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大營集結的諸侯越來越多,他們都是在收到了傳單之後趕來的。不過大部分人都不是衝著曹操,而是衝著汝南袁氏的名頭。袁紹的名氣比曹操大得多,而是他先前跟何進混。如果不是何進死了,恐怕袁紹的勢力要比現在大得多。
人來了,全都集結在了距離洛陽城百裏之外的大營。他們之中,有刺史也有太守,手裏的兵從幾千到數萬不等。跟上次的情況類似,隻不過上一次是以何進的名義發出的集結令,而這一次是以討伐董卓的名義。
這麽多人聚集在一起,沒有一個領頭的肯定是不行的。這幫人就開始琢磨了,必須要選個盟主出來。各路人馬匯聚到了一起,自然就組成了一支盟軍。而他們這些人都來自關東地區,故而又被稱之為關東盟軍。
當時的諸侯實力不等,但是他們在地方都是實權者。有人說一共聚集了十八路諸侯,而根據史料記載並沒有那麽多,真正算起來也就十一二路。
在大家商量誰來做這麽盟主的時候,有一個人坐不住了。先前他為了殺董卓,差點兒把小命都搭進去了。別人都看不慣董卓,而他確實第一個站出來明確反對董卓,表示要討伐董卓之人。
這次集結令也是由他提出的,主要策劃人也是他。按理來說,這個盟主就應該由他來做。可是,在大家激烈的討論過程中,根本就沒有人提起過他的名字。這些人都在推薦各自認為最合適的人選,隻不過一經提出就遭到了別人的反對。
事情僵持不下,這幫人還沒有徹底達成協議。這個時候他們幾乎沒有戰鬥力,而最後所形成的分歧固定在了兩個人身上。第一是袁紹,第二是孫堅。支持袁紹是因為他的名氣,而支持孫堅是因為他的戰鬥力。
平心而論,大家來是為了討伐董卓,現在的董卓實力最強。如果跟董卓開戰,就一定要有人統兵。這些人讓他們耍耍嘴皮子沒問題,打一些小仗也沒問題,可一旦讓他們指揮這麽多人這麽大規模的戰役就不行了。
這事根本就不用別人去說,他們自己就主動承認了。這事兒他們根本就辦不了,需要找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擔任這個角色。
還是沒有人想起那個把他們集結到一起的家夥,而那個家夥雖然很生氣,卻不能把心裏話告訴任何人。
他曾是西園八校尉之一,也曾獻刀給董卓妄圖刺殺老賊。隻可惜時機不夠成熟,或者說是董老賊的戒心太強了。他沒能按照計劃幹掉董老賊,倒是徹底跟董老賊撕破了臉。若不是他拚了命的跑路,恐怕現在早就給董老賊給做掉了。
董老賊的行為天怒人怨,可又有幾個人不為自己著想呢。眼瞅著大帳內吵吵的像菜市場,此人慢慢走出了軍帳。
一個人走出大營,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河邊。
河邊有兩個孩子,大點兒的是男孩,十五六歲的樣子。小點兒的是女孩,八九歲的樣子。在看到此人之後,大點兒的孩子衝他點頭微笑。而他也衝男孩笑了笑,走向男孩坐在旁邊。聽男孩給小女孩講故事,而後小女孩在男孩懷裏睡去。
曹操沒有想到會在這裏見到龍飛,先前他就見過龍飛了。隻不過那會兒的龍飛沒什麽特別,跟今日所見判若兩人。
一看這副尊榮,龍飛就能猜出麵前之人的身份。驍騎校尉曹操,此次討伐董卓的最初倡議者。可是他官微言輕,沒有人會把他放在眼裏。一心想要匡扶大漢王朝,隻可惜往日的大漢王朝早就不複存在了。
曹操仰望天空,重重吐出一口濁氣。好久沒有這麽放鬆過了,如今這樣也還不錯。他跟龍飛不聊公事,隻是談一些彼此對某些已經發生之事的看法。
龍飛的話讓曹操受益匪淺,離開時向龍飛抱拳行禮。幫龍飛隻能幫他到這兒了,泄露天機的事兒龍飛可不能做。因為他已經吃過這方麵的苦頭了,泄露天機之後會遭天譴,天譴不會發生在他身上,卻會發生在他身邊之人的身上。
“好啦,不用裝了,人已經走了。”等到曹操走遠,龍飛拍了拍孫尚香的腦袋,輕聲說道。
剛才還打著唿嚕的孫尚香,此時正睜著一雙水汪汪的的眼睛,從龍飛懷裏掙脫拉著他在河邊瘋跑。她其實並沒睡著,而是猜出了曹操會跟龍飛有話要說。他雖然不懂他們倆聊的那些,但是他懂得要給他們聊天的機會。
“香兒,打仗你怕不怕?”龍飛突然問孫尚香。
孫尚香迴過頭看著龍飛,笑道:“不怕,因為我有龍飛哥哥。”
龍飛說:“那如果我有天不在了呢?”
