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偷襲孫堅得手,才覺得孫堅其實並不可怕。世人眼中的江東猛虎,最後還不是被華雄打的落荒而逃。
率兵離開陽城,華雄前來關外叫陣。此時關外距離諸侯大營不足十裏,若不迎敵恐怕大營不保。可誰都知道孫堅被這個華雄打的落荒而逃,江東猛虎已經變成了江東病虎。而此次華雄前來叫陣,分明就是想滅掉諸侯。
袁紹高坐主位,堂下諸侯分坐左右。諸侯身後又有不少戰將,此時正在等候袁紹下令。可袁紹遲遲不肯下令,引來剛剛歸來的袁術幾聲冷哼。
從袁術身後站出一人,拱手抱拳向袁紹請命。他自稱俞涉,供職於袁術麾下。願意親去與華雄一戰,取其頭顱獻與盟主。
袁紹聞言大喜,袁術則是一臉譏諷。眾將士為俞涉呐喊助威,俞涉上馬出營前去迎戰華雄。片刻之後前方來報,俞涉與華雄隻交戰兩個迴合便被斬與馬下。
這下不僅袁紹大驚,袁術也是大吃一斤,差點兒噎死。俞涉雖然不是他手下最拔尖的猛將,可也算一員久經沙場的老兵。再不濟也該走上幾十迴合,沒想到連三個迴合都不到就給華雄給殺了。
軍帳內氣氛一下變得凝重起來,諸侯臉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慎重之色。半柱香之後,沉默的軍帳再次響起請戰之聲。
“末將潘鳳,乃冀州牧韓馥手下小將,願出營與華雄一戰。”
“請!”
袁紹大手一揮,戰鼓鳴,眾將齊聲為潘鳳助威。喊聲震天蓋過了戰鼓,而後潘鳳策馬出營對陣華雄。
潘鳳比不上俞涉,一個迴合就被華雄斬與馬下。而後前方來報,袁紹大吃一斤,袁術和韓馥更是大吃一斤,差點兒噎死。
此時,帶傷參與議事的孫堅與龍飛竊竊私語。剛才龍飛看到孫堅想要出戰,被龍飛攔下。孫堅當然不肯甘心,可這會兒不是他逞強的時候。
多數人隻知道孫堅綽號江東猛虎,卻不知他這頭猛虎是因何而來。
多年以前,那一年的孫堅剛滿十二。有家父坐船遊湖,在途中遇到了一夥劫匪。可以被稱之為海盜,實際上也就算是湖盜。因為那不是海而是湖,不過這幫人也的確夠心狠手辣的。劫持過往船隻,而後搶走金銀珠寶和女人,把男人全部丟進湖裏淹死。
早先就有不少關於這幫湖匪的傳聞,沒想到這次還真讓孫堅父子給遇上了。孫老爺子想要息事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孫堅不幹,說什麽要替天行道。單槍匹馬闖入湖匪的地盤,而後竟然還斬殺了數名湖匪。
從那以後,那夥湖匪就換了地方。具體原因不詳,不過後來當地人開始盛傳。孫家有子如孫堅,江東必可安百年。能夠鎮守一方保一方平安,那就相當於是那個地方的王。百獸之王唯有猛虎,之後孫堅的重重表現驗證了這句話,所以江東猛虎的名氣就越來越大。
看了一眼劉關張三人,龍飛跟關羽對視了一眼。他不是一直在尋找這樣一個機會嗎,諸葛琦和司徒陽不讓他們三人離開德陽城。而他們三人竟然偷跑了出來,還帶了走了一部分龍家軍。這事兒龍飛不會跟他們計較,可見龍飛還是把他們當兄弟的。
這麽好的機會,唯有張飛和關羽可以把握。而張飛看上去太過清秀,一看就讓人覺得不夠可靠。而關羽恰恰相反,天生紅麵給人以威嚴,眯眼給人以藐視,長長的胡子給人以穩重,組合在一起就讓人覺得很踏實。
左移一步,關羽上前抱拳請命。此事隻有袁紹可以做主,所以他不必請示他的上司,而是直接請示盟主袁紹即可。
