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對張亮是無能為力了,本來張亮看龍飛就不順眼。這次不管他怎麽說,張亮都不會給龍飛跟喬偉說話的機會。龍飛一氣之下,便讓趙雲帶著先前收集到的證據去了郡城。既然張亮不聽他的,那就讓郡守大人來主持公道好了。
張亮和喬偉和黎明都提審到堂,他不止一次的對喬偉動刑,目的自然是為了讓喬偉承認跟黎明勾結。可喬偉始終不曾多說半個字,搞得張亮對他已經失去了耐心。既然不能在公堂上正大光明的判他們死刑。
張亮早就做好了兩手準備,事先就讓人寫好了兩份口供。然後把印泥準備好,把帶迴大牢的喬偉和黎明打暈。拿著他們的手指在口供上摁下手印,明日便可將二人推出去問斬了。
當晚龍飛自然不知道此事,第二天安縣已經傳瘋了。很多人一早就聚集到了安縣廣場,為的就是親眼目的一下被處刑的黎明和喬偉。知道真相的人並不多,很多人來此都是看熱鬧的。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龍飛,他隻希望趙雲能夠及時趕迴,也希望黎明和喬偉吉人自有天相。饒是龍飛武功再高,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劫走囚犯。不然倒是不管他們有罪沒罪,最後都說不清了。
這事兒基本上就指望趙雲了,站在法場邊上的龍飛,最後被張亮一眼認了出來。他或許是心血來潮,或者說是良心發現了。允許龍飛給黎明和喬偉送行,讓他們在臨死之前吃上最後一頓送行飯。
六個菜兩壇酒,龍飛讓人把黎明和喬偉的手鏈解開。現場不僅有安縣縣衙的衙役,還有一些當即駐軍的將士。也不知張亮是怎麽把他們請來的,反正此時法場的安全級別已經算最高了。
縱然是身手如喬偉,也沒把握在這種條件下成功逃離。更何況還有一個不會功夫的黎明,不帶他必死無疑,帶上他也是必死無疑。
“放心吧,該吃吃該喝喝,啥事兒別忘心裏擱。我已經派人去郡城了,相信很快就能迴來了。”一邊給二人倒酒,龍飛一邊說道:“既然都已經走到今天這一步了,你們倆也別太往心裏去了。”
“可我就是有點兒想不通,大伯二伯為什麽如此對我。”喝完一杯酒的黎明憤憤不平的說道:“我對他們又沒有任何威脅,甚至我從未想過要接管黎家。他們誰想要我可以讓給他們,至於非要弄個你死我活麽。”
黎明的膽子還真不大,平日裏也沒經過什麽大風大浪。今天遇到這事能臨危不亂,最關鍵的還是由喬偉跟他作伴。先前他一個人在大牢的時候,精神一度接近了崩潰邊緣,差一點兒就把他給逼瘋了。
等喬偉到了大牢之後,對黎明的幫助簡直是翻天覆地。他不僅教黎明平心靜氣之法,也將所有事情都黎明說了一遍。
法場上,沒抱太大希望的黎明說道:“張大人,今天你如此對我二人,就不怕日後會有人這麽對你麽?”
張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不愧是黎強的種,適應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強。剛開始還嚇得半死,現在都敢跟本官平等對話了。黎小子你可別忘了,這事兒還真不是我想置你於死地。我隻是照章辦事,其他的與我無關。”
張亮這句話說的倒是一點兒沒錯,本來這事兒也跟他沒有關係。新官上任三把火,又那個領導喜歡自己下屬搶自己的風頭呢。所以他才會將此案握在自己手中,不管他怎麽辦理此案都無需向任何人稟報。
龍飛衝著高坐與監斬台的張亮說道:“張大人,下官想問一句,處斬他們二人大人可能得到郡守張大人的批準?”
