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說出口,趙政的眼睛在不知不覺中變紅了。熟悉的人和熟悉的那句話,曾幾何時一直是他最無比向往的。有人說沒傘的孩子就要拚命奔跑,有傘的孩子方可閑庭信步。那趙政呢,他到底屬於有曬是沒傘呢。
看著趙政走神,夏玉房輕輕敲了敲他的腦殼,笑著去幫他打洗臉水。兒時的趙政最喜歡跟夏玉房待在一起,那時的小院裏隻有他們兩個。趙政的娘親不在身邊,夏玉房的爹爹在宮中當禦醫。
聽完了影響魏國的第一位人物,接下來的這一位便有李霓裳給趙政講起。門客樂羊,第二個影響魏國整體走勢的人物。
說起樂羊,就不得不提起當年的魏國宰相翟璜。樂羊是翟璜的門客,翟璜是魏國丞相,曾任宰相三十餘載。至於他咱稍後再敘,這一次隻講樂羊。
樂羊成為翟璜的門口的年數不算短了,但是他一直是不顯山不漏水。沒幾個人知道他這個人,更不會有人想認識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機會隻給有準備的人,樂羊一直籍籍無名,但是他有真本事。缺乏的隻不過是機會而已,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幸運的是樂羊一直是伯樂的門客。
那一年,中山國國君舉兵來犯魏國,魏國國君派兵前去禦敵,後來卻連損兩員大將。最後翟璜向國君舉薦樂羊,力保樂羊一定可以抵禦來犯之敵。
事實上魏國國君並不看好樂羊,不過他知道翟璜跟樂羊之間的恩怨。樂羊之子樂舒在中山國為將,曾經殺死了翟讓的長子。二人之間有如此不共戴天之仇,翟璜還能向國君舉薦樂羊,可見樂羊應該是真有幾分本事,而翟璜也的確是為了大魏著想。
後來魏國國君下令樂羊出戰,樂羊一戰便將來犯之敵全部斬殺。中山國國君一聽是樂羊所為,即可下令處死了樂舒。並且在樂羊帶兵前去討伐中山國時,將樂舒煮成肉湯送與樂羊享用。
樂羊當然已經收到消息,但他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晚了。無力迴天救不迴兒子樂舒,樂羊還真當著中山國使臣的麵吃掉了那碗肉湯。
之後不久,樂羊率領魏國大軍攻打中山國,隻用了三日便將中山國收入囊中。中山國自此在版圖之上消失,所有地盤全部歸魏國所有。
“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坐在一旁的趙靈兒聽到這兒出聲問道。
李霓裳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這事兒是真的,隻不過我也無法理解樂羊為什麽要這麽做。”
單微微說道:“連用自己兒子熬得肉湯都能喝得下去,這個樂羊也是沒誰了。”
趙丹說:“估計他這樣做也是為了鼓舞士氣,畢竟當初魏國國君並不相信他。隻給了他三萬兵馬,中山國雖然不大,可舉國也有不下八萬將士。”
夏玉房說:“真不懂他們這些人是怎麽想的,難道替國君賣命真的比家人重要嗎?”
趙政一言不發,隻是看著她們幾個露出不同的表情。樂羊這麽做當然有他的道理,後人本無權對他的決定指指點點。不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很多人都在學習前人的經驗。很多知識亦是如此。
趙政說:“難不成你們沒有聽過,殷商之時西伯侯姬昌就曾吃下用他兒子做成的人肉包子?”
趙丹說:“那可不一樣,姬昌那麽做是為了報仇。”
趙政說:“那你們就不許是樂羊那麽做也是為了給兒子報仇了?”