而袁紹詢問關羽是何官身,關羽坦言自己是一名普通士卒。袁術聞言大笑不止,癡笑關羽不自量力。難道他是在故意讓眾人出醜不成,堂堂十八路諸侯竟然派一名士卒出營對戰,傳出去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曹操站了出來,反駁了袁術的話,力挺關羽前去一戰。並且當著眾人的麵,親自給關羽倒了一杯酒。既然有心要為大漢王朝效力,那又分什麽高低貴賤呢。隻要是有這份心的人,曹操都當尊其為英雄。
關羽並未接過曹操手中的酒杯,而是說道:“這酒我是一定要喝的,可惜喝酒不騎馬起騎馬不喝酒,這條鐵律我應當遵守,還望曹校尉見諒。待我取了華雄的人頭,再來痛飲一番。”
曹操聞言哈哈大笑,高聲道:“沒想到我軍將士竟有如此素質,好一個喝酒不騎馬騎馬不喝酒。我曹操佩服你是條漢子,你就放心去吧。在你歸來之前,我手中酒杯不會落地。”
此言一出,關羽大為感動。酒杯不會落地,也就是曹操會一直端著酒杯,靜等關羽大勝而歸。一個陌生人竟然對他如此信任,又豈會讓關羽不感動呢。
常言道,錦上添花者數不勝數,雪中送炭者寥寥無幾。而關羽有幸遇到了一位,豈能不深受感動。
轉身走向戰馬,龍飛上前為關羽牽馬,而後低聲說道:“不管你身處何地,我們都是兄弟。”
關羽聞言虎軀一震,重重歎息一聲狠狠點了點頭,拍了拍龍飛的肩膀,沉聲道:“不管我關羽在身在何處,你龍飛都是我的兄弟。”
策馬揚鞭,戰馬疾馳而去,眾將士再次擂鼓呐喊。他們都在為身為普通士卒的關羽呐喊,因為隻有關羽才能代表他們。誰說普通士卒沒本事,誰說普通士卒隻能當炮灰。這次就讓那些自稱出身名門和熟讀兵書的家夥們看看,一個普通士卒是如何讓他們大吃一斤的。
戰鼓隻響了幾分鍾便停了,眾人心裏咯噔一下,被隨後震耳欲聾的戰鼓聲嚇得心髒病都快發作了。剛才擂鼓的將士被驚呆了,此時他們都迴過神來了,都在用最大的力氣為代表他們這些普通士卒的那位助威。
前方來報,華雄與關羽大戰八個迴合,被關羽斬與馬下。關羽隨後提著華雄人頭來到營中,把頭顱丟在地上,快步走向曹操接過酒杯。一飲而盡抱拳向曹操表示感謝,曹操仰天大笑送關羽兩壇好酒,並與之共飲。
曹操酒量半壇,與別人喝隻喝半壇,可與關羽他願喝一壇。想要說的太多卻說不出口,一切都在酒裏了。
直到此時,眾人才細細打量起剛才都不看好的關羽。身高九尺,漂亮的胡子長約二尺,丹鳳眼臥蠶眉。聲音洪亮而鏗鏘有力,手持一柄青龍偃月刀。刀身之上盤踞一條青龍,想必一定出自某位大雕刻家之手。
這一幕便被稱之為溫酒斬華雄,隻不過這一幕乃演義劇情,並非曆史原狀。事實上,華雄並非關羽所殺,而是死在了江東猛虎孫堅的手裏。
離開德陽城的劉關張投奔了公孫瓚,因為劉大耳朵跟公孫瓚是老同學。當初他倆一起在盧植開辦的學院上學,那會兒公孫瓚很喜歡跟劉大耳朵在一起。再加上他家條件不錯,整天帶著劉大耳朵吃香的喝辣的。
劉大耳朵也喜歡跟公孫瓚一塊兒玩,因為他跟著公孫瓚接觸到不少新鮮東西。比如說去高檔酒樓一邊吃飯一邊看人跳舞啦,比如說去一些上檔次的客棧享受豪華套房啦。反正那會兒他可喜歡公孫瓚了,跟公孫瓚以兄弟相稱。
華雄被殺,董卓急眼了,這次沒有攔著呂布,而是派給呂布五萬兵馬,直逼諸侯營地。接管了先前華雄的大營,穩固軍心前來叫陣。