俺大漢律例,縣衙有權判處轄境內任何人死刑,但卻需要以書麵形式向上級遞交申請。在得到上級批準之後方可執行死刑。
而很顯然張亮壓根就沒這麽做,這不由讓龍飛想到了某些可能。如果張亮不是瘋了,那就是他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或者是先斬後奏,或者是用別的方式將黎明和喬偉二人的死報上去。不管怎麽做,反正倒是黎明和喬偉都已經變成了死人。
時辰將至,劊子手就位,手持大刀頭綁紅巾。民間曾有傳言,人死之後會去陰曹地府,有閻王掌管陰曹地府總計一十八層。素有十八層地獄之稱,而閻王也被世人稱為萬鬼之首。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此時高坐與監斬台的張亮就像閻王,隻要他手裏的令箭丟出去,劊子手會立馬抽出黎明和喬偉身後綁縛的那塊牌子。手起刀落便是一條人命,壓根就不存在別的道道。
喝一口酒屠宰屠刀之上,劊子手瞅著已經落地的令牌。緩緩抽出了黎明身後的那塊牌子,事到如今黎明已不抱任何希望,隻求砍頭時能給他來個痛快。與此同時,一匹白馬疾馳而來,一名白袍男子高坐馬背。
“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劊子手提起手中大刀,剛準備用力砍下,便聽到有人喊出這唯一能讓他停下的四個字。
“不要管他,馬上動手!”
監斬台上響起了張亮的聲音,著實讓劊子手愣了一下。劊子手並不知道是誰在喊刀下留人,可他卻知道讓他馬上動手之人的身份。
劊子手再一次提起手中大刀,在大刀落到喬偉和黎明的脖子之前,距離他們倆最近的龍飛出手了。
擊飛了兩名劊子手已經落下的大刀,給了及時趕迴的趙雲宣讀郡守指令的時間。郡守張誠已經獲知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責令龍飛依法辦事。扯去張亮安縣縣令的職務,交由龍飛一並處理。
張誠的指令很明確,一旦查清張亮與黎令和黎城相互勾結的事實,便可按照大漢律例依法辦事。得到了郡守大人的授權,龍人當即命人將張亮拿下。躲在人群裏看熱鬧的黎令和黎城自然也逃不了,還有那幾個對喬偉動過大刑的衙役。
主動權已經迴到了龍飛手裏,案子也該到將真相公布與眾地步了。
黎令和黎城都參與了謀殺黎強,一個在馬車上動了手腳,一個派人跟蹤黎強。派出去跟蹤黎強的不止一波人,前後一共派出去六波人。而給馬車動手腳時,本意並不是想弄死黎強,或者說根本就不知道會把黎強給弄死。
喬偉和黎明當場釋放,張亮直接被關進了大牢,至於黎令和黎城,不殺他們不足以平民憤。趙雲遞給龍飛寫有第二份指令的信封,他早就為這事兒向郡守張誠提出申請了。
看完信後將其燃燒成灰,龍飛當眾宣布,將黎家兄弟和張亮明日斬首示眾。不需要過堂,更不需要他們三人簽字畫押。處刑時龍飛高坐在監斬台,圍觀百姓無不拍手稱讚。
為富不仁跟貪官汙吏一個德行,都會影響一方百姓的生活。如果黎家兄弟都跟黎強一樣,那麽安縣百姓的生活絕對比現在好幾倍。
終於見到了那份來之不易的盒子,那裏麵就裝著黎強用命換來的一份協議。該協議龍飛看過一遍,著實為黎強豎起了大拇指。這種事也隻有黎強可以做到,其他人還真沒有那個能力。為安縣爭取那麽大一項投資,完全可以讓安縣的經濟提升一個新的台階。
黎家三兄弟相繼離開了人世,最終接管黎家的還是黎明。雖然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可他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這份在別人眼中無比誘人,可在黎明眼中可有可無的重擔,最終還是落在了黎明肩上。
當初黎城給黎強乘坐的馬車動手腳,為了保險起見也給兩匹馬動了手腳。這才會導致黎強墜落懸崖。但在二人被砍頭前,黎明曾親自給他二人送行。並且當著安縣百姓的麵,想二人鄭重承諾。