趙丹一時語塞,李霓裳微微點了點頭。其實當初她聽爹爹講起這件事時,她的反應跟趙丹一樣。雖然按照大義而言樂羊做的沒錯,但是身為一個父親他這麽做就是不對。
趙政瞥了一眼生悶氣的趙丹,然後衝趙靈兒遞了個眼色。後者屁顛屁顛的跑到趙丹身邊,摟著她的胳膊小聲嘀咕起來。
在趙政眼中,趙靈兒就是一個開心果。隻要有她在,就沒有什麽過不去的坎,也不存在什麽解決不了的問題。
很多人說實力決定一切,其實應該是心態決定一切。你做任何事都是如此,隻要你有一個好的心態,萬事開頭再難也會有雨過天晴的一天。
而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出身背景而是選擇,你做過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岔路口時該如何選擇。
路如果選錯了,跑的再快也隻會錯的更多而已。路選對了,走得再慢也在一步步靠近終點。
中山國的國君當然沒有什麽好下場,魏國國君希望樂羊將其帶迴都城大梁。但中山國國君明知早晚是死,所以他見到樂羊時故意激怒樂羊。
最後樂羊沒有聽從魏王的話,而是將中山國國君丟進了油鍋之中。之前他麵不改色的吃著用他兒子煮出來的肉湯,的確激勵了參戰士兵的士氣。但是事後很多人都在後怕,甚至都不敢靠近樂羊。
一個對自己親生兒子都這麽狠心的人,他們有怎麽會不害怕呢。他們不敢讓樂羊靠近,甚至有不少人迴到魏國後離開了軍營。
店小二前來詢問午飯想吃什麽,眾人這才方知不知不覺已到中午。關於吃這方麵趙政並不介意,討論一番最後大家決定讓李霓裳替他們做主。
李霓裳可是地地道道的魏國人,對於魏國的美食她自然了如指掌。六個人最少也要點八個菜,而且還需要來上兩壇魏國最好的杏花村。
有關樂羊的事兒當然是吃過完後再繼續談,這會兒李霓裳隻想跟大家介紹一下他們的魏國特產,杏花村。
這種酒在魏國已經傳承了兩百多年了,當時兵荒馬亂糧草短缺,很少有人能夠喝到這種純糧釀造的美酒。那時若想喝到此酒,就必須是在軍中身居副將以上要職,否則就隻有幹瞪眼的份兒了。
菜為上酒先償,一人一個酒碗統統滿上。十年的顛沛流離,李霓裳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溫暖。吃這頓飯時,她已經把在場的所有人當成家人。其實老掌櫃不止一次密信與她,希望她不要跟趙政走的太近。
看著趙政走神,夏玉房輕輕敲了敲他的腦殼,笑著去幫他打洗臉水。兒時的趙政最喜歡跟夏玉房待在一起,那時的小院裏隻有他們兩個。趙政的娘親不在身邊,夏玉房的爹爹在宮中當禦醫。
聽完了影響魏國的第一位人物,接下來的這一位便有李霓裳給趙政講起。門客樂羊,第二個影響魏國整體走勢的人物。
說起樂羊,就不得不提起當年的魏國宰相翟璜。樂羊是翟璜的門客,翟璜是魏國丞相,曾任宰相三十餘載。至於他咱稍後再敘,這一次隻講樂羊。
樂羊成為翟璜的門口的年數不算短了,但是他一直是不顯山不漏水。沒幾個人知道他這個人,更不會有人想認識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機會隻給有準備的人,樂羊一直籍籍無名,但是他有真本事。缺乏的隻不過是機會而已,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幸運的是樂羊一直是伯樂的門客。
那一年,中山國國君舉兵來犯魏國,魏國國君派兵前去禦敵,後來卻連損兩員大將。最後翟璜向國君舉薦樂羊,力保樂羊一定可以抵禦來犯之敵。
事實上魏國國君並不看好樂羊,不過他知道翟璜跟樂羊之間的恩怨。樂羊之子樂舒在中山國為將,曾經殺死了翟讓的長子。二人之間有如此不共戴天之仇,翟璜還能向國君舉薦樂羊,可見樂羊應該是真有幾分本事,而翟璜也的確是為了大魏著想。
後來魏國國君下令樂羊出戰,樂羊一戰便將來犯之敵全部斬殺。中山國國君一聽是樂羊所為,即可下令處死了樂舒。並且在樂羊帶兵前去討伐中山國時,將樂舒煮成肉湯送與樂羊享用。
樂羊當然已經收到消息,但他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晚了。無力迴天救不迴兒子樂舒,樂羊還真當著中山國使臣的麵吃掉了那碗肉湯。
之後不久,樂羊率領魏國大軍攻打中山國,隻用了三日便將中山國收入囊中。中山國自此在版圖之上消失,所有地盤全部歸魏國所有。
“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坐在一旁的趙靈兒聽到這兒出聲問道。
李霓裳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這事兒是真的,隻不過我也無法理解樂羊為什麽要這麽做。”
單微微說道:“連用自己兒子熬得肉湯都能喝得下去,這個樂羊也是沒誰了。”
趙丹說:“估計他這樣做也是為了鼓舞士氣,畢竟當初魏國國君並不相信他。隻給了他三萬兵馬,中山國雖然不大,可舉國也有不下八萬將士。”
夏玉房說:“真不懂他們這些人是怎麽想的,難道替國君賣命真的比家人重要嗎?”
