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龍飛去了大牢見廖峰。他可比何華聰明多了,自始至終都表現的特別冷靜。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管龍飛提問什麽問題,他都能在第一時間迴答龍飛。


    看上去,倒向是他在提問龍飛在迴答一樣。每一個問題迴答的都無懈可擊,根本找不到半點兒蛛絲馬跡。


    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龍飛所準備的大部分問題已經問完,順嘴問了廖峰一句“你跟何華的關係怎麽樣?”


    廖峰說:“何華是梅鬆的娘子,他在梅鬆的邀請下曾到他家做過幾次客,嚐過何華的手藝。人長得漂亮,又做得一手好菜,梅鬆真有福氣。”


    龍飛追問:“你跟何華先前認識麽?”


    廖峰說:“都是老街坊,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說不認識就有點兒矯情了。”


    這話說的倒是一點兒毛病沒有,可廖峰的表現讓龍飛很不舒服。驛館發生了那麽大的命案,可他竟然無動於衷。迴答問題絲毫不帶情緒,就像這事兒跟他沒有半毛錢關係似得。他越是這樣的反應龍飛就越懷疑他。


    既然問不出什麽新線索,龍飛隻能把先前何華告訴他的說給廖峰聽了。按照何華的說法,廖峰跟她可不是普通的街坊關係。如果不是何華的父母不同意,現在她應該早就是廖峰的媳婦了。


    圍繞這個話題詢問廖峰,得到的答案跟先前沒什麽兩樣。廖峰冷冰冰的迴答,他以前的確喜歡過何華。但是那會他還小,根本不懂得紅顏禍水的道理。還想請郡守張大人為他主婚,幸好當初何華的父母沒有答應。


    廖峰說的是那麽自然,就跟真事兒一樣。他說他一點兒都不恨何華的父母,現在倒是有點兒感激何華的父母了。如果當初不是他們的拒絕,或許死在驛館裏的就是他而不是梅鬆了。


    不知道廖峰為何會這麽評價何華,龍飛想要從廖峰口中得知更多的細節,可他卻有意岔開了這個話題。他希望龍飛可以多走訪何華家附近的街坊鄰居,讓他們來評價評價何華是個什麽樣的人。


    但是,有一點廖峰是無法改變的,他曾經差點兒娶了何華。不管他現在是怎麽想的,這都是一件不可改變的事實。至於他後來有沒有騷擾何華,當然需要走訪街坊鄰居來驗證此事。


    對於廖峰事發前兩天去何華家這件事,在龍飛沒有提出來時廖峰一直沒說。當龍飛詳細描述了當時所發生的一切,廖峰這才承認了當天他確實去了何華的家。也是他支走了梅鬆,但是他不承認對何華有非分之想。


    廖峰一直單身,雖然他稱不上有錢人,但是他的收入絕對稱得上小康水平。養活一家老小不成問題,而且他的職位還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如果廖峰再踏踏實實幹上兩三年,說不定就能直接升到郡守衙門當差。


    很難從廖峰這裏找到突破口,當晚龍飛就去找了最後一個嫌疑人。如果按照廖峰和何華的口供,丁瑤就成了他們二人最大的分歧點。因為何華說了,送廖峰離開時看到了丁瑤,甚至她還求過丁瑤不要告訴任何人他所看到的一切。


    而廖峰則說,他離開何華家的時候丁瑤根本就不在現場。而且他還沒有走遠何華已經把大門關上了,根本就不存在何華所說的那種情況。而且,他還有丁瑤當時不可能在場的證據。他把證據提供給了龍飛,希望龍飛可以對證據進行求證。


    跟先前一樣,丁瑤在牢房裏情緒很不穩定。據牢房的獄卒們講,這小子被關進來以後就不吃不喝。一個勁的說自己是願望的,說驛館命案跟他沒有關係。


    見到龍飛以後,丁瑤更是苦苦哀求龍飛,希望他可以還他一個公道。並且一再的發毒誓,說他跟驛館命案沒有任何關係。他也是這起命案的間接受害者,應該緝拿真兇還他們一個清白。


    正是詢問丁瑤,龍飛隻問了他三個問題。


    第一,丁瑤跟衛蘭的關係如何?


    第二,事發前兩天,是否見到廖峰從何華家出來?


    第三,事發當晚他在哪兒?


    先說第一個問題,丁瑤跟衛蘭的關係如何?


    據丁瑤交代,他跟衛蘭的關係一直很好。他們倆從小就認識,隻不過那會兒他們並不在一塊玩兒。而且那會兒的衛蘭很招人喜歡,一大幫同齡人都喜歡找她玩兒。說好聽兒就是人氣很旺,說難聽點兒就是根本看不上丁瑤。


    但丁瑤一直對衛蘭有好感,小時候談不上喜歡,隻是很羨慕那些能跟她一塊玩耍的小夥伴。長大後思想漸漸有了轉變,這才開始偷偷的喜歡上了衛蘭。


    不過丁瑤有件事沒想明白,趁這個機會把埋在心裏的疑惑說了出來。從小就人緣極好的衛蘭,長大後自然也看不起丁瑤。跟他說話基本都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不管丁瑤做什麽她都看不上眼。


    可也知道因為什麽,突然就有那麽一天衛蘭就像是變了一個人。對丁瑤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僅對丁瑤特別上心,後來還嫁給了丁瑤。在他們結婚後第二年,衛蘭給丁瑤生了一個大胖小子。


    很多人都說那孩子長得一點兒都不像丁瑤,這話丁瑤聽了沒有一千也有好幾百遍了。但是他從來都沒往心裏去,畢竟他一直都相信衛蘭的為人。


    第二個問題,事發前兩天是否見到廖峰從何華家出來?