大戰一觸即發,急性子張飛忍不住了。上次是關羽出戰立下戰功,這等好事他也想插上一腳。眼下機會來了,如果能夠幹掉董卓的義子呂布,豈不是比殺掉三個華雄功勞更大。到時候誰還敢看不起他們兄弟,他張飛第一個不答應。
張飛請戰,袁紹自當應允,有了關羽的前車之鑒,這一次袁術等人也沒攔著。自家手下沒有猛將,可也不能任由呂布在外麵叫陣吧。
張飛出戰,龍飛趁機提醒關羽,希望他帶上劉大耳朵跟張飛一起去。關羽不解,龍飛也不做解釋。畢竟劉關張是公孫瓚的人,龍飛此時是孫堅的人。
關羽自然是相信龍飛的,所以他帶上劉大耳朵緊隨其後。在張飛出戰時還不忘提醒,讓他一定要多加小心。呂布不是華雄,他的戰力指數恐怕要比得上兩個張飛。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張飛跟呂布交戰一個迴合。關羽便策馬上去支援。如果他不上去支援的話,興許張飛都挺不過第二迴合。關羽和張飛合力,二打一呂布都好不吃力。眼瞅著二人處於劣勢,一旁的劉大耳朵也衝了上去。
劉關張三人對陣呂布,這特麽說好的一對一呢。現在怎麽就變成了三對一了,這不是明擺著耍賴皮麽。
可那會的呂布叫不來幫手,而且他帶來的副將也都不願意聽他的。三對一呂布自然占不到便宜,可即便這樣劉關張也拿不下呂布。
董卓麾下第一猛將,被後人稱之為戰神的呂奉先,又豈是隨便什麽人都能打敗的。戰神這個稱號可不是撿來的,是他通過事實來證明他有具備這個資格。事實是什麽,一個人單挑劉關張三人,短時間不落下風,這個事實有沒有說服力?
持久戰打下去,呂布是一定扛不住的,所以他邊戰邊退。雖然他被稱為戰神,可他還沒有膨脹到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一個幾迴合能夠幹掉華雄的家夥,再加上兩個實力不比紅臉那家夥弱上太多的家夥,這架他沒法打了。
三人合力打跑了呂布,張飛要追被關羽攔住,還想反駁被劉大耳朵訓斥了幾句。這下張飛算老實了,乖乖跟著關羽和劉大耳朵返迴大營。
此戰之後,劉關張三人借住了呂布這場東風,名氣逐漸開始提升。
率兵離開陽城,華雄前來關外叫陣。此時關外距離諸侯大營不足十裏,若不迎敵恐怕大營不保。可誰都知道孫堅被這個華雄打的落荒而逃,江東猛虎已經變成了江東病虎。而此次華雄前來叫陣,分明就是想滅掉諸侯。
袁紹高坐主位,堂下諸侯分坐左右。諸侯身後又有不少戰將,此時正在等候袁紹下令。可袁紹遲遲不肯下令,引來剛剛歸來的袁術幾聲冷哼。
從袁術身後站出一人,拱手抱拳向袁紹請命。他自稱俞涉,供職於袁術麾下。願意親去與華雄一戰,取其頭顱獻與盟主。
袁紹聞言大喜,袁術則是一臉譏諷。眾將士為俞涉呐喊助威,俞涉上馬出營前去迎戰華雄。片刻之後前方來報,俞涉與華雄隻交戰兩個迴合便被斬與馬下。
這下不僅袁紹大驚,袁術也是大吃一斤,差點兒噎死。俞涉雖然不是他手下最拔尖的猛將,可也算一員久經沙場的老兵。再不濟也該走上幾十迴合,沒想到連三個迴合都不到就給華雄給殺了。
軍帳內氣氛一下變得凝重起來,諸侯臉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慎重之色。半柱香之後,沉默的軍帳再次響起請戰之聲。
“末將潘鳳,乃冀州牧韓馥手下小將,願出營與華雄一戰。”
“請!”