孫尚香突然抱住龍飛的胳膊,說道:“不管龍飛哥哥去哪兒,我都會跟著你的。龍飛哥哥,你是要丟下我一個人嗎?”
龍飛心裏一軟,拍了拍孫尚香的小腦袋。輕輕的搖了搖頭,帶著她朝大營走去。其實他也不知道今後會何去何從,但是他不會丟下孫尚香一個人。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他不會讓孫尚香嫁給某人。
結婚三年然後永世不再往來,這便是她的命數。如果沒有龍飛,孫尚香一定會是那樣的人生。可現在龍飛早了那麽多年認識了她,就一定不會讓她委屈自己。不管以後發生什麽,他都要孫尚香擁有選擇的權利。
大帳內,眾人再次對盟主之事進行商討。上一次大家最終選出了兩個候選人,一個是袁紹一個是孫堅。這一次有很多人選擇了支持袁紹,即便是孫堅本人也選擇支持袁紹。理由當然跟大家一致,因為袁紹名氣大。
僅僅隻有這一條麽?當然不是,因為諸侯之中,有一個誰也管不了的刺頭。他手下人不算少,而且戰鬥力也算可以。可他看誰都不順眼,就是想看看誰當這麽盟主。他明裏暗裏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誰當這個盟主他就弄誰。
這事兒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誰也不會吃飽了撐的去找他的麻煩。因為他也姓袁,也出自汝南袁氏。而且,如果按照正兒八經排名來說的話。他屬於汝南袁氏的嫡出,而另一個姓袁的家夥屬於庶出。
誰都不服的家夥叫袁術,是袁紹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從小就看不起袁紹,因為袁紹的媽媽在袁家沒有地位,而袁術的老媽在袁家是正牌。很多特權袁術有而袁紹沒有,但是他們的父親對他倆一視同仁。
袁氏家主一視同仁,可不代表下人們也會一視同仁。袁家那會兒就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袁術多以袁氏的幾房庶出為主。而另一派支持袁紹,多以下人和佃戶為主。大家明爭暗鬥不停的較量,不過不管怎麽較量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損害袁家本身的利益。
現在有人要選袁紹當盟主,這事兒袁術第一個不同意。如果換做孫堅的話,他先前的話也就隻是說說而已。因為他總覺得自己高袁紹一等,事事都要跟袁紹作比較。當然了,本身他也有兩把刷子。
經過大家的一致表決,曹操當場宣布任命,袁紹成為了關東盟軍的盟主。由他來指揮大家一起討伐董卓,而聽到這個消息後有兩個人最生氣。
一個是袁術,看不起袁紹的他很生氣,並且已經計劃好了。不管到什麽時候,他都不會讓袁紹搶風頭。
一個是曹操,本來這個位置應該是他的,現在變成了袁紹。不能對別人說隻能忍著,所以心裏很憋屈。
