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王本名飛鵬,曾是孔雀公主一起長大的發小。他本就跟孔雀公主是親戚,從小就喜歡跟孔雀公主在一起。有些喜歡是埋在心底的,而飛鵬的喜歡從不掩飾。從小如此,長大也沒變過。
他喜歡孔雀公主,喜歡的當然不是她的外表。他們認識時都是孩子,那會以貌取人。飛鵬喜歡孔雀的多才多藝,更喜歡孔雀的善良和溫柔。隻可惜這些他輕易看不到,除非那個被他討厭了千年的家夥出現。
收到了大哥二哥傳來的消息,鷹王飛鵬在獅駝國靜候佳音。吃唐僧肉可不能一人獨享,所以他才會把孔雀帶來。可當他見到那個跟孔雀坐在一起的和尚時,心神早已不知高出千年之前多少倍的飛鵬頓時心亂如麻。
這些年孔雀潛心閉關,飛鵬一直都是她的護法。他也曾托人打聽過金蟬子的下落,隻是沒有人能夠知道金蟬子去了哪兒。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悟空這邊已經製服了獅王,可作為哥仨之中的老大。獅王有他自身的驕傲,當然還有一句無心之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若不是這句話,恐怕獅王早就被悟空打成肉夾饃了。
獅王說:“當年神妖大戰,我兄弟三人同樣接到了七聖集結令。隻可惜我們的集結速度太慢了,當我們帶上所有妖趕赴花果山時,那場仗已經結束了。”
跟悟空套近乎的人不少,可能把話說的這麽有技術含量,獅王絕對算得上獨一份。那場仗知道真相的人並不多,而參與其中還能幸存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
世人隻知他孫悟空大鬧天宮,還把理由編成了他不滿玉帝賜官。可世人那會知道,其實事情的真相並非如此。
仙界有天庭,佛門有靈山,道家有真人,凡間有皇帝。而妖界呢,妖界有妖族和魔族,可那時掌管妖界的都是妖王。是他們自己推選出來的妖王,是贏得他們足夠信任的妖王。曆代妖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他們從來不把天庭跟佛道放在眼裏。
天庭需要一個聽話的妖王,而妖王既然要統領整個妖界,最不能或缺的就是神通。為此天庭耗費了不少心思,他們一早就盯上了東勝神州的天生石猴。天生石猴並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出世之前的那塊石頭。
吸天地靈氣,聚日月精華,此乃七彩神石。曾經被大神用於補天,而後剩餘石料墜落此地。三界之中,前後千年不可能有人比得上石猴的資質。派去六位大妖輔助石猴,隻為讓他快點兒成長起來。
出海訪仙是他們給出的主意,靈台方寸山是天庭安排好的。收下石猴取名孫悟空,迴來之後去東海拿走大禹王留下的定海神針。明知他心高氣傲,卻偏偏給了他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為的就是讓他擺脫跟天庭的關係,徹徹底底做一個妖怪。
因為隻有這樣,他們精心培養的孫悟空才能打入妖界內部。一旦成為新的妖王,天界便可輕鬆掌控妖界。
隻是他們沒有料到,孫悟空不僅學會了通天本事,還把天庭鬧得天翻地覆。最後還吃了那麽多蟠桃和仙丹,本意是想教訓一下潑猴。沒成想偷雞不成蝕把米,沒能教訓潑猴反倒是送了他一件堪稱三界至寶的絕版輔助法術。
火眼金睛一直是悟空用的最多的輔助法術,這項法術本身就是因禍得福。若不是太上老君那麽足金足量的燒了他四十九天,他體內聚集的蟠桃法力和仙丹法力就不會全部揮發並且聚集到了雙眼。
後來的事兒更是出乎了天庭的預料,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迴到花果山。六位本是天庭派去的臥底全背叛了他們,竟然真跟孫悟空成了兄弟。在玉帝第一次發兵征討花果山時,那六個家夥加上孫悟空一起向三界發出了七聖召集令。
一場神妖大戰一觸即發,若不是最終由佛祖出麵,恐怕最終的下場天界比妖界更慘。即便由佛祖出麵,天界的發展也整整倒退了十年。
迴想起當年的情景,獅王倒是沒說半句謊話。如果不是那場神妖大戰,他們兄弟三人就不會有後來的淒慘遭遇。
悟空沒有去動獅王,當人也不會去找象王的麻煩。在跟八戒用千裏傳音術通過話後,悟空得知了師傅的下落。讓獅王和象王帶路,悟空單槍匹馬直奔獅駝國而去。
見到了相貌俊秀的鷹王飛鵬,悟空很客氣的請他放了唐僧。至於說一直向他求救的孔雀公主,悟空從來不會棒打鴛鴦。既然這倆人認識那麽長時間了,他一個外人可不好幫別人做決定。
“大哥二哥,還不動手!”