袁紹大手一揮,戰鼓鳴,眾將齊聲為潘鳳助威。喊聲震天蓋過了戰鼓,而後潘鳳策馬出營對陣華雄。
潘鳳比不上俞涉,一個迴合就被華雄斬與馬下。而後前方來報,袁紹大吃一斤,袁術和韓馥更是大吃一斤,差點兒噎死。
此時,帶傷參與議事的孫堅與龍飛竊竊私語。剛才龍飛看到孫堅想要出戰,被龍飛攔下。孫堅當然不肯甘心,可這會兒不是他逞強的時候。
多數人隻知道孫堅綽號江東猛虎,卻不知他這頭猛虎是因何而來。
多年以前,那一年的孫堅剛滿十二。有家父坐船遊湖,在途中遇到了一夥劫匪。可以被稱之為海盜,實際上也就算是湖盜。因為那不是海而是湖,不過這幫人也的確夠心狠手辣的。劫持過往船隻,而後搶走金銀珠寶和女人,把男人全部丟進湖裏淹死。
早先就有不少關於這幫湖匪的傳聞,沒想到這次還真讓孫堅父子給遇上了。孫老爺子想要息事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孫堅不幹,說什麽要替天行道。單槍匹馬闖入湖匪的地盤,而後竟然還斬殺了數名湖匪。
從那以後,那夥湖匪就換了地方。具體原因不詳,不過後來當地人開始盛傳。孫家有子如孫堅,江東必可安百年。能夠鎮守一方保一方平安,那就相當於是那個地方的王。百獸之王唯有猛虎,之後孫堅的重重表現驗證了這句話,所以江東猛虎的名氣就越來越大。
看了一眼劉關張三人,龍飛跟關羽對視了一眼。他不是一直在尋找這樣一個機會嗎,諸葛琦和司徒陽不讓他們三人離開德陽城。而他們三人竟然偷跑了出來,還帶了走了一部分龍家軍。這事兒龍飛不會跟他們計較,可見龍飛還是把他們當兄弟的。
這麽好的機會,唯有張飛和關羽可以把握。而張飛看上去太過清秀,一看就讓人覺得不夠可靠。而關羽恰恰相反,天生紅麵給人以威嚴,眯眼給人以藐視,長長的胡子給人以穩重,組合在一起就讓人覺得很踏實。
左移一步,關羽上前抱拳請命。此事隻有袁紹可以做主,所以他不必請示他的上司,而是直接請示盟主袁紹即可。
而袁紹詢問關羽是何官身,關羽坦言自己是一名普通士卒。袁術聞言大笑不止,癡笑關羽不自量力。難道他是在故意讓眾人出醜不成,堂堂十八路諸侯竟然派一名士卒出營對戰,傳出去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曹操站了出來,反駁了袁術的話,力挺關羽前去一戰。並且當著眾人的麵,親自給關羽倒了一杯酒。既然有心要為大漢王朝效力,那又分什麽高低貴賤呢。隻要是有這份心的人,曹操都當尊其為英雄。
關羽並未接過曹操手中的酒杯,而是說道:“這酒我是一定要喝的,可惜喝酒不騎馬起騎馬不喝酒,這條鐵律我應當遵守,還望曹校尉見諒。待我取了華雄的人頭,再來痛飲一番。”
曹操聞言哈哈大笑,高聲道:“沒想到我軍將士竟有如此素質,好一個喝酒不騎馬騎馬不喝酒。我曹操佩服你是條漢子,你就放心去吧。在你歸來之前,我手中酒杯不會落地。”
此言一出,關羽大為感動。酒杯不會落地,也就是曹操會一直端著酒杯,靜等關羽大勝而歸。一個陌生人竟然對他如此信任,又豈會讓關羽不感動呢。
常言道,錦上添花者數不勝數,雪中送炭者寥寥無幾。而關羽有幸遇到了一位,豈能不深受感動。
轉身走向戰馬,龍飛上前為關羽牽馬,而後低聲說道:“不管你身處何地,我們都是兄弟。”
關羽聞言虎軀一震,重重歎息一聲狠狠點了點頭,拍了拍龍飛的肩膀,沉聲道:“不管我關羽在身在何處,你龍飛都是我的兄弟。”
策馬揚鞭,戰馬疾馳而去,眾將士再次擂鼓呐喊。他們都在為身為普通士卒的關羽呐喊,因為隻有關羽才能代表他們。誰說普通士卒沒本事,誰說普通士卒隻能當炮灰。這次就讓那些自稱出身名門和熟讀兵書的家夥們看看,一個普通士卒是如何讓他們大吃一斤的。