這一次龍飛主動找到了曹操,因為他知道這事兒曹操肯定很不滿意。但是再有怨氣也隻能忍著,誰讓人家身份背景比曹操強大太多了呢。
曹操的背景差麽?其實這哥們的背景一點兒也不差。換句話說,曹操的背景也能夠用強大二字來形容。他從小家裏條件優越,基本上遇到什麽大風大浪。因為有人替他頂著,而且家裏麵頗有財富。
有錢人家的孩子有很多選擇權,當然也就會培養出不同的愛好。曹操不喜歡去風月場所,也不喜歡結交狐朋狗友。他喜歡讀書,尤其是兵法韜略之類的書。他可以一天都不吃飯,隻因為看一本讓他著迷的兵書。
他可以連著一個月足不出戶,一旦出門肯定是沒書可讀了。他當然算是宅男,但是他還有一個愛好,練武。十八般武藝都有涉及,十八般兵器也都能耍兩下。而且他集眾家所長,練出了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功夫。
大營外小河邊,這次孫尚香在營中睡午覺,龍飛來是想開導開導曹操。人有怨氣就容易生病,負麵情緒太多也容易失去理智。龍飛可不想看到曹操失去判斷力,所以他想幫曹操疏通心中的怨氣。
曹操對袁紹的意見頗大,甚至有點兒超出了龍飛的預想。都說袁術最看不上袁紹,而此時的曹操也有這種趨勢。
他說,當初袁紹給何進出了個餿主意。讓何進以天子名義,號令天下諸侯前來洛陽討伐十常侍。而後又招來董卓,當時曹操就建議袁紹。因為那時何進和十常侍都死了,董卓帶兵前來必成後患。
那時的董卓在洛陽還未站穩腳跟,甚至那時的他還沒有摸清洛陽城的情況。如果那個時候袁紹聽了他的話,馬上派人幹掉董卓,現在就不會有這麽多麻煩事兒了。如果讓袁紹當這個盟主,這種情況以後肯定還會發生。
那時袁紹是指揮官,有權指揮何進手下所有將士。可惜他沒有把握那次機會,而後便讓董卓逐漸壯大,以至於後來把持朝政,濫殺無辜製造一起起慘案。害死這些人的主謀是董卓,可在某個程度上來說,袁紹也算得上幫兇。
這事兒確實讓人有點兒難以接受,不過龍飛還是要勸曹操。現在應該以大局為重,先看看事態怎麽發展再說。
曹操聽了龍飛的建議,之後再也沒有提過此事。
人來了,全都集結在了距離洛陽城百裏之外的大營。他們之中,有刺史也有太守,手裏的兵從幾千到數萬不等。跟上次的情況類似,隻不過上一次是以何進的名義發出的集結令,而這一次是以討伐董卓的名義。
這麽多人聚集在一起,沒有一個領頭的肯定是不行的。這幫人就開始琢磨了,必須要選個盟主出來。各路人馬匯聚到了一起,自然就組成了一支盟軍。而他們這些人都來自關東地區,故而又被稱之為關東盟軍。
當時的諸侯實力不等,但是他們在地方都是實權者。有人說一共聚集了十八路諸侯,而根據史料記載並沒有那麽多,真正算起來也就十一二路。
在大家商量誰來做這麽盟主的時候,有一個人坐不住了。先前他為了殺董卓,差點兒把小命都搭進去了。別人都看不慣董卓,而他確實第一個站出來明確反對董卓,表示要討伐董卓之人。
這次集結令也是由他提出的,主要策劃人也是他。按理來說,這個盟主就應該由他來做。可是,在大家激烈的討論過程中,根本就沒有人提起過他的名字。這些人都在推薦各自認為最合適的人選,隻不過一經提出就遭到了別人的反對。