黎明承諾他們二人,今後一定會善待他們二人的家人。不管黎家以後發展成什麽樣,他黎明都不會虧了二人的家人。雖然先前他們犯下大錯,可那些錯都是他們自己犯下的,跟他們的家人無關。
斬首示眾之後,兩家人將黎城和黎令的屍體帶走安葬。黎明卻來到了縣衙,希望龍飛可以跟他一起做生意。還說什麽憑借龍飛的頭腦和黎家的實力,一定可以將生意做的很好。不需要龍飛出一分錢,隻需要龍飛出謀劃策。
龍飛斷然拒絕了黎明的提議,然後這家夥馬上改變了說法。他認為龍飛應該從軍,去軍營裏打拚出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
在黎明看來,龍飛在安縣的確是大才有用了。應該去更大的發展平台,隻有那樣才有發揮真正的實力。不管黎明處於何種目的,他的這些話龍飛都聽進去了。可龍飛沒他說的那麽偉大,也沒他說的那麽有本事。
龍飛與生俱來隻有一個願望,後來有多了另一個願望。第一個願望是自由,不管在那個世界,自由才是龍飛追求的唯一目標。來大漢之後,龍飛又多了一個讓更多人吃飽穿暖的願望。
可是這個願望實現起來困難度太高了,畢竟這個時代不是盛世而是亂世。龍飛必須承認亂世機會多,可亂世風險跟機會一樣多。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卷入某種旋渦,還沒來得及施展抱負或許就一命嗚唿了。
除了為了他殞命的義父孫堅,其他人龍飛一個都不相信。莫說是孫策和孫權,就連孫尚香龍飛也是半信半疑。這個時代的變化快的驚人,前一秒還生死搏殺的對手,下一秒就有可能變成朋友。
這事兒誰也說不準,想要在這種環境中生存,唯一可以相信的隻有自己。
張亮和喬偉和黎明都提審到堂,他不止一次的對喬偉動刑,目的自然是為了讓喬偉承認跟黎明勾結。可喬偉始終不曾多說半個字,搞得張亮對他已經失去了耐心。既然不能在公堂上正大光明的判他們死刑。
張亮早就做好了兩手準備,事先就讓人寫好了兩份口供。然後把印泥準備好,把帶迴大牢的喬偉和黎明打暈。拿著他們的手指在口供上摁下手印,明日便可將二人推出去問斬了。
當晚龍飛自然不知道此事,第二天安縣已經傳瘋了。很多人一早就聚集到了安縣廣場,為的就是親眼目的一下被處刑的黎明和喬偉。知道真相的人並不多,很多人來此都是看熱鬧的。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龍飛,他隻希望趙雲能夠及時趕迴,也希望黎明和喬偉吉人自有天相。饒是龍飛武功再高,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劫走囚犯。不然倒是不管他們有罪沒罪,最後都說不清了。
這事兒基本上就指望趙雲了,站在法場邊上的龍飛,最後被張亮一眼認了出來。他或許是心血來潮,或者說是良心發現了。允許龍飛給黎明和喬偉送行,讓他們在臨死之前吃上最後一頓送行飯。
六個菜兩壇酒,龍飛讓人把黎明和喬偉的手鏈解開。現場不僅有安縣縣衙的衙役,還有一些當即駐軍的將士。也不知張亮是怎麽把他們請來的,反正此時法場的安全級別已經算最高了。
縱然是身手如喬偉,也沒把握在這種條件下成功逃離。更何況還有一個不會功夫的黎明,不帶他必死無疑,帶上他也是必死無疑。
“放心吧,該吃吃該喝喝,啥事兒別忘心裏擱。我已經派人去郡城了,相信很快就能迴來了。”一邊給二人倒酒,龍飛一邊說道:“既然都已經走到今天這一步了,你們倆也別太往心裏去了。”
“可我就是有點兒想不通,大伯二伯為什麽如此對我。”喝完一杯酒的黎明憤憤不平的說道:“我對他們又沒有任何威脅,甚至我從未想過要接管黎家。他們誰想要我可以讓給他們,至於非要弄個你死我活麽。”
黎明的膽子還真不大,平日裏也沒經過什麽大風大浪。今天遇到這事能臨危不亂,最關鍵的還是由喬偉跟他作伴。先前他一個人在大牢的時候,精神一度接近了崩潰邊緣,差一點兒就把他給逼瘋了。
等喬偉到了大牢之後,對黎明的幫助簡直是翻天覆地。他不僅教黎明平心靜氣之法,也將所有事情都黎明說了一遍。
法場上,沒抱太大希望的黎明說道:“張大人,今天你如此對我二人,就不怕日後會有人這麽對你麽?”
