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趙政住進王宮之後,隔三差五便能碰見趙熊琪。雖倆人結下不的梁子,但平日倆人見麵還是蠻客氣的。趙政主動跟趙熊琪打招唿,後者也會客客氣氣的喊趙政一聲政哥。


    趙政跟隨呂不韋學習治國之道,趙熊琪這些日子也沒閑著。華陽太後給他找來了最好的老師,最主要的還是教他練武。秦國本就崇尚強者為尊,所以華陽太後的算盤打的很清楚。


    不管趙政對治理秦國有何等見解,他在軍事素質方麵根本不可能是趙熊琪的對手。隻要趙熊琪能夠在軍事素質上贏過趙政,今後秦國國君的位置必非他莫屬。


    轉眼間趙政進駐王宮已經一年了,眼瞅著秦莊王的身體一不如一,華陽太後派人把秦莊王請到了她的寢宮。


    雖秦國大事務她都可以做主,但這件事按照宗族慣例需要由國君親自下詔。所以華陽太後找來了秦莊王,希望他可以立下遺詔,立次子趙熊琪為秦國太子。


    自從趙子楚跟隨呂不韋迴到秦國,他就沒有過過一的好日子。當初是想辦法博得華陽夫人的歡心,後來是想方設法成為太子。到最後一切都如願以償了,他卻變成了秦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傀儡皇帝。


    娶誰他做不了主,想幹什麽他做不了主,如今連立太子的事兒他照樣做不了主。趙子楚重重咳嗽幾聲,並未接華陽太後的話茬。他確實不知道該怎麽,心裏有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但是他能麽?他敢麽?


    看到趙子楚閉口不言,華陽太後頓時把臉沉了下來,質問道:“我兒可有心事?”


    “咳咳咳。”秦莊王接連咳嗽幾聲,麵前露出一個微笑,道:“讓母後擔心了,孩兒卻有一事希望跟母後商議。”


    主意不是秦莊王想出來的,這事兒有人早就已經料到了。此時的秦莊王隻能按照那人的去做,不然他就隻能乖乖聽華陽太後的話。


    趙姬母子常年在邯鄲生活,趙子楚對他二人心有愧疚。再加上最近呂不韋一直陪伴左右,所以趙子楚早就從呂不韋口中得知,華陽太後已經做好了立二皇子趙熊琪為太子的準備。今日找他來不是商量而是通知,隻不過是通知他要立誰為太子而已。


    既然話一出口,趙子楚便把呂不韋曾經跟他的那番話講了出來。他不想立二皇子趙熊琪為太子,他想立大皇子趙政為秦國太子。這樣做才符合秦國王族律法,才符合立長不立幼的規矩。


    出這番話時,趙子楚不敢去看華陽太後的眼睛。因為他知道華陽太後一定很生氣,自從他成為華陽太後的義子之後,這還是他第一次跟華陽太後對著幹。


    問題是趙子楚覺得呂不韋的很有道理,他的身體是一不如一了,若是那撒手人寰,誰來照顧趙政母子呢。


    他們先前一直生活在趙國邯鄲,如今他們迴到秦國不過一年時間,秦國大部分人都不認識他們。秦國王族對他們更是即為排斥,甚至有不少人明裏暗裏給他們娘倆使絆子穿鞋。


    這些事兒趙子楚早有耳聞,有些事也已經得到了證實。但是他並未出手,也沒有暗地裏派人去教訓那些不長記性的家夥。


    按照呂不韋的意思,這些事全都有助於趙政的成長。在逆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要比在順境中長大的孩子更有出息。若是趙政連這點兒挫折都受不了,那他今後也就不用想著當秦國國君了。


    趙子楚在位時,不會有人敢明目長大對付趙政母子,若是趙子楚有撒手人寰了,趙政母子的處境可就危險了。首先華陽太後就不會放過他們,趙熊琪和趙妃同樣不會放過他們。到那時趙政母子必死無疑,而且還會死得很慘。


    這便是趙子楚要立趙政為太子的第一個原因,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第二個原因。


    華陽太後是楚國人,趙妃也是楚國人,若是讓趙熊琪當上秦國國君,秦國遲早會變成楚國的盤中餐。這話是呂不韋的,趙子楚覺得他的很有道理。


    這些年秦國不斷擴張地盤,但是不管去攻打那個國家,楚國都是最安全的一個。因為當初華陽太後是太子妃,後來是皇後,現在是太後。她可以左右秦國國君的誇張計劃,把楚國列為盟友而不是敵人。


    但是趙子楚不立趙熊琪為太子還有一個原因,這個原因讓他難以啟齒。也隻有他跟呂不韋兩個人的時候,他才能把這些話講出來。


    先前為了成為華陽夫人的義子,趙子楚把自己的親娘丟到一邊,一直陪伴在華陽夫人身邊。照顧華陽夫人比照顧他親娘更加用心,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華陽夫人的義子。


    安國君幾位成為秦國國君,呂不韋又讓他去爭奪太子之位。他在一次變成了牽線木偶,呂不韋讓他幹嘛他就幹嘛,最後終於當上了秦國太子。


    當時趙子楚就像,若是有他真的成為秦國國君,有些不好的政策他一定要給他改改。皇不負有心人,安國君繼位才三便不幸辭世,趙子楚撿了一個大便宜,一躍成為了秦國國君。


    他沒想到幸福來的那麽突然,更沒想到悲催的傀儡生活剛剛開始。先是一些修改某些政策的事,不管趙子楚怎麽下旨,最後他都沒能修改任意一項政策。後來他才知道原因,先前的華陽夫人如今的華陽太後有旨,秦國一切大事務必須以太後禦璽為準。


    從那起,趙子楚這個秦莊王就成了擺設,在朝堂之上沒有決策權,那怕是在十萬火急之事,最終也隻能等華陽太後拍板。


    他不是沒有想過反抗,也不是沒有那麽做過。但是他一個人勢單力薄,趙氏族人又嫌棄他不敢跟華陽太後翻臉,後來他們慢慢疏遠秦莊王,很多老人請假迴家靜養。


    朝堂上沒有人幫秦莊王話,私底下還有不少人在背後議論秦莊王。一怒之下的秦莊王殺了幾個宦官,隻不過他也受到了華陽太後最嚴厲的斥責。那幾個宦官都是華陽太後派到秦莊王身邊的,名義上是為了服侍秦莊王,實則就是在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