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之前,西門豹一共丟進河裏三個人。全都是負責幫河神進貢娶親之人,全都沒有再浮出水麵。
在場的百姓無人敢言,一旁的富賈豪紳同樣敢怒而不敢言。他們當然不相信西門豹有那麽單純,早就看出了西門豹是故意這麽幹的。但是他們隻能啞巴吃黃連,因為一直以來他們都是打著為河神娶親進貢的幌子招搖撞騙。
從那起,鄴縣再也沒有給河神進貢娶親。不過西門豹在河邊給河神修了一座河神廟,鄴縣的百姓平日裏都會去河神廟進香。
這件事情平息之後,很多遷走的鄴縣百姓全迴來了。後來還有不少外鄉人來到鄴縣,間接促進了鄴縣的經濟發展。
在西門豹來到鄴縣的第六個年頭,十二條水渠已經完工一半。鄴縣百姓真正嚐到了甜頭,而且他們建在水渠邊上的酒樓跟客棧已經開張。有想經營的可以租下來自己做生意,不參與經營的照樣可以領到租金分紅。
十二條水渠完工一半,還有一半正在緊張施工。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周邊郡縣的郡守前來討教經驗。西門豹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一個人一個悟性。很多人知道該怎麽做,但能不能做到卻是另一迴事。
興建水渠讓鄴縣百姓勤耕勞作,鄴縣的耕地麵積一下子擴大了三四倍。以前不適合耕種的地方,如今都通上了水渠。鄴縣百姓辛苦耕種,沒幾年就富了起來。
水渠給鄴縣百姓帶去了實惠,修建在水渠旁的客棧和酒樓也給他們帶去了財源滾滾。鄴縣的城區規模比之前大了一倍,後來西門豹又重新規劃了一下,把鄴縣城區的城牆重新修建。鄴縣不僅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縣,而且還變成了邊境要塞。
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每每提起這些事,鄴縣百姓還是那麽興奮。如同這位悅來客棧的老板娘,講到這裏臉上滿是燦爛的笑容。
鄴縣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他們所擁有的一切全都拜西門豹所賜。所以他們把那些水渠取名為西門豹渠,其實在當初剛修好時就有此提議。但當時西門豹不同意,後來鄴縣百姓依然把那些水渠喚作西門豹渠。
老板娘讓店夥計給趙政他們上了一壺好茶,這壺茶是老板娘送他們的。雖然悅來客棧人來人往,但老板娘卻很少跟客人這麽多話。如果不是看著趙政順眼,老板娘才不會主動跟他們這些有關鄴縣的事兒呢。
這當然不是趙政的,而是坐在他對麵的趙丹的。趙丹從在皇宮長大,當然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的。她一直想要出門遊曆自然是情有可原的,雖然在皇宮每都錦衣玉食,但那裏沒有自由。
有一首詩是怎麽來著,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在趙政看來,皇宮不過是一個超大的鳥籠。不管裏麵多麽富麗堂皇,不管他們能夠吃到多少山珍海味,但他們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權利。
趙政起身站在窗前,看著鄴縣街道上的車水馬龍。果然是一個堪比大梁的富裕縣,從此經過的商人不計其數,怪不得這裏會這麽富裕。別看這悅來客棧的老板娘穿著樸素,趙政可早就看到了她脖子裏戴著的那顆夜明珠了。
夜明珠大致分為三等,流傳於市麵上的大部分為第三等,二等夜明珠多半在富商巨賈或者王侯將相手中流傳。而真正的一等夜明珠,除了皇親國戚就隻有君王或者是皇子公主才會擁有了。
根據趙政剛才的觀察,老板娘脖子裏戴著的那顆夜明珠,百分之一萬是一等貨色。僅是這一顆看似很不起眼的夜明珠,至少也能買下這家客棧。