張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不愧是黎強的種,適應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強。剛開始還嚇得半死,現在都敢跟本官平等對話了。黎小子你可別忘了,這事兒還真不是我想置你於死地。我隻是照章辦事,其他的與我無關。”
張亮這句話說的倒是一點兒沒錯,本來這事兒也跟他沒有關係。新官上任三把火,又那個領導喜歡自己下屬搶自己的風頭呢。所以他才會將此案握在自己手中,不管他怎麽辦理此案都無需向任何人稟報。
龍飛衝著高坐與監斬台的張亮說道:“張大人,下官想問一句,處斬他們二人大人可能得到郡守張大人的批準?”
俺大漢律例,縣衙有權判處轄境內任何人死刑,但卻需要以書麵形式向上級遞交申請。在得到上級批準之後方可執行死刑。
而很顯然張亮壓根就沒這麽做,這不由讓龍飛想到了某些可能。如果張亮不是瘋了,那就是他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或者是先斬後奏,或者是用別的方式將黎明和喬偉二人的死報上去。不管怎麽做,反正倒是黎明和喬偉都已經變成了死人。
時辰將至,劊子手就位,手持大刀頭綁紅巾。民間曾有傳言,人死之後會去陰曹地府,有閻王掌管陰曹地府總計一十八層。素有十八層地獄之稱,而閻王也被世人稱為萬鬼之首。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此時高坐與監斬台的張亮就像閻王,隻要他手裏的令箭丟出去,劊子手會立馬抽出黎明和喬偉身後綁縛的那塊牌子。手起刀落便是一條人命,壓根就不存在別的道道。
喝一口酒屠宰屠刀之上,劊子手瞅著已經落地的令牌。緩緩抽出了黎明身後的那塊牌子,事到如今黎明已不抱任何希望,隻求砍頭時能給他來個痛快。與此同時,一匹白馬疾馳而來,一名白袍男子高坐馬背。
“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劊子手提起手中大刀,剛準備用力砍下,便聽到有人喊出這唯一能讓他停下的四個字。
“不要管他,馬上動手!”