剛跟飛鵬聊了兩句,悟空便聽到一陣嘶吼。悟空身後的獅王和象王同時出手,使出手中並且刺向悟空後背。
這下可真把悟空氣壞了,剛才他沒有對二妖下手。現在他們竟然恩將仇報,一棒子將飛鵬擊出數十丈。悟空一棒子揮向獅王,看他這張臉悟空就一肚子氣。剛才還有說有笑的,現在就又要你死我活了。
“大聖,棒下留人!”
天空傳來一個溫順聲音,讓悟空停住了手中的金箍棒。來人悟空看著眼熟,直到對方自報家門方才得知。竟然是佛門排在前列的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他二人前來是為了帶走坐騎,一個是獅王一個是象王。
此二妖早就被兩位菩薩收為坐騎,整日裏隻會做些馱人的活計。一年到頭也說不上幾句話,唯一不錯的就是夥食。
至於飛鵬,眼瞅著獅王和象王被收。他擊出一掌直衝雲霄,本想一口氣甩掉悟空,卻沒料到悟空竟然會窮追不舍。按照悟空此時的戰鬥力,答應飛鵬不成問題,他現在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可有一個問題他不能不考慮在內,既然獅王和象王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坐騎,那飛鵬有沒有可能也是某人的坐騎呢。
三妖中飛鵬實力最強,而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實力在佛門排名前二十。這個推理悟空不敢再想下去了,即便是自己想錯了他也認了。先不動飛鵬看看他想去哪兒,隻是沒料到飛鵬轉了一個大圈,最終還是迴到了獅駝國的皇宮。
孔雀見到了突然返迴的飛鵬,也見到了緊隨其後的悟空。唐僧向悟空求救,希望悟空能夠先帶他走。飛鵬連拿唐僧當人質的心思都沒有,直言讓悟空帶走唐僧。本來他就不是為了吃唐僧肉,真變成長生不老他受不了。
飛鵬跟孔雀說了幾句,然後一飛衝天掠向西方。緊隨其後的悟空一同進入靈山,而後便看到有不少菩薩羅漢在圍攻飛鵬。這下悟空已經明白了,敢情跟他想的還有一點兒出入。猛獸作為坐騎沒有問題,可還真沒人會把飛禽當成坐騎。
“迴來吧,迴來吧!”