事情僵持不下,這幫人還沒有徹底達成協議。這個時候他們幾乎沒有戰鬥力,而最後所形成的分歧固定在了兩個人身上。第一是袁紹,第二是孫堅。支持袁紹是因為他的名氣,而支持孫堅是因為他的戰鬥力。
平心而論,大家來是為了討伐董卓,現在的董卓實力最強。如果跟董卓開戰,就一定要有人統兵。這些人讓他們耍耍嘴皮子沒問題,打一些小仗也沒問題,可一旦讓他們指揮這麽多人這麽大規模的戰役就不行了。
這事根本就不用別人去說,他們自己就主動承認了。這事兒他們根本就辦不了,需要找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擔任這個角色。
還是沒有人想起那個把他們集結到一起的家夥,而那個家夥雖然很生氣,卻不能把心裏話告訴任何人。
他曾是西園八校尉之一,也曾獻刀給董卓妄圖刺殺老賊。隻可惜時機不夠成熟,或者說是董老賊的戒心太強了。他沒能按照計劃幹掉董老賊,倒是徹底跟董老賊撕破了臉。若不是他拚了命的跑路,恐怕現在早就給董老賊給做掉了。
董老賊的行為天怒人怨,可又有幾個人不為自己著想呢。眼瞅著大帳內吵吵的像菜市場,此人慢慢走出了軍帳。
一個人走出大營,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河邊。
河邊有兩個孩子,大點兒的是男孩,十五六歲的樣子。小點兒的是女孩,八九歲的樣子。在看到此人之後,大點兒的孩子衝他點頭微笑。而他也衝男孩笑了笑,走向男孩坐在旁邊。聽男孩給小女孩講故事,而後小女孩在男孩懷裏睡去。
曹操沒有想到會在這裏見到龍飛,先前他就見過龍飛了。隻不過那會兒的龍飛沒什麽特別,跟今日所見判若兩人。
一看這副尊榮,龍飛就能猜出麵前之人的身份。驍騎校尉曹操,此次討伐董卓的最初倡議者。可是他官微言輕,沒有人會把他放在眼裏。一心想要匡扶大漢王朝,隻可惜往日的大漢王朝早就不複存在了。
曹操仰望天空,重重吐出一口濁氣。好久沒有這麽放鬆過了,如今這樣也還不錯。他跟龍飛不聊公事,隻是談一些彼此對某些已經發生之事的看法。
龍飛的話讓曹操受益匪淺,離開時向龍飛抱拳行禮。幫龍飛隻能幫他到這兒了,泄露天機的事兒龍飛可不能做。因為他已經吃過這方麵的苦頭了,泄露天機之後會遭天譴,天譴不會發生在他身上,卻會發生在他身邊之人的身上。
“好啦,不用裝了,人已經走了。”等到曹操走遠,龍飛拍了拍孫尚香的腦袋,輕聲說道。
剛才還打著唿嚕的孫尚香,此時正睜著一雙水汪汪的的眼睛,從龍飛懷裏掙脫拉著他在河邊瘋跑。她其實並沒睡著,而是猜出了曹操會跟龍飛有話要說。他雖然不懂他們倆聊的那些,但是他懂得要給他們聊天的機會。
“香兒,打仗你怕不怕?”龍飛突然問孫尚香。
孫尚香迴過頭看著龍飛,笑道:“不怕,因為我有龍飛哥哥。”
龍飛說:“那如果我有天不在了呢?”
孫尚香突然抱住龍飛的胳膊,說道:“不管龍飛哥哥去哪兒,我都會跟著你的。龍飛哥哥,你是要丟下我一個人嗎?”