    提及到這個問題時,丁瑤想都沒想就否認了這件事。他說他從來沒有看到廖峰從何華家出來,也不知道何華家住哪兒。


    最後一個問題,事發當晚他在哪兒?


    據丁瑤解釋,事發當晚他一直在家。媳婦衛蘭迴了娘家,但是卻沒有把孩子一起帶走。丁瑤一直在家裏照顧孩子,事發當晚他趁著孩子睡著出來買點兒東西。路過驛館進來跟熟人聊了兩句,若不是館吏梅鬆求他幫忙值班,他才不會把孩子帶來驛館過夜呢。


    按照丁瑤描述的時間,龍飛當然來驛館的時候,應該正是他迴家抱孩子來驛館的那段時間。他也不知梅鬆有什麽事兒,非要讓他幫忙值個夜班。當他從家裏抱迴孩子,梅鬆已經不在櫃台了。


    丁瑤也沒有多想,隻以為是梅鬆有急事先走了。若不是第二天一早衝進來那麽多官兵,到現在恐怕丁瑤也不會相信,那晚自己的媳婦竟然會死在驛館裏。


    何華說她送廖峰離開時看到了丁瑤,而廖峰和丁瑤對此事矢口否認。這件事龍飛必須先行驗證了,當然這需要更多的人和更多的證據。


    走訪何華家附近的街坊鄰居,根據廖峰所提供的信息,來聽聽大家對何華的評價。龍飛隻走了三家,就已經明白了廖峰的用意。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走訪的結果與已經很明顯了,大家都對何華沒有什麽好感。


    根據街坊鄰居的反應,他們常常看到何華發脾氣把梅鬆趕出門。誰家婆娘能幹出這種事,即便真有這種事情發生,多半也是大老爺們把媳婦趕出家門。何華代替了梅鬆的角色,把梅鬆一次又一次的趕出家門。


    有時還會在門口嘲諷梅鬆,嫌棄他沒本事掙不到錢。還說跟了他是自己瞎了眼,下輩子當牛做馬也不會再跟梅鬆有任何關係。


    她說這話時有不少人在場,但是卻不會有一個人出來勸阻。清官難斷家務事嘛,誰也不想打不著狐狸再惹得一身騷。時間一長大家也都習慣了,對何華的種種行為也就見怪不怪了。


    如果憑借何華的街坊鄰居提供的證言,何華的話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可信度。甚至可以說一點兒都不可信。


    但凡事都有兩麵性,根據龍飛以往的習慣,他依然會把這件事做出兩個假設。第一是何華沒有說謊,第二是何華說謊了。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麽廖峰的心思就不難猜出了。他根本就是在陷害何華,他這麽做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


    如果這一切都是假的,那麽何華一定還有所隱瞞。她所隱瞞的才是事實的真相,可這個真相裏肯定還牽扯到了其他人。


    根據現在所掌握的情況來看,丁瑤的嫌疑最小,那就應該用排除法。先排除嫌疑最小的丁瑤,然後把精力集中到廖峰和何華身上。


    龍飛帶著子龍去了丁瑤的家,他的孩子已經送到了街坊家照養。不過丁瑤家過的確實不錯,因為丁瑤是個手藝人。從小跟師傅學木匠活,這麽多年下來練了一把好手藝。靠手藝吃飯的人或許不能大富大貴,但是有手藝的人一定餓不著。


    屋子裏的每一件東西都是丁瑤親手打造的,有一些還是衛蘭跟他一起打造的。受了丁瑤的影響,衛蘭嫁給他以後也喜歡上的打造一些木器。


    戴上手套,龍飛在丁瑤家裏翻了好半天。他當然不會破壞任何一處設施的原樣,但是他也要找尋一些能夠證明丁瑤沒有嫌疑的證據。隻要在丁瑤家毫無收獲,這就是對他最好的證明。不是完全排除他有嫌疑,而是可以把嫌疑降到最低。


    忙了半天的龍飛坐到了餐桌旁,這個餐桌跟一般的餐桌不同。它的造型酷似與八仙桌,可這張桌的桌麵很厚。敲上去一聽就知道是實木的,恐怕也隻有丁瑤這種老木匠才會用實木做餐桌用了吧。


    好奇的龍飛身後在餐桌下麵摸索,總感覺這個餐桌看上去特別的與眾不同。


    “刺啦”一聲脆響,連龍飛都不知道是怎麽迴事,餐桌下麵已經彈出了一個小格子。格子裏有一個盒子,打開小盒子的龍飛臉色大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