戰鼓隻響了幾分鍾便停了,眾人心裏咯噔一下,被隨後震耳欲聾的戰鼓聲嚇得心髒病都快發作了。剛才擂鼓的將士被驚呆了,此時他們都迴過神來了,都在用最大的力氣為代表他們這些普通士卒的那位助威。
前方來報,華雄與關羽大戰八個迴合,被關羽斬與馬下。關羽隨後提著華雄人頭來到營中,把頭顱丟在地上,快步走向曹操接過酒杯。一飲而盡抱拳向曹操表示感謝,曹操仰天大笑送關羽兩壇好酒,並與之共飲。
曹操酒量半壇,與別人喝隻喝半壇,可與關羽他願喝一壇。想要說的太多卻說不出口,一切都在酒裏了。
直到此時,眾人才細細打量起剛才都不看好的關羽。身高九尺,漂亮的胡子長約二尺,丹鳳眼臥蠶眉。聲音洪亮而鏗鏘有力,手持一柄青龍偃月刀。刀身之上盤踞一條青龍,想必一定出自某位大雕刻家之手。
這一幕便被稱之為溫酒斬華雄,隻不過這一幕乃演義劇情,並非曆史原狀。事實上,華雄並非關羽所殺,而是死在了江東猛虎孫堅的手裏。
離開德陽城的劉關張投奔了公孫瓚,因為劉大耳朵跟公孫瓚是老同學。當初他倆一起在盧植開辦的學院上學,那會兒公孫瓚很喜歡跟劉大耳朵在一起。再加上他家條件不錯,整天帶著劉大耳朵吃香的喝辣的。
劉大耳朵也喜歡跟公孫瓚一塊兒玩,因為他跟著公孫瓚接觸到不少新鮮東西。比如說去高檔酒樓一邊吃飯一邊看人跳舞啦,比如說去一些上檔次的客棧享受豪華套房啦。反正那會兒他可喜歡公孫瓚了,跟公孫瓚以兄弟相稱。
華雄被殺,董卓急眼了,這次沒有攔著呂布,而是派給呂布五萬兵馬,直逼諸侯營地。接管了先前華雄的大營,穩固軍心前來叫陣。
大戰一觸即發,急性子張飛忍不住了。上次是關羽出戰立下戰功,這等好事他也想插上一腳。眼下機會來了,如果能夠幹掉董卓的義子呂布,豈不是比殺掉三個華雄功勞更大。到時候誰還敢看不起他們兄弟,他張飛第一個不答應。
張飛請戰,袁紹自當應允,有了關羽的前車之鑒,這一次袁術等人也沒攔著。自家手下沒有猛將,可也不能任由呂布在外麵叫陣吧。
張飛出戰,龍飛趁機提醒關羽,希望他帶上劉大耳朵跟張飛一起去。關羽不解,龍飛也不做解釋。畢竟劉關張是公孫瓚的人,龍飛此時是孫堅的人。
關羽自然是相信龍飛的,所以他帶上劉大耳朵緊隨其後。在張飛出戰時還不忘提醒,讓他一定要多加小心。呂布不是華雄,他的戰力指數恐怕要比得上兩個張飛。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張飛跟呂布交戰一個迴合。關羽便策馬上去支援。如果他不上去支援的話,興許張飛都挺不過第二迴合。關羽和張飛合力,二打一呂布都好不吃力。眼瞅著二人處於劣勢,一旁的劉大耳朵也衝了上去。
劉關張三人對陣呂布,這特麽說好的一對一呢。現在怎麽就變成了三對一了,這不是明擺著耍賴皮麽。
可那會的呂布叫不來幫手,而且他帶來的副將也都不願意聽他的。三對一呂布自然占不到便宜,可即便這樣劉關張也拿不下呂布。
董卓麾下第一猛將,被後人稱之為戰神的呂奉先,又豈是隨便什麽人都能打敗的。戰神這個稱號可不是撿來的,是他通過事實來證明他有具備這個資格。事實是什麽,一個人單挑劉關張三人,短時間不落下風,這個事實有沒有說服力?
持久戰打下去,呂布是一定扛不住的,所以他邊戰邊退。雖然他被稱為戰神,可他還沒有膨脹到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一個幾迴合能夠幹掉華雄的家夥,再加上兩個實力不比紅臉那家夥弱上太多的家夥,這架他沒法打了。
三人合力打跑了呂布,張飛要追被關羽攔住,還想反駁被劉大耳朵訓斥了幾句。這下張飛算老實了,乖乖跟著關羽和劉大耳朵返迴大營。
此戰之後,劉關張三人借住了呂布這場東風,名氣逐漸開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