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趕至張才家中,而張才的老娘已經入殮。仵作給張才的老娘王氏進行了詳細的屍檢。最終驗證了先前的說法,王氏並非因病死亡,而屬於中毒身亡。
先前還有人不相信張才會幹出這種事兒,可現在是縣衙的仵作給出的這個結論。鄉親們都在議論,到底張才為何會害死自己的老娘。
根據街坊鄰居們的介紹,王氏每天所食用的食物,都是由張才一手操辦的。有些是他買的,有些是他在山裏挖來的。王氏本就體弱,每隔一段時間總會生點兒小病,張才的俸祿不多,勉強夠維持他們母子開銷。
即便是仵作證實了王氏中毒身亡,街坊們也不願相信這事兒是張才幹的。可張才的嫌疑最大,甚至根本就沒有其他可供懷疑的對象。
王氏平日很少出門,雖然跟街坊們關係不錯,但是她跟誰的關係都不算太好。平日裏就待在家中,除了下地耕種基本就不出門。
勘察了現場,檢驗了王氏的屍體。龍飛等人當晚又返迴了安縣縣衙,一來是因為需要把案情分析一遍,二來是因為又有一件案子需要前去勘察現場。
安縣縣城,高偉高員外家中失竊。據說是丟了一副很名貴的字畫,希望縣衙能夠馬上派人找尋歹人下落。高員外還去了吳坤家中,希望吳坤能第一時間派人去他家裏取證。吳坤見到高偉時臉色有點兒難看,隨後便派龍飛來接手此案。
事情的經過全是高偉一麵之詞,因為誰也沒見過那幅畫,高偉說什麽就是什麽。不過他家牆上的確留有一個記號,該記號是被直接刻在了牆上,照此推斷竊賊功夫不俗。而且那間屋裏放了不少奇珍異寶,可人家什麽都不拿隻拿了一幅字畫。
這就讓龍飛有些不解了,就算那副字畫再貴,身為竊賊也沒有入寶屋空手而歸的道理吧。要知道,字畫再貴也需要識貨之人,又識貨又有錢的人可就不太好找了。換做龍飛是那竊賊的話,一定會拿幾件人盡皆知的寶貝。
比如夜明珠,再比如玉如意,就算是拿一些金條也比那副字畫強吧。可人家高員外說了,家裏什麽都沒丟唯獨少了一副字畫。那副字畫是孤品,而且是一位名家少有的真跡。對商人而言可以明碼標價,對讀書人而言那副字畫是無價之寶。
張才的事兒暫時放到一邊,高員外的失竊案必須馬上解決。這便是吳坤對龍飛說的原話,希望他可以理解身為縣令的無奈。高偉是安縣可以排在前十的豪門,吳坤惹不起也躲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順從對方的提議,以最快的速度幫對方破案。
龍飛帶著趙雲去了高府,看到了那間存放字畫的藏寶屋。事實跟高偉說的一樣,屋裏放了不少好東西,可那竊賊隻偷了那副字畫。而且還在簽上留下了一句話,“他日巧取豪奪,今日物歸原主。”
龍飛向高偉詢問關於那副字畫的問題,而高偉根本就不配合龍飛的詢問。閃爍其詞不願正麵迴應,最後還強調了那幅畫對他的重要性,揚言龍飛再這麽不傷心就要到郡城找郡守說理去。
這下龍飛總算明白了,為何縣令吳坤要把此事交給他處理。原來是這個高偉身份很不簡單嘛,竟然跟郡守張誠關係密切。而且聽他的口氣,好像跟張誠是無比熟悉的好朋友似得。
從高府迴到縣衙,龍飛見到了戴著麵紗的吳蘭。她本就是未出閣的姑娘,按理說不應該與陌生男子相見。況且龍飛跟她隻不過一麵之緣,沒搞懂她為何要來縣衙找自己。
吳蘭來找龍飛隻為一件事,她希望龍飛可以幫幫張才。當然了,她也會想辦法讓龍飛接手此案。
吳蘭的話讓龍飛更加不解了,這件案子不是由吳坤親自處理的麽。難不成吳蘭連自己親哥哥都信不過麽,還是說此事另有隱情?
