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年,龍飛為孫堅守孝一年,期滿,孤身一人前去長安。


    長安城,龍飛被王允迎為座上賓,隻因他一眼便看穿了王允的心思。自打曹操獻刀事發之後,王允的日子就過得戰戰兢兢。他知道董卓會懷疑到他的頭上,可沒想到事情會發展的這麽快。就在這幾天,王允已經開始計劃第二場刺殺計劃了。


    結識了王允,龍飛成為了王家的常客。本來也無處安身,剛好可以在王允府上小住。龍飛來長安隻有兩個目的,或者說是為了兩個人而來。自古英雄難過沒人管,故而龍飛想來找這兩個人,一個英雄一個美人。


    那個夏天,龍飛在王允府上散步,經過湖邊之時,看到一個身著紅衣的女子。她麵對湖麵輕聲細語,從背影來看堪稱極品。那日風大,紅衣女子被龍飛的輕咳嚇了一跳,險些失足掉入湖中。


    幸好龍飛反應快,一把將紅衣女子抱住。紅衣女子在龍飛懷裏嬌羞醃麵,而後柔柔的說了一聲謝謝。這一幕剛好被路過的王允看到,他雖不知龍飛的真實身份。不過他也曾聽過,孫堅收了一名姓龍的義子。


    這幾日他正在四處打探,看看這個自稱龍飛的家夥是不是孫堅的義子。本來還琢磨該怎麽拉攏這小子呢,今天讓他看到這一幕,王允心中馬上就有了計策。


    當天晚上,王允找到了紅衣女子。詢問她是否有意中人,紅衣女子連連搖頭。而後有紅了臉,因為她想到了白天發生在湖邊的一幕。


    王允當場收此女為義女,而後給了她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今後不管龍飛去哪兒,紅衣女子都要跟著。那怕是當牛做馬,她也要陪在龍飛身邊。生是龍飛的人,死是龍飛的鬼。


    想當初,紅衣女子流落街頭,是王允將她帶迴府中,好吃好喝好招待。不僅幫她解決了溫飽問題,還給了她學習琴棋書畫和跳舞的機會。讓她學會了不少本事,也開闊了視野。現在有用得著她的地方,她當然義不容辭。


    第二天中午,龍飛和王允在一起吃飯時提到此時。


    王允說:“我家中尚有一女未曾婚配,今日老夫就將她許配給你,如何?”


    龍飛說:“我當初對義父有過承諾,勢必要娶其女孫尚香為妻,此誓絕不可廢!”


    王允聞言大喜,一來是因為知道了龍飛的身份,二來是知道了龍飛的為人。可他也是個倔脾氣,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既然承諾要將義女許配給龍飛,龍飛不娶那就送給龍飛當丫鬟好了。


    自此開始,龍飛身邊多了一個名叫貂蟬的丫鬟。長得那叫一個漂亮,據說是長安城第一美女。有好多人都喜歡她,可惜她芳心暗許,心裏隻能容得下一個人。


    一個手持方天畫戟的家夥來王允府上做客,先是見到了美若天仙的貂蟬。而後因為此事跟龍飛大戰一場,任由這家夥挑選兵器,他都不能在龍飛手上撐過十個迴合。這下徹底把此人給打服了,當即就要拜龍飛為師。


    師父師父,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收徒弟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再說此人當時名氣極盛,而且日後還會有飛來橫禍。如果龍飛要收他為徒,那麽首要做的就是讓此人聽自己的話。


    那人說:“我呂布向來說一不二,隻要你願意收我為徒,以後我呂布就奉你為主公。”


    收個叫呂布的家夥當貼身護衛,這事兒倒不是不能考慮。可這會兒王允又不幹了,希望可以給他一個表現的機會。因為龍飛曾經說過,對他而言就沒有辦不到的事兒。王允的心事人盡皆知,自然要極力討好和巴結龍飛了。


    董卓喜怒無常,他不死王允的心始終吊在嗓子眼。雖然董卓現在沒空理他,可一旦董卓給他來個秋後算賬,他是妥妥逃不掉董卓的報複。


    既然是這樣,那就應該找個機會把董卓幹掉。以前不行是因為沒有幫手,現在有了龍飛,還有呂布的裏應外合。隻要計劃周全,想必幹掉董卓也隻是分分鍾的事兒。


    董卓這個人一向沒什麽安全感,即便是呂布陪在身邊,他依然會帶上很多人暗中保護他的安全。眼瞅著就要到一年一度的祭祀之日了,往年這種事都需要皇上親自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也祈求他們的皇位可以永固。


    自從董卓把持朝政以後,這事兒基本上就沒再辦過。今年,由王允帶頭提議,應該舉辦一次祭祀儀式。準備工作由他擔任,而後在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奏請聖上,希望可以讓董卓代為祭祀。


    這下可把董卓給高興壞了,誰會嫌棄自己的名氣太大呢。祭祀可是隻有皇家才能參與的活動,這次由王允主動提出讓他代辦,小皇帝敢說個不字?