抬手衝飛鵬揮了揮,先前還囂張無比的飛鵬頓時現出真身。飛向我佛如來落在肩頭,輕輕蹭了蹭如來的臉頰。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當初若不是如來心善,恐怕這隻出身軍營用來傳遞情報的飛鵬就沒那機會活到現在了。
整日聽如來誦經,飛鵬這才從凡鷹變成了神鷹。下界不過是為了孔雀公主,隻可惜他這次並未如願。
再次返迴獅駝國,悟空看到了跟唐僧道別的孔雀公主。論關係她可比飛鵬跟佛祖更近,可惜她從來不肯聽佛祖的話。越是提議她不要去做的事兒,她就越是幹的興高采烈。到後來佛祖已經不理會她了,任由她去搗鼓那些破事兒。
迴想起獅王臨行前的話,悟空坐在門口並未打攪孔雀噢公主跟唐僧告別。悟空把聞訊趕來的沙老三和八戒攔在了門外,希望他們能夠給唐僧一個私人空間。
獅王說,如果沒有那場大戰,如今的妖界就不會如此凋零。如果不是那場大戰以戰敗結束,妖界兩族就不會有次遭遇。被仙界打壓也就算了,就連不少實力強橫的凡人都敢侵犯妖界族人。
獅王說,他跟象王已經算運氣好的了。因為他們遇上了一個好主人,他們的主人不會示意打他們,更不會對他們進行其他方式的懲罰。可很多族人就沒他們幸運了,甚至每天都會有不少族人被折磨致死。
這讓悟空想到了那個九世輪迴的說法,需要迴到那個青黃不接的時代。成為那個時代的妖王,然後帶領妖界兩族發展壯大。唯有實力達到一定程度,妖界才不會被其餘兩界欺負。甚至說,強大後的妖界完全有實力與兩界抗衡。
離開靈山時,佛祖派人送給悟空一張紙條。說算是給悟空的獎勵,其實紙條上之後一句話。
“好樣的,加油哈!”
連靈山都沒走出,悟空就把那張紙條丟進了寫著不要亂丟垃圾的標語牌下。他當然知道佛祖說這六個字的含義,無非是誇他並未對飛鵬下死手。
如果換做以前的悟空,斷然會把飛鵬打殘再帶迴靈山。可惜這次他沒有這麽做,原因多半跟唐僧有關。
獅王知道一些飛鵬跟孔雀事兒,也知道金蟬子的十次輪迴轉世。作為唐僧的大徒弟,他可不能在師傅當著飛鵬的麵跟孔雀秀恩愛的時候,再把人家給打一頓。
天底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憑什麽孔雀就喜歡唐僧而不喜歡飛鵬呢。反正悟空是不太懂這其中的道理,隻知道他不能落井下石。
八戒從未像今天安靜過,安靜的聽猴哥講述孔雀跟金蟬子和飛鵬的故事。聽得八戒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幾次想用猴哥的衣服擦擦鼻涕。最後他被猴哥踹飛出十幾丈遠,跑迴來時臉上早就沒了半點兒淚痕。
孔雀公主要走,唐僧又豈能攔得住呢。
他喜歡孔雀公主,喜歡的當然不是她的外表。他們認識時都是孩子,那會以貌取人。飛鵬喜歡孔雀的多才多藝,更喜歡孔雀的善良和溫柔。隻可惜這些他輕易看不到,除非那個被他討厭了千年的家夥出現。
收到了大哥二哥傳來的消息,鷹王飛鵬在獅駝國靜候佳音。吃唐僧肉可不能一人獨享,所以他才會把孔雀帶來。可當他見到那個跟孔雀坐在一起的和尚時,心神早已不知高出千年之前多少倍的飛鵬頓時心亂如麻。
這些年孔雀潛心閉關,飛鵬一直都是她的護法。他也曾托人打聽過金蟬子的下落,隻是沒有人能夠知道金蟬子去了哪兒。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悟空這邊已經製服了獅王,可作為哥仨之中的老大。獅王有他自身的驕傲,當然還有一句無心之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若不是這句話,恐怕獅王早就被悟空打成肉夾饃了。