吳蘭沒提到其他方麵的事兒,隻是懇求龍飛能夠幫幫張才,幫張才也就算是在幫她吳蘭。她提醒龍飛,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
可第二天中午,龍飛又接到了吳坤催促趕緊結案的通知。高員外已經坐不住了,希望龍飛早點兒結案。他似乎並不在乎能不能找到兇手,而是希望縣衙能夠給他開具一個證明,一個能夠證明那副字畫已經失竊的證明。
這事兒越來越有趣了,龍飛也越來越看不懂這位高員外了。當時他跟龍飛描述那副字畫時可帶著哭腔,龍飛當時以為這位高員外是真心喜歡那副字畫呢。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那麽迴事,而且還出現了另一種說法。
線索來源於高府的丫鬟,在龍飛盤查告訴下人的時候,有個丫鬟提供了一條很有價值的線索。她告訴龍飛藏寶屋旁邊有一間密室,她們家老爺把最好的東西都藏在了密室裏。還給那些寶貝買了保險,一旦失竊那家保險公司就要按照約定賠償損失。
想要讓保險公司支付賠償金,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投保人的標的物被盜或者被損壞,確實無法修複或者找迴。
第二,投保人要向保險公司出具縣衙以上官府開具的證明文書,以此來證明確有此事。
這下龍飛倒是來了興趣,真想親眼目睹一下高員外家的密事。高偉在安縣可是被稱為收藏家呢,他家的密室裏一定收藏了不少好東西。能一飽眼福也是好事兒不是,所以龍飛就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向高偉提出要搜查密室。
初聽密室二字的高偉臉色微變,而後讓龍飛稍安勿躁,他想先進入密室整理一下。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密室太亂了,怕讓龍飛看到笑話。龍飛乃何許人也,豈會讓高偉忽悠。高偉越是不願意讓龍飛進入密室,就越能證明他心裏有鬼。
趙雲提溜著準備逃走的高偉,命他將密室打開。而後三人一同進入密室,最終從裏麵取出了那副高偉說了無數遍的名人字畫。這一切隻不過是他自導自演的一出戲,其目的隻不過是想騙取賠償金。
按照大漢律例,高偉這種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可就在龍飛準備公事公辦的時候,縣令吳坤出現在了大堂之上。吳坤命人將高偉送迴高府,然後拉著龍飛來到縣衙後堂。苦口婆心的勸龍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根據其他衙役所言,這事兒高偉已經不是第一次幹了。以往審理此案的都是縣令吳坤,派他們去高府走走過場,然後過個三五天給高偉出具一份證明。之後便萬事大吉了,大家還能享受一次大餐。
這種行為不是該堅決扼製的麽,可靠一個初來乍到的龍飛能夠辦到麽?
