟寒國死戰到底。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向趙政獻上一個計策。此人提議讓趙政考慮一下用寒國人來對付寒國人,如此這般豈不是能夠坐收漁翁之利麽。
如果說要在寒國找一個符合條件的人,當然是非距離秦國最近的南陽郡的郡守騰了。郡守騰本事不小,隻可惜他跟錯了人。
寒國早就不行了,能撐到現在已經是個奇跡了。這會兒很多人都在逃離寒國,不少人離開寒國都帶著家眷。這些人大半逃去了楚國或者趙國,還有一部分幹脆就逃去了秦國。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更何況是一些普通百姓呢。不要跟他們講什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們最想做的隻不過是活著。
趙政派人去見了郡守騰,然後向他表達了趙政的意思。郡守騰起初並不同意,畢竟他身為南陽郡守,再怎麽說也算是寒國的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