吃飯完最好是出去走走,所以趙政沒跟任何人打招唿,獨自一人走出了悅來客棧。到了拐角處方才發現,古靈精怪的趙靈兒就跟在他的身後。
趙政無奈的衝她招了招手,然後任由她抱著自己的胳膊,倆人肩並肩走向客棧後麵的水渠。緊挨水渠的是一排柳樹,柳樹旁是一排楊樹,緊接著是一排梧桐樹,最後是一些花花草草。
當時的諸侯國還未興起綠化這個概念,所以趙政看到這一幕時很是吃驚。怪不得有人過,想要看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如何,隻需要看他的自然環境跟綠化麵積即可。
如今一看果然所言不虛,鄴縣是遠近聞名的富裕縣,富當然不是富在官府。官府有錢百姓無錢怎配叫富,官府無錢百姓有錢方可叫富。趙政不知別人會做何感想,至少他本人是這麽想的。
綠化麵積如此之廣,這次也真是讓趙政大開眼界了。水渠的確是個鳥語花香的好地方,尤其是躺在那鬆軟的草坪上,真想好好在哪兒睡上一覺。趙靈兒在樹林間來迴穿梭,一會兒追蜻蜓一會兒追蝴蝶。
銀鈴般的笑聲在耳邊響起,這一刻的趙政前所未有的平靜。腦子裏什麽都不去想,隻是安安靜靜的坐在河邊,看河流水,看藍白雲,看趙靈兒在無憂無慮的玩耍。
他的腦海裏忽然就冒出一個念頭,如果能夠在這裏安家就好了。每看著這如畫般的風景,跟一群自給自足的人們在一起生活。鄴縣給趙政的震撼不是它多有錢,而是西門豹在這裏留下了太多的烙印。
西門豹不僅教會了他們該如何發家致富,而且還教會了他們鄰裏之間該如何相處,夫妻之間該如何和睦,父子之間該如何自持,師生之間該如何溝通。
西門豹太厲害了,趙政不得不在心裏給這個人點上三十二個讚。鄴縣能夠擁有西門豹絕對是他們的福氣,甚至連魏國也是沾了西門豹的光。鄴縣周圍的很多郡縣,這些年同樣發展的很不錯。
他們都在借鑒鄴縣的發展模式,雖然跟不上鄴縣的腳步,但比起以前那可是好太多了。就在水渠一處拐角,趙政發現了一座隻有三間房子的廟。
(本章完)
在場的百姓無人敢言,一旁的富賈豪紳同樣敢怒而不敢言。他們當然不相信西門豹有那麽單純,早就看出了西門豹是故意這麽幹的。但是他們隻能啞巴吃黃連,因為一直以來他們都是打著為河神娶親進貢的幌子招搖撞騙。
從那起,鄴縣再也沒有給河神進貢娶親。不過西門豹在河邊給河神修了一座河神廟,鄴縣的百姓平日裏都會去河神廟進香。
這件事情平息之後,很多遷走的鄴縣百姓全迴來了。後來還有不少外鄉人來到鄴縣,間接促進了鄴縣的經濟發展。
在西門豹來到鄴縣的第六個年頭,十二條水渠已經完工一半。鄴縣百姓真正嚐到了甜頭,而且他們建在水渠邊上的酒樓跟客棧已經開張。有想經營的可以租下來自己做生意,不參與經營的照樣可以領到租金分紅。
十二條水渠完工一半,還有一半正在緊張施工。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周邊郡縣的郡守前來討教經驗。西門豹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一個人一個悟性。很多人知道該怎麽做,但能不能做到卻是另一迴事。
興建水渠讓鄴縣百姓勤耕勞作,鄴縣的耕地麵積一下子擴大了三四倍。以前不適合耕種的地方,如今都通上了水渠。鄴縣百姓辛苦耕種,沒幾年就富了起來。
水渠給鄴縣百姓帶去了實惠,修建在水渠旁的客棧和酒樓也給他們帶去了財源滾滾。鄴縣的城區規模比之前大了一倍,後來西門豹又重新規劃了一下,把鄴縣城區的城牆重新修建。鄴縣不僅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縣,而且還變成了邊境要塞。
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每每提起這些事,鄴縣百姓還是那麽興奮。如同這位悅來客棧的老板娘,講到這裏臉上滿是燦爛的笑容。