在後堂,在吳坤正給龍飛做思想工作的時候,頭戴麵紗的吳蘭走了進來。她來後堂隻為了一件事,那就是希望吳坤能夠把張才的案子交給龍飛處理。
龍飛能夠清楚的看到吳坤眼神中的猶豫,可他始終沒能拒絕妹妹吳蘭的提議。悻悻然離開了後堂,說是心裏有點兒堵得慌出去散散心。
吳蘭告訴龍飛,她覺得哥哥吳坤變了。如果是以前的吳坤,今天就絕對不會包庇高偉。如果是以前的吳坤,也絕對不會同意讓龍飛接管張才的案子。
旁人眼裏吳坤是什麽樣吳蘭不知,她始終堅信哥哥吳坤是個清官。她也一直堅信哥哥吳坤不是個口是心非的人,事實上吳坤以前的確不是這樣的人。可這兩年不知他經曆了什麽,吳蘭覺得哥哥吳坤的變化很大。
有變化也是這兩年的事兒,以前的吳坤根本不會跟縣城裏的豪橫家族打交道。即便打交道多半也是因為辦案,或者說是為了替老百姓做主。他身為安縣父母官,自然要為安縣百姓主持公道了。
可這兩年呢,到縣衙告狀的人比比皆是,可吳坤已經沒了當年的意氣風發。他會先問詢告狀之人所告何人,然後將狀子留下記錄在案。如果你覺得他會照章辦事,那一定是以前的吳坤,現在的他則是能拖就拖。
用吳蘭的話說,就是她哥吳坤還沒有壞到跟豪橫家族的人串通一氣。他隻是沒有了當年的那股銳氣,沒有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或者是因為經曆的多了,所以才學會了圓滑。她不喜歡這樣的哥哥,也不希望哥哥這樣繼續下去。
送走了吳蘭,龍飛來到了縣衙宿舍。躺在床鋪上閉目養神,一來是等候吳坤的進一步指示,二來是把張才的案子在腦子裏重新過一遍。
如果真如其他人所說,張才壓根就不存在作案動機。他們家隻有三間茅屋,而他又是王氏一手拉扯大的。莫說他們是母子,就算他們毫無血緣關係,被王氏養大的張才也不會對她下手。
張才的作案動機不清晰,而其他人根本就沒有這份作案動機。大家都知道王氏重病纏身,平日裏大家都會伸出援手幫幫王氏。誰會對一個重病纏身之人下手呢,誰會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婦人下手呢。
不管這個兇手是誰,他的作案動機讓龍飛百思不得其解。王氏很少出門,除了耕種其餘時間都在家裏待著。一個足不出戶的老婦人,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婦人,一個不算有大出息的兒子,怎麽看都不像會遭人嫉妒。
等著吳坤的命令下來,龍飛必須要再去一次張才家中。最好讓仵作再進行一次屍檢,因為在龍飛看來,一定有什麽被他們忽略了。
既然看不出忽略了什麽東西,那就用最笨方式重複一遍。把正常的辦案程序都重複一遍,興許可以在其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先前還有人不相信張才會幹出這種事兒,可現在是縣衙的仵作給出的這個結論。鄉親們都在議論,到底張才為何會害死自己的老娘。
根據街坊鄰居們的介紹,王氏每天所食用的食物,都是由張才一手操辦的。有些是他買的,有些是他在山裏挖來的。王氏本就體弱,每隔一段時間總會生點兒小病,張才的俸祿不多,勉強夠維持他們母子開銷。
即便是仵作證實了王氏中毒身亡,街坊們也不願相信這事兒是張才幹的。可張才的嫌疑最大,甚至根本就沒有其他可供懷疑的對象。
王氏平日很少出門,雖然跟街坊們關係不錯,但是她跟誰的關係都不算太好。平日裏就待在家中,除了下地耕種基本就不出門。
勘察了現場,檢驗了王氏的屍體。龍飛等人當晚又返迴了安縣縣衙,一來是因為需要把案情分析一遍,二來是因為又有一件案子需要前去勘察現場。
安縣縣城,高偉高員外家中失竊。據說是丟了一副很名貴的字畫,希望縣衙能夠馬上派人找尋歹人下落。高員外還去了吳坤家中,希望吳坤能第一時間派人去他家裏取證。吳坤見到高偉時臉色有點兒難看,隨後便派龍飛來接手此案。
事情的經過全是高偉一麵之詞,因為誰也沒見過那幅畫,高偉說什麽就是什麽。不過他家牆上的確留有一個記號,該記號是被直接刻在了牆上,照此推斷竊賊功夫不俗。而且那間屋裏放了不少奇珍異寶,可人家什麽都不拿隻拿了一幅字畫。
這就讓龍飛有些不解了,就算那副字畫再貴,身為竊賊也沒有入寶屋空手而歸的道理吧。要知道,字畫再貴也需要識貨之人,又識貨又有錢的人可就不太好找了。換做龍飛是那竊賊的話,一定會拿幾件人盡皆知的寶貝。
比如夜明珠,再比如玉如意,就算是拿一些金條也比那副字畫強吧。可人家高員外說了,家裏什麽都沒丟唯獨少了一副字畫。那副字畫是孤品,而且是一位名家少有的真跡。對商人而言可以明碼標價,對讀書人而言那副字畫是無價之寶。