監斬台上響起了張亮的聲音,著實讓劊子手愣了一下。劊子手並不知道是誰在喊刀下留人,可他卻知道讓他馬上動手之人的身份。
劊子手再一次提起手中大刀,在大刀落到喬偉和黎明的脖子之前,距離他們倆最近的龍飛出手了。
擊飛了兩名劊子手已經落下的大刀,給了及時趕迴的趙雲宣讀郡守指令的時間。郡守張誠已經獲知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責令龍飛依法辦事。扯去張亮安縣縣令的職務,交由龍飛一並處理。
張誠的指令很明確,一旦查清張亮與黎令和黎城相互勾結的事實,便可按照大漢律例依法辦事。得到了郡守大人的授權,龍人當即命人將張亮拿下。躲在人群裏看熱鬧的黎令和黎城自然也逃不了,還有那幾個對喬偉動過大刑的衙役。
主動權已經迴到了龍飛手裏,案子也該到將真相公布與眾地步了。
黎令和黎城都參與了謀殺黎強,一個在馬車上動了手腳,一個派人跟蹤黎強。派出去跟蹤黎強的不止一波人,前後一共派出去六波人。而給馬車動手腳時,本意並不是想弄死黎強,或者說根本就不知道會把黎強給弄死。
喬偉和黎明當場釋放,張亮直接被關進了大牢,至於黎令和黎城,不殺他們不足以平民憤。趙雲遞給龍飛寫有第二份指令的信封,他早就為這事兒向郡守張誠提出申請了。
看完信後將其燃燒成灰,龍飛當眾宣布,將黎家兄弟和張亮明日斬首示眾。不需要過堂,更不需要他們三人簽字畫押。處刑時龍飛高坐在監斬台,圍觀百姓無不拍手稱讚。
為富不仁跟貪官汙吏一個德行,都會影響一方百姓的生活。如果黎家兄弟都跟黎強一樣,那麽安縣百姓的生活絕對比現在好幾倍。
終於見到了那份來之不易的盒子,那裏麵就裝著黎強用命換來的一份協議。該協議龍飛看過一遍,著實為黎強豎起了大拇指。這種事也隻有黎強可以做到,其他人還真沒有那個能力。為安縣爭取那麽大一項投資,完全可以讓安縣的經濟提升一個新的台階。
黎家三兄弟相繼離開了人世,最終接管黎家的還是黎明。雖然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可他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這份在別人眼中無比誘人,可在黎明眼中可有可無的重擔,最終還是落在了黎明肩上。
當初黎城給黎強乘坐的馬車動手腳,為了保險起見也給兩匹馬動了手腳。這才會導致黎強墜落懸崖。但在二人被砍頭前,黎明曾親自給他二人送行。並且當著安縣百姓的麵,想二人鄭重承諾。
黎明承諾他們二人,今後一定會善待他們二人的家人。不管黎家以後發展成什麽樣,他黎明都不會虧了二人的家人。雖然先前他們犯下大錯,可那些錯都是他們自己犯下的,跟他們的家人無關。
斬首示眾之後,兩家人將黎城和黎令的屍體帶走安葬。黎明卻來到了縣衙,希望龍飛可以跟他一起做生意。還說什麽憑借龍飛的頭腦和黎家的實力,一定可以將生意做的很好。不需要龍飛出一分錢,隻需要龍飛出謀劃策。
龍飛斷然拒絕了黎明的提議,然後這家夥馬上改變了說法。他認為龍飛應該從軍,去軍營裏打拚出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
在黎明看來,龍飛在安縣的確是大才有用了。應該去更大的發展平台,隻有那樣才有發揮真正的實力。不管黎明處於何種目的,他的這些話龍飛都聽進去了。可龍飛沒他說的那麽偉大,也沒他說的那麽有本事。
龍飛與生俱來隻有一個願望,後來有多了另一個願望。第一個願望是自由,不管在那個世界,自由才是龍飛追求的唯一目標。來大漢之後,龍飛又多了一個讓更多人吃飽穿暖的願望。
可是這個願望實現起來困難度太高了,畢竟這個時代不是盛世而是亂世。龍飛必須承認亂世機會多,可亂世風險跟機會一樣多。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卷入某種旋渦,還沒來得及施展抱負或許就一命嗚唿了。
除了為了他殞命的義父孫堅,其他人龍飛一個都不相信。莫說是孫策和孫權,就連孫尚香龍飛也是半信半疑。這個時代的變化快的驚人,前一秒還生死搏殺的對手,下一秒就有可能變成朋友。
這事兒誰也說不準,想要在這種環境中生存,唯一可以相信的隻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