鄴縣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他們所擁有的一切全都拜西門豹所賜。所以他們把那些水渠取名為西門豹渠,其實在當初剛修好時就有此提議。但當時西門豹不同意,後來鄴縣百姓依然把那些水渠喚作西門豹渠。
老板娘讓店夥計給趙政他們上了一壺好茶,這壺茶是老板娘送他們的。雖然悅來客棧人來人往,但老板娘卻很少跟客人這麽多話。如果不是看著趙政順眼,老板娘才不會主動跟他們這些有關鄴縣的事兒呢。
這當然不是趙政的,而是坐在他對麵的趙丹的。趙丹從在皇宮長大,當然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的。她一直想要出門遊曆自然是情有可原的,雖然在皇宮每都錦衣玉食,但那裏沒有自由。
有一首詩是怎麽來著,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在趙政看來,皇宮不過是一個超大的鳥籠。不管裏麵多麽富麗堂皇,不管他們能夠吃到多少山珍海味,但他們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權利。
趙政起身站在窗前,看著鄴縣街道上的車水馬龍。果然是一個堪比大梁的富裕縣,從此經過的商人不計其數,怪不得這裏會這麽富裕。別看這悅來客棧的老板娘穿著樸素,趙政可早就看到了她脖子裏戴著的那顆夜明珠了。
夜明珠大致分為三等,流傳於市麵上的大部分為第三等,二等夜明珠多半在富商巨賈或者王侯將相手中流傳。而真正的一等夜明珠,除了皇親國戚就隻有君王或者是皇子公主才會擁有了。
根據趙政剛才的觀察,老板娘脖子裏戴著的那顆夜明珠,百分之一萬是一等貨色。僅是這一顆看似很不起眼的夜明珠,至少也能買下這家客棧。
吃飯完最好是出去走走,所以趙政沒跟任何人打招唿,獨自一人走出了悅來客棧。到了拐角處方才發現,古靈精怪的趙靈兒就跟在他的身後。
趙政無奈的衝她招了招手,然後任由她抱著自己的胳膊,倆人肩並肩走向客棧後麵的水渠。緊挨水渠的是一排柳樹,柳樹旁是一排楊樹,緊接著是一排梧桐樹,最後是一些花花草草。
當時的諸侯國還未興起綠化這個概念,所以趙政看到這一幕時很是吃驚。怪不得有人過,想要看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如何,隻需要看他的自然環境跟綠化麵積即可。
如今一看果然所言不虛,鄴縣是遠近聞名的富裕縣,富當然不是富在官府。官府有錢百姓無錢怎配叫富,官府無錢百姓有錢方可叫富。趙政不知別人會做何感想,至少他本人是這麽想的。
綠化麵積如此之廣,這次也真是讓趙政大開眼界了。水渠的確是個鳥語花香的好地方,尤其是躺在那鬆軟的草坪上,真想好好在哪兒睡上一覺。趙靈兒在樹林間來迴穿梭,一會兒追蜻蜓一會兒追蝴蝶。
銀鈴般的笑聲在耳邊響起,這一刻的趙政前所未有的平靜。腦子裏什麽都不去想,隻是安安靜靜的坐在河邊,看河流水,看藍白雲,看趙靈兒在無憂無慮的玩耍。
他的腦海裏忽然就冒出一個念頭,如果能夠在這裏安家就好了。每看著這如畫般的風景,跟一群自給自足的人們在一起生活。鄴縣給趙政的震撼不是它多有錢,而是西門豹在這裏留下了太多的烙印。
西門豹不僅教會了他們該如何發家致富,而且還教會了他們鄰裏之間該如何相處,夫妻之間該如何和睦,父子之間該如何自持,師生之間該如何溝通。
西門豹太厲害了,趙政不得不在心裏給這個人點上三十二個讚。鄴縣能夠擁有西門豹絕對是他們的福氣,甚至連魏國也是沾了西門豹的光。鄴縣周圍的很多郡縣,這些年同樣發展的很不錯。
他們都在借鑒鄴縣的發展模式,雖然跟不上鄴縣的腳步,但比起以前那可是好太多了。就在水渠一處拐角,趙政發現了一座隻有三間房子的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