張才的事兒暫時放到一邊,高員外的失竊案必須馬上解決。這便是吳坤對龍飛說的原話,希望他可以理解身為縣令的無奈。高偉是安縣可以排在前十的豪門,吳坤惹不起也躲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順從對方的提議,以最快的速度幫對方破案。
龍飛帶著趙雲去了高府,看到了那間存放字畫的藏寶屋。事實跟高偉說的一樣,屋裏放了不少好東西,可那竊賊隻偷了那副字畫。而且還在簽上留下了一句話,“他日巧取豪奪,今日物歸原主。”
龍飛向高偉詢問關於那副字畫的問題,而高偉根本就不配合龍飛的詢問。閃爍其詞不願正麵迴應,最後還強調了那幅畫對他的重要性,揚言龍飛再這麽不傷心就要到郡城找郡守說理去。
這下龍飛總算明白了,為何縣令吳坤要把此事交給他處理。原來是這個高偉身份很不簡單嘛,竟然跟郡守張誠關係密切。而且聽他的口氣,好像跟張誠是無比熟悉的好朋友似得。
從高府迴到縣衙,龍飛見到了戴著麵紗的吳蘭。她本就是未出閣的姑娘,按理說不應該與陌生男子相見。況且龍飛跟她隻不過一麵之緣,沒搞懂她為何要來縣衙找自己。
吳蘭來找龍飛隻為一件事,她希望龍飛可以幫幫張才。當然了,她也會想辦法讓龍飛接手此案。
吳蘭的話讓龍飛更加不解了,這件案子不是由吳坤親自處理的麽。難不成吳蘭連自己親哥哥都信不過麽,還是說此事另有隱情?
吳蘭沒提到其他方麵的事兒,隻是懇求龍飛能夠幫幫張才,幫張才也就算是在幫她吳蘭。她提醒龍飛,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
可第二天中午,龍飛又接到了吳坤催促趕緊結案的通知。高員外已經坐不住了,希望龍飛早點兒結案。他似乎並不在乎能不能找到兇手,而是希望縣衙能夠給他開具一個證明,一個能夠證明那副字畫已經失竊的證明。
這事兒越來越有趣了,龍飛也越來越看不懂這位高員外了。當時他跟龍飛描述那副字畫時可帶著哭腔,龍飛當時以為這位高員外是真心喜歡那副字畫呢。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那麽迴事,而且還出現了另一種說法。
線索來源於高府的丫鬟,在龍飛盤查告訴下人的時候,有個丫鬟提供了一條很有價值的線索。她告訴龍飛藏寶屋旁邊有一間密室,她們家老爺把最好的東西都藏在了密室裏。還給那些寶貝買了保險,一旦失竊那家保險公司就要按照約定賠償損失。
想要讓保險公司支付賠償金,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投保人的標的物被盜或者被損壞,確實無法修複或者找迴。
第二,投保人要向保險公司出具縣衙以上官府開具的證明文書,以此來證明確有此事。
這下龍飛倒是來了興趣,真想親眼目睹一下高員外家的密事。高偉在安縣可是被稱為收藏家呢,他家的密室裏一定收藏了不少好東西。能一飽眼福也是好事兒不是,所以龍飛就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向高偉提出要搜查密室。
初聽密室二字的高偉臉色微變,而後讓龍飛稍安勿躁,他想先進入密室整理一下。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密室太亂了,怕讓龍飛看到笑話。龍飛乃何許人也,豈會讓高偉忽悠。高偉越是不願意讓龍飛進入密室,就越能證明他心裏有鬼。
趙雲提溜著準備逃走的高偉,命他將密室打開。而後三人一同進入密室,最終從裏麵取出了那副高偉說了無數遍的名人字畫。這一切隻不過是他自導自演的一出戲,其目的隻不過是想騙取賠償金。
按照大漢律例,高偉這種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可就在龍飛準備公事公辦的時候,縣令吳坤出現在了大堂之上。吳坤命人將高偉送迴高府,然後拉著龍飛來到縣衙後堂。苦口婆心的勸龍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根據其他衙役所言,這事兒高偉已經不是第一次幹了。以往審理此案的都是縣令吳坤,派他們去高府走走過場,然後過個三五天給高偉出具一份證明。之後便萬事大吉了,大家還能享受一次大餐。
這種行為不是該堅決扼製的麽,可靠一個初來乍到的龍飛能夠辦到麽?