獅王說:“當年神妖大戰,我兄弟三人同樣接到了七聖集結令。隻可惜我們的集結速度太慢了,當我們帶上所有妖趕赴花果山時,那場仗已經結束了。”
跟悟空套近乎的人不少,可能把話說的這麽有技術含量,獅王絕對算得上獨一份。那場仗知道真相的人並不多,而參與其中還能幸存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
世人隻知他孫悟空大鬧天宮,還把理由編成了他不滿玉帝賜官。可世人那會知道,其實事情的真相並非如此。
仙界有天庭,佛門有靈山,道家有真人,凡間有皇帝。而妖界呢,妖界有妖族和魔族,可那時掌管妖界的都是妖王。是他們自己推選出來的妖王,是贏得他們足夠信任的妖王。曆代妖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他們從來不把天庭跟佛道放在眼裏。
天庭需要一個聽話的妖王,而妖王既然要統領整個妖界,最不能或缺的就是神通。為此天庭耗費了不少心思,他們一早就盯上了東勝神州的天生石猴。天生石猴並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出世之前的那塊石頭。
吸天地靈氣,聚日月精華,此乃七彩神石。曾經被大神用於補天,而後剩餘石料墜落此地。三界之中,前後千年不可能有人比得上石猴的資質。派去六位大妖輔助石猴,隻為讓他快點兒成長起來。
出海訪仙是他們給出的主意,靈台方寸山是天庭安排好的。收下石猴取名孫悟空,迴來之後去東海拿走大禹王留下的定海神針。明知他心高氣傲,卻偏偏給了他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為的就是讓他擺脫跟天庭的關係,徹徹底底做一個妖怪。
因為隻有這樣,他們精心培養的孫悟空才能打入妖界內部。一旦成為新的妖王,天界便可輕鬆掌控妖界。
隻是他們沒有料到,孫悟空不僅學會了通天本事,還把天庭鬧得天翻地覆。最後還吃了那麽多蟠桃和仙丹,本意是想教訓一下潑猴。沒成想偷雞不成蝕把米,沒能教訓潑猴反倒是送了他一件堪稱三界至寶的絕版輔助法術。
火眼金睛一直是悟空用的最多的輔助法術,這項法術本身就是因禍得福。若不是太上老君那麽足金足量的燒了他四十九天,他體內聚集的蟠桃法力和仙丹法力就不會全部揮發並且聚集到了雙眼。
後來的事兒更是出乎了天庭的預料,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迴到花果山。六位本是天庭派去的臥底全背叛了他們,竟然真跟孫悟空成了兄弟。在玉帝第一次發兵征討花果山時,那六個家夥加上孫悟空一起向三界發出了七聖召集令。
一場神妖大戰一觸即發,若不是最終由佛祖出麵,恐怕最終的下場天界比妖界更慘。即便由佛祖出麵,天界的發展也整整倒退了十年。
迴想起當年的情景,獅王倒是沒說半句謊話。如果不是那場神妖大戰,他們兄弟三人就不會有後來的淒慘遭遇。
悟空沒有去動獅王,當人也不會去找象王的麻煩。在跟八戒用千裏傳音術通過話後,悟空得知了師傅的下落。讓獅王和象王帶路,悟空單槍匹馬直奔獅駝國而去。
見到了相貌俊秀的鷹王飛鵬,悟空很客氣的請他放了唐僧。至於說一直向他求救的孔雀公主,悟空從來不會棒打鴛鴦。既然這倆人認識那麽長時間了,他一個外人可不好幫別人做決定。
“大哥二哥,還不動手!”
剛跟飛鵬聊了兩句,悟空便聽到一陣嘶吼。悟空身後的獅王和象王同時出手,使出手中並且刺向悟空後背。
這下可真把悟空氣壞了,剛才他沒有對二妖下手。現在他們竟然恩將仇報,一棒子將飛鵬擊出數十丈。悟空一棒子揮向獅王,看他這張臉悟空就一肚子氣。剛才還有說有笑的,現在就又要你死我活了。
“大聖,棒下留人!”
