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驛館突然燃起了大火,火勢衝天根本就無法撲救。得到消息的趙政火速趕往現場,最終隻在廢墟中發現了當初送給夏玉房的玉佩。
趙政怒了,派人在整個鹹陽城內搜尋她們的蹤跡。因為大火現場沒有發現骸骨,所以趙政斷定她們並沒有死,應該是逃到了什麽地方。
果不其然,第二天中午就找到了她們。這一次趙政沒管祖製,而是很合規矩的將她們接進了鹹陽宮。
鹹陽宮那麽大,安排她們幾個住下不過是小菜一碟。當然了,這麽做的目的還是為了保證她們的安全。
知道趙靈兒喜歡逛街,趙政就特意給了她一塊玉佩,持此玉佩她就可以隨意進出王宮了。她的安全趙政已經做了安排,隻要趙靈兒離開王宮,就會有人寸步不離的在暗中保護她。
縱火案一直沒有頭緒,辦案者幾次被趙政責罰。其實大家心知肚明,敢在鹹陽城放火的人,背景一定不小。就算那些人查到了線索,他們也絕對不敢順藤摸瓜。畢竟秦國有那麽多老牌世族,隨便拎出一個就夠他們喝一壺的。
不過趙政也不會容許他們如此囂張,早朝之時在大殿之上痛斥某些人。是敲山震虎也罷,是殺雞儆猴也好,反正趙政就是想給那些人提個醒。他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有人再敢觸碰他的底線,他會讓他們知道花兒為什麽這樣紅的。
夏玉房陪著趙丹,趙靈兒總在王宮裏麵晃悠。幸好有李霓裳陪著她,先前十分冷清的鹹陽宮,自從她們幾個住進來後熱鬧多了。
就算是一國之君,同樣也需要勞逸結合。白天上朝議事,處理公文批閱奏折,凡事都需要親力親為。
到了晚上,跟幾個十分養眼的女孩在一起,說說笑笑打打鬧鬧。要麽就是一醉方休,要麽就是玩兒到睜不開眼。
趙政一直都很喜歡夏玉房,這一點他是在行過冠禮之後才明白的。夏玉房應該跟他一樣,隻不過他們之間的身份差距變成了障礙。
趙政可以陪趙靈兒一起瘋玩兒,也可以陪趙丹一起吟詩作賦,但是隻有他跟夏玉房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徹底感到放鬆。李霓裳也可以給他這種感覺,隻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夏玉房。
他已經不再喊夏玉房姐姐了,而是直接稱唿她為阿房。起初夏玉房被這聲阿房喊成了大紅臉,後來執拗不過趙政,漸漸聽得次數多了也就習慣了。
至於趙丹跟趙靈兒,說實話趙政真沒打算把她們留在秦國。但是他知道當今天下的局勢,如果不把她們留在秦國的話,或許她們將來還會被送去他國。
她們是金枝玉葉不假,當然同樣也是趙王心愛的公主。但現在這種局勢,不過是那國國君都必須如此。靠聯姻來鞏固本國實力,或者是靠割地來確保本國利益。
這本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沒有人可以從這個法則中逃脫。如果說還有人可以讓她們脫離苦海的話,那麽這個人一定就是趙政。
他答應迎娶趙丹公主,趙靈兒的身份沒人知道,所以隻能以侍女身份留在秦國。夏玉房也是如此,李霓裳進了王宮也是侍女。不過她們都是專門服侍趙政跟趙丹的侍女,除了他倆誰都不能使喚她們。
這已經算得上不幸中的萬幸了,趙政可以安心的將後宮交給趙丹。雖然他沒打算冊立趙丹為秦國王後,但是她是趙政第一個明媒正娶的女人。秦王後宮現在以她為尊,所以她就有這個權利來管理後宮。
其實後宮還有一個比趙姬資曆更老的太皇太後,隻可惜她早就被趙姬打入冷宮。趙姬也不過是步了她的後塵而已。
至於夏玉房,趙政的確希望可以娶她,明媒正娶。但是李斯提醒過他,他若是真要那麽做,朝堂必將大亂。
趙政二十二歲行冠禮而後親政,他先是肅清了混亂不堪的後宮。殺嫪毐貶呂不韋將太後趙姬打入冷宮,然後便開始著手整肅吏治。
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一直都是以律法治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律法麵前是人人平等。所以變法讓秦國變強,但是也滋生了一股新的蛀蟲。他們以變法之名,巧壤奪致使無數人流離失所。