趙政一言不發,隻是看著她們幾個露出不同的表情。樂羊這麽做當然有他的道理,後人本無權對他的決定指指點點。不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很多人都在學習前人的經驗。很多知識亦是如此。
趙政說:“難不成你們沒有聽過,殷商之時西伯侯姬昌就曾吃下用他兒子做成的人肉包子?”
趙丹說:“那可不一樣,姬昌那麽做是為了報仇。”
趙政說:“那你們就不許是樂羊那麽做也是為了給兒子報仇了?”
趙丹一時語塞,李霓裳微微點了點頭。其實當初她聽爹爹講起這件事時,她的反應跟趙丹一樣。雖然按照大義而言樂羊做的沒錯,但是身為一個父親他這麽做就是不對。
趙政瞥了一眼生悶氣的趙丹,然後衝趙靈兒遞了個眼色。後者屁顛屁顛的跑到趙丹身邊,摟著她的胳膊小聲嘀咕起來。
在趙政眼中,趙靈兒就是一個開心果。隻要有她在,就沒有什麽過不去的坎,也不存在什麽解決不了的問題。
很多人說實力決定一切,其實應該是心態決定一切。你做任何事都是如此,隻要你有一個好的心態,萬事開頭再難也會有雨過天晴的一天。
而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出身背景而是選擇,你做過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岔路口時該如何選擇。
路如果選錯了,跑的再快也隻會錯的更多而已。路選對了,走得再慢也在一步步靠近終點。
中山國的國君當然沒有什麽好下場,魏國國君希望樂羊將其帶迴都城大梁。但中山國國君明知早晚是死,所以他見到樂羊時故意激怒樂羊。
最後樂羊沒有聽從魏王的話,而是將中山國國君丟進了油鍋之中。之前他麵不改色的吃著用他兒子煮出來的肉湯,的確激勵了參戰士兵的士氣。但是事後很多人都在後怕,甚至都不敢靠近樂羊。
一個對自己親生兒子都這麽狠心的人,他們有怎麽會不害怕呢。他們不敢讓樂羊靠近,甚至有不少人迴到魏國後離開了軍營。
店小二前來詢問午飯想吃什麽,眾人這才方知不知不覺已到中午。關於吃這方麵趙政並不介意,討論一番最後大家決定讓李霓裳替他們做主。
李霓裳可是地地道道的魏國人,對於魏國的美食她自然了如指掌。六個人最少也要點八個菜,而且還需要來上兩壇魏國最好的杏花村。
有關樂羊的事兒當然是吃過完後再繼續談,這會兒李霓裳隻想跟大家介紹一下他們的魏國特產,杏花村。
這種酒在魏國已經傳承了兩百多年了,當時兵荒馬亂糧草短缺,很少有人能夠喝到這種純糧釀造的美酒。那時若想喝到此酒,就必須是在軍中身居副將以上要職,否則就隻有幹瞪眼的份兒了。
菜為上酒先償,一人一個酒碗統統滿上。十年的顛沛流離,李霓裳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溫暖。吃這頓飯時,她已經把在場的所有人當成家人。其實老掌櫃不止一次密信與她,希望她不要跟趙政走的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