    事情很順利的被批準了,而後便是王允緊鑼密鼓的準備祭祀之事。就在祭祀當天,龍飛率呂布混在人群之中。祭祀半途撤走所有守衛,隻留下一些必不可少的祭祀參與者。而董卓此時還未發現,這些人皆有兵器在身。


    一看勢頭不對,董卓驚唿:“呂布我兒快來救我!”


    呂布看了一眼龍飛,在得到默許之後走向董卓,手持方天畫戟站在董卓麵前,怒斥道:“董卓老賊,今天我要替天行道。我早與你一刀兩斷了。今日我呂布在此起誓,以後定當跟師父龍飛效犬馬之勞,有為此誓,當此下場。”


    說完,一槍洞穿了董卓的胸膛,而後又將董卓的人頭砍掉。


    董卓死了,朝廷的權利迴到了漢獻帝的手裏,可這會兒諸侯正在各自起兵,多數實力已經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了。


    王允一心想要匡扶漢室,希望可以通過一係列措施來彌補之前的漏洞。隻可惜大漢已經奄奄一息,王允並非那位妙手迴春之人。


    董卓死了,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大漢王朝。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二人停止了跟諸侯的對戰,此時的他們麵臨著兩個選擇。


    或者對他二人來說,選擇隻有一個。跟著董卓搶了不少金銀珠寶,就地解散然後各迴各家。這樣他們不用擔心會被平叛,可也有一定風險。


    就在二人左右為難之際,一向很少出主意的謀士賈詡站了出來。他給了二人一個建議,二選一的選擇題,就看他們倆會要怎麽選了。


    第一,馬上迴長安,沿途集結各部,殺迴長安替董卓報仇。事成了可擁有天下,不成在散夥不遲。


    第二,馬上散夥,各迴各家各找各媽。有兵在手無人敢惹,無兵無將一個小小的伍長就能幹掉他們。


    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經賈詡這麽一說,李傕郭汜二人恍然大悟。隻要他倆腦子裏裝的不是漿糊,就一定會選擇第一條路。殺迴長安替董卓報仇,能不能成以後再說。


    與此同時,龍飛勸說王允要整肅軍務,希望可以招募更多的能征善戰之人。可王允的態度跟之前就不一樣了,這會兒的他貌似已經用不上龍飛了。不僅是龍飛,連呂布他看著也很礙眼。


    不過他自然知道呂布的戰鬥力,想要不讓龍飛跟呂布在麵前礙眼,自然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將此二人支走。


    事情來的太突然了,當王允得知李傕郭汜率領董卓殘部殺迴長安的時候,他還在皇宮跟漢獻帝劉協商量該製定那些新規呢。先前此二人的手下不過三四萬人,一路匯集各部殘兵,到了長安城外之時已有十萬之眾。


    長安城本來就是董卓的地盤,而且朝廷早就沒有了自己的軍事力量。現在董卓死了,這個地盤依然由他的人在掌管。李傕郭汜要來給董卓報仇,那第一個不能放過的就是王允。因為事成之後,王允把功勞全歸在了自己身上。


    王允不聽勸,龍飛帶著呂布了貂蟬離開了長安。而後傳來一個噩耗,王允在皇宮門外以死報效朝廷。在他死之前,不許李傕郭汜踏入皇宮半步。隻可惜他的做法無異於以卵擊石,隻能是白白冤死。


    李傕郭汜控製了東漢朝廷,各路諸侯自然都不服氣。不管朝廷下發什麽檄文,反正下麵的諸侯是不會聽從命令的。


    就在此時,一個腦子進水的家夥派使者去了長安。他不是派人去長安找事兒,而是帶著厚禮去長安進貢的。


    這下可把李傕郭汜給整蒙了,竟然還真有人把他們放在眼裏了。一看這家夥這麽上道,李傕郭汜二人一合計。讓漢獻帝給此人封官進爵,敕封荊州刺史劉表為鎮南將軍。


    劉表自然也沒閑著,他把荊州所轄的八個郡城治理的井井有條。也不跟其他人爭搶地盤,隻要沒人來招惹他就萬事大吉了。


    其他地方都在打仗,唯有荊州風平浪靜。老百姓一看這地方不錯,便有大量百姓湧入荊州避難。這些人到了荊州開始耕種經商,而後荊州就變得越來越富有了。在這幫去荊州避難的人中,有一位被世人稱為臥龍先生的家夥。


    李傕郭汜掌握了大漢朝廷,可他倆都沒有忘了賈詡的功勞。給賈詡封了一個大官,可加入不幹,再換一個比之前更大的官,可賈詡更不幹。最後由賈詡提議,讓漢獻帝給了他一個官位中等的官職。


    既可以不出風頭,又能夠為百姓做點兒實事。在那個亂世,賈詡是為數不多壽終正寢之人。能夠活到老死,在那個時代才算真正的牛人。


    莫說英雄多坎坷,誰人不是此般過,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