因為他們打著維護秦國律法的名號,所以很多人對他們無計可施。就算明知道他們在違反律法,卻苦於抓不到他們的真憑實據。秦國律法最講究的就是證據,沒有證據你就不能懲治任何人。
所以在趙政親政之後,他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整肅吏治。自上而下來一次徹徹底底的整肅行動,自始而終查出了不少問題,當然也釣到不少大魚。有人也在這場整肅行動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秦國的棟梁之才。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既然是整肅行動,要做自然要有人領頭。趙政自封為整肅行動的主官,然後命文武大臣通力配合。一文一武方可行動,文臣負責查封,武臣負責抓人。如此鐵手腕的整肅行動,在秦國整整施行了三年。
三年的整肅行動,秦國百姓無不拍手叫好,一大批蛀蟲被砍頭或者流放充軍。當所有人都以為這一切都已結束的時候,第二波整肅行動已經悄然上演了。
趙政親政之後,他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整肅軍紀。按照秦國律法,秦軍軍職分為文職和武職兩種。文職多半負責糧草以及後勤補給,武職多半負責領兵打仗。有戰事同級別武職高出文職半品,無戰事文職同級別武職高半品。
文職可以直接調任,但武職必須由底層選拔提升。如今的秦軍卻有很大一部分武職,是靠著家裏打點關係直接調任。這樣不符合規矩的不在少數,先前也曾有人提過此事。但因為此事牽扯甚廣,當時執掌朝政的丞相呂不韋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趙政執掌朝政,這樣的事兒他絕對不允許繼續發生,而且也不允許繼續存在。所以他花了大力氣來整肅軍紀,凡是沒有軍功靠關係擔任軍職的,立刻辭去軍職。有軍功沒有被封軍職的,可以自薦也可以參加大比武。
趙政怒了,派人在整個鹹陽城內搜尋她們的蹤跡。因為大火現場沒有發現骸骨,所以趙政斷定她們並沒有死,應該是逃到了什麽地方。
果不其然,第二天中午就找到了她們。這一次趙政沒管祖製,而是很合規矩的將她們接進了鹹陽宮。
鹹陽宮那麽大,安排她們幾個住下不過是小菜一碟。當然了,這麽做的目的還是為了保證她們的安全。
知道趙靈兒喜歡逛街,趙政就特意給了她一塊玉佩,持此玉佩她就可以隨意進出王宮了。她的安全趙政已經做了安排,隻要趙靈兒離開王宮,就會有人寸步不離的在暗中保護她。
縱火案一直沒有頭緒,辦案者幾次被趙政責罰。其實大家心知肚明,敢在鹹陽城放火的人,背景一定不小。就算那些人查到了線索,他們也絕對不敢順藤摸瓜。畢竟秦國有那麽多老牌世族,隨便拎出一個就夠他們喝一壺的。
不過趙政也不會容許他們如此囂張,早朝之時在大殿之上痛斥某些人。是敲山震虎也罷,是殺雞儆猴也好,反正趙政就是想給那些人提個醒。他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有人再敢觸碰他的底線,他會讓他們知道花兒為什麽這樣紅的。
夏玉房陪著趙丹,趙靈兒總在王宮裏麵晃悠。幸好有李霓裳陪著她,先前十分冷清的鹹陽宮,自從她們幾個住進來後熱鬧多了。
就算是一國之君,同樣也需要勞逸結合。白天上朝議事,處理公文批閱奏折,凡事都需要親力親為。
到了晚上,跟幾個十分養眼的女孩在一起,說說笑笑打打鬧鬧。要麽就是一醉方休,要麽就是玩兒到睜不開眼。
趙政一直都很喜歡夏玉房,這一點他是在行過冠禮之後才明白的。夏玉房應該跟他一樣,隻不過他們之間的身份差距變成了障礙。
趙政可以陪趙靈兒一起瘋玩兒,也可以陪趙丹一起吟詩作賦,但是隻有他跟夏玉房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徹底感到放鬆。李霓裳也可以給他這種感覺,隻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夏玉房。