在後堂,在吳坤正給龍飛做思想工作的時候,頭戴麵紗的吳蘭走了進來。她來後堂隻為了一件事,那就是希望吳坤能夠把張才的案子交給龍飛處理。
龍飛能夠清楚的看到吳坤眼神中的猶豫,可他始終沒能拒絕妹妹吳蘭的提議。悻悻然離開了後堂,說是心裏有點兒堵得慌出去散散心。
吳蘭告訴龍飛,她覺得哥哥吳坤變了。如果是以前的吳坤,今天就絕對不會包庇高偉。如果是以前的吳坤,也絕對不會同意讓龍飛接管張才的案子。
旁人眼裏吳坤是什麽樣吳蘭不知,她始終堅信哥哥吳坤是個清官。她也一直堅信哥哥吳坤不是個口是心非的人,事實上吳坤以前的確不是這樣的人。可這兩年不知他經曆了什麽,吳蘭覺得哥哥吳坤的變化很大。
有變化也是這兩年的事兒,以前的吳坤根本不會跟縣城裏的豪橫家族打交道。即便打交道多半也是因為辦案,或者說是為了替老百姓做主。他身為安縣父母官,自然要為安縣百姓主持公道了。
可這兩年呢,到縣衙告狀的人比比皆是,可吳坤已經沒了當年的意氣風發。他會先問詢告狀之人所告何人,然後將狀子留下記錄在案。如果你覺得他會照章辦事,那一定是以前的吳坤,現在的他則是能拖就拖。
用吳蘭的話說,就是她哥吳坤還沒有壞到跟豪橫家族的人串通一氣。他隻是沒有了當年的那股銳氣,沒有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或者是因為經曆的多了,所以才學會了圓滑。她不喜歡這樣的哥哥,也不希望哥哥這樣繼續下去。
送走了吳蘭,龍飛來到了縣衙宿舍。躺在床鋪上閉目養神,一來是等候吳坤的進一步指示,二來是把張才的案子在腦子裏重新過一遍。
如果真如其他人所說,張才壓根就不存在作案動機。他們家隻有三間茅屋,而他又是王氏一手拉扯大的。莫說他們是母子,就算他們毫無血緣關係,被王氏養大的張才也不會對她下手。
張才的作案動機不清晰,而其他人根本就沒有這份作案動機。大家都知道王氏重病纏身,平日裏大家都會伸出援手幫幫王氏。誰會對一個重病纏身之人下手呢,誰會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婦人下手呢。
不管這個兇手是誰,他的作案動機讓龍飛百思不得其解。王氏很少出門,除了耕種其餘時間都在家裏待著。一個足不出戶的老婦人,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婦人,一個不算有大出息的兒子,怎麽看都不像會遭人嫉妒。
等著吳坤的命令下來,龍飛必須要再去一次張才家中。最好讓仵作再進行一次屍檢,因為在龍飛看來,一定有什麽被他們忽略了。
既然看不出忽略了什麽東西,那就用最笨方式重複一遍。把正常的辦案程序都重複一遍,興許可以在其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