天空傳來一個溫順聲音,讓悟空停住了手中的金箍棒。來人悟空看著眼熟,直到對方自報家門方才得知。竟然是佛門排在前列的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他二人前來是為了帶走坐騎,一個是獅王一個是象王。
此二妖早就被兩位菩薩收為坐騎,整日裏隻會做些馱人的活計。一年到頭也說不上幾句話,唯一不錯的就是夥食。
至於飛鵬,眼瞅著獅王和象王被收。他擊出一掌直衝雲霄,本想一口氣甩掉悟空,卻沒料到悟空竟然會窮追不舍。按照悟空此時的戰鬥力,答應飛鵬不成問題,他現在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可有一個問題他不能不考慮在內,既然獅王和象王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坐騎,那飛鵬有沒有可能也是某人的坐騎呢。
三妖中飛鵬實力最強,而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實力在佛門排名前二十。這個推理悟空不敢再想下去了,即便是自己想錯了他也認了。先不動飛鵬看看他想去哪兒,隻是沒料到飛鵬轉了一個大圈,最終還是迴到了獅駝國的皇宮。
孔雀見到了突然返迴的飛鵬,也見到了緊隨其後的悟空。唐僧向悟空求救,希望悟空能夠先帶他走。飛鵬連拿唐僧當人質的心思都沒有,直言讓悟空帶走唐僧。本來他就不是為了吃唐僧肉,真變成長生不老他受不了。
飛鵬跟孔雀說了幾句,然後一飛衝天掠向西方。緊隨其後的悟空一同進入靈山,而後便看到有不少菩薩羅漢在圍攻飛鵬。這下悟空已經明白了,敢情跟他想的還有一點兒出入。猛獸作為坐騎沒有問題,可還真沒人會把飛禽當成坐騎。
“迴來吧,迴來吧!”
抬手衝飛鵬揮了揮,先前還囂張無比的飛鵬頓時現出真身。飛向我佛如來落在肩頭,輕輕蹭了蹭如來的臉頰。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當初若不是如來心善,恐怕這隻出身軍營用來傳遞情報的飛鵬就沒那機會活到現在了。
整日聽如來誦經,飛鵬這才從凡鷹變成了神鷹。下界不過是為了孔雀公主,隻可惜他這次並未如願。
再次返迴獅駝國,悟空看到了跟唐僧道別的孔雀公主。論關係她可比飛鵬跟佛祖更近,可惜她從來不肯聽佛祖的話。越是提議她不要去做的事兒,她就越是幹的興高采烈。到後來佛祖已經不理會她了,任由她去搗鼓那些破事兒。
迴想起獅王臨行前的話,悟空坐在門口並未打攪孔雀噢公主跟唐僧告別。悟空把聞訊趕來的沙老三和八戒攔在了門外,希望他們能夠給唐僧一個私人空間。
獅王說,如果沒有那場大戰,如今的妖界就不會如此凋零。如果不是那場大戰以戰敗結束,妖界兩族就不會有次遭遇。被仙界打壓也就算了,就連不少實力強橫的凡人都敢侵犯妖界族人。
獅王說,他跟象王已經算運氣好的了。因為他們遇上了一個好主人,他們的主人不會示意打他們,更不會對他們進行其他方式的懲罰。可很多族人就沒他們幸運了,甚至每天都會有不少族人被折磨致死。
這讓悟空想到了那個九世輪迴的說法,需要迴到那個青黃不接的時代。成為那個時代的妖王,然後帶領妖界兩族發展壯大。唯有實力達到一定程度,妖界才不會被其餘兩界欺負。甚至說,強大後的妖界完全有實力與兩界抗衡。
離開靈山時,佛祖派人送給悟空一張紙條。說算是給悟空的獎勵,其實紙條上之後一句話。
“好樣的,加油哈!”
連靈山都沒走出,悟空就把那張紙條丟進了寫著不要亂丟垃圾的標語牌下。他當然知道佛祖說這六個字的含義,無非是誇他並未對飛鵬下死手。
如果換做以前的悟空,斷然會把飛鵬打殘再帶迴靈山。可惜這次他沒有這麽做,原因多半跟唐僧有關。
獅王知道一些飛鵬跟孔雀事兒,也知道金蟬子的十次輪迴轉世。作為唐僧的大徒弟,他可不能在師傅當著飛鵬的麵跟孔雀秀恩愛的時候,再把人家給打一頓。
天底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憑什麽孔雀就喜歡唐僧而不喜歡飛鵬呢。反正悟空是不太懂這其中的道理,隻知道他不能落井下石。
八戒從未像今天安靜過,安靜的聽猴哥講述孔雀跟金蟬子和飛鵬的故事。聽得八戒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幾次想用猴哥的衣服擦擦鼻涕。最後他被猴哥踹飛出十幾丈遠,跑迴來時臉上早就沒了半點兒淚痕。
孔雀公主要走,唐僧又豈能攔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