龍飛心裏一軟,拍了拍孫尚香的小腦袋。輕輕的搖了搖頭,帶著她朝大營走去。其實他也不知道今後會何去何從,但是他不會丟下孫尚香一個人。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他不會讓孫尚香嫁給某人。
結婚三年然後永世不再往來,這便是她的命數。如果沒有龍飛,孫尚香一定會是那樣的人生。可現在龍飛早了那麽多年認識了她,就一定不會讓她委屈自己。不管以後發生什麽,他都要孫尚香擁有選擇的權利。
大帳內,眾人再次對盟主之事進行商討。上一次大家最終選出了兩個候選人,一個是袁紹一個是孫堅。這一次有很多人選擇了支持袁紹,即便是孫堅本人也選擇支持袁紹。理由當然跟大家一致,因為袁紹名氣大。
僅僅隻有這一條麽?當然不是,因為諸侯之中,有一個誰也管不了的刺頭。他手下人不算少,而且戰鬥力也算可以。可他看誰都不順眼,就是想看看誰當這麽盟主。他明裏暗裏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誰當這個盟主他就弄誰。
這事兒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誰也不會吃飽了撐的去找他的麻煩。因為他也姓袁,也出自汝南袁氏。而且,如果按照正兒八經排名來說的話。他屬於汝南袁氏的嫡出,而另一個姓袁的家夥屬於庶出。
誰都不服的家夥叫袁術,是袁紹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從小就看不起袁紹,因為袁紹的媽媽在袁家沒有地位,而袁術的老媽在袁家是正牌。很多特權袁術有而袁紹沒有,但是他們的父親對他倆一視同仁。
袁氏家主一視同仁,可不代表下人們也會一視同仁。袁家那會兒就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袁術多以袁氏的幾房庶出為主。而另一派支持袁紹,多以下人和佃戶為主。大家明爭暗鬥不停的較量,不過不管怎麽較量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損害袁家本身的利益。
現在有人要選袁紹當盟主,這事兒袁術第一個不同意。如果換做孫堅的話,他先前的話也就隻是說說而已。因為他總覺得自己高袁紹一等,事事都要跟袁紹作比較。當然了,本身他也有兩把刷子。
經過大家的一致表決,曹操當場宣布任命,袁紹成為了關東盟軍的盟主。由他來指揮大家一起討伐董卓,而聽到這個消息後有兩個人最生氣。
一個是袁術,看不起袁紹的他很生氣,並且已經計劃好了。不管到什麽時候,他都不會讓袁紹搶風頭。
一個是曹操,本來這個位置應該是他的,現在變成了袁紹。不能對別人說隻能忍著,所以心裏很憋屈。
這一次龍飛主動找到了曹操,因為他知道這事兒曹操肯定很不滿意。但是再有怨氣也隻能忍著,誰讓人家身份背景比曹操強大太多了呢。
曹操的背景差麽?其實這哥們的背景一點兒也不差。換句話說,曹操的背景也能夠用強大二字來形容。他從小家裏條件優越,基本上遇到什麽大風大浪。因為有人替他頂著,而且家裏麵頗有財富。
有錢人家的孩子有很多選擇權,當然也就會培養出不同的愛好。曹操不喜歡去風月場所,也不喜歡結交狐朋狗友。他喜歡讀書,尤其是兵法韜略之類的書。他可以一天都不吃飯,隻因為看一本讓他著迷的兵書。
他可以連著一個月足不出戶,一旦出門肯定是沒書可讀了。他當然算是宅男,但是他還有一個愛好,練武。十八般武藝都有涉及,十八般兵器也都能耍兩下。而且他集眾家所長,練出了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功夫。
大營外小河邊,這次孫尚香在營中睡午覺,龍飛來是想開導開導曹操。人有怨氣就容易生病,負麵情緒太多也容易失去理智。龍飛可不想看到曹操失去判斷力,所以他想幫曹操疏通心中的怨氣。
曹操對袁紹的意見頗大,甚至有點兒超出了龍飛的預想。都說袁術最看不上袁紹,而此時的曹操也有這種趨勢。
他說,當初袁紹給何進出了個餿主意。讓何進以天子名義,號令天下諸侯前來洛陽討伐十常侍。而後又招來董卓,當時曹操就建議袁紹。因為那時何進和十常侍都死了,董卓帶兵前來必成後患。
那時的董卓在洛陽還未站穩腳跟,甚至那時的他還沒有摸清洛陽城的情況。如果那個時候袁紹聽了他的話,馬上派人幹掉董卓,現在就不會有這麽多麻煩事兒了。如果讓袁紹當這個盟主,這種情況以後肯定還會發生。
那時袁紹是指揮官,有權指揮何進手下所有將士。可惜他沒有把握那次機會,而後便讓董卓逐漸壯大,以至於後來把持朝政,濫殺無辜製造一起起慘案。害死這些人的主謀是董卓,可在某個程度上來說,袁紹也算得上幫兇。
這事兒確實讓人有點兒難以接受,不過龍飛還是要勸曹操。現在應該以大局為重,先看看事態怎麽發展再說。
曹操聽了龍飛的建議,之後再也沒有提過此事。