他已經不再喊夏玉房姐姐了,而是直接稱唿她為阿房。起初夏玉房被這聲阿房喊成了大紅臉,後來執拗不過趙政,漸漸聽得次數多了也就習慣了。
至於趙丹跟趙靈兒,說實話趙政真沒打算把她們留在秦國。但是他知道當今天下的局勢,如果不把她們留在秦國的話,或許她們將來還會被送去他國。
她們是金枝玉葉不假,當然同樣也是趙王心愛的公主。但現在這種局勢,不過是那國國君都必須如此。靠聯姻來鞏固本國實力,或者是靠割地來確保本國利益。
這本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沒有人可以從這個法則中逃脫。如果說還有人可以讓她們脫離苦海的話,那麽這個人一定就是趙政。
他答應迎娶趙丹公主,趙靈兒的身份沒人知道,所以隻能以侍女身份留在秦國。夏玉房也是如此,李霓裳進了王宮也是侍女。不過她們都是專門服侍趙政跟趙丹的侍女,除了他倆誰都不能使喚她們。
這已經算得上不幸中的萬幸了,趙政可以安心的將後宮交給趙丹。雖然他沒打算冊立趙丹為秦國王後,但是她是趙政第一個明媒正娶的女人。秦王後宮現在以她為尊,所以她就有這個權利來管理後宮。
其實後宮還有一個比趙姬資曆更老的太皇太後,隻可惜她早就被趙姬打入冷宮。趙姬也不過是步了她的後塵而已。
至於夏玉房,趙政的確希望可以娶她,明媒正娶。但是李斯提醒過他,他若是真要那麽做,朝堂必將大亂。
趙政二十二歲行冠禮而後親政,他先是肅清了混亂不堪的後宮。殺嫪毐貶呂不韋將太後趙姬打入冷宮,然後便開始著手整肅吏治。
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一直都是以律法治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律法麵前是人人平等。所以變法讓秦國變強,但是也滋生了一股新的蛀蟲。他們以變法之名,巧壤奪致使無數人流離失所。
因為他們打著維護秦國律法的名號,所以很多人對他們無計可施。就算明知道他們在違反律法,卻苦於抓不到他們的真憑實據。秦國律法最講究的就是證據,沒有證據你就不能懲治任何人。
所以在趙政親政之後,他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整肅吏治。自上而下來一次徹徹底底的整肅行動,自始而終查出了不少問題,當然也釣到不少大魚。有人也在這場整肅行動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秦國的棟梁之才。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既然是整肅行動,要做自然要有人領頭。趙政自封為整肅行動的主官,然後命文武大臣通力配合。一文一武方可行動,文臣負責查封,武臣負責抓人。如此鐵手腕的整肅行動,在秦國整整施行了三年。
三年的整肅行動,秦國百姓無不拍手叫好,一大批蛀蟲被砍頭或者流放充軍。當所有人都以為這一切都已結束的時候,第二波整肅行動已經悄然上演了。
趙政親政之後,他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整肅軍紀。按照秦國律法,秦軍軍職分為文職和武職兩種。文職多半負責糧草以及後勤補給,武職多半負責領兵打仗。有戰事同級別武職高出文職半品,無戰事文職同級別武職高半品。
文職可以直接調任,但武職必須由底層選拔提升。如今的秦軍卻有很大一部分武職,是靠著家裏打點關係直接調任。這樣不符合規矩的不在少數,先前也曾有人提過此事。但因為此事牽扯甚廣,當時執掌朝政的丞相呂不韋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趙政執掌朝政,這樣的事兒他絕對不允許繼續發生,而且也不允許繼續存在。所以他花了大力氣來整肅軍紀,凡是沒有軍功靠關係擔任軍職的,立刻辭去軍職。有軍功沒有被封軍職的,可以自